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杧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杧果炭疽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杧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分别为25~32℃和20~32℃;适宜pH值分别为6~9和5~8。供试7种碳源中,蔗糖和葡萄糖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蔗糖和麦芽糖最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供试7种氮源中,蛋白胨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5℃处理15分钟。 相似文献
2.
3.
果炭疽病是果最主要的病害之一 ,国内外果产区均有分布。除为害果外 ,还侵染柑桔、番荔枝、番木瓜和香蕉等。对果主要为害新梢、嫩叶、花和果实 ,侵染采下的果实后在贮藏期易引起果实腐烂。果炭疽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更易发生 ,在云南省元江低海拔干热河谷区为害也很大。1 病原、症状和发病规律1.1 病原 病原为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 .Glomerella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Schrenk ,属子囊菌亚门 ,球壳目。无性世代较为常见 ,分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杧果新病害露水斑病病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生物学特性,以便为该病害的发生规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了不同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菌丝在杧果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生长温度20℃,最适p H值7~8,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菌丝对有机碳源乳糖和有机氮源氨基乙酸利用最好,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 min;产孢量以25℃、p H 6、光暗交替、麦芽糖为碳源、L-胱氨酸为氮源时最大;分生孢子萌发率以25℃、p H7、液态水、有机碳源阿拉伯糖、有机氮源L-天冬氨酸为最适条件,分生孢子致死温度50℃、10 min。【结论】杧果露水斑病菌喜好20~25℃、弱酸至弱碱、高湿、富含有机营养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6.
杧果炭疽病是杧果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杧果新梢、嫩叶、花穗和果实,导致叶斑、花疫、果实糙皮、污斑和腐烂等,严重影响杧果的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也是杧果果实不耐贮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方果树》2015,(6)
在海南杧果果实上发现了一种由炭疽病菌引起的杧果红点病,通过菌种分离与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引起杧果红点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病原菌回接后,杧果果皮上出现凸起的褐色或黑色坏死斑点,周围有红色或暗红色晕圈,这与田间自然发病果实症状一致;在PDA培养基上培养后,杧果红点病原菌菌落呈圆形,灰色,气生菌丝绒毛状,后期产生桔红色孢子堆;病原菌的rDNA-ITS基因序列与已有的杧果炭疽菌rDNA-ITS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100%。结果表明,杧果红点病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相似文献
8.
9.
海南省杧果蒂腐病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果蒂腐病是世界果产地仅次于炭疽病的重要采后病害。该病使果实在贮运期间严重腐烂。据报道 ,引起果蒂腐病的病原菌有多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王璧生等认为[1] ,引起广东果蒂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有DothiorelladominicanaPet.etCif.、BotryodiplodiatheobromaePat.(又名Diplo dianatalensisPole Evans、Lasiodiplodiatheobromae)和PhomopsismangiferaeAhmad。国外报道引起该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10.
杧果红点病是近年在海南杧果上发现的新病害,由炭疽菌Colletotrichumsp.引起。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均为13~37℃,适宜温度25~31℃;孢子产生温度16~37℃,最适温度34℃。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孢子萌发的pH值范围广,均为3.0~11.0,适宜pH值分别为4.0~8.0、4.0~7.0和5.0~9.0。供试碳源中,以葡萄糖、蔗糖、菊糖为碳源菌丝生长良好;以菊糖为碳源最适产孢。供试氮源中,以硝酸钙、硝酸钾为氮源菌丝生长良好;以甘氨酸为氮源产孢量最大。营养及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产孢有明显影响,在PSA、PSA+酵母膏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良好,在PSA+酵母膏培养基上产孢量大;光照可促进产孢。 相似文献
11.
杧果抗炭疽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炭疽病是杧果的重要病害,在对此病害的综合防治中,选种抗病品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本研究运用杧果炭疽病高致病性菌株,对保存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杧果种质资源圃的果品种抗病性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果品种为感病品种,其中爱文杧、乳杧、海豹、龙井大杧等为高感品种;紫花杧、金煌、实选-4、spooner为高抗品种;台农一号、粤西一号、台牙、贵妃、Mallika、桂香、凯特等为中抗品种;在所有供试品种的抗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12.
海青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8,(7):51-51
由于销售商采用有害化学物质人工催熟杧果,给印度价值7000万美元的杧果销售带来一定影响。销售商采用的有害化学物质是碳化钙。添加剂健康专家称,这种碳化钙用作催熟剂,无论是从长远来看还是短期来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分析表明,碳化钙中能寻到砷和磷的踪迹,同时,碳化钙溶于水后将产生乙炔,影响人体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3.
14.
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特别是因其高含量的维生素A而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据报道 ,国外贮藏果的温度通常是 12 5℃ ,贮藏 14~ 2 1天 ;对气调贮藏也有较多研究 ,如Hatton和Reeder认为 ,在 12 8℃下 ,5%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果能贮藏 2 0天。法国的研究则表明 ,在 10~ 12℃下 5%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果可保鲜 4周 ,而且味道比在自然空气中贮藏的还好。对于涂膜保鲜在果上的应用 ,则报道较少。理想的涂膜应能阻碍水分的蒸发 ,同时限制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变化 ,因而产生一个气调环境 (MA… 相似文献
15.
细菌性干枯病是发生在广东杧果产区杧果上的一种新病害,为明确该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稀释涂布法分离和纯化、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杧果干枯病病样中分离获得的菌株NY01,革兰氏染色呈阴性,菌体杆状,最适培养温度28℃,最适pH值7.0~7.2。刺伤接种到健康杧果叶片,4 d后叶片呈现典型病斑。以菌株NY01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的16S rDNA片段,经BLAST分析,菌株NY01 16SrDNA序列与Sphingomonas sanguinis(登录号KT766073)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到99.63%。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NY01鉴定为血红鞘氨醇单胞菌S.sanguinis。血红鞘氨醇单胞菌能够引起杧果细菌性干枯病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13,(8):64-65
据《果树学报》2013年第3期《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对杧果采后炭疽病抑制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作者刘淑宇等)报道,试验研究了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对杧果果实采后炭疽病抑制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广州产“紫花杧”果实为材料,经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处理,33℃室温贮藏,测定杧果果实腐烂指数、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叶片法评价了采集自云南省和四川省的14株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菌株的致病性差异,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了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其中不同致病力、不同采集地的6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4株菌株的致病力差异显著,以菌株109致病力最强。供试6株菌株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8~32℃,较适宜生长的pH值为7,能广泛利用供试的9种碳源,氮源中的硝酸钾和L-天冬氨酸有利于菌丝生长。说明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能适应较高的环境温度、广泛的酸碱环境和多种碳氮源。 相似文献
18.
将生防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与不同浓度的NaHCO_3、CaCl_2、MgCl_2配合使用,通过离体叶片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生防酵母菌、金属离子溶液及其二者协同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效,同时采用室内平板评价了金属离子对炭疽菌的抑菌作用及生防酵母菌对金属离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离体叶片上,0.5%CaCl_2、1.0%MgCl_2、2%NaHCO_3离子溶液的防效均为各自处理的最高防效,分别为65.41%、65.79%和82.37%;生防酵母菌108 CFU/mL的防效最高,为57.13%。田间小区试验发现,0.5%CaCl_2+酵母菌、1.0%CaCl_2+酵母菌,1.0%、2.0%、5.0%NaHCO_3分别混合酵母菌、0.5%MgCl_2+酵母菌混合液防效较好,均高于80%。室内平板试验表明,NaHCO_3对杧果炭疽菌的抑菌效果较好,5%的抑菌率达到100%;CaCl_2、MgCl_2在低浓度时对杧果炭疽菌表现出促生作用,高浓度时表现出抑制作用。CaCl_2溶液对酵母菌生长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NaHCO_3、MgCl_2溶液除0.5%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