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甘肃畜牧兽医》2013,(11):32-32
1保温防寒。不能忘记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冬季保温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1)保温防寒不忘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很大,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形成了矛盾,这也是冬季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保暖  相似文献   

3.
1饲养管理1.1鸡舍建筑保温性能要好,适时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冬季保温的要求。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4.
1保温、通风结合 冬季气候寒冷,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通风换气时,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气温急剧下降,舍内不保温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5.
薛华 《江西饲料》2009,(6):40-41
1保温与通风结合 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m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6.
冬季鸡舍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等因素导致鸡舍内空气相对缺氧,在缺氧情况下,蛋鸡易发生腹水综合征,应引起高度重视. 1 发病原因 1.1 舍内缺氧 在寒冷的冬季,饲养者往往只注意给鸡舍保温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同时加上饲养密度又较大,这样一方面造成鸡舍通风换气不足,有害气体(NH3、CO2等)及尘埃浓度严重超标,空气污浊、潮湿,氧气含量下降,形成一种缺氧的环境; 1.2 舍内相对缺氧 因气候寒冷,鸡体的基础代谢率升高,耗氧量增加,加重了相对缺氧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冬季养鸡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肉鸡冬季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 保温与通风兼顾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  相似文献   

8.
阎宏  陈为民  孟文君 《畜牧与兽医》2000,32(Z1):109-113
为确切了解本地区典型鸡舍内的空气环境状况,对银川地区无窗鸡舍不同季节的舍内空气环境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无窗鸡舍内冬、春季温度明显的高于舍外,基本适宜于鸡的生长需要,说明鸡舍的保温供暖能力较强,适合于本地区的寒冷气候.其不足之处是舍内各季节通风换气不足,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夏季舍内温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薛华 《广东饲料》2009,(11):41-42
1保温与通风结合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气温急剧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咳嗽、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0.
冬季天气寒冷.白天与夜间温差变化大.许多养鸡户只重视舍内保温.忽视了鸡舍通风,因此造成舍内湿度过大,最容易引起大肠杆菌病和呼吸道病的发生.使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容易继发鸡新城疫,造成大批死亡.使养鸡失败。为避免发生疫病,应采取以下防制措施。1.注意鸡舍保温。冬季养鸡鸡舍要有防寒棚或用塑料布、稻草等在鸡舍房盖上加保温层。如果采用地火龙升温不够时.要再加设火炉升温。2.在保温的基础上.要加强鸡舍通风。尽量保持舍内的空气清新和干燥。3.要避免舍内温度过大。防止产生汽溜水.并在舍内四周贴塑料布或墙壁加设围栏…  相似文献   

11.
(一)保温通风结合 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养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避免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气温急剧下降,往往易使肉鸡的发生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1鸡舍保温性能好冬季的气候是寒冷多变,再加上舍内的温度和外界的温度相差很大。不但要保证鸡舍可以通风换气,而且要保证鸡舍内的温度适宜。避免仔鸡因为温度低,出现扎堆而挤压致死的情况出现。在对鸡舍进行通风换气时,不能使鸡舍的温度处于忽高忽低的状态,一定要严防因为温差过大而造成肉鸡出现应激反应。一般情况下,通风口的位置最低是在鸡背上方的1.5米。一旦气温发生急骤下降时,保温的工作做不好,就会使肉鸡的外部出现风  相似文献   

13.
冬季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养鸡户为了使鸡舍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尤其育雏期间),将门窗密闭,通风不良,再加鸡舍设计不合理,高密度饲养,换气条件较差,使鸡舍内空气污浊、缺氧、内环境恶劣,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使其发育受阻,抗病力下降,甚至死亡,经济效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鸡舍内  相似文献   

14.
1保温通风相结合冬季气候变冷,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气温急剧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以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5.
冬季,由于气温下降,寒冷刺激,蛋鸡产蛋下降甚至停止产蛋。因此,加强适应冬季特点的饲养管理,实现蛋鸡冬季稳产、高产,应注意把好以下三个环节。1 合理的管理1.1 保温 保持鸡舍的适宜温度是冬季使蛋鸡能正常产蛋的首要条件。最适宜的蛋鸡舍温度为16~25℃。保温的方法:一是加强鸡舍的保温性能,可用厚草帘、塑料布密闭门窗,堵塞鸡舍墙壁屋檐下等透风处;二是应用采暖设备,如火炉、火炕、暖气等。有运动场的鸡舍每天应让鸡在运动场活动(宜先开窗,使舍内外温度接近时再放出),还可在鸡舍内50cm左右的高处挂几捆青饲料,让鸡啄食,以…  相似文献   

16.
1 优化饲养环境条件 保持适宜的温度,配备良好的加温、降温设施,及时对舍内温度进行调节.合理调整饲养密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疾病的传播,因此在发病期间应根据不同季节和生产条件进行调整.通常0~4周龄肉鸡饲养密度为20~25只/平方米,5~8周龄为8~12只/平方米.做好通风措施,加强鸡舍通风,勤打扫鸡舍,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保持鸡舍空气清新是加速好转,防止病情加剧、恶化的重要方式.但在加强鸡舍通风的同时,秋、冬、春季节要密切注意鸡舍保温情况,严防冷风、贼风侵袭鸡群,使鸡患感冒而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7.
1 防寒保暖 鸡的产蛋适宜温度为13~20℃,高于25℃或低于5℃产蛋率都会明显下降.冬季如果舍内低温时间过长,鸡体抵抗力明显降低,不仅影响产蛋率还会导致发病.因此,应做好鸡舍的保温御寒工作.入冬前应整修鸡舍的墙壁和门窗以防漏风;舍温过低时,应采用火墙、过舍炉筒、暖气等供热方式给鸡舍升温.开放式鸡舍要将迎风面的窗户关严,上午9时后将向阳面的窗户打开,使阳光照射以调节温度;下午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关好门窗;夜晚门窗要增加草帘或塑料薄膜保温,以防贼风入侵.密闭式鸡舍要适当减少通风,并适当增加舍内鸡群的密度,以提高舍内温度,从而保证蛋鸡稳定高产.  相似文献   

18.
冬季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鸡的体热消耗大,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母鸡产蛋量下降,甚至完全停产,导致经济效益降低。为此,饲养户应采取以下措施。1防寒保温温度对鸡的健康和产蛋量有很大影响,当温度降至5℃时,产蛋即见减少;降至0℃以下,鸡难以维持正常体温和产蛋高峰。为维持鸡群产蛋率,冬季鸡舍最好能保持在10℃以上,有条件时让鸡饮温水。由于舍内外温差大,鸡群宜晚上早关,早晨晚放,每天放鸡前要先开部分窗户,使舍内温度逐渐降低后再放鸡出圈。为增加鸡的活动,可在垫草上撒谷粒或在舍内悬挂青菜,任鸡采食。冬季鸡舍保温可采取天棚加防寒…  相似文献   

19.
<正>肉鸡养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品质优良的畜产品为目标。但是由于肉鸡生长速度快,导致肉鸡对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而且肉鸡容易受饲料质量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饲料报酬降低,死淘率增高。因此,冬季饲养肉鸡应当掌握科学的技术措施。1做好鸡舍保温,适时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舍内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在通风换气的同  相似文献   

20.
1鸡舍保温性能好 冬季的气候是寒冷多变,再加上舍内的温度和外界的温度相差很大。不但要保证鸡舍可以通风换气,而且要保证鸡舍内的温度适宜。避免仔鸡因为温度低,出现扎堆而挤压致死的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