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UASB-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小麦淀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云  高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21-5824
[目的]研究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小麦淀粉废水的工艺参数,为小麦类食品加工行业的废水处理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目前最具代表性的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小麦淀粉废水,研究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单因素最佳条件为:UASB反应器流量50.0L/h,水力停留时间4.0h;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量1.2m3/h,水力停留时间1.0h。其UASB反应器的CODCr去除率可达75%~80%,生物接触氧化池可达70%~80%。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UASB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0h时,其出水CODCr值可降至600mg/L,去除率达到70%~80%;然后使出水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其出水CODCr值可降至200mg/L左右,去除率达到65%~75%。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小麦淀粉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UASB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2.0h,UASB反应器流量45.0L/h,生物接触氧化池水力停留时间1.0h,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量1.2m3/h。该组合工艺的CODCr去除率为92.5%。[结论]食品加工行业的废水处理工艺采用以上工艺参数可以达到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张敏  梅凯  张睿  羌金凤  孙国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199-5200,5202
[目的]研究由美人蕉(Canna indic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组成的组合植物型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在动态条件下的净化效果。[方法]总氮(TN)含量采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TP)含量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r)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pH值采用PHS-3C精密pH计测定。[结果]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1 d时,进水不稀释情况下,系统对CODCr、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59.8%、46.4%、86.3%;在进水稀释1倍情况下,系统对CODCr、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8.0%、71.0%、90.8%。[结论]由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工浮岛的净化效果得到提高,组合植物型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垂直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垂直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采用表面流湿地与垂直流湿地组合成的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该系统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8、24、12、6 h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垂直流湿地对COD、BOD的去除率达52%以上,复合湿地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对COD、BOD的去除率分别为62%~70%、60%~82%。表面流湿地在N的去除上起比较重要的作用,复合湿地系统对TN、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23.5%~46.4%、42.85%~80.38%。垂直流湿地对TP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表面流湿地,在不同配水条件下,复合湿地系统对TP的去除率达47.84~73.56%。[结论]垂直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叶建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745-9746,9748
[目的]探讨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港区污水中反应器的最佳工况参数.[方法]以某城市港区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改变反应器的工艺参数,包括进水COD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O)等,考察各因素对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经济性原则,寻求最优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进水COD浓度为190~220 mg/L时,有利于反硝化作用和TN的去除.HRT的延长有助于系统内硝化菌群的代谢,当HRT为6h时,NH4+-N、TN去除率可维持较高水平.DO浓度宜保持在2.5~3.5 mg/L,可保证出水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降低DO值,以使反应器能耗降低.[结论]该研究为港区污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竹丝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难降解且低C/N污水。[方法]利用连续流小试装置,以人工模拟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以竹丝为生物载体的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难降解且低C/N污水,研究污水中CODCr、TN、NO3--N的去除效果。[结果]当进水C/N基本控制在2左右时,CODCr、TN和NO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7%、23.6%和34.5%。竹丝填料能在低C/N且难降解污水中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其优良的表面特性和成分组成是其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氮素污染物的主要成因。[结论]该研究为难降解且低C/N污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研究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对COD、氨氮、SS等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反应器最佳运行参数为HRT(水力停留时间)10h、QL(曝气量)0.55m3/h、SRT(泥龄)5d,该工况下反应器出水COD、NH4+-N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0.17%、91.45%和91.85%,对TN、TP的去除率一般,分别为55.61%和57.72%,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两种挺水植物的脱氮除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晓丽  王晓  时应征  强艳艳  赵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76-1577,1654
[目的]探究石龙芮和酸模两种挺水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采用无土栽培的石龙芮、酸模处理生活废水,重点研究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植物生物量、水力停留时间(HRT)的两个因素。[结果]静态试验中两种试验植物对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平均去除率能够分别达到100%9、0.52%和88.77%;植物系统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与生物量有关,同种植物随着生物量的增加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提高,而且HRT越短,去除率的提高越显著;系统最佳的HRT为5 d左右,过长或过短都达不到最佳的处理效果。[结论]石龙芮、酸模这两种水生植物因其较好的去除污染物的能力,适合于构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但其正常运行的优化工艺参数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璐  潘名宾  杨小俊  林碧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87-18089
[目的]解决传统生化处理工艺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时处理效果不理想问题。[方法]采用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对其处理效能进行研究。[结果]序批式生物膜系统对CODCr、NH3-N、浊度、总氮及总磷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00%、50.28%、62.11%、36.35%及18.76%;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系统对CODCr、NH3-N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也随之增加,但当曝气时间超过60 min时,各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均略有下降。[结论]该研究为南方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解-SBR-活性碳吸附工艺处理规模化猪场粪污,水解反应器停留时间(HRT)2.0h~6.0h,CODCr去除30.1%~47.3%,BOD5去除54.1%,SS去除56.0%~61.1%,TN去除22.3%,TP去除55.3%,NH4-N几乎没有去除.水解对CODCr的去除效率比沉淀高17%.SBR停留时间(HRT)1.0~1.4d,CODCr、BOD5、SS去除率分别为52.1%~82.1%、89.0%~95.7%、93.9%~97.3%,但出水中仍残留相当数量的难降解CODCr.SBR对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TN去除率为74.1%,特别是对高浓度NH4-N的去除,取得了相当好的结果,去除率达97%以上.生化处理出水再经过活性碳吸附,接触时间15分钟,CODCr、BOD5、NH4-N、TN、TP去除率分别达75.8%、78.6%、12.8%、20.3%、28.3%.经过该工艺处理,出水完全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载体是生物膜工艺处理污水的核心,为通过生态因子提高生物膜的运行效能,以改性聚氨酯填料(MPU)为研究对象,考察温度、有机底物浓度与水力停留时间等生态因子对生物膜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PU生物膜系统经过10d的启动运行,出水COD和氨氮去除率达到70%,逐渐形成稳定的生物膜。系统随温度升高出水COD和氨氮去除率提高,15℃时出水COD和氨氮可达到80%。系统进水COD由100mg·L-1增加至300mg·L-1时,出水COD去除率由60%增加至80%,氨氮去除率达到85%。生物膜系统随HRT延长出水COD和氨氮去除率呈增加趋势,HRT由2h延长至8h,COD去除率由80%提高至90%,氨氮去除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11.
刘亚会  汪建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81-21183
[目的]研究MBR处理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采用MBR技术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研究MBR对CODCr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以及氨氮负荷和溶解氧对CODCr及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当MBR系统运行稳定,进水CODCr负荷小于4.8 kg/(m3.d)时,CODCr的去除率达88%以上;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20~160 mg/L,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0 mg/L左右时,氨氮的去除率达90%以上;当溶解氧(DO)浓度分别为1.2、1.8 mg/L时,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但当DO浓度继续增加时,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变化不明显。另外,由于膜污染导致膜通量下降,确定膜的清洗周期为8~10 d。[结论]采用MBR处理氨氮废水达到预期目标,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张一波  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726-1727
[目的]探索厌氧生物法处理富马酸废水的可行性。[方法]先分阶段将原废水稀释至一定浓度,调节原水pH值,通过蠕动泵送入厌氧反应器进行生物处理,出水再循环至反应器,测定不同反应时间出水的化学需氧量和pH。[结果]在污泥驯化阶段,进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约为1564mg/L,经过约48h的连续运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可达到约81%;在提高负荷和稳定运行阶段,进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约为10377mg/L,经过约32h的连续运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可达到约60%,可见应用厌氧反应器对处理富马酸此类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企业废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安  林春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02-7303,7318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炭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方法]利用生物活性炭技术对印染行业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生物活性炭滤塔运行方式、进水浓度、滤速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上向流、进水CODCr浓度低于300 mg/L、滤速1.88 m/h是生物活性炭滤塔处理印染行业生化出水的合适工艺参数,并得到滤塔的反冲洗周期约为60 h。[结论]生物活性炭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可以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朱宝玉  刘洋  林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46+6750
[目的]分析生态砾石床对荔枝湖湖水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方法]以深圳市荔枝湖湖水为试验进水,以CODCr、总氮、氨氮、总磷、叶绿素a为水质分析指标,研究生态砾石床对荔枝湖湖水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在进水CODCr为16.7~30.7 mg/L、总氮为0.78~1.55 mg/L、氨氮为0.10~0.70 mg/L、总磷为0.057~0.120 mg/L和叶绿素a为15.7~47.7 mg/m3的条件下,生态砾石床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8%、5.3%、80.0%、52.4%、37.7%,出水浓度分别为10.2~21.1 mg/L、0.77~1.52 mg/L、0.04 mg/L、0.016~0.074 mg/L、10.1~31.9 mg/m3。[结论]生态砾石床适用于低污染水体的治理,对荔枝湖湖水的各种污染物有着稳定的去除率(总氮除外)。  相似文献   

15.
SBR工艺处理高浓度粪便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厉建苗  刘志强  李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81-20483
[目的]探讨采用好氧SBR工艺处理高浓度粪便污水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SBR反应器,接种污泥进行活性污泥的驯化,通过调整出水回流、添加氨氮吹脱技术,处理化粪池中高浓度粪便污水。[结果]SBR反应器运行稳定,对COD、总氮、氨氮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原水氨吹脱50%,且出水100%回流的条件下,出水COD浓度有80%可达150 mg/L以下,总氮的去除率可达到60%~70%,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出水浓度可稳定达到25 mg/L以下,出水SS含量低于200 mg/L。[结论]整个SBR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的性状保持良好,活性污泥指数保持在100左右,沉降性能良好,出水中的悬浮物含量都低于200 mg/L,达到预期目标。MLSS/MLVSS值保持在0.65~0.70,污泥的活性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医药化工废水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在工程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序批式反应器,研究医药化工废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生物脱氮工艺,并对SND工程应用进行尝试。[结果]实现SND最佳脱碳、脱氮效果的溶解氧(DO)浓度应控制在1.0~2.0mg/L,最佳进水pH值为7.0~7.5,在该条件下,COD去除率达80%以上,氨氮去除率达80%~82%,总氮去除率达74%~78%。在SND工程应用中,控制DO浓度为1.0~2.0 mg/L、进水pH值为7.0~7.5、水温为28~32℃时,COD、氨氮、总氮去除率分别为78.8%、78.4%和74.5%。水温过高将影响SND脱氮、脱碳的效果,且污泥微生物有一定适应调节能力,总体上COD、氨氮、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1%、66.2%和57.5%。[结论]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浓度乳化废水的破乳-氧化-吸附深度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李菊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740-1742
[目的]寻求有效的高浓度乳化废液的深度处理方法。[方法]采用酸化盐析破乳-Fenton氧化-粉煤灰吸附3级工艺对实验室模拟高浓度乳化含油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模拟的高浓度乳化含油废水在初始pH值为3、末期pH值为10、H2O2与Fe^2+的物质量投加浓度比为52:1、H2O2投加量50ml/L和Fenton试剂投加量500mg/L的条件下氧化2h后,COD去除率达85.0%;对氧化后的废水进行吸附实验表明,进水COD336mg/L,在粉煤灰投加量40g/L、pH值为10的条件下振荡吸附30min后,出水COD109mg/L,COD去除率达67.5%。[结论]使用这种工艺对实际的机械洗削废液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良好达国家排放标准(COD≤120mg/L,含油量≤10mg/L)。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设2组CASS反应器,试验组投加玉米芯填料与生物强化菌剂,对照组不投加玉米芯和生物强化菌剂。试验运行阶段对进出水进行氨氮(NH_4~+-N)、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进行持续监测。试验后期,取挂膜填料与2反应器中的污泥进行电镜分析。[结果]从池塘底泥中筛选出3株具有高效反硝化作用的好氧反硝化菌,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去除率均在85%以上。电镜分析表明,固体碳源表面结构粗糙,孔隙内及表面附着大量的杆菌、球菌及丝状菌等微生物,生物量有明显的提高。试验组出水COD浓度维持在40.00 mg/L左右,NH_4~+-N的平均出水浓度由11.35 mg/L降至4.58 mg/L;平均出水TN浓度由24.74 mg/L降至12.11 mg/L。反应器运行20 d后,试验组污泥结构相对于对照组更加紧密。[结论]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可行性强,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