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大省。近些年来,受粮食安全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和自然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但单产却有所提高。从近3年山东省棉花种植规模、成本和收益、影响棉花生产的因素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全省棉花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并列举了当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棉花单产的3种绿色轻简高效植棉新技术,提出了稳定和恢复棉花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探索山东省棉花生产恢复性发展新路径,实现棉花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花早衰原因分析及防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红霞 《中国棉花》2007,34(6):41-42
棉花是新疆兵团的支柱产业,棉花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可观。但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连作年限的延长,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加重,早衰棉田大量发生,已成为制约棉花综合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对垦区的棉花生产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1棉花早衰的发生特点棉花早衰即“未老先衰”是棉花生产长期存在的问题,近两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地膜棉田问题尤为突出。根据本区近几年技术调查统计,一般正常年份,早衰棉田占20%左右。受灾年份,如:2003年北疆棉蚜大发生,造成北疆片区40%棉田早衰,200…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提高棉花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棉花生产情况陕西省植棉历史悠久 ,棉花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2 0世纪 5 0~ 70年代植棉面积 2 6.7万公顷左右 ,每公顷产量 30 0~ 375 kg,总产 1 0万吨左右 ,进入 80年代初期 ,进行了水地向旱地、西部向东部、低产向高产地区“三个集中”的第一次调整 ,到 80年代末 ,棉花面积调减到 8万公顷左右 ,单产75 0 kg左右。进入 90年代 ,又进行了棉田向最佳生态适宜区的第二次调整 ,棉田面积下降到 6.7万公顷以下。到 2 0 0 0年 ,全省棉田只有 3万公顷 ,单产上升到 90 0 kg。进入新世纪以来 ,适宜棉区棉田面积随着市场的变化虽有起伏 ,但基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回顾江西省棉花生产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新世纪发展棉花生产的主旋律仍是科技兴棉,以提高棉花单产、增加棉花和棉田综合效益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棉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棉花销售价格的市场化,新疆棉花生产面临严峻的考验。最近自治区领导从新疆的实际出发,如何使新疆棉花生产适应于市场,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简化栽培、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据调查,新疆棉区单产1500~1800kg·hm-2的棉田,生产成本高达1.05万~1.35万元·hm-2,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尽合理的投入。在目前棉花单产较高的情况下,要想通过提高单产来增加效益,难度较大。而简化栽培、节约成本方面尚有许多潜力可挖。1 减少棉田实物投入棉田物质投入包括种…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近年来棉花生产下滑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东省2006-2011年棉花生产面积连年下降、单产徘徊不前、总产逐年减少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山东棉花生产下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棉花低产区区划简报董合忠,郑继有,孙玮琪山东省棉花生产办公室济南250013山东是全国最大的产棉省之一,但近几年,棉花面积大幅度下降,单产在600~750kg/hm2之间徘徊,严重影响了全省棉花生产的发展。为协助改变单产徘徊局面,1992和19...  相似文献   

8.
《江西棉花》2010,32(2):26-26
2009年棉花减产减收,极大地挫伤了农民植棉的积极性。近期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适度调减棉田面积,优化种植模式,主攻棉花单产,提高综合效益。其中,在种植模式上,在有条件的棉区可以采用棉田套种蔬菜的方法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9.
棉花早衰指棉花提前衰亡或北方棉区棉花不能充分利用生产季节、光热资源过早死亡的现象。山东省是我国的传统棉花产区,近年来由于地力下降等原因棉花早衰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和田间观察,目前鲁西北植棉区一熟棉田早衰面积占当地棉田面积的70%,鲁北盐碱地和鲁西南两熟棉田也有20%左右出现早衰,全省发生早衰的棉田占棉田总面积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晋中条件下的科技植棉特色郭玉莲,田翠莲,王小玲山西晋中地区农牧局030600雷士秀山西晋中地区土地局030600棉花的种植面积受植棉政策的影响,而棉花单产则受栽培技术、投入和棉田管理、自然气候诸多方面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植棉技术水平是一个尤为重要因...  相似文献   

11.
水肥是棉花生产措施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 ,水肥的调节促控对决定棉花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棉农不切合实际为了追求较高的棉花单产及较高的植棉效益 ,盲目地灌水施肥 ,造成棉花单产下降 ,甚至有些棉田水肥后大面积死亡 ,轻者达 1 0 % ,重者达 5 0 % ,经济损失非常严重。1死苗的原因1 .1盐害。化学肥料大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盐类组成 ,所以当它们施入土壤后 ,就会增加土壤溶液中盐的浓度而产生不同的渗透压。如因大量施用化肥而使得土壤溶液的渗透压高于细胞质的渗透压 ,则细胞不但不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 ,反而将细胞质中的水分倒流进…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黑龙港地区是黄淮海平原重要棉区之一,常年种植棉花700~800万亩,占河北省棉田面积近60%,其中生育期间不能灌溉的旱地棉田达70%。近年这部分棉田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但年度间差异很大,稳产性较低,单产在50公斤皮棉上下徘徊。提高旱地棉花的单产对整个棉区的棉花产量有巨大的意义。几年来我们对旱地棉花的栽培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近10年棉花产量上下波动的原因是棉花面积受植棉政策的影响,棉花单产的高低受栽培技术棉田管理和投入、自然气候的影响。分析了科技植棉现状,在挖掘增产潜力上,要抓好棉田调整,坚持连片种植。重点抓好两萎病田、水旱轮作的调整;选用优良品种,提高大田用种纯度;狠抓壮苗早发技术的推广,延长有效生育期;重点搞好棉田面积和育苗配套,不同类型调节剂配套,棉田管理和种植方式配套;加强后期管理,防止棉花早衰。  相似文献   

14.
棉花早衰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十分不利,常造成降质减产,轻度早衰棉田常减产10%左右,重度早衰棉田则可减产20%-50%,而且纤维品质指标也相应降低。鲁西地区一方面是在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和普及过程中,因棉田肥水运筹不合理、品种和栽培技术不配套等原因,棉花早衰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棉花优质高产的重要障碍;另一方面是棉花种植管理复杂,在棉花生产中出现了劳动力严重短缺的问题。针对抗虫棉生产中出现的这两个制约棉花生产的问题,开展抗虫棉防早衰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棉花单产和纤维品质,稳定棉花面积,促进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n’。  相似文献   

15.
浅析造成棉花降级降衣的因素李林峰湖北省枣阳市棉花总公司441000近年来,棉花总产、单产不断提高,但棉花品级、衣分反而下降。具体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人为造成的。1采摘露水花造成降级早期棉成熟时天气还有些热,有部分棉农怕热、就起早到地里去摘棉花。这样,含...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稳定棉花生产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稳定棉花生产的技术途径郑继有山东省棉花生产办公室济南250013针对近年来自然灾害严重,植棉效益降低,棉农积极性不高,棉花生产连年下滑的实际,山东省各产棉区从提高整个棉田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益入手,不断探索稳定全省棉花生产的技术途径,做了大量艰苦细...  相似文献   

17.
68 0户棉农的调查表明 ,2 0 0 3年棉花单产下降 1 7.90 % ,总产下降 5 .77%。单株成铃数减少3.66个 ,减幅 1 2 .85 %。异常的气候条件是导致棉花减产的主要原因 ,表现在前期持续的低温多雨和中后期持久的高温干旱 ,导致棉花生育期推迟 ,蕾铃大量脱落 ,成铃减少 ,单产和生产品质明显下降 ,30 %的棉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早衰。  相似文献   

18.
“八五”期间江西棉花生产面积增加,单产、总产稳步提高,单产达1200kg·hm-2,1991年第一次实现了全省棉花自给有余,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兴科技植棉。今后要保持稳步发展,仍要注意抓好稳定面积、良繁建设、棉田建设,棉田套种等几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苏沿海地区棉花生产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盐城市地处苏北沿海江淮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常年种植棉花170 khm2,90%以上为杂交抗虫棉,皮棉单产、总产多年列全国地市级首位。但随着进口棉花大量涌入,国内棉花竞争力日趋下降,老棉区面临很大压力。由于沿海老棉田大多无法换茬,长年连作,重茬达10多年。再加上近几  相似文献   

20.
吕宝顺 《中国棉花》2021,48(12):36-39
分析了山东省东营市棉花生产的发展历程、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欲破解当前棉花生产困境,须采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通过落实三项政策(强化棉田土地流转补贴政策,强化对棉田特别是盐碱地棉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加大对棉花管理采收机械的补贴力度),实现三个转变(实现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实现由单一植棉技术推广方式向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方式的转变,实现由单一种植棉花模式向棉花-耐盐碱作物两熟种植制度的转变),在棉花育种、栽培技术集成、棉花产业信息化智能化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植棉的综合效益,提振棉农植棉的积极性,重新确立棉花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