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稻田养鱼发展很快,成绩显著。但有些问题需引起注意: 一、要坚持以稻为主、以鱼为辅的原则。有的地方以鱼为主、以稻为辅;有的地方干脆弃稻养鱼,结果鱼未养好,收益还不如完全种稻的。因此,要分清主次,按稻田养鱼的操作规程和办法去做,才能充分发挥稻鱼互利的作用。 二、围田角养夏花。稻田养鱼,靠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决定“九五”期间重点推广10项农业重大技术,其中重点推广的几项养殖业重大技术是: 一、稻田养鱼技术 重点是推广高标准规范化稻田养鱼工程模式,包括沟凼结合、沟塘结合、高埂深沟等养鱼工程技术;稻、萍、  相似文献   

3.
上思县由于地处山区,许多俗称"烂拌田"的稻田处于沟壑间,涧水多,日照长,水温低,无霜期长,既不能种植冬春菜,也不适宜种晚稻,只能收获一点从早稻植株上再生出来的稻穗.这种"再生稻"产仅有150kg/667m2左右,效益差.如何利用好秋冬季空闲的烂拌田,提高土地产出率,帮助农民实现增收?我县成立了冬闲田养鱼高产技术开发项目领导小组,建立了"一造稻一造鱼"的经济模式,即夏季收获早稻之后,秋季蓄水养鱼,春季再开"塘"抓鱼种早稻.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鱼共生的原理,把水稻种植和稻田水中养鱼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稻、鱼之间的共生关系,达到稻鱼互利双增收的目的,实现“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增收”。贵州省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在黔东、黔南一带侗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稻田养鱼尤为普遍,  相似文献   

5.
蒋艾青 《饲料工业》2004,25(7):45-47
进行工程化养殖的稻田,除具备稻田养鱼的基本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土壤以保水保肥力强的粘土、土壤为好)外,须对原有稻田进行改造,主要工程有加高加固田埂,挖深扩宽沟凼,硬化田凼四壁,建设高标准“田凼沟式”稻田养鱼工程。田埂要求加高到0.5m,有条件的可用红砖、水泥板护坡,也可用三合  相似文献   

6.
<正>稻田养鱼是一项新型的生态农业技术,它是利用稻鱼共生的原理,把水稻种植和稻田水中养鱼紧密结合起来,最后达到稻鱼双丰收的生产方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稻田里养鱼有许多好处:首先它可以充分的利用稻田里的水面;其次,在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是提高稻田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然而,养鱼与晒田、追肥、施药等措施之间存在着矛盾.稻田养鱼如何过好这三关呢?1.晒田;晒田前疏通鱼为、鱼溜.保证沟、溜畅通;晒田时放水速度要慢.使鱼有充足的时间游进鱼沟、鱼溜.晒田期间.鱼沟水深保持在15~20厘米、鱼溜水深保持80~100厘米之间,同时应随时注意鱼情.发现鱼浮头立即向鱼沟、鱼溜注入新水.晒田完毕及时灌水。2.追肥:农家肥和化肥一股对鱼毒性较低.但应控制好用量.追施人畜粪要充分腐熟,每公顷每次用量不通过2250千克.追施化肥要少量多次,分片施用.每公顷每次…  相似文献   

8.
淮南市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技术基础上,积极探索,提出亩产千斤稻千斤鱼生产模式。两年来,试验的14.7公顷稻田平均亩产稻520公斤,鱼490公斤,最高产稻560公斤,产鱼740公斤,平均亩产值5200元,纯收入3000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千斤稻千斤鱼生产技术如下: 1.田块:选择水源方便、不易受旱涝浸袭的田块。面积1亩左右,大田尽量分割成小块。在麦子、油菜收割后,立即施足基肥,翻田耙地。同时开出鱼沟和鱼坑。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鱼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鱼,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稻田养鱼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稻田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使之转化为稻和鱼,以提高稻田生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稻、鱼结合,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近几年来,笔者所在的乡镇稻田养鱼发展迅速。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是对稻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不额外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既可增产粮食,生产水产品,也可减少病虫害,少施化肥和农药,还可增加农民的收入,丰富菜篮子,一举多得。实施稻田养鱼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就在于把握好稻田养鱼时的施肥与打药技术,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稻田养鱼时其施肥与打药技术应把握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巴县南沱乡在稻田中,实行粮、禽、经共同经营,稻、鱼、鸭、鹅、萄、桑综合开发,极大地提高了稻田的利用价值。南沱乡地处山区,海拔540公尺,有稻田5331亩,为使在有限的耕地上,获得更多的粮食和收入,这个乡在总结前几年稻田综合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利用2116亩稻田,推广稻田养鱼、露宿养鸭、凼沟棚架养鹅。亩挖5至8厘鱼涵,沟凼相通,凼内喂养大规格的草、鲤、鲢鱼,在鱼凼上面搭架编笼,圈养鹅,鹅粪掉在凼中作鱼饲料。鱼凼四周的土埂上再种葡萄,田背坎种桑树,田坎种玉米。把田  相似文献   

11.
据1990年土壤普查结果,龙岩市年亩产稻谷400公斤以下的中低产田有6566666公顷,占总耕地的494%,其中低产田类包括冷、烂、锈、渍田及沙漏田,面积约占30%。这些田类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渍水。近年来,连城等县利用中低产田发展稻田养鱼,建立起高效的稻鱼共生或稻鱼轮作生态模式,形成稻鱼互相促进的良性系统,平均每007公顷增产稻谷一成以上,增收鲜鱼约50千克,收到很好的成效。1 稻鱼共生,低效变高效 11 增产稻谷,提高品质 低产田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相互促进,可增加稻谷产量,提高稻…  相似文献   

12.
1稻田准备1.1条件应选择便于看护、地面开阔、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安静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稻田附近水体无污染、旱不干雨不涝、能排灌自如。稻田的底质以壤土为好,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1.2改造与建设⑴开挖田间沟。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沟,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沟宽1.5-2.5m、沟深0.6-0.8m。面积在20-30亩之间的稻田还需加  相似文献   

13.
怎样妙用人粪尿养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不仅能促进稻谷生产,提高产量,又能增收水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几种稻田养鱼的方式和技术要点。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一)平田式 此种方式要求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50~70厘米,顶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沟深30~50厘米,沟的上面宽30~50厘米。沟的设置形式为在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当前罗氏沼虾稻田种养模式少、技术不规范、养殖造数少、生产效益低、成虾品质差等突出问题,通过生产试验,研究总结了“两稻三虾”新型稻虾种养模式,主要包括田间环境选择、沟田工程建设、设施设备安装、水草种植管理、水稻栽种与日常管理、罗氏沼虾投放和养殖管理等技术措施,在广东梅州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探索开发与示范推广稻虾模式提供技术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由于稻田养鱼、养鸭,产生大量的有机肥,消灭了大量的害虫,可以大幅度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也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黑龙江省创业农场“稻、鱼、鸭”生态农业,面积已发展到2万多亩。现将该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一.田间工程:根据每块稻田的实际情况挖“口”字型、“日”字型或“田”字形鱼沟,沟深30厘米,沟宽40厘米,每块稻田挖2-4个鱼溜,鱼溜长宽1米,深60厘米。二.养殖品种:鱼种以鲁鱼为主,搭配少量的草鱼、鲫鱼、鲢鱼;鸭以本地鸭、北极寒鸭、番鸭和落地鸭等市场畅销品种为主。三.放…  相似文献   

16.
标准化稻田养鱼,就是在稻田内挖沟、鱼稻同存、稻鱼并收的一种养鱼技术。1严格选址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涨水不淹,枯水不干,水质清  相似文献   

17.
正稻鸭共作是一项卓越的生态农业技术,它是在中国有数百年历史的稻田养鸭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起来的。稻田养鸭,无疑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但在现代农业的冲击下日渐式微。在生态农业中,又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日本稻农和农业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又加上围网与昼夜放鸭在田,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稻田养鸭的稻鸭共作模式。21世纪初,日本的稻鸭共作引入中国。中国是水稻种植与养鸭的大国,种稻与养鸭都有悠久  相似文献   

18.
夏天,由于稻田水体较浅,水温过高,水质易污染,稍有疏忽就会出现鱼类的大批死亡。为确保稻田养鱼安全度夏,必须抓好以下五项措施: 一、经常疏通鱼沟、鱼溜:夏季,由于鱼类的摄食量增大,残饵、排泄物过多,加上鱼类的活动旺盛,鱼沟、鱼溜极易被堵塞,使沟、溜内的水位降低。为此,应每3~4天进行疏通一次,确保鱼沟宽40厘米、深30厘米,鱼溜深60~80厘米,并做到沟沟相通、沟溜相通。 二、保持稻田养鱼水位:如水位过浅,易引起水温发生突变,可导致鱼类大批死亡。因此,稻田养鱼的水  相似文献   

19.
内江市委、市政府近几年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其中突出的一个项目是在稻田内实施稻、鱼、萍\果、菜的优化组合模式。本文主要论述稻田的基本工程建设,稻、鱼、萍、果、菜种植、养殖技术及其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组合后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稻田的基本工程建设1.养鱼稻田的基本条件水质好、水源好,能保水、能排洪\并设有排除鱼的底部污水的设施。2.基本工程建设①鱼幽:在田阴蔽处开深正~贝.5米,占总田面积的5o~8O的鱼幽(1亩8O,2亩6%,3亩5%)。用石板或条石\砖、水泥板等护壁,幽埂高出田…  相似文献   

20.
, 《江西饲料》2012,(5):37-38
1 稻田准备 1.1条件 应选择便于看护、地面开阔、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安静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稻田附近水体无污染、旱不干雨不涝、能排灌自如.稻田的底质以壤土为好,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 1.2改造与建设 (1)开挖田间沟.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沟,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沟宽1.5~2.5 m,沟深0.6~0.8 m.面积在1.3~2 hm2之间的稻田还需加挖“十”沟,面积超过2.7 hm2的,需加挖“#”沟. (2)加高加宽田埂.利用挖环沟的泥土加宽、加高、加固田埂,打紧夯实.改造后的田埂,要求高度在0.5 m以上,埂面宽不少于1.5 m,池堤坡度比为1∶1.5~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