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玉米品种的生产能力在适宜密度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适宜密度不是一个单一值,而是产量无显著差异的一个密度区间值.德国KWS公司品种德美亚1号(A)和国内选育的国审品种元华116(B)均为极早熟玉米品种,品种A、B在5个密度处理中的峰值产量分别为632.7 kg/亩、664.3 kg/亩,B较A高出31.4 kg/亩,无显著差异.A在M1-M5区间与B在M1-M3区间的8个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适宜密度:A为6000~7000株/亩,B为5000~5500株/亩,属高密品种.有效穗长、秃尖、穗径、轴径、籽粒长度、出粒率等性状,同一品种不同密度之间有一定变化,品种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德美亚1号表现出更好的耐密性,而元华116在穗粒性状方面有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一、试验材料参试品种9个,分别为:新玉28号、LY304、登海19号、新玉29号、金顿302、元华116、新玉9号(CK)、新玉54号、元华5号。二、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间比法排列,3次重复,4行区,行长12米,行宽1.8米,平均行距0.45米,株距0.24米,小区面积21.6米2,667米2种植密度6 173株,四周设保护行,收获时取中间2行计产。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食用向日葵品种、不同密度的试验,探索同一品种的产量、经济性状、籽粒性状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密度在28 500~49 500株.hm-2,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递增趋势;籽粒的长、宽、百粒重随密度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品种和密度互作间差异显著。SH909和巴葵138品种均在密度为49 500株.hm-2时产量、结实率表现最高,密度在28 500株.hm-2籽粒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4.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与密度二因素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海拔2 350 m的榆中县北部山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龙源3号可作为试验区现阶段的主栽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25万~6.7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籽粒产量为7 078.5~8 373.0 kg/hm<'2>,鲜秸秆产量为1.96...  相似文献   

5.
河套地区不同玉米品种套种小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套灌区进行不同玉米品种同小麦套种的研究.通过增加密度(6000株/667m2)与传统品种(巴单3号)和常规密度(4000株/667m2)对比研究,产量表现为浚单20>内单314>巴单3号>永玉3号>真金8号.其中浚单20和内单314产量比对照增产17.1%和10.2%,密度增加后穗行数基本不变,行粒数降低,增产主要是由于亩穗数增加.浚单20和内单314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增加20.08%和15.33%.浚单20和内单314最大叶面积指数达到7~8,前期干物质积累在灌浆前期高于其他品种,为产量提高提供充足的源.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早熟玉米区高密度、超高密度栽培的品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品种间的耐密压力能力差异明显,元华1号、哲单37、FC-254具有较高的耐密能力。品种的适宜密度,龙单13(ck1)为4.9千株/亩,元华2号、FC-254、哲单37(ck2)、元华1号分别为5.0、5.6、6.3、6.5千株/亩。各品种最高产量密度处理的产量差异明显,元华2号(DM2)、FC-254(FM3)较ck1龙单13(AM1)、ck2哲单37(BM3)增产达极显著、显著水平,元华1号较两对照有较大增幅,未达显著水平。随密度增加株粒重下降程度所表达的耐密压力能力与上述结果亦有高度的吻合性。随密度的增加,穗粒体积的下降主要体现在穗长的下降,其次为穗径、轴径的下降。穗粒重的下降主要体现在穗粒数的下降,其次是百粒重的下降。穗粒数的下降主要体现在行粒数的下降,其次为穗行数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采用裂区设计,选择3个紧凑型玉米品种洛玉1号、丰玉8号、延科288和1个平展型玉米品种临奥1号,设置42 000、54 750和67 500株/hm~2 3个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空秆率、秃顶度逐渐增加,而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穗粒重逐渐降低;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不同株型玉米品种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品种和密度互作达到极显著水平;3个紧凑型玉米品种最适密度为67 500株/hm~2,平展型玉米品种最适密度为42 000株/hm~2。  相似文献   

8.
定西48号是以自育品系7021为母本、临8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710.70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4.01%。定西48号生育期101 d,幼苗习性直立,叶色深绿,株高96.2 cm,穗长8 cm,穗长方形,籽粒饱满、红色,硬质,籽粒千粒重49.9 g,容重715.1g/L。粗蛋白(干基)含量147 g/kg,湿面筋309 g/kg,沉降值33.0 mL,赖氨酸4.0 g/kg。适宜在海拔1 700~2 300 m,年降水量350~400 mm的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贵州山地高效高产兼用玉米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选取黔单16、贵卓玉9号、金玉818(贵州种植面积较广)、毕玉7号、贵单8和盛农3号6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作为对象,研究6个玉米品种在肥料投入一致条件下的产量、主要性状、籽粒养分吸收量、肥料偏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6个品种玉米籽粒产量为8 221~10 146 kg/hm2,盛农3号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黔单16、毕玉7号、贵单8号和盛农3号较金玉818玉米籽粒产量分别增产0.39%、10.45%、10.07%和23.9%;6个品种玉米秸秆产量(干重)在4 366~7 821kg/hm2,品种间差异明显,以贵卓玉9号玉米秸秆产量(干重)最高;盛农3号玉米与其他品种相比,其株高、穗长及穗粗等性状均处于最优水平,籽粒全氮和全钾吸收量较优,氮肥和肥料偏生产力、净产值及产投比均最大,可推荐为贵州省黔西县山地减肥增效兼用型玉米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贵州山地高效高产兼用玉米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选取黔单16、贵卓玉9号、金玉818(贵州种植面积较广)、毕玉7号、贵单8和盛农3号6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6个玉米品种在肥料投入一致条件下的产量、主要性状、籽粒养分吸收量、肥料偏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6个品种玉米籽粒产量为8 221~10 146kg/hm~2,盛农3号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黔单16、毕玉7号、贵单8号和盛农3号较金玉818玉米籽粒产量分别增产0.39%、10.45%、10.07%和23.9%;6个品种玉米秸秆产量(干重)在4 366~7 821kg/hm~2,品种间差异明显,以贵卓玉9号玉米秸秆产量(干重)最高;盛农3号与其他品种相比,其株高、穗长及穗粗等性状均处于最优水平,籽粒全氮和全钾吸收量较优,氮肥和肥料偏生产力、净产值及产投比均最大,可推荐为贵州省黔西县山地减肥增效粮饲兼用型玉米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1田间设计参试品种1个,对照品种1个,为新陆早13号,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行长7.9 m,平均行距0.35m,4行区,小区面积13.4 m2,株距0.10 m,密度15 000株/667 m2,全试验净面积80.4 m2。  相似文献   

12.
以耐密植大豆品种铁豆119号和普通大豆品种辽豆11号为材料,设置8.0、14.0、20.0、26.0、32.0、38.0万株/hm2共6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两个耐密性不同的大豆品种的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密植品种铁豆119号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粒茎比均多于普通品种辽豆11号。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减少,百粒重与种植密度关系不显著。耐密植品种铁豆119号的籽粒产量高于普通品种辽豆11号,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铁豆119号和辽豆11号的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先增后减。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是如此,超过了一定种植密度,会因倒伏带来减产,特别是普通品种。铁豆119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2.0万株/hm2,辽豆11号为14.0万株/hm2,铁豆119号在种植密度变化时籽粒产量水平较辽豆11号稳定,说明适宜的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大豆的籽粒产量,铁豆119号更适于密植栽培。  相似文献   

13.
张曼丽  杨璐 《新农业》2009,(10):30-31
沈玉20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34天左右,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株高300厘米左右,穗位130厘米左右,株形半紧凑,成株叶片数20~23片,叶片深绿;果穗长筒形,穗长20.9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为33.8克左右。籽粒容重789.6克/升,  相似文献   

14.
 采用裂区设计方式,对5个极早熟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及脱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生理成熟时的籽粒含水率存在显著差异,变化幅度为35.61%~42.17%;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变化幅度为15.49%~28.50%。抽丝后35d至生理成熟前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品种间差异显著,变化范围为0.5296%/d~0.9007%/d;生理成熟后至收获期籽粒的平均脱水速率品种间差异显著,变化范围为0.4246%/d~0.5935%/d。出苗至抽丝的天数、株高、灌浆期绿叶数、单穗产量等性状与籽粒含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穗长和穗粗等性状对脱水速率有显著影响。另外试验条件下相对湿度对生理成熟后部分品种的脱水速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中玉4号     
《中国农业信息》2003,(3):31-31
品种登记号:国审玉980003品种来源:CN165×CN4379该品种在北京春播生育期116天,株高273cm,穗位高124cm。穗长17cm,穗行数16~18行,果穗筒形,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270g左右。籽粒粗蛋白含量10.64%,粗脂肪4.34%,赖氨酸0.30%,粗淀粉70.26%。一般产量为7 500~9 00  相似文献   

16.
选用2个不同高度的矮杆蓖麻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5种种植密度对矮杆蓖麻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蓖麻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矮杆蓖麻的理想株高为81~120 cm,其最佳种植密度为3.0万株·hm-2,此密度下每公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为有效果穗数10.2万穗,果穗长2.387万m,着果穗长1.7 54万m,蒴果数217.2万个,主穗产量贡献率22.0%,1级分枝穗67.0%,2级分枝穗11.0%,籽粒产量为3.707 t·hm-2。种植密度过大,籽粒含油率、蓖麻油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探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登海3719、金海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密度(52 500株/hm2)、中密度(75 000株/hm2)和高密度(97 500株/hm2)对玉米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各粒位籽粒灌浆影响显著,各品种受密度影响趋势一致,以穗上位籽粒受密度影响最大,而金海5号各部位籽粒灌浆均受密度影响较小。各品种产量受种植密度影响显著,金海5号产量随密度增加而提高,而登海3719和郑单958产量均在中密度下达到最高,高密度下显著下降。金海5号产量在各密度下均高于其它两品种。  相似文献   

18.
密度对不同品种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基因型胡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以950万株/hm2处理下轮选3号最高,较定亚23、晋亚10号分别高6.16%~13.13%、2.63%~9.49%(P0.05)。相关分析表明:轮选3号的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均优于其他品种,得出轮选3号9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为试验区胡麻比较适宜的高产优质种植品种和密度。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形成,以期为黄淮海夏玉米机械化收获籽粒和高产高效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桥玉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每公顷种植密度52 500株(D1)、67 500株(D2)和82 500株(D3) 3个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处理玉米籽粒形成过程中的鲜重、体积和干重变化,并分析各阶段的灌浆速率和产量高低。结果表明,随着灌浆进程推进,籽粒鲜重、体积和干重均呈现"慢-快-慢"的增加趋势,随密度增加3个品种的百粒籽粒鲜重、体积和干重均呈下降趋势,3个品种比较以先玉335各密度下灌浆特性较优。灌浆1个月左右,郑单958和桥玉8号的灌浆速率较高,之后先玉335灌浆速率较高。3个品种最终产量以先玉335较高;不同密度比较,3个品种均为中低密度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辽单145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01年以辽2379为母本,以丹59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6cm,穗位136cm,成株叶片23~24片.花丝红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1cm,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形为长楔型,百粒重39.6g.喀左县在2005~2007年进行了玉米区域试验.试验表明,平均单产达827.8kg/667m2,比对照品种丹玉39号增产27%.为了大面积推广,现把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