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包含热点文章、当期文章、过刊浏览、论文检索、掌阅全文、作者查稿、专家审稿、投稿指南和微网站等功能,通过公众平台,您可以阅读全文、查询稿件状态、审理稿件、了解本刊的最新资讯,我们将通过平台着重推送最新发表的论文和推荐文章。  相似文献   

2.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包含热点文章、当期文章、过刊浏览、论文检索、掌阅全文、作者查稿、专家审稿、投稿指南和微网站等功能,通过公众平台,您可以阅读全文、查询稿件状态、审理稿件、了解本刊的最新资讯,我们将通过平台着重推送最新发表的论文和推荐文章。《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待您的关注,欢迎对平台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包含热点文章、当期文章、过刊浏览、论文检索、掌阅全文、作者查稿、专家审稿、投稿指南和微网站等功能,通过公众平台,您可以阅读全文、查询稿件状态、审理稿件、了解本刊的最新资讯,我们将通过平台着重推送最新发表的论文和推荐文章。《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待您的关注,欢迎对平台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包含热点文章、当期文章、过刊浏览、论文检索、掌阅全文、作者查稿、专家审稿、投稿指南和微网站等功能,通过公众平台,您可以阅读全文、查询稿件状态、审理稿件、了解本刊的最新资讯,我们将通过平台着重推送最新发表的论文和推荐文章。《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待您的关注,欢迎对平台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包含热点文章、当期文章、过刊浏览、论文检索、掌阅全文、作者查稿、专家审稿、投稿指南和微网站等功能,通过公众平台,您可以阅读全文、查询稿件状态、审理稿件、了解本刊的最新资讯,我们将通过平台着重推送最新发表的论文和推荐文章。《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待您的关注,欢迎对平台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包含热点文章、当期文章、过刊浏览、论文检索、掌阅全文、作者查稿、专家审稿、投稿指南和微网站等功能,通过公众平台,您可以阅读全文、查询稿件状态、审理稿件、了解本  相似文献   

7.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包含热点文章、当期文章、过刊浏览、论文检索、掌阅全文、作者查稿、专家审稿、投稿指南和微网站等功能,通过公众平台,您可以阅读全文、查询稿件状态、审理稿件、了解本  相似文献   

8.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包含热点文章、当期文章、过刊浏览、论文检索、掌阅全文、作者查稿、专家审稿、投稿指南和微网站等功能,通过公众平台,您可以阅读全文、查询稿件状态、审理稿件、了解本刊的最新资讯,我们将通过平台着重推送最新发表的论文和推荐文章。《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待您的关注,欢迎对平台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添加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栏中输入"jxndxuebao"或"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加强《浙江农业学报》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工作,现已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浙江农业学报》微信公众平台是构建编辑部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间更好的沟通和交流的新一代网媒平台,可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扩大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实现网络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浙江农业学报》微信公众平台设有期刊简介、论文检索、作者查稿、审稿通知、编辑部公告、联系我们等栏目。添加微信公众号可及时获得《浙江农业学报》全文数据,轻松实现掌上阅读,亦可与编辑部进行在线交流。可通过下述两种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加强《浙江农业学报》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工作,现已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浙江农业学报》微信公众平台是构建编辑部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间更好的沟通和交流的新一代网媒平台,可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扩大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实现网络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浙江农业学报》微信公众平台设有期刊简介、论文检索、作者查稿、审稿通知、编辑部公告、联系我们等栏目。添加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推进《浙江农业学报》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现已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浙江农业学报》微信公众平台是构建编辑部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间更好的沟通和交流的新一代网媒平台,可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扩大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实现网络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浙江农业学报》微信公众平台设有期刊简介、论文检索、作者查稿、审稿通知、编辑部公告、联系我们等栏目。添加  相似文献   

12.
致谢     
<正>在编委、审稿专家和广大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广东农业科学》的影响因子逐年稳步提升,目前最新影响因子为0.639。2017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本刊入选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这些进步离不开审稿专家的专业把关,他们在百忙中为本刊稿件进行了严谨、细致而深入的专业审评,为广大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论文写作质量以及扩大本刊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致谢     
正在编委、审稿专家和广大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广东农业科学》的影响因子逐年稳步提升,目前最新影响因子为0.639。2017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本刊入选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这些进步离不开审稿专家的专业把关,他们在百忙中为本刊稿件进行了严谨、细致而深入的专业审评,为广大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论文写作质量以及扩大本刊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方便作者能够更为方便快捷地投稿与查询相关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开发及在线调试,《中国农业信息》在线投稿系统于9月1日开通试运行。在线投稿系统主要包括投稿与查询系统、编辑加工系统、专家远程审稿系统3部分。今后,作者可通过网站投稿并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审稿专家可实现网上审稿,读者可通过网站阅读本刊已发表的论文。欢迎大家积  相似文献   

15.
为便于专家审稿,作者投稿必须采用电子版,并在附页注明详细(至街道号码)联系地址、电话、E-mail,大专院校必须注明所在院系或专业。稿件通过E-mail发来后,本刊会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作者,如果未收到本刊的回复,请重新发送,文件超过1M请压缩后发送。本刊专家审稿采用匿名制,作者可向编辑部推荐同行审稿专家。所有稿件的审阅结果编辑部均会在2个月左右通过作者提供的E-mail通知作者,录用的稿件同时将录用通知挂号邮寄给作者。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写作要求如下:中文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要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稿件采编系统(Ver2.0)网址是http://xuebao.jlau.edu.cn,该系统自2006年3月18日开通以来,深受广大作者、审稿专家和读者的欢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稿件采编系统包括网刊及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查稿、远程编辑等一系列稿件处理业务。作者通过注册可在线投稿、在线修改稿件、在线查询稿件状态,并能及时得到编辑部的反馈意见;审稿专家利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实现随时随地在线审稿。期刊稿件在线处理系统的开通,免去了邮寄信件或发送电子邮件带来的麻烦和信息安全等问题,方便了作者和审稿专家,缩短了专家…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方便作者能够更为方便快捷地投稿与查询相关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开发及在线调试,《中国农业信息》在线投稿系统于9月1日开通试运行。在线投稿系统主要包括投稿与查询系统、编辑加工系统、专家远程审稿系统3部分。今后,作者可通过网站投稿并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审稿专家可实现网上审稿,读者可通过网站阅读本刊已发表的论文。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测试及投稿,投稿前请先阅读《中国农业信息》来稿须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适应电子网络化时代办公模式的需要,缩短论文发表周期,《上海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决定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开通启用(http://www.shnykj.sh.cn)。网站同时整合远程稿件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作者投稿、稿件状态查询、专家审稿、编辑办公和期刊发布等功能。该系统的使用可以更加方便作者和读者,进一步规范稿件的处理流程,缩短审稿周期,拉近编辑部与作者、读者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方便作者能够更为方便快捷地投稿与查询相关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开发及在线调试,《农业科研经济管理》在线投稿系统正式开通运行。在线投稿系统主要包括投稿与查询系统、编辑加工系统、专家远程审稿系统3部分。今后,作者可通过网站投稿并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审稿专家可实现网上审稿,读者可通过网站阅读本刊已发表的论文。欢迎大家积极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方便作者能够更为方便快捷地投稿与查询相关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开发及在线调试,《农业科研经济管理》在线投稿系统正式开通运行。在线投稿系统主要包括投稿与查询系统、编辑加工系统、专家远程审稿系统3部分。今后,作者可通过网站投稿并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审稿专家可实现网上审稿,读者可通过网站阅读本刊已发表的论文。欢迎大家积极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