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火监测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往的森林火灾监测过程凌乱分散、不成体系,本文从物联网的概念及核心技术出发,将相关技术进行整合,形成对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全过程的集中管理,有利于森林防火中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为森林火灾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林业的发展,林业信息管理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林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对林业建设工作具有促进作用.阐述当前林业信息化工作的内涵,并对物联网技术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城市动物园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是城市品位的象征,更是一处集综合保护、保护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公用基础设施,分析了国内外动物园先进管理理念,探讨了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改进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技术在森林消防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有不断掌握其发生规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才能预防或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一旦火灾发生,也可以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消灭,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景宁畲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景宁县)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群防群治、综合促管的原则,分层次建立"大、中、小"三级管理的森林防火网格构成,以及对各级组织、责任人落实森林消防责任而取得的管理成效,并提出了强化信息平台建立、加强物理网格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路 《绿色科技》2019,(12):200-202
指出了物联网技术与土地工程的结合对实现“五化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基于土地工程施工流程层次与物联网网络分层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将土地工程信息物联网体系构架分为四层:基础感知层、数据交换层、信息整合层、工程应用层。并对物联网在土地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梳理和展望,以期为土地工程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景忠  殳红 《林业科技》1994,19(6):34-35
太阳能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张景忠,张铁森,任海,殳红(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哈尔滨市第二十中学)森林防火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及其应用技术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本文仅探讨太阳能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技术及存在的问题。1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8.
GPS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发生着激烈的变革,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管理森林的新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寻求经营管理的精确性、高效性和科学性。GPS卫星定位系统可以精确地测定地球表面上空任何一点三维位置,极好地适应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对GPS系统原理特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GPS技术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无线传输网络在森林防火监测中的作用,并针对森林防火监测终端典型的部署场景,运用低轨卫星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指出低轨卫星物联网具有广覆盖、低时延和低成本等特点,可成为森林防火监测终端可靠的回传链路,且终端的小型化可以满足物联网终端低功耗的要求。以国外主流低轨卫星物联网企业的应用案例作为参考,结合低轨卫星物联网未来的建设规划和森林防火领域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对低轨卫星物联网在森林防火领域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高楼建设的数目逐渐递增,城市中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但城市中的植被种植面值正在逐渐减少,保护好仅存的森林面积成为国家林业保护的中心问题,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将营林技术应用到森林防火中,加大对森林面积的保护力度,有助于提升我国林业资源中资源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GIS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种先进的网络GIS技术,即WebGIS技术。当今森林资源管理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提出新的目标和内容,将WebGIS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管理中。本文从WebGIS的特点和技术出发,介绍了Web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全国首批森林经营示范国有林场之一的塞罕坝林场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往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林场在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林场发展方向,对森林经营示范体系建设与发展构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对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所属红松阔叶林进行经营,并对经营前后林分的基本特征与状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郁闭度由0.85下降到0.80,林分密度由1 186株·hm-2下降到992株·hm-2;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90,仍为随机分布;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792,较经营前略有上升;直径分布仍为倒"J"型。顶级树种红松的相对显著度明显上升,由经营前的8.26%上升到经营后的9.57%,优势度从经营前的0.230上升到经营后的0.264;珍贵树种黄檗及主要伴生树种的优势度均呈上升状态。  相似文献   

14.
以古丈县当前开展的中德合作湖南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为例,结合国内外当前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研究现状,分析了古丈县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合古丈县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磐石市近年来公益林管理技术方面的一些经验,从林地与林木资源保护、护林员管理、档案管理3个方面进行阐述;对护林员工资过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美学、森林生态美学以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为其理论基础,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题材,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共生共存。将森林生态美学理论应用到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实践中,在城市环境向森林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中,实现城市森林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是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的新课题,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软件准备、系统安装、电子栅格地图切边处理、栅格地形图配准等方面,介绍了MapInf07.0地图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并以会同县工业原料林造林作业设计为例,探讨了MapInf地图处理软件在基层营林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它是一个包括了森林微观经营管理和宏观管理的综合森林经营管理体系。据此进一步探讨了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和宏观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地形图的扫描、栅格图像配准、矢量化数据的建立、小班属性数据的输入、地图版面设计等方面介绍了以Arcmap为平台的森林经营地图制作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in decision support for forest management is set by decision theory, available technology and methods. Demands for decision support are emerging from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of forest management which act as stimuli for the science community. Objectives and approaches in forest management as well as technologies have been changing throughout history. Accordingly, the demand for tools to support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has evolved. In this contribution, the authors review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of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DSS) for forest management and discuss past, current and future drivers. Based on evidence from scientific literature, case studies in the frame of the Forest Manage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FORSYS) action, as well as experiences of the authors some hypotheses about the future of DSS are drawn.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past, the drivers evolving from forest management as well as decision support technologies have influenced the way of how models and methods have been applied as well as how DSS architectures have been designed.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the future, the challenges for DSS development will increase, as the complexit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and the related models will compete with the user demands which ask for simpl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