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感病毒分为A(甲)、B(乙)、C(丙).目前,从禽分离到的流感病毒均为A型流感病毒,有17种H亚型(H1~H17)和9种N亚型(N1~N9),它们可以组合成153种不同的病毒亚型组合,例如H5N1、H7N2、H7N9、H9N2等.从世界范围内分离的禽流感病毒来看,绝大部分H5亚型禽流感都是对鸡呈高致病性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致病性从低到高都有,而H9等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基本都是低致病性的.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统称.是由A型流感病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不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有不同的亚型,由H5N1和H7N7亚型毒株所引起的疫病称之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疾病,每次爆发都会给养禽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农业部已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3.
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湖南省洞庭湖区的变异特点和进化规律。【方法】对近年来洞庭湖区分离的12株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的全基因进行分段克隆测序,应用Mega 5软件包对病毒基因进行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的绘制与分析。【结果】12株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HA裂解位点均没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插入,属于低致病性病毒。12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NA基因进化比较同步,均处于DK/HK/Y280/97分支,而6个内部基因(M、PB2、PB1、PA、NA、NS)与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毒株呈现不同程度重组现象,且与H7N9亚型毒株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很高,很有可能为其提供内部基因。【结论】湖南省洞庭湖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较为复杂,存在广泛的基因重组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低致病性禽流感又叫致病性禽流感、非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温和禽流感。它是指某些致病性低的禽流感病毒毒株(如H9N2亚型)感染家禽引起的以低死亡率和轻度呼吸道感染或减少产蛋等临床症状,这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禽群大规模死亡。由于它们对家禽养殖和贸易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影响严重,所以没有被列为A类或B类疾病,但它感染后往往造成禽群的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病原的抵抗力降低,常常易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1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1禽流感的症状与传播途径1.1症状。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火鸡的致病性的不同,分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级.目前研究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染源为携带病毒的禽类。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1.2传播途径。研究认为,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的主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高危行为包括宰杀、拔毛和加工被  相似文献   

7.
<正>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我国蔓延趋势比较广,且持续流行,继H7N9病毒感染人类病例出现之后,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根据疫情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方式处理疫情,重视畜禽安全区域建设[1-2]。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控措施。禽流感是禽流行感冒的简称,该病毒具有不同亚型,其中以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9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  相似文献   

8.
《农民致富之友》2005,(12):23-23
【人群篇】 人类感染禽流感临床症状 并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能引起禽流感,只有高致病性的毒株才能引发疫情。目前已发现能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病毒,只有H5N1、H7N7、H9N2亚型毒株。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两个亚型H5N1及H7N9病毒的流行特征、起源、传播和预防措施。根据大量的数据调查和数据分析,认为较之前爆发的H5N1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的传播更加不易观察,流感病毒的危害更为严重。对于新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的预防与控制刻不容缓,而且要密切关注其病毒再次发生变异及重组,以防范禽流感的大规模爆发。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2,(17):59
低致病性禽流感是指某些致病性低的禽流感病毒毒株(如H9N2亚型)感染家禽引起,以低死亡率和轻度呼吸道感染或产蛋率下降等临床症状为特征,其本身并不一定造成禽群的大规模死亡。但感染后往往造成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病原的抵抗力降低,并发或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当这类毒株感染伴随有其他病原感染时,死亡率通常较高,主要损伤在呼吸道、生殖道、肾或胰腺。很多养殖户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忽视低致病性禽流感。近些年,多见以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呼吸,大批死亡等为特征的病例,根据笔者经验及剖检,多为低致病禽流感病毒感染,但也不能排除混合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鸭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及临床诊断方法,根据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PCR引物,并以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为模板,建立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RT-PCR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江苏省多地采集的疑似病料进行检测,扩增产物经测序鉴定后判断建立的方法对临床样品的检出率。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性扩增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基因保守区的837 bp的序列,与对照的病毒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较好,最低可检测1fg基因组,临床样品的检测率为100%,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RT-PCR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临床快速诊断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2.
由发病蛋鸡体内分离得到一株禽流感病毒,经PCR、血凝试验和免疫荧光鉴定为H9N2亚型,命名为A/Chicken/henanxy/2010(H9N2),病毒对SPF鸡无致病性,对其HA基因进行克隆测序,HA基因氨基酸裂解位点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分类标准;并将HA基因和自GenBank读取的H9N2病毒的HA基因序列比较,表明河南分离株属于欧亚分支中的Y280-like分支,与A/Chicken/shandongHL/2010(H9N2)氨基酸同源性94.8%,可能是Y280-like个别核苷酸突变的一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确定中国华东地区家禽中禽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LPAI)的流行和分布状况。【方法】 2002年7月至2009年9月在江苏省扬州市活禽市场 (live poultry markets, LPMs)采集来自不同省份的家禽泄殖腔拭子11 645个,用鸡胚尿囊腔传代接种法分离病毒,进行了长达8年的LPAI的病毒学监测。【结果】禽流感阳性样品1 158个,总分离率9.94%。所分离到的亚型及各亚型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3、H6、H11、H1、H4、H9、H10、H8。【结论】禽流感的分布季节性非常明显,以冬、春为高,各亚型又有其不同分布特点。到目前为止,已经从家鸭中分离到8种HA亚型,依次为H1、H3、H4、H6、H8、H9、H10、H11;7种NA亚型,包括N1、N2、N3、N4、N5、N6、N8,两者之间有17种组合,与野鸭的带毒情况十分相似。家鸭还很容易发生混合感染,2007年以来以H6亚型为主,H3、H11、H4、H9等很多亚型都可与其混合感染,这为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s, AIVs)基因重组产生新的亚型及毒力的变异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H9亚型禽流感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但近几年其致病性、感染宿主谱等特性都发生了明显增强的趋势,并且由于不是强制免疫的疫病病种,养禽户疏于免疫防范,造成疫情发生和流行的威胁性日益加大。2010年12月在上海浦东新区诊治了一起黄羽肉鸡的H9亚型禽流感,笔者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在世界流行概况的历史回顾据资料记载: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感染疾病的综合症。该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世界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A类传染病,在我国列入一类动物疫病,又名欧洲鸡瘟。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表面抗原,可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世界已发现上千株毒株,包括低致病性禽流感、无症状带毒(隐性感染)、亚临床症状、呼吸道病症等临床症状,如我国发现的H9等;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Ifluenza)无典型临床症状,体温高,死亡率高,由H5N1、H5N2、H7N1、H7N7等毒株引起。1…  相似文献   

16.
旨在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1株对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Huizhou/HZ-3/2016)攻击后的家禽提供保护的候选疫苗株.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1株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Shaoxing/5201/2013株)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的重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2013年苏皖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选取2013年所分离的4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株,对其HA和NA基因进行测序,并应用DNAStar和Mega生物软件拼接序列和建立进化树。结果表明,4株H9N2的HA裂解位点氨基酸均为-R(K)SSR/GL-,具有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特征;但其226位氨基酸均为亮氨酸(L),呈现出人流感受体结合特性。4株病毒NA基因颈部均有9个核苷酸的缺失,且NA潜在糖基化位点数量不超过8个。进化树分析表明,2013年苏皖地区H9N2流行毒株HA和NA基因发生变异,且变异与时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与地域无关。  相似文献   

18.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自1994年在中国大陆首次分离以来,不仅在家禽中广泛流行,而且也可以感染哺乳动物和人.由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是低致病性的,更增加了其感染人并在人群中存在下去的可能性,因此研究其感染哺乳动物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建立了A/Chicken/Guangdong/21/01(简称:CK/GD/21)病毒的8质粒反向基因操作系统,并通过转染293T细胞成功拯救了该病毒R-GD/21.R-GD/21在对SPF鸡和BALB/c小鼠的致病性方面保持了与亲本野毒一致的生物学特性.CK/GD/21反向基因操作系统的成功建立,为今后通过基因替换、定点突变技术确定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减少试验操作中的污染,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全长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及体外转录,构建用于检测H9N2亚型禽流感HA基因阳性核酸标准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转录的RNA片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HA体外转录产物可以准确提供RNA片段的拷贝数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体外转录RNA可作为H9N2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标准品的候选产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承担的科技部重大专项“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日前,该专项中的“H5NI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与应用开发”、“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化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H5N2亚型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