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林蛙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是世界上唯一集药用、滋补保健和食用于一体的名贵经济蛙种。其雌蛙输卵管干燥品是名贵的中药材。林蛙油、田鸡油 ,也称哈士蟆油 ,食用被誉为山珍 ,药用被古今医家视为宝。因而中国林蛙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畅销 ,享有盛誉 ,价格昂贵 ,一直呈供不应求的局面 ,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利用价值。1 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中国林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俗称哈士蟆、红肚田鸡、黄蛤蟆或油蛤蟆 ,医药界称田鸡。雄蛙体长 43~ 72mm ,雌蛙体长 43~ 81mm ,大的可达 90mm。外形似青蛙 ,头长和头宽约相等 ,吻端钝圆 ,略突…  相似文献   

2.
范秀娟 《野生动物》2006,27(3):14-15
中国林蛙,又名哈士蟆、油蛤蟆、田鸡,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其体态匀称,头部扁宽,呈三角形。皮肤较光滑,背部及体侧有小疣粒,背部、体侧及四肢为土灰褐色,冬眠期及产卵期体色为黑褐色,夹杂黑斑,背部有明显的“A”形黑斑,四肢背侧有明显的黑横纹。前肢粗短,四趾,后肢发达,五趾。成蛙的体长在8~13厘米,最大者达13~14厘米。体重在30~50克之间,大者可达70~80克。与雌蛙相比,雄蛙的个体较小。雌雄林蛙背部和四肢的体色基本相似,腹部颜色有明显区别,雌蛙腹部黄色,多带有淡红色斑纹,雄性腹部白色,  相似文献   

3.
青蛙又名田鸡,有的地方称水鸡,是黑斑蛙、虎纹蛙和金线蛙的统称。在分类上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均为我国常见的蛙类。 青蛙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蛋白质含量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人工养殖青蛙不仅技术简单,而且经济收益快。 一、形态特征 黑斑蛙体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成体无尾,体长约8厘米,头扁而宽,略呈三角形,眼圆而突出,两眼后  相似文献   

4.
田鸡油即中国林蛙雌蛙的输卵管,为名贵的补益中药材,有补虚增精等功能,可治疗神经衰弱,体虚气滞等疾病。近年来,市场上对田鸡油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每千克价格达2600元。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假以琼脂蛋白陈加工品、鳕鱼精巢及蟾蜍输卵管冒充田鸡油来损害消费者利益。现介绍几种真伪鉴别方法:1.舌舐,口嚼,品其味。真品田鸡油呈不规则块状,表面黄白色或土黄色,呈脂肪样,偶带灰白薄膜状干皮。口嚼田鸡油,有粘滑感。闻之,气味微腥。琼脂蛋白陈加工品则呈四块状或弯曲粉条状,其边缘有刀切痕迹。色灰白,稍透明,有光泽,不易破碎…  相似文献   

5.
田蛙又名青蛙,是黑斑蛙、金线蛙和虎纹蛙等蛙类的统称(不同田蛙形态见附图)。食用青蛙通常指的是上述几种体型较大的蛙,其肉质细嫩,味美可口,营养价值高,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食品,故有“水鸡”、“田鸡”的美称。蛙肉入药有消肿、解毒、止咳的功效。田蛙又是农田害虫的天敌,如1只黑斑蛙每天能捕食害虫70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刺蛾对桃树为害较严重,为害严重时不少叶片被食尽叶肉仅剩叶脉、叶柄,影响花芽分化,削弱树势。1虫态特征黄刺蛾成虫体长13~16mm,体色为黄色或褐黄色。老熟幼虫体背有两端宽中间窄的鞋底状淡紫色斑纹,体侧中部有两条蓝色纵纹。蛹椭圆形,黄褐色。茧灰白色,质地坚硬,形似雀蛋。绿刺蛾成虫体长15~16mm,头胸部绿色。前翅大部分绿色,基部褐色,近外缘黄色,后翅及腹部淡黄色。幼虫体长25mm,头略呈长方形,体黄绿色,头部黄褐色缩于前胸内,体上有毛瘤。腹部末端有4个较大的黑色毛瘤,腹面淡黄绿色。蛹长15mm,椭圆形,暗褐色,似树皮。2发生规律黄…  相似文献   

7.
番鸭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属鸟纲、雁形目、栖鸭属,又名瘤头鸭,俗称“红头鸭”、“木鸭”、“麝香鸭”,现社会上流传“肉鸳鸯”就是番鸭。经驯化的番鸭,体态较家鸭健壮肥大,体躯长宽略扁,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喙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肉皮瘤,公鸭皮瘤比母鸭发达;羽毛颜色有纯黑...  相似文献   

8.
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又称泥蛙、田鸡、田蛙等。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虎纹蛙个体大,体形、体色均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历来是人们喜欢的美味佳肴,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9.
1现状林蛙俗称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具有很高经济价值,是同时具有食用和药用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为保护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是蛙类中最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主产于长白山脉。雌性蛙的输卵管,市场称为田鸡油、哈士蟆油,是滋补佳品,也是林蛙养殖的主产品。中国林蛙已经在“三北”地区成功地进行了半人工和人工养殖。在林蛙养殖中,自然孵化的蝌蚪,雌性蛙产生率仅占40~50%。目前在1~  相似文献   

11.
正1品种选择1.1品种简介长顺绿壳蛋鸡体型紧凑,结构匀称,羽毛紧密,背部平直,皮肤为白色或黑色。喙平直,灰或黑色;虹彩橘黄色,耳叶红色或黑色;胫、爪黑色。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觅食能力强等特点。公鸡单冠直立,5~7齿,髯大,呈鲜红色;颈羽、鞍羽赤红,背羽、腹羽红黑相间,主翼羽、尾羽墨绿而有光泽。母鸡羽色以黄麻色居多,有少量黑麻羽和白羽,  相似文献   

12.
一、桑金花虫是怎样一种害虫桑树金花山在順德、南海农民称为“金鷄”“桑龟”,是一种小形硬売甲虫,虫体长仅6—8毫米,身体长椭园形,成虫的背面包括翅盖及前胸背板为绿黑色,亦有少數虫体呈藍黑色的类型,这两种颜色不同的类型都同属一种,成虫的腹面綠色或黑色。(綠黑色类型的成虫,腹面綠色,蓝黑色类型的成虫,腹面黑色)。  相似文献   

13.
石蛙的养殖     
石蛙 ,又名石径蛙 ,学名刺胸蛙 ,贵州一带叫“石螃” ,属两栖类无尾目 ,蛙科刺胸蛙种。生活于山溪沟渠中 ,喜穴居 ,以昆虫为食 ,是我国原生蛙类中个体较大的一种。成蛙体长9~ 15cm ,体重 15 0~ 30 0g ,体型如青蛙 ,头部有条纹 ,性成熟后雄蛙胸部 ,前肢有黑色刺 ,故名刺胸蛙。肤色暗褐色、黑色 ,少数为红色 ,蛙肉含丰富的蛋白质 ,人体必须氨基酸 ,肉质鲜嫩可口 ,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民间为滋补要药。是小儿虚弱 ,产妇虚脱首选 ,其营养成份 (据浙江科技报报道 )超出甲鱼的 2倍 ,具有很高的保健疗效。近年来 ,由于人工乱捕 ,乱杀以及水土流…  相似文献   

14.
松鸦     
正松鸦(Gorrulus glandarius),属于鸟纲雀形目鸦科松鸦属的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松鸦的前额、头顶、枕、头侧、后颈、颈侧呈红褐色或棕褐色,头顶至后颈具黑色纵纹,前额基部和覆嘴羽尖端黑色。背、肩、腰灰色沾棕,尤以上背和肩较为明显的棕褐或红褐。尾上覆羽白色,尾黑色微具蓝色光泽,  相似文献   

15.
岭南黄鸡     
岭南黄鸡是我所选育的黄羽优质父、母代肉用种鸡。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产蛋性能佳,繁殖力强,配合力好的特点。岭南黄鸡成鸡体型比石岐杂大,外貌特征与石岐杂相似。它胸深背宽,单冠直立,脚、踮部及皮肤为淡黄色或橙黄色,眼圆大,虹彩橙黄,脚中等粗细。公鸡体羽棕色为主,颈羽可见花斑,梳羽蓑羽有光泽,主、副翼羽带有不同程度的黑色条斑,尾羽黑色为主;母鸡羽色分为黄羽和黄麻羽两种,多数母鸡颈羽有黑色环斑,主、副翼羽和尾羽可见不同程度的黑色条斑。  相似文献   

16.
猪黄脂病的诊断要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黄脂病是以猪体脂肪组织呈现黄色为特征的一种色素沉积性疾病,欲称“黄膘”,有的又称为黄脂肪病或营养性脂膜炎。在生猪屠宰后皮下脂肪变黄的猪肉,若因饲料引起的称为“黄膘肉”,因疾病引起的称“黄疸肉”。  相似文献   

17.
<正> 作者1987年在春蚕期家蚕饲育中,从中系限性夏秋种“秋丰”原种约2000头蚕当中,发现一头黑色斑纹的雄蚕。该突变体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大蚕体色黑色(背、腹面全黑),但在第二胸节背面及背侧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均有粉红色波浪形条纹。体型中等偏粗,健壮。化蛹蜕皮的皮壳为黑色。蛹体呈棕黄色,与一般蚕品种相同,但在蛹腹面腹部各环节、在腹中线两侧有一对棕色斑点或点块,这与一般蚕品种不同。茧色白、椭圆。  相似文献   

18.
仙居鸡是我国著名的优良地方品种。已列为农业部优良地方品种保护品种之一。新开发的肉用仙居鸡:全身羽毛黄色紧密,公鸡颈羽呈金黄色.主翼羽红夹黑色,尾羽为黑色;母鸡主翼羽半黄半黑.尾羽为黑色,颈羽夹杂斑点状黑灰色羽毛;体型紧凄,体态匀称、小巧玲珑,背平直.翅紧贴。尾羽高翘,状如“元宝”。适应性广、觅食能力和抗逆性能强.一般28日龄后放养至出栏,  相似文献   

19.
齐欣 《野生动物》2005,26(6):11-12
在长江沿江湿地拍摄野生鸟类的几年中,偶然遇见一种模样怪异的鸟, 头顶凤冠,体羽鲜明。记忆中,从未有过哪一种鸟头部羽毛特征有如此明显的印象。此后开始留心寻找、观察并拍摄这种鸟,先后遇见过三次,但真正拍摄下来只有两次。后来才知,这种鸟的名字叫戴胜。戴胜,属佛法僧目,戴胜科,为一科一属一种,体长约29厘米,体重约70余克,全身羽毛以棕色为主。嘴细长稍向下弯曲,呈黑色,头上有棕色的扇状冠羽,各羽先端黑色,黑端下各具斑纹,两翅和尾羽大部黑色,上面有白色或棕白色横斑。脚和趾呈暗铅灰色。雌雄两性羽毛颜色相似。因为戴胜头部的长相,因此在民间有很多有趣的名字,有“山和尚”、“鸡冠鸟”、“发伞头鸟”和“花蒲扇”等。戴胜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短距离飞飞停停。飞行时身体呈波浪状,翅膀不慌不忙地慢慢扇动,轻盈袅娜,两翼上下鼓动,很像一只大蝴蝶。在地上行走时颇有风度,头部随着步伐一点一点,羽冠合着节奏一张一合,节奏鲜  相似文献   

20.
封沟养林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明 《野生动物》1998,19(2):18-18
中国林蛙(Ranatemporaria)俗称田鸡、蛤什蟆。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由于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古往今来在中国一直被人们食用。雌蛙体内产的蛤什蟆油还是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滋补药材。蛤什蟆油是雌性林蛙输卵管的干制品;其成份以蛋白质为主;脂肪占4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10%,亦含少量硫、磷、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多种激素,具有补虚退热的功效,被用来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产妇出血或产后无乳等症。蛤什蟆油在东南亚国际市场上十分抢手,在广东深圳的售价竟高达每公斤4000元人民币;被人们誉为“软黄金”。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