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次郎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单果重呈单"S"曲线;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呈上升趋势;Vc含量呈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而且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降低程度加大;游离氨基酸含量从开花坐果后直到果实迅速生长期一直处于平缓的趋势,至将近成熟时游离氨基酸含量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2.
金光杏梅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金光杏梅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V c含量呈“三峰”型曲线,幼果时、硬核后和成熟时较高,其他时期较低;有机酸含量以幼果期最高,以后迅速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果实成熟时含量最低;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果实发育状况基本相吻合,果实发育速度快时含量较高,慢时较低;在谢花后59 d以前,可溶性糖以还原糖为主,之后以非还原糖为主;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在谢花后45 d以前两者呈高度相关,且与果实生长速度相吻合,谢花后45~59 d是胚和胚乳的主要形成期,此期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金光杏梅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Vc含量呈“3峰”型曲线,幼果时、硬核后和成熟时较高,其他时期较低;有机酸含量以幼果期最高,以后迅速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果实成熟时含量最低;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果实发育状况基本相吻合,果实发育速度快时含量较高,慢时较低;在谢花后59d以前,可溶性糖以还原糖为主,之后以非还原糖为主;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在谢花后45d以前两者呈高度相关,且与果实生长速度相吻合,谢花后45~59d是胚和胚乳的主要形成期,此期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温室条件下桃(早红珠、早红霞)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还原糖、非还原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桃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变化趋势相反;桃有机酸含量幼果期较高,硬核期、成熟期较低;桃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趋势呈“V”形变化曲线,幼果期、成熟期较高,硬核期较低。桃果实中糖、酸和维生素C的变化与果实的生长期有一定的关系,非还原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在果实硬核期含量都最低。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明确不同果色苦瓜品种营养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在果实发育期间的变化,以及适宜采摘期的确定,以4种不同果色的苦瓜品种为材料,系统比较了授粉后10、14、18、22、26 d苦瓜果实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授粉后不同时期,不同果色苦瓜品种果实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营养成分含量随果实发育期的延长出现上下波动变化。综合来看,白色苦瓜K2在授粉后18 d有着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158.65μg/g)、可溶性蛋白含量(11.52 mg/g)和氨基酸含量(2.06 mg/g),皂苷、多糖、总酚等功能性物质含量较高。并且K2在授粉后14~26 d的果实发育期,DPPH(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和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3种抗氧化值都明显高于其他3个品种,授粉后18 d是K2苦瓜果实的最佳采摘期,这对筛选鲜食苦瓜以及加工专用品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甜柿果实发育期间矿质元素和营养成分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甜柿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的增大主要在生长前期和近成熟的一段时间;果实近成熟阶段,,糖分积累明显加快,果实中N、Mg、Ca、Mn、Fe、Cu含量在发育的前期最高,随着果实的膨大,各元素浓度下降趋势。P、K的浓度在果实成熟期,随着糖分的增高而升高。Zn含量在果实发育的3个阶段,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大麦营养生长与营养成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啤、西南86911、2000/2-6-23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大麦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维生素C、SOD酶活性等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大麦品种在幼苗生长期,生长至第15d时,蛋白质、维生素C、叶绿素含量均达到最高。在第15d,西南86911比双啤、2000/2-6-2两个品种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高,而双啤在前期(10-15d)SOD活性均比西南86911和2000/2-6-2都显著提高;收获大麦幼苗以20d左右为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火龙果正造果和产期调节反季节果的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并建立模型,为优质高效果
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以国内主栽品种大红火龙果为试材,定期测量正造果和反季节果的纵、横径,
记录同期温度和日照长度,进行果实发育的 Logistic 生长曲线方程拟合。【结果】大红火龙果正造果纵、横径生
长速度高于反季节果,发育时间短至 28 d,果实偏小,长椭圆形,日最低温、日均温、日最高温、日照长度和
日较差的平均值高于反季节果;反季节果发育时间长达 63 d,果大,趋圆球形,日较差、日照长度、日最高温
和日均温的积累值高于正造果;两种果实发育速度均呈“S”型,正造果纵、横径和反季节果纵径发育的拐点均
出现在花冠脱落之前,而反季节果横径在花冠脱落之后继续快速增长、拐点出现在果实发育的 9~12 d,此后生
长速度越来越慢;反季节果纵、横径分别为正造果的 1.03 和 1.25 倍。【结论】大红火龙果正造果快速生长可能
与果期较高的温度和日照长度的平均值有关;反季节果实更大可能与果期较高的温度和日照长度的积累值有关;
反季节果横径充分发育是造成两种果实果形差异的直接原因之一;果实发育的单因子、多因子模型拟合效果好,
可用于分析、预测果实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贮藏温度下红心火龙果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红心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不同贮藏温度(0,5,10,20,30℃)下果实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品质影响存在差异,0,5℃贮藏的火龙果22 d没有腐烂,而30℃贮藏的火龙果在9 d时就已完全腐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火龙果生理生化指标呈现明显的变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低温贮藏可明显减缓果实品质的变化,5℃条件下其下降的趋势比较缓慢。综合分析,5℃是火龙果贮藏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在盐碱地上成功试种火龙果的基础上,结合采用测土配方、滴灌等技术施用不同肥料,探讨对火龙果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后,新植树在种植后18~40 d其枝梢长度增幅达1.12~1.32倍,并促进二年生火龙果的果实提早成熟,提高可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1.50个百分点,为今后综合利用盐碱地和高产优质栽培火龙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叶木通栽培条件下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2005年起搜集野生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观察其果实性状表现,并对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条件下,果实最大单果重313.5 g,最小89.5 g,平均单果重158.5 g,测出的15种氨基酸平均总量达1415.6 mg/100 g。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为921.0 mg/100 g,占总氨基酸的65.06%。三叶木通经人工栽培,其果实品质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条件(沙土、沙壤土和粘土)下,成龄灰枣树果实膨大期叶片营养成分与果实成熟期果实营养成分和品质之间相关性,为不同土壤类型下有效提升灰枣果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盛果期灰枣树作为试材,测定其在果实膨大期叶片和成熟期果实中的P、K、Ca、Mg含量,以及果实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三种土壤相比,沙土的叶片Ca含量和果实糖酸比均最高,分别为(24.381±1.830) g/kg、725.167±95.195,叶片K和Mg含量,果实P和K含量,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中等,其余测定指标均较低;沙壤土的叶片K含量、果实Ca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7.385±2.478) g/kg、(0.654±0.043) g/kg、(0.107±0.006)%,叶片P和Ca含量,果实Mg含量和果实VC含量均中等,其余测定指标均较低;粘土的叶片P和Mg含量,果实P、K和Mg含量,果实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622±0.134) g/kg、(7.125±0.484) g/kg、(1.168±0.061) g/kg、(11.327±0.528) g/kg、(0.422±0.015) g/kg、(15.182±2.763) mg/100 g、(70.875±3.230)%和(71.179±3.233)%,果实Ca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均中等,其余测定指标均较低。3种土壤类型条件下灰枣果实中P、K、Ca、Mg、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果实营养品质指标与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基本相似,其中沙土、沙壤土和粘土灰枣叶片中P含量与果实VC含量间均有显著正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依次为0.798、0.928和0.869。【结论】灰枣叶片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与果实营养品质指标间呈现一定相关性,在土壤不同类型条件下的施肥管理中,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才能达到增产优质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