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HA杂种小麦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HA杂种小麦研究国内外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从与CHA杂种小麦研究应用密切相关的化学杂交剂(CHA)、强优势在组合选配和制种技术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CHA杂种小麦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HA杂种小麦研究国内外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从与CHA杂种小麦研究应用密切相关的化学杂交剂(CHA)、强优势在组合选配和制种技术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利用化学杀雄剂生产小麦杂交种,是杂种小麦尽快应用于生产的有效的途径之一。而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强优势组合的选配。目前小麦杂优利用普遍存在着杂种产量不能显著超亲或超标;杂种株高偏高造成高产栽培易发生倒伏;一些强优组合往往父母本花期不能相遇的问题。另外缺乏一个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亲本。本实验通过对小麦杂交组合杂种一代的产量、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的杂交优势及杂交双亲的花期重叠情况进行测定,分析发现:杂交种的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株高和千粒重上。因此,在强优势组合选配时,亲本应充分利用大粒或超大粒材料。从组合类型看:母本应选用矮杆、大穗大粒或超大粒型综合农艺性  相似文献   

4.
1991-1992年度,采用相关分析,分级通径分析与组合类型分析方法,研究了19个CHA杂种小麦的产量,产量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山西晋南区CHA杂种生态型应为冬性或半冬性的以多粒为主兼顾粒重的重穗类型;高产杂种来自高产双亲;晋南麦区选择双新都为高产水平的“重穗型×”、“中间型×中间型”、“重穗型×中间型”的配组模式,出现强优势组合的机率可能大些,配组亲本中,重穗型应选择多粒大粒重穗型或多粒  相似文献   

5.
小麦化学杂交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化学杂交剂的应用研究李巧云,关欣(新疆农科院粮作所,乌鲁木齐,830000)1小麦化学杀雄研究概况杂种小麦在产量、品质、生理生化特性和农艺性状等方面普遍存在优势,其中产量优势尤为明显。利用杂种优势是解决小麦高产、超高产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生产杂种...  相似文献   

6.
分枝型普通小麦的创育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产量构成的三要素是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及粒重,其中通过增加穗粒数来提高产量的潜力是很大的。应用亚远缘梯级复合杂交培育出多粒穗分枝普通小麦(2n=42)品系,其优点是半矮秆,抗病抗逆性好,分枝性状稳定,穗粒数较普通小麦增加50%以上,在良好栽培条件下,公顷产量最高可达11 235kg。选用其中两个不同类型的分枝小麦与5个普通小麦配置了6个CHA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其中杂种比双亲之一的推广品种晋麦67号(CK)等平均增产24.4%,幅度为7.5%~38.8%。由此可以预测,多粒穗分枝小麦将成为CHA组合理想的强优势亲本,并在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性状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品种间及亚种间组合的单株产量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都还有很大的改良潜力。选育强优势的品种间组合仍是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指出了选育品种间及亚种间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性状选择关键,并对亲本选配进行了讨论。杂交水稻超高产组合的选育,利用亚种间优势目前以主攻籼爪交为宜。待籼粳杂种的籽粒充实较差这一难题解决之后,再主攻籼粳交选育优势更强的超高产组合。本文还提出通过株型育种、生理育种提高籼粳杂种植株体内“源”和“流”的水平,是解决亚种间组合籽粒充实度差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研究简讯     
9个化杀杂交小麦组合RAPD指纹图谱分析AnalysisofRAPDFingerprintinginNineCHAHybridWheat杂种小麦是提高小麦单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强优势组合亲本选配与杂种优势预测又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目前,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的选配都是依据农艺性状的观察以经验而定,这需要大量的田间工作和较长的时间。本研究通过对9个化杀杂交小麦组合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试图在分子水平上,研究RAPD技术在杂交小麦亲本选配及杂优预测中应用的可能性。试验材料分别为93繁17×白玉…  相似文献   

9.
杂种小麦是提高小麦单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强优势组合亲本选配与杂种优势预测又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目前,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的选配都是依据农艺性状的观察以经验而定,这需要大量的田间工作和较长的时间.本研究通过对9个化杀杂交小麦组合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试图在分子水平上,研究RAPD技术在杂交小麦亲本选配及杂优预测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T 型杂种小麦的研究在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历程之后,取得了重大进展,所谓杂种恢复度与恢复系恢复力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国内外均有 T 型杂种小麦进入较大面积的生产。选配强优势组合以及探讨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则成为目前 T 型杂种小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 杂交小麦研究(指以提莫菲维胞质雄性不育为基础材料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目前已进入选配强优势组合在生产上试种阶段,国内外不少研究单位都选配了一些杂交组合,经试种表现了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杂种优势不强、不稳,增产幅度小,且不能连续表现增产,其原因主要是不能保证杂种每穗结有充足的粒数。因此,如何提高每穗结实粒数已成为杂交小麦  相似文献   

12.
超高产小麦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亮  卢少源  刘桂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91-9492
分析了我国小麦高产育种现状及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的不同品种类型和高产群体结构。从黄淮平原冬麦区来看,选育9 0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小麦,多穗型和大穗多小穗型结合的中间型品种容易获得成功。可以通过改变株型、叶型来控制群体叶面积指数的过度发展,提高穗叶比、粒叶比来达到增穗增粒之目的。保持适宜的群体、提高穗部表现可能是超高产小麦育种的一种模式。对育种方法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棉花单隐性光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芽黄396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利用杂种优势育种和制种的现状及问题 1.1人工或化学去雄授粉杂交制种此法技术简单,任何两个品种都可以互为父母本,花期去雄并人工授粉杂交即可.也有利用化学杀雄杂交制种。优点是易充分利用现有品种资源。杂交种选配随意性强,配制组合自由。并且部分组合可以利用F2。缺点是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成本高,F2的杂交优势较F1多有衰退。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亲本杂交选育获得恢复系R229,利用恢复系R229与不育系进行杂交选配出的杂交稻组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229恢复力强,具有广谱恢复性,可选配出不同生态类型、不同熟期的杂交稻组合;R229系列组合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应选择生育期较长、分蘖力强、穗大粒多、植株较高和千粒重大的不育系与R229配组获得高产或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以R229作为核心恢复系选育杂交稻的研究方法,可减少育种投入和简化育种程序,快速选育新组合,加快杂交稻的育种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5.
对六十四个具有 T·timopheevi 细胞质杂交组合杂种 F_1的优势指数、超亲优势、超标优势和相对优势进行统计分析,明确杂种 F_1性状,完全显性和部分显性的表现程度。以简单相关与回归,明确杂种 F_1亲子间关系,从而看出高产组合的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和主穗结实粒数三个主要因素间的互补关系,为进一步选配高产组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迟熟中粳稻偏矮秆、超大穗变异材料的性状分析,说明常规粳稻也能取得稻谷1.35×104kg/hm2以上的超高产.偏矮秆、大穗乃至超大穗是迟熟中粳稻超高产育种的方向.在提高叶片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粒叶比,使叶面积相对稳定而颖花量大幅度提高,是通向超高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延长生育期以及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是进一步增强生长优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迟熟中粳稻偏矮秆、超大穗变异材料的性状分析,说明常规粳稻也能取得稻谷1.35×104kg/hm2以上的超高产。偏矮秆、大穗乃至超大穗是迟熟中粳稻超高产育种的方向。在提高叶片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粒叶比,使叶面积相对稳定而颖花量大幅度提高,是通向超高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延长生育期以及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是进一步增强生长优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CHA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并选配强优势组合,经过连续多年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筛选出化学杀雄剂Se2053,可获得相对不育率100%,异交结实率超过80%,杂种纯度达到99.4%的理想效果,它具有喷药有效时间长、杀雄彻底等特点。但不同小麦品种对化学杀雄剂的敏感度有差别,因此施药剂量必须因品种而异,施药时期以雌雄蕊分化早期为宜。在四川生产条件下父本母本行比以2:5最佳。选配出强优势组合C4等,在省杂交小麦区试中名列第一名,平均比对照绵阳26号增产15%以上。杂种小麦栽培试验表明,播种量从常规的每公顷用种150kg降至每公顷用种60kg,辅以足量的底肥和科学的管理,产量可达到6276.0kg/hm^2。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临沂市农科所利用现代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经多年系谱选择,育成了优质高产超级小麦新品种-临麦2号,杂交组合为:鲁麦23×临90-15.该品种集中了双亲大穗大粒、成穗多、优质、抗倒、抗病等优良特性,产量结构三因素均衡发展,适于超高产地块高效种植.2004年8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重穗型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与籽粒充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重穗型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特征及其籽粒充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重穗型组合的大维管束数目、单个维管束面积及维管束总面积、韧皮部总面积均明显高于汕优 6 3。重穗型组合的维管束颖花负荷量、总库容负荷量均与汕优 6 3相当。重穗型组合杂交稻不仅库容大 ,而且籽粒充实率、充实程度良好 ,结实率正常。发达的维管束是重穗的前提。选育重穗型杂交稻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