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郑立盛 《农业考古》2003,(2):286-289
北苑位于福建省建瓯市东面 (宋属建安县 ) ,北苑茶产生于闽龙启元年 (933年 ) ,作为贡茶持续了四个朝代 4 5 8年 ,上贡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为我国茶叶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特别是在宋代 ,北苑贡茶的精工制作 ,把我国团茶加工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天下之茶建之为最 ,建之北苑又为最” ,( 1) 翻开宋代茶书 ,北苑之名随处可见 ,关于北苑茶的专著最为丰富和系统 ,由皇帝为北苑而作的茶的专著《大观茶论》也是史无前例的。朱自振教授曾两次专程到北苑考察 ,指出 :“建安不但形成为宋朝茶和茶学的中心 ,而且宋朝茶书大多以建安贡茶为内容” ,进…  相似文献   

2.
李艳萍 《农业考古》2022,(5):216-221
北苑茶文化是宋朝茶文化的主流,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丁谓、蔡襄二人身为官员,投身茶事,改造北苑贡茶茶品,分别制作出大龙团茶和小龙团茶,改进北苑贡茶制茶工艺、提高其品饮艺术,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支持。二者还发挥文人的作用,通过文学书写,为北苑贡茶著书立说,总结茶技和茶艺,引发宋朝文学书写北苑贡茶的潮流,丰富了北苑贡茶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北苑贡茶在宋代"名冠天下"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首先,得益于北苑贡茶产地的独特地理优势,有着适宜茶叶生产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其次,在贡茶的制作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斗茶品茗艺术,将茶饮艺术化并升华到高雅的精神境界;文人墨客的诗文歌咏和独到的茶学论著不断推高北苑贡茶的知名度;最后,宋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君王对享乐主义的鼓励使奢靡之风盛行,北苑贡茶成了达官贵族们显示身份和享乐的奢侈品牌。  相似文献   

4.
漫话宋代北苑贡茶南平地区《建茶志》编委会巩志“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1)”。建指建州,北苑是宋代全国精制茶制作中心。北苑贡茶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北苑龙凤团茶是我国茶叶生产中一颗绚丽璀灿的明星。北苑茶园始于南唐,盛于宋元,止于明初的四百多...  相似文献   

5.
宋代北苑茶事与遗址考证福建省建瓯市吴良骅芝茗北苑,在建安(今建瓯市)县东三十里的凤凰山麓(俗名凤山),自南唐末年历有宋一代,延至元代,为朝廷贡茶产地,宋代全国贡茶制作中心。“北苑茶”以其产地建安北苑而得名。宋代北苑茶入供朝廷,名重天下,北苑有“龙团凤...  相似文献   

6.
乌龙茶名考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乌龙茶是世界闻名的茶叶,是世界三大茶类之一。欲谈乌龙茶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先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 (一)从北苑茶谈起唐末以后,福建茶叶生产的发展比较突出,特别北苑茶形成为宋代最大宗的贡品后,名振国内,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的扩展。因此历史上专门谈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著作也较丰富,  相似文献   

7.
今岁闽中别贡茶,翔龙万寿占春芽。初开宝筐新香满,分赐师坦政府家。──宋、赵信《宫词》宫词一般为七言绝句,多为记述帝王宫中的日常琐事,或抒发妃嫔宫人的愁怨悲苦,述及茶事少;特别是这首出自一代帝王之手笔更为罕见。宋徽宗赵估以其轻松的笔调,描述闽中新贡的瑞云翔龙、万寿春芽茶,表达了他对贡茶新香欢喜之情,诗中所提的“翔龙万寿占春芽”,乃宋代北苑的“上品龙茶”。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载:“北苑贡茶花样繁多,大观初(1107—1110)白茶为第一,又制出贡新夸,三色细芽的御苑玉芽、万寿龙芽、无比寿芽等贡茶上品…  相似文献   

8.
贡茶是中国古代专门进贡皇室供帝王将相享用的茶叶。贡茶始见于晋。据晋朝 (公元 35 0年左右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述 ,以茶作为贡品的历史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6 6年。“周武王伐纣会盟”时 ,已有南方八个小国向武王献茶之事。迨至唐朝贡茶产制规模大 ,“役工三万人”、“工匠千余人” ,生产万串以上贡茶 (每串 1斤 ) ,贡茶共有十余品目。宋代贡茶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 ,以建安北苑贡茶为主 ,除福建外 ,在江西、四川、江苏等都有御茶园和贡焙。宋代北苑贡茶是中国贡茶珍品 ,宋微宗赞之曰 :“龙团凤饼 ,名冠天下”。元朝武夷御…  相似文献   

9.
贡茶即我国茶叶中的珍品,是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和丰富的制茶经验及茶文化的结晶。九江贡茶历史悠久,从庐山贡茶产出、庐山贡茶机械制造、庐山龙凤团茶加工方法、庐山贡茶税制、庐山贡茶倡导散茶、九江成为万里茶路起点、庐山云雾茶的纳贡时间等方面,可以考证九江"贡茶祖庭"的成因。江西省实施"四绿一红"发展战略,这对九江茶产业整合优质资源、打造茶香天下品牌和振兴九江茶文化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己巳年新春元宵日(1990年2月10日),我国第一家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茶文化为宗旨,以促进文化、旅游和经贸事业为目的的福建茶艺馆,在风光宜人的福州西湖之滨隆重开放了。福建茶艺馆的建筑格局参考了我国明清时期江南园林的营造法式,在400平方米的有限空间布置了“亭、台、楼、廊、水池、假山”等不同景观,由此产生相互关联对比的艺术效果。北苑楼、闽南厅,是馆内主要的演示茶艺和品茗的场所。北苑楼取名于北宋建州名茶产地建瓯凤山之北苑茶  相似文献   

11.
狗脑贡茶极品。园泉自古珍泉 ,龙华春焙散神仙 ,工艺已臻北苑。  汤色清馨浅白。分茶技艺轻盈 ,凤凰三四点头 ,茶客春风满面。( 1)注 :(1)“园泉”在郴州市南七公里处 ,为天下第十八泉。狗脑茶 :产资兴县 ,清代列为贡茶西江月(咏龙华春毫)!湖南永兴@廖耀前  相似文献   

12.
紫砂壶与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茶具作为饮茶品茗的器具,也同样历史久远.茶与茶具相伴相生,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借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这段话说明品茗必须做到水好,火足,具美.品茗者除讲究精茶,真水,活火,还讲究妙器,称"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  相似文献   

13.
桂花树底茶和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龙尾砚均产于江西省婺源县溪头乡砚山村.桂花树底茶为婺源传统"四大名家茶"之一,传说是因某朝的皇帝喝此茶后给予了很高赞誉,并指定该茶为贡茶而扬名的.  相似文献   

14.
说贡茶,中国朝朝代代多的是。所谓"贡品",凡民间上好物品上献朝廷供皇室用者皆可谓贡,有吃的、用的、玩的。如果论中国御茶,历史上只有两个:一是顾渚,一是北苑。  相似文献   

15.
一、茶乡婚嫁茶为礼福建因茶而名闻遐迩,武夷山御茶园、建瓯北苑贡茶、安溪铁观音茶均为天下名茶。茶乡南北,老百姓的生活与茶息息相关,男婚女嫁也离不开茶。福建古时女子受聘叫“受茶”。陈耀文《天中记·种茶》卷44:“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成语“三茶六礼”,犹言明媒正娶。古时娶妻多用茶为聘礼,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手续:纳采(送礼求婚)、问名(问女方名字与出生日期)、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议定婚期)、亲迎(新朗亲自迎娶…  相似文献   

16.
七、显赫四世南宋时期,北苑茶在朝廷和社会中还有很高的声望,向朝廷进贡的数额很大,就以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来看,北苑茶上贡达到21.6万斤。北苑的地盘在南宋也还是继续扩大,据现存的南宋年间作的东峰镇裴桥村石刻记载,北苑的范围是:东、东宫,西、幽湖,南、新会,北、溪口。其中“新会”的地域就是当今小桥乡的南部,而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赵汝砺在《北苑别录》中记载的北苑地域并没有“新会”地区,说明南宋时北苑的地域还在扩大。  相似文献   

17.
对于饮茶的历史发展进程,历来人们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宋人蔡条《铁围山丛谈》中曾说:"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即宋徽宗)时盖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1)历代文人爱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茶诗词.与宋代品茗风尚的广为盛行相呼应的,是此际有370多位爱茶人写过与茶有关的诗、词、散文、理论专著等相关著述,其中茶诗、茶词有一千多首,是唐代的两倍.众多的茶诗、茶词之作,从茶的制作、茶艺、茶道等诸多方面,反映了宋代的品茗风尚,本文拟以茶诗词为辅证,从一个侧面来看宋代之品茗风尚.  相似文献   

18.
品茗论     
品茗论上海湖心亭茶楼金晓岭品茗论道,现代人休闲方式之一,一杯清茗,三五知己,清风送爽,谈笑间品茗,论道。吾以为,品茶有四个条件,一曰茶;二曰水;三曰皿、四曰景,缺一不可。一曰茶茶本是品茗的主要条件,没有茶,也没有品茶之说。茶者,汤清、形美、香浓、味淳...  相似文献   

19.
北苑茶与武夷茶均为建茶名品,先后得势于两宋和清代。它们作为建茶不同时期的代表,在生产目的、营销方式和消费人群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建茶由北苑向武夷的转变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由高端向大众过渡的趋势。这种转变实际上是顺应了宋元以来社会饮茶风尚的变化,以及历代榷茶制度的沿革,是时代变迁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贡茶在唐代进入制度化发展阶段,属于土贡方物中的口味贡,一般入藏于长安内库之一的茶叶库。唐代贡茶在大历、贞元以后随财政制度变化而变化,贡茶之地与贡茶数量皆大增。唐政府在常州义兴、湖州长兴先后设立茶舍、贡茶院官茶园,每年各有额定贡茶数,州刺史封印拜表上进,分五等次第进贡,第一等限清明到京。唐代以官茶园为主的贡茶制度被宋代继承,为唐宋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