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固定样地调查方法对印江县林木生长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分析表明,印江县林木树种结构主要由马尾松、阔叶树、杉木及柏木组成,其中马尾松是主要用材树种,杉木是次要用材树种,阔叶树是主要生态树种,柏木是石漠化治理主要树种。由于天然林保护等工程项目的实施,森林面积、林木蓄积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分析不同立地条件和生长阶段林木蓄积、胸径生长量状况,并就林木生长状况提出森林资源管理与森林培育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利用乡土树种进行生态公益林的林分改造上,本研究采用了宫胁法这一植被恢复技术。通过试验观察和调查标准地内树种早期生长情况及筛选优良的改造树种,比较这一方法与传统方法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造林类型林木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宫胁法2林地的林木生长最为迅速;其次是宫胁法1和宫胁法4林地;宫胁法3和传统法改造的林地林木生长差异不大,整体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3.
立地条件与柳杉幼林生长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运用数量化理论Ⅰ与通径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周宁县不同立地条件下5年生柳杉人工林的生长量调查分析,探讨立地条件与柳杉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土壤松紧度、质地、厚度;间接因子是:坡位、海拔。  相似文献   

4.
陈志洪 《绿色科技》2021,(5):97-100
在杉木采伐迹地分别营造秃杉、木荷两树种的混交林和纯林,对12年生林木的生长量进行了比较,经调查效果探究,混交林、纯林不同林分的林木生长状况及林分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所不同,结果显示:混交林两树种混交与单树种纯林相比,混交林两树种林分生长量,均比纯林两树种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大7.5%、8.5%,胸径粗11.60%、9.70,树冠大4.8%、11.7%,枝下高大7.14%、25.00%,单株材积大31.3%、33.3%,蓄积量多27.5%、29.6%。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比纯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同一立地营造不同树种林木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汪炳根,卢立华关键词造林树种,立地条件,林木生长,土壤理化性质为了研究不同树种在同一立地上的生长状况,以及在同一立地上营造不同树种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能更好地使营林工作做到“因树选地,因地适...  相似文献   

6.
红松是天然林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是人工更新的主要树种。截止1987年底,朗乡林业局营造人工林110.7万亩,其中,红松林占总造林面积的54.29%,为了探讨人工红松林的生长过程,我们对天然红松林的生长规律进行了调查,通过比较。进而探讨人工林的培育前景。一、资料来源朗乡林业局于1987年在小白、胜利、六道沟、三道沟、英山、东风6个林场进行了林木生长量调查,设置样地427块,其中固定样地81块(每块0.1公顷),解析木148株,  相似文献   

7.
以琼北地区4个不同造林地木麻黄生长情况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海岸带造林点,木麻黄的成活率不同,木麻黄林木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离海岸越远其成活率较高,生长效果也越好;不同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木麻黄混交模式早期的生长状况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并找出影响林分生长的关键土壤因子。[方法]在山西省沁源县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12块抚育间伐试验样地,开展轻度(间伐强度15%)、中度(间伐强度35%)、重度(间伐强度50%)抚育间伐并设置对照样地,以树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枝下高、平均冠幅、乔木层生物量与生产力为林木生长指标,利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分析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生长特征,结合土壤因子运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林木生长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中度、重度间伐2年与4年后,各树木生长指标与对照样地相比均显著增加;间伐在减少林分内乔木层生物量的同时能显著提高乔木层生产力,各时间段及间伐强度下乔木层生产力均表现为重度中度轻度对照;间伐可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全氮(TN)、土壤全磷(TP)含量,减缓土壤养分的流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平均胸径生长量与SOC、TN呈显著正相关,平均冠幅生长量与土壤含水率(MC)、SOC、TN、TP显著正相关。[结论]间伐可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胸径和冠幅生长,增大林木单株冠径比与生产力,在本研究的3个间伐强度中,50%的重度间伐是最适间伐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含量较为丰富,土壤全磷含量较少,土壤pH为弱酸性,SOC、TN、TP是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9.
《林业科学》2021,57(4)
【目的】以蒙古栎次生林和云冷杉过伐林为研究对象,构建新的基于交角和密集度的竞争指数,为更好表达蒙古栎次生林和云冷杉过伐林林木间的竞争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塔子沟和金沟岭林场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块1 hm2蒙古栎次生林和3块1 hm2云冷杉过伐林样地,基于2013和2018年2期调查数据,构建基于交角和密集度的竞争指数(ca CI),采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优势树种,并建立优势树种的单木断面积生长量模型评价竞争指数ca CI与Hegyi、a CI和ua CI的优劣。【结果】竞争指数ca CI与Hegyi、a CI和ua C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断面积生长量线性回归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表明,林木断面积生长量与初始断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与竞争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暗示影响生长量的主要因素是林木初始大小,而林木竞争也会影响林木生长。优势树种嵌套于样地的2水平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回归模型,反映出不同树种的生长趋势差异显著,而样地影响较小。模型中带竞争指数的拟合效果较不带竞争指数的拟合效果有所提升,与Hegyi、a CI和ua CI相比,ca CI在云冷杉过伐林中表现最佳,在蒙古栎次生林中效果次之,说明竞争指数ca CI适合空间结构更复杂的林分。【结论】基于交角和密集度的竞争指数ca CI能够有效反映蒙古栎次生林和云冷杉过伐林林木间的竞争状况,尤其是林木结构更为复杂的天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和封山育林后林分树种组成及林地土壤的变化,在4种不同封禁年限的林分内,分别设置样地和小样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封山育林能保证幼树较高的成活率,显著提高林分的生长量;随着封山育林时间的延长,在乔木层和幼树层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林分的组成和结构朝着更稳定的方向发展,森林的生态效益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封山育林能明显改善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N和速效K的含量,增加腐殖质层厚度,使土壤肥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区长命水村 2 个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与乡土阔叶树种改造的混交 林,以及对照湿地松纯林的相关植物的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对其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对比。结果表 明:利用乡土阔叶树种对湿地松纯林的改造具有一定的效果。不同树种在改造样地中生长表现出的差异 较大,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和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的胸径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 2.04~4.00 cm 和 1.82~1.86 m,表现最好。2 个改造样地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对照地存在较大差异,且均比对 照地好。总体分析,大叶相思、台湾相思和柠檬桉 (Eucalyptus citriodora) 生长最迅速,各项生长指标较 其它树种快,是改造湿地松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2.
准确测定林木生长量,对于掌握林木生长规律,合理确定森林经营利用措施及编制林业计划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于1966年在五常县,结合森林资源抽样调查,在全县范围内系统地抽取226株山杨、207株椴树和180株柞树进行了分析。一、样木的抽取在142,088公顷有林地上,每隔3公里设置样地。样地半径为20米的圆形临时样地。在样地内,每个树种找3株离样地中心点最近的树木做为样木。  相似文献   

13.
杜英,桤木等菇木树种的生长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地调查和标准株定位观察对人工菇木林杜英,桤木等树种进行了连续5年的年生长量调查和2年的物候期观察及年生长周期的测定。经调查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各树种的物候与生长有关。叶芽萌动早的树种生长快年生长期长,而林木的年生长周期和幼林期的长短因不同而异,如桤木,银荆造林头1 ̄2年生长很快,第2年就有部分植株开花进入性成熟,标志进入成年期,而马褂木,麻栎等树种造林后第5年,枝高生长还呈直线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四旁”速生树种生长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进一步发挥我市”四旁”绿化的作用和潜力,找出存在问题并总结经验,发展生产。1985—1986年对我市四旁栽植的7个树种进行调查观测,现初报如下: 一、调查方法 (一)调查范围及样地设置:在江津、永川、大足、璧山、巴县、合川、荣昌、北碚区、南岸区、沙坪坝区等地,在踏查和路线调查的基础上,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调查。计32块样地每块样地实测1亩。 (二)调查项目:在每个样地内,进行地况,土壤、植被、林分测树因子及生长量等调查,并进行土壤速测(共挖剖面25个并分层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闽北地区杉木、马尾松和阔叶树3种主要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程度和变化趋势,以福建省松溪县362个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测算每个样地林木单株年均生长量;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4个龄组,采用SPSS软件,进行不同龄组单株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组间差异显著,马尾松组间差异极为显著,阔叶树各龄组年均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至乌拉特前旗苏独仑农场10个样地2 000多个样点土壤含盐量的测定和林木成活率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了盐碱地类型、土壤含盐量与造林树种及其成活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套灌区12个造林树种中,不同树种在不同盐碱地类型和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表现不同,胡杨、枸杞、沙枣、柽柳、白刺等可在多种盐碱土类型上生长,且在较高的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同一树种在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及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表现也不一致,成活率在各种盐碱土上一般表现为硫酸盐盐土>氯化物盐土>苏打型盐土;根据耐受土壤含盐量上限将12个树种划分为弱度耐盐、中度耐盐和强度耐盐3类,耐受盐量上限分别为<1.2%、1.2%~1.6%和>1.6%,实践中可参考土壤盐碱土类型和土壤含盐量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冀北山地造林树种短缺的问题,选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华山松(Pinus armandii)、毛棶(Cornus walteri)、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黄栌(Cotinus coggygria)6个树种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檗、胡桃楸、毛梾、华山松和花楸5个树种均适宜在阴坡宜林荒山造林,黄栌适宜在阳坡宜林荒山造林,可作为本区宜林荒山人工造林树种。黄檗在半阳坡宜林地造林虽然成活率与保存率较高,但生长量与健壮程度显著低于阴坡造林地,因此水肥条件差的半阳坡宜林地不宜营造黄檗林。胡桃楸在石质沟谷地造林虽然生长量与保存率低于阴坡造林地,但保存率在85%以上且生长较好,为该立地条件较佳的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种植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树木园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幼树期的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林木2007~2008年连续2年各月的树高、地径的生长观测,并结合相应时期的气象因子,采用有序样本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林木在1年内的生长阶段进行了划分,进而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年内各月的不同气象因子与其林木年内各月的树高、地径生长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人工林幼树期林木在1年内的生长可划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3个阶段;4~9月为生长盛期,其林木的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9.89 %和64.35 %;而表层(土层20 cm)土壤的月均温度是影响林木生长量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9.
森林是大量树木的集合,森林生长量是这些树木生长量的统计值。而林木生长受到树种生物学特性、树木年龄、立地条件、人为活动、经营措施等因素的制约,且森林分布广,生长周期长等特点,使得森林生长量调查错综复杂。研究并掌握林木的生长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改善生长状况,提高生长量,达到速生丰产、永续经营。所以,对林木和林分进行生长量测定,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在林业生产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盐城粉沙淤泥质海岸立地条件及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城粉沙淤泥质海岸射阳幸福大道和大丰市王竹海堤内侧两个试验样地立地条件分析为基础,对其造林树木生长情况作了野外调查。根据土壤含盐量和pH值,将盐城5县(市)8个试验样地划分成轻、中、重度盐渍土造林区,选取美国白蜡、弗吉尼亚栎、苏柳、七叶树等20多个树种进行造林。调查数据表明,盐城5县(市)造林平均成活率为81%,但不同立地条件树种生长情况和成活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