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探明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种类,为进一步利用苔藓植物作为先锋植物研究红土型金矿区植被修复提供较好的材料,采用梅花采样法对黔西南18个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进行全面调查、收集、鉴定。结果表明:金矿区共有苔藓植物14科53属124种,其中,苔类植物1科1属2种,藓类植物13科52属122种;金矿区苔藓植物共有12种区系类型,以世界广布种占主体;金矿区苔藓植物丰富度指数、种相似性指数均较低,苔藓植物生活型主要以矮丛集型为主;在18个矿中寻找到5种广泛分布的苔藓植物种类: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nm)、卵蒴丝瓜藓(Pohlia proligera)、纤枝短月藓(Brachymenium exile)和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硬叶小金发藓(Pogonatum neesii)。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藏东南色季拉山苔藓植物的垂直分布特征,为苔藓植物分布及环境适应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本资料。【方法】在藏东南色季拉山海拔3 600~4 400 m区域,每上升100 m设置10 m×10 m的样地1个,每个样地内每隔2 m再设置1个50 cm×50 cm的小样方,每个样地内共设25个小样方,采集每个小样方中的苔藓植物样本并带回实验室鉴定到种,同时调查苔藓植物的生活型和生长基质,分析苔藓植物科属种、生活型和生态群落类型随海拔升高的分布情况。【结果】共采集到2 390份苔藓标本,鉴定表明,藏东南色季拉山共有苔藓植物29科78属151种,其中苔类5科5属6种,藓类24科73属145种,科属种数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优势科为曲尾藓科(Dicranaceae)、真藓科(Bryaceae)、丛藓科(Pottiaceae)、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优势属分别是丝瓜藓属(Pohlia)、小金发藓属(Pogonatum)和棉藓属(Plagiothecium)。曲尾藓科和灰藓科在每个海拔均有分布,丛藓科、丝瓜藓属在4 400 m区域分布广泛,金发藓科、真藓科、提灯藓科及丝瓜藓属、小金发藓属、棉藓属在海拔3 700~4 300 m区域均有广泛分布。在3 600 m区域,藓类植物大多以土生和石生群落为主,生活类型以交织型和丛集型为主;在3 700~4 300 m区域,藓类植物以土生群落、岩面薄土生群落和树附生群落为主,生活类型以丛集型、交织型和平铺型为主;在4 400 m区域,藓类植物以石生群落和岩面薄土生群落为主,生活类型以丛集型为主;整个研究区苔藓植物以土生群落最多,湿生群落分布范围最窄、数量最少。【结论】随海拔升高,色季拉山苔藓植物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岩生苔藓植物资源特征,为岩生苔藓植物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参考。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江西植物志》、《中国苔藓植物志》等文献资料,分析庐山岩生苔藓植物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庐山自然保护区岩生苔藓植物有29科41属64种,其中藓类植物15科27属39种,苔类植物14科14属25种。在科属组成分析中,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青藓科Brchyrtheciaceae、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光萼苔科Pore1laceae为该地区的优势科;扭口癣属Barbula、耳叶苔属Frullania、光萼苔属Porella、羽藓属Thuidium、细喙藓属Rhynchostegiella和剪叶苔属Herberta为该区域优势属;该区系中温带成分居首位,占总种数的34.38%;东亚成分和热带成分也有较高的比例,分别占总种数的26.56%和23.43%。庐山自然保护区岩生苔藓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反应南北区系过渡特点,而且在药用、绿化、道路边坡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发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4.
对江西省阳际峰自然保护区3000号标本进行鉴定,发现该地区共有苔藓植物57科133属297种(含种下级单位),其中藓类植物33科94属207种,苔类植物24科39属90种;≥10种的苔藓植物优势科有细鳞苔科Lejeuneaceae、灰藓科Hypnaceae、蔓藓科Meteoriaceae、锦藓科Sematophyll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绢藓科Entodont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真藓科Bry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等11科,占该区苔藓植物总科数的19.30%,该优势科所含种数为157种,占总种数的52.86%;该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以东亚、北温带和热带亚洲成分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34.70%、19.03%和14.18%.通过与中国其他9个山地苔藓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比较,发现阳际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与金佛山、马头山、古田山亲缘关系较近,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5.
为给石漠化的治理提供可参考的信息,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不同石漠化区域苔藓植物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不同石漠化区域;苔藓植物的优势性明显;该区域生长的抗旱能力强的苔藓植物类群:从科的分布来说,主要是丛藓科和真藓科植物;从属的分布来说,主要是扭口藓属和真藓属的植物.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的苔藓植物种类,对采自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的215个苔藓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有苔藓植物129种,隶属于61属,30科,其中藓类植物18科43属97种,苔类植物12科18属32种,并发现光叶拟平藓[Neckeropsis nitidula(Mitt.)Fleisch]为贵州新记录种.青藓科(Brchytheciaceae)、细蜂苔科(Lejeuneaceae)、提灯藓科(M ni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灰藓科(Hypn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为该地区的优势科,青藓属(Brachythecium),绢藓属(Entodon),棉藓属(Plagiothecium)等9属为该区域优势属.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采自贵定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279份苔藓植物标本整理鉴定表明,该区共有苔藓植物35科,74属,131种(包括亚种、变种)。其中苔类植物9科,10属,18种;藓类植物26科,64属,113种。优势科为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青藓科Brachythe.eiaeeae、灰藓科Hypnaceae、细鳞苔科Lejeuneaeeae;优势属为凤尾藓属Fissidens、扭口藓属Barbula、丝瓜藓属Pohlia、匍灯藓属Plagiomnium、羽藓属Thuidium、青藓属Brahchythecium、细鳞苔属Lejeunea。对该区优势科分析可知,其苔藓植物以温带性质为主。  相似文献   

8.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岩生植物种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岩生植物种类组成情况,采用解剖观察并结合查阅工具书鉴定的方法对保护区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岩生植物96种,隶属52科76属,以苔藓植物种类最丰富。其中,苔藓植物优势科有提灯藓科(Mniaceae)、青藓科(Brchytheciaceae)和金发藓科(Pdytrichaceae),以提灯藓科3属5种最为丰富;种子植物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和蔷薇科(Rosaceae),以菊科3属4种最为丰富;蕨类植物优势科是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共2属2种。说明:大沙河保护区岩生植物资源较丰富,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整治有较好的利用前景,可为当地岩生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杭州市区21个样点(178棵树木,2 848个样方)的树附生苔藓植物多样性及生态因子进行调查研究,共发现树附生苔藓植物22科37属48种。双向指示种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的21个样点可划分为生境不同的5个组,样点组Ⅳ共计苔藓植物21种,总盖度最大(21.985 2%);样点组Ⅴ仅有中华细枝藓(Lindbergia sinensis),总盖度最小(1.368 8%),所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树附生苔藓植物分布与生境类型的正相关性。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树附生苔藓植物倾向于分布在树干南面和树干基部,但苔藓植物种类对附生树干的高度和朝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专一性。城市树附生苔藓植物对附生树干的空间位置要求并不严格,即树干朝向和高度对杭州市树附生苔藓植物的分布没有显著影响,表明绝大多数的树附生苔藓植物种类和样点与朝向因子和高度因子间没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
浙江药用苔藓植物资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浙江省药用苔藓植物67种,隶属29科45属,其中苔类植物8种,藓类植物59种。药用苔藓占浙江省苔藓植物科、属和种的比例分别为37.2%,15.3%和6.8%。记述了浙江药用苔藓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及功效,并建议加强浙江药用苔藓植物研究及资源调查与保护;提出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等苔类植物和小石藓Weissia controversa,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尖叶匍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等藓类为优先利用种。  相似文献   

11.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陇川片区苔藓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陇川片区苔藓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368号,鉴定113号共27科、59属、101种,包括苔类植物8科、10属、21种,藓类植物19科、49属、80种.其中云南新分布记录1科、12属、22种.调查结果表明:该区苔藓植物种类丰富,着生基质、生活型和群落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体现出不同的地带性特点.海拔1 800 m以上区域没有呈现出山地苔藓林景观.  相似文献   

12.
对湖北大别山罗田天堂寨、青苔关两地的苔藓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苔藓植物33科67属152种,其中苔类6科6属8种,藓类27科61属144种,后者中有药用苔藓植物14科18属21种,园林绿化苔藓植物5科5属9种,环境监测与保护苔藓植物8科8属20种,五倍子蚜虫冬寄主(藓类)苔藓植物5科7属9种.并对该区苔藓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西那佐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组成与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西那佐自然保护区内苔藓植物的组成情况,对保护区内的苔藓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保护区内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区系组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苔藓丰富性较低,有苔藓植物31科58属115种(含亚、变种),优势科为灰藓科Hyp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羽藓科Thuidiaceae,占优势的属为灰藓属Hypnum、曲柄藓属Campylopus、凤尾藓属Fissidens等;区系分析中温带与热带所占有的比例相当,说明该地苔藓植物具有温带向热带过渡分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昆明金殿鸣凤山苔藓植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384号.经鉴定,共23科53属112种,其中苔类植物7科7属9种;藓类植物16科46属103种,其中云南新分布记录21种(分属于9科17属).区内苔藓植物的生活型有固着型和根着型,群落类型有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木生群落.组成土生群落的种类最多,是该区域内具代表性的群落类型.苔藓植物种类、分布、生活型和群落类型与其在区内的地理分布因素、植被条件和适生地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作为地被物,其对生境生态系统将会产生影响.该区域内的苔藓植物在地理分布类型上属云贵区,而与青藏区和岭南区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作为云贵区低纬度高原山地的苔藓分布类型,有一定的代表性.苔藓植物可在组成该区域景观植物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划分,并对该区系与邻近9个地区的地理成分进行了聚类分析。经查阅有关资料和标本鉴定,确定新疆喀喇昆仑山共有苔藓植物32科、76属、178种(含5变种),其中苔类为7科、8属、11种,藓类25科6、8属、167种。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可划分为10种类型,其中北温带成分居主导地位,占该地区苔藓植物总种数的71.81%,东亚成分次之,占8.85%,热带成分甚微。地理成分区系谱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与东部天山苔藓植物区系关系最为接近,与贺兰山密切相关。对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10个样点中苔藓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西合休和果萨斯苔藓植物分布较丰富。  相似文献   

16.
云南富宁县木洪大山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云南省富宁县木洪大山的550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出该地区苔藓植物36科94属245种(包括亚种、变种)。其区系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兼有多种区系成分。该地区共有15种区系分布类型,集中表现为3个类群,其中温带类群占较大比例,反映出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具有以暖温带类型为主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全面调查和研究对新疆苔类植物资源,为新疆苔类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提供新资料.[方法]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结果]对新疆苔类植物2个新记录科-壶苞苔科Blasiaceae和拟复叉苔科Pseudolepicoleaceae,2个新记录属-壶苞苔属BlasiaL.和睫毛苔属Blepharostoma Dumort.,5个新记录种-壶苞苔Blasia pusillaL.、粗裂地钱Marchantia paleacea Bertol.、睫毛苔Blepharostoma trichophyllum(L.)Dumort.、阔瓣裂叶苔Lophozia excisa( Dicks.) Dumort.和光萼苔Porella pinnata L进行了首次报道,并对它们的识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论]通过对阿尔泰山和喀喇昆仑山山苔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鉴立,确立新疆阿尔泰山苔类现知有21科、25属和42种,在喀喇昆仑山有苔类7科、8属和11种,同时确定壶苞苔科和拟复叉苔科为新疆新记录科,壶苞苔属和睫毛苔属为新疆新记录属,壶苞苔、粗裂地钱、睫毛苔、阔瓣裂叶苔和光萼苔为新疆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采自遵义海龙囤军事古堡的苔藓植物标本109号进行鉴定,得到遵义海龙囤军事古堡有苔藓植物41种(含亚、变种,下同),隶属于31属,25科,其中藓类植物15科20属27种,苔类植物10科11属14种。对该区域苔藓植物进行区系分析发现,东亚成分占主体,占总种数的42.11%,北温带成分次之,占总种数23.68%,总体性质是温带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贵州锦屏县采集600余份苔藓植物标本的鉴定和文献研究,统计分析了贵州锦屏县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特点。结果表明:该地区苔藓植物有57科118属277种。对277种苔藓植物进行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的分析,得出优势科10个,优势属13个,区系划分为15种类型,其中中国—日本成分和北温带成分所占比例最大,区系成分具有由温带向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刘莹  牛景彥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058-6059,6087
根据调查和参考有关文献,对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共有苔藓植物34科55属107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其中苔类植物8科8属8种,藓类植物26科47属99种;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种地理成分统计分析表明,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东亚成分次之,中国特有种第3,热带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该区苔藓植物区系隶属于华北地区但兼有多种成分,体现该区苔藓植物区系的南北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