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加强用电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徐建平浙江省慈溪市供电局为了改变农村用电的混乱局面,全面开展农村标准化建设,1992年初,我局组织用电部门有关人员对5个镇28个村的农村综合变压器用电进行了全面普查,并作了综合分析,主要问题是高价低接违章用电突出,农业生产用电...  相似文献   

2.
农村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的正确调整方法刘月朋河北省武邑县电力局(053400)由于农村配电变压器的安装位置较分散.加之用电峰、谷差较大,使得在用电旺季,远离变电站处于电网末端的配变输出电压较低;在用电淡季,距变电站较近的配变输出电压较高,难以保证用电设...  相似文献   

3.
农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1997年底,我国农村用电已占全国总用电量h40%,农网的安全问题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农电的安全生产和农村的安全用电直接乡系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也是农电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五的基础。由于电网的发  相似文献   

4.
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电力工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7月份,国家决定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经济合理、先进适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的原则,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在"十二五"期间,使全国农村电网普遍得到改造,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农电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为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需求,创新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涵,多角度、全方位从重要客户与重点工程服务、农业生产用电服务、农村特殊居民客户服务、农村临时用电服务等方面着手,实施拓展农电  相似文献   

6.
张军 《农村电工》2017,(10):36-36
农村安全用电最突出的问题是农业生产用电问题,每年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农业生产触电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用电人违章用电所导致。现就农业生产触电事故的成因及防范措施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进入盛夏排灌用电高峰期时,农业排灌用电设施由于产权不清而缺乏管理,严重威胁了农村安全用电。国网湖北大悟县供电公司根据新农村建设与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超前谋划,主动部署,把打造坚强配网,满足农业排灌用电需求作为惠及"三农"的重要措施,保证了农业排灌用电设施的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8.
浅谈农村电气化规划农村电气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关系到农业和能源两大战略重点。农村电气化建设涉及了发、供、用电的全过程,是一项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双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农村电气化有目标、有计划、顺利而健康的发展,必须搞好农村电气化规划。农村...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业离不开农机岑溪县农机化推广站黎汉业农业机械化是为农业生产、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的。农业机械化寓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之中,这些产业的成果有农机的贡献,要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因此,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电工信箱     
电工信箱陕西省农村电工秋月问:《电力法》对优先保证农业及农村用电指标是怎样规定的?答:《电力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在安排用电指标时,应保证农业和农村用电的适当比例,优先保证农村排涝、抗旱和农业季节性生产用电。电力...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马上又到“三夏”时节了,也是农业生产用电的高峰期。如何确保农民种粮丰产丰收,供电企业如何为“三农”做好优质服务,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做好农田排灌用电,为农业生产带来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笔者认为不妨在“三夏”期间,建立一支田间农电服务小分队,设立“用电诊所”,及时为农村和农民供好电、服好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农网的用电负荷呈直线上升趋势,个别地区负荷增长率达30%以上.同时电力部在安全文明生产、农村“三为”优质服务、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等方面对农用变电站安全供电,自动化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保证以上各项任务的完成,现有的变电站设备已不能满足要求.建设新的更可靠的电源点,合理安排变电站布点,提高输变电电压等级,对超期服役的老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已迫在眉睫.根据我局的经验,在变电站的新建和改造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正确选择设备的型号,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供电的经济可靠性,减少变电站占地面积,减少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工作量,减人增效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对变电站主设备选型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农用电力线路直接关系到农民利益、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然而现投运的农业生产用电设施基本于1998年前原农电管理体制时电气化合格村建设所遗留下的低压线路,属于村级集体资产,且长期基本处于无维护状态。线路年久老化失修,故障率高、配网安全隐患多,远远滞后于农业生产的需求。部分地区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农业生产电力线路已经到了亟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农网改造中,农田排灌线路没有列入国家网改规划,影响农村排灌用电。如何切实保障农业生产与生活用电两不误。依笔者所见,建议采用母子变压器分开供电来建设农村排灌专用台区的形式较好,这样避免了大容量电动机的启动对整个照明供电电压质量的影响。1 为了解决材料问题,可在安排各村网改的同时同各村委会签订协议,确保旧材料足额回收,用于农田排灌线路。这样,村委会应解决线路材料不足的燃眉之急。2 由于农排抗旱用电属临时季节性用电,如果将农排抗旱线路用电同照明动力用电共用变压器,不仅增加了变压器容量,而且在非农…  相似文献   

15.
柳茜 《农电管理》2013,(Z1):7-7
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繁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工农业生产及农牧民的生活用电。2010年,国家全面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巴彦淖尔电业局紧紧抓住农网改造升级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农村电网建设,进一步扩大电网改造面和供电覆盖面,改善电压质量,着力解决县域电网联系薄弱、农村供电设施过负荷、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等农村电网的突出问题,不断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用电,更好地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地区的用电负荷分散,配电网的覆盖面积大,但变电站布点少。35 k V变电站布点难以全面覆盖,10 k V线路供电半径过长,导致农网"低电压"问题严重,配电网的建设已难以适应农村负荷的发展需求。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农电部提出了适用于农村电网的35 k V配电化建设模式,为破解偏远地区低电压以及农网建设改造资金短缺等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近年  相似文献   

17.
费广标 《农电管理》2004,(12):18-19
中国农村电网发展走过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两改一同价”工作以前,在我国经济较为困难的年代,国家对农村电网的发展没有投入,中国农村一直是通过农民自筹资金建设电网、自我管理来满足其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在农村电网开始起步的特殊年代,农电工也正是为适应此阶段电力建设、管理需求而形成的一支特殊的电网建设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减少农电生产事故,是基层供电所促进各项工作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电网安全、农村电工安全、农村居民用电安全这“三农”安全问题可以说是供电所的安全着重点,作为农村乡(镇)供电所需要提纲挈领地抓住这“小三农”安全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三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农业排灌供电设施因产权构成复杂、维护界面模糊、线路设备状况差、计量点布点不合理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建设改造,严重制约了农村供用电秩序的规范化管理。实施农业排灌供电设施改造升级,构建农排用电管理新机制,构筑农业生产用电安全防护体系,是服务"三农"、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通过加快农网建设步伐,使得电网的结构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的用电环境。但随着眼下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再次出现电力供需矛盾。如农村集镇小区和民宅聚集点,由于供电线路老化、布局混乱、配电设施陈旧、电力设备承载的电力容量难以满足电力发展需求等原因,出现了有电“吃”不进现象,相应用电故障也比以往增加了好几倍。据不完全统计:仅通州农村去年就接到3800余个打来的报修电话,其中反映电气线路故障的占了42%,因负荷、超容量而引起配电设施烧坏、跳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