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手机媒体提供给大学生即时多样的互动交流方式,同时也促使大学生网络依存度的加深,日渐促成这个群体独特的网络亚文化。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在表达方式上表现为“圈子文化”、网络游戏、网络恶搞、网络艺术作品、“围观文化”,认识并反思这种亚文化,需要我们从社会背景、文化发展动力、大学生的心理因素等方面来剖析其生成原因,并分析这种亚文化的影响。而在对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回应层面具体为心态方面,包容大学生的文化选择,寻求共鸣与教化的统一;在主体方面,关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寻求诉求与境况的统一;在教育途径方面,凸显主流文化的“线上”比较优势,寻求内容与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校园副文化与学校倡导的主体文化不相容,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社会亚文化。文章首先列举校园副文化现象的各种表现,并分析其对青年学生成长的负面效应,继而探析校园副文化的具体成因,最后提出净化和引导校园副文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时代里,青年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存在,正在对大学生的思想世界、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等产生影响。根据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其正以各种新的冲突方式对主流文化形成新的反抗姿态,并且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力、意识形态性、载体资源、教育功能等方面形成弱化和消解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整合作用、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提升校园文化活力等方面起到相应的弥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是一种伴随着 2 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文化形态 ,具体地说 ,就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 ,以文化商品生产为特征 ,以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标准化、类型化、平面化和强制化的流通文化 ,诸如电影、电视连续剧、商业广告、流行歌曲、畅销书等。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主流 ,深深影响着现代人的文化生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 ,大众文化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大众文化发源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评理论 ,从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大致经历了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阶段 ,反对主流文化阶段和英国文化研究等三个阶段 ,在 2 0世纪的文化转型期间 ,有关大众文化理论始终与青年思潮和青年教育密切相关。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以阿多诺、霍克海默为代表 ,他们尖锐地批判资本主义对社会大众实施有组织的文化标准化和思想控制 ,揭示资本主义文化工业体系下大众文化的弊端和缺陷。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 ,与这种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相伴而产生的 ,就是在 2 0世纪 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在法国产生的“失掉的一代”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二战后 ,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移居美国 ,大众文化批判理...  相似文献   

5.
作为高校主流文化的补充,大学生亚文化具有积极健康的主题诉求,但同时受到文化的全球化、多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趋势影响,当代大学生亚文化也表现出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方面,如造成大学生道德感知的弱化、道德价值选择的不确定性、道德人格的缺失等。正确审视大学生亚文化中存在问题,理性思考不良亚文化产生的原因,在主流文化的引导下,通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打造网络平台,丰富大学生亚文化的思想内涵;通过开发积极向上的亚文化活动,加强对不良亚文化的免疫式教育,实现亚文化积极因素的开发与消极因素的改造,使大学生亚文化真正成为大学生发展的精神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6.
当前,自媒体时代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全民媒体化"表征着一种全新的信息生活方式。本文主要对自媒体的界定和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且探讨了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的主要机构之一,自媒体给其带来的影响与变革。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自组织治理的概念及内涵,并基于新媒体时代学生与社会互动的特点,分析了其思想行为特点。基于新媒体时代学生知识广泛化、碎片化,思维发散、价值取向多元化,自我意识及权益意识强烈,思想不成熟稳定、易受外界影响,同辈群体潮流趋同倾向及行为表现欠成熟等特点,分析了自组织治理对新媒体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适用性。提出了培育与弘扬主流文化、富吸引力和同理心的目标体系顶层设计、形式多样灵活的载体培育与设计、软硬件环境的配套支撑、核心领袖人物的塑造与培养以及适当的干预、指导与孵化等高校思政工作自组织对措。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青年学生作为舆情参与主体,积极活跃在自媒体领域,与高校相关的网络舆情频频发生,探讨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及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为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和化解高校面临的网络舆情危机提供处理策略和方法,以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人观,强调的是天、地、人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长期指导中国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劳作的主导思想。在屯耕文化现象中,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窥探到屯堡先人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诠释和重视,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屯耕文化这种独特文化现象的理论基础,在屯耕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词汇与大学流行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大学校园文化也随之不断演变.作为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大学生最具文化变革的适应性,最易接纳社会流行文化潮流的时代变迁,对先进的文化最先敏感地做出反应--追逐时尚,崇尚时髦,从而形成校园文化的亚文化--流行文化.  相似文献   

11.
"利"与"弊"     
有一次,著名人际关系交往专家卡耐基曾经长期租用红约一家饭店的大舞厅,用来举办一系列的讲座. 但是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饭店让他付出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当然不想付这笔增加的租金,可是他知道跟饭店的人争论是没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12.
13.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创造联系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创造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人应如何发挥创造性等重要命题,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参考馆员制度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入手,从内涵、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性质、服务模式、角色与职责、素质能力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参考馆员与学科馆员的异同,提出在当今网络资源庞杂浩繁,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人们也从多放面给予“绿色”与“生态”的关注。但对于“绿色”与“生态”内涵的理解,某些生态学概念与原理的运用还有待探讨。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图书馆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应从建筑、能源、环境等方面入手,在现实中建成。  相似文献   

16.
17.
18.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着重论述了二者承传发展的关系与思想逻辑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