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长春市街路、庭院栽植的京桃为材料,观测2009~2010年冬春季节持续低温对其开花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年大树的开花与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所有植株均未开花,受害率达到100%;部分植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枯死枝和整株死亡现象,平均死亡率为11.1%.冬春季节的持续低温是导致受冻害的主要因素,可使花芽受冻致死和大树死亡;...  相似文献   

2.
以长春市部分绿地的主要园林绿化树种为对象,对其适应低温冻害的能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2009~2010年冬春季节持续低温作用下,12种外来树种中未遭受冻害的有青杄等7种,占58.3%;油松、丹东桧柏、大径级垂榆、京桃、刺槐普遍遭受冻害,都有死亡植株发生,其中大径级垂榆冻死率高达63.6%。低温累积效应是导致树木遭受冻害的主要因素,种间的遗传差异亦是因素之一。乡土野生树种无冻害相发生。  相似文献   

3.
垂榆冻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春市4个不同地点(路段)栽植垂榆的受冻害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4个调查地点垂榆的冻害率分别为67.0%、31.0%、72.0%和92.0%,平均值为65.5%;冻害指数分别为31.0、11.4、49.2和64.9,平均值为39.1。2009~2010年冬春季节持续低温的累积作用是导致发生冻害的主要因素,老龄植株生长后期的嫁接不亲和作用与砧木个体抗寒能力的遗传差异亦是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1冻害发生的原因1.1特殊的气候怀来是葡萄种植适宜区和全国优质葡萄产区之一,葡萄种植有近千年的历史。近几年发生的冻害现象主要原因是出现了特殊的气候条件使部分葡萄发生了冻害。2002—2003年冬春绝对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2002年12月24日—2003年1月6日连续14天最低温度-14.6℃以下;2009年冬—2010年春降雪较早,10月31日—11月5日降了两场大雪,造成很多葡萄园未来得及下架埋土,土壤已经封冻了,从而发生了严重的冻害,全县3年生以下葡萄70%冻死,成龄葡萄没来得及防寒的葡萄也发生了冻害,损失较严重;2011年冬—2012年春,由于秋冬降水极少,造成土壤过于干旱,冻土层深度达111cm,比历年平均71cm深40cm,从而造成了葡萄根系冻害。  相似文献   

5.
哈密地区果树大约10年发生一次严重冻害,其余年份亦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但1987年至1988年的冻害很特别,其极端最低温为-21.7℃,而1984年冬极端最低温降至-24.6℃,受冻则轻微。为此,我们于1988年4—6月对哈密平原农区的10个果园(苹果、枣园),进行了调查。对这次冻害作一简要剖析,并对防冻提出初浅意见。 一、冻害情况与特点 就调查的情况看,这次果树冻害最显著特点是大树顶梢冻害普遍,枯梢严重,再者是生长衰弱的老龄苹果树死亡严重(红星二场30年生的金冠苹果全部冻死)。另一特点是2—5年生幼树冻害及抽条十分严重,植株大  相似文献   

6.
2018年4月5日,兰州市发生晚霜冻害。观察记录到市区内52种(品种)园林树种遭受冻害,受害器官及其受害程度、当年坐果能力受损程度因树种而异;春发嫩枝全部受冻干枯的树木均能再次发芽抽生新枝,重建枝冠叶幕;所见豆科树种绝大多数遭受冻害;霜前疏枝的国槐植株大量发生桩橛萌蘖现象。分析认为,受害树木再次发芽、霜前疏枝国槐植株桩橛萌蘖均为冻害消除顶端优势所致。进而提出形成层屏蔽模型,圆满解释了原发顶端优势形成与作用机制,以及树木萌蘖现象。  相似文献   

7.
冰冻对花木的损害主要有枝杆折断,部分枝叶受冻枯死,植株全株枯死等现象。枝杆折断主要在常绿类乔木树种的苗木中发生;枝叶冻害在乔灌木苗木中都有发生,一般在冻害后经过数个晴天才表现出来。严重的或处理不及时,将导致植株全株死亡。针对以上花木不同的冰冻损害情况,宜采用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8.
依据临汾市空气数据2014~2017年AQI指数及临汾市城郊区尧庙镇、东赵村、西赵村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特征和AQI指数对患病人数的季节和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临汾市空气污染季节特征:春、秋、冬季节空气污染严重,AQI指数高于夏季;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也为冬、春、秋季患病人数多于夏季;患病人数年龄分布集中在60周岁以上老龄人群;男性患病人数是女性人群的1.821倍。依据污染指数与患病情况相关性得出:空气污染与呼吸类疾病发病人数存在季节、年相关,其中季节相关系数为0.985,显著性强,年相关系数为-0.984呈负相关,说明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大果榛子发展过程中,部分品种发生冬季冻害或冬春季抽条现象,造成根部或地上部死亡。为确保大果榛子栽培成功,必须采取选用抗寒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等措施提高树体抗寒、抗抽条能力,采取埋土、涂防寒剂和涂白等保护措施避免冻害和抽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北方花椒产区,冬春季节的异常气候,常使花椒受冻,造成严重为害,损失很大。因此,花椒冻害的预防,是花椒栽培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蓝莓根系较浅且不发达,无根毛,吸水能力较弱,不耐干旱,冬春季节极易产生冻害抽条。试验选择3个不同栽培种类共6个蓝莓品种,采取几种不同的越冬防寒措施,观测其对蓝莓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津地区进入12月份后,对露地栽培的蓝莓采取套两层黑塑料膜并包扎紧密使之不透风的方法可以保护植株安全越冬,且生产成本价格低廉、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2.
都山绣球带叶柄茎段经离体培养,诱导出具根、茎、叶的完整植株。经室内自然条件下炼苗后,于不同季节,不同温湿度下栽入装不同基质的营养钵内。结果表明,以春、夏季移栽到蛭石和蛭石与腐殖土(1:2)混合的基质中,试管苗在温度为20℃~26℃,空气相对湿度65%~75%的条件下,成活率最高,达92.5%。  相似文献   

13.
花叶夹竹桃叶片冻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花叶夹竹桃枝梢顶部叶片进行冻害分级调查,并与夹竹桃比较。结果表明,在-5.5℃的低温条件下,花叶夹竹桃枝梢顶端附近叶片可出现冻害现象。但未见植株冻死,且受冻部位附近能萌发新芽,枝叶生长正常。花叶夹竹桃冻害程度极显著重于夹竹桃,迎风口的冻害显著重于避风口,且越接近枝梢顶端冻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4.
正冬春两季,茉莉叶片常常出现干青现象。所谓"干青",指的是远看叶片青翠可爱,没有萎蔫迹象,但是走近用手一捏,已经干了的叶子就会变成碎片落到地上。造成这种叶片不黄即亡的主要原因是对生长在环境温度较低、空气湿度较小的茉莉植株供水不当所致。茉莉在高温条件下根系吸水的活动才能迅速进行。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它的根系吸水功能就会大大减弱。冬春两季,特别是在北方,室内温度均较低,空气湿度也不大,茉莉叶片蒸腾的水分往往多于根系吸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红叶石楠抗冻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转基因红叶石楠组培苗不同温度条件下耐受低温试验,得出:0℃冷冻处理条件下转基因红叶石楠及对照均无明显受冻害现象;在-3℃条件下,转基因红叶石楠在冷冻48h后过半数存活,未转基因苗在冷冻48h后全部死亡;在-12℃条件下,转基因红叶石楠在冷冻12h后全部死亡,未转基因苗在冷冻6h后全部死亡;试验证明沙冬青抗寒基因转入红叶石楠中抗寒性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6.
人为活动对保护区造成的干扰会影响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为制定更为有效的保护区管理策略以减小人为活动对保护区的影响,研究使用相机陷阱调查技术,系统调查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段冬春季节人为活动情况,并引入"相对多度指数"(RAI)评估各区域人为活动的相对强度,探讨人为活动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白马雪山保护区北段冬春季节的人为活动集中于叶日、雪山垭口片区,且主要发生在春季的4月、5月份,这与保护区的气候条件以及保护区可获得资源的季节性有关。基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林业科技》2001,(5):10-10
枝干日灼的原因 日光直射引起枝干组织失水灼伤死亡现象 ,称为枝干日灼 ,又称枝干日烧。苹果树的枝干上有冬春日灼和夏秋日灼。冬春日灼发生在干寒地区的冬季和早春 ,表现在枝干的南面和西南面。由于冬春夜间气温常在 0℃以下 ,枝干组织冻结 ,白天日光直射使枝干温度增加到 10℃以上而融冻 ,冻融交替使枝干南面和西南面皮层和形成层变为褐黑色死亡。受害轻时 ,树皮变色横裂成斑块状 ;受害重时 ,树皮变色凹陷 ,干枯、开裂或脱落 ,甚至枝干死亡。夏秋日灼发生在南北果区的夏季和早秋 ,多表现在主干的南面 ,常与干旱和高温有关。由于夏秋白天…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宝鸡县钓鱼台库区,1988年以来发现侧柏林枯萎现象,到1991年春有85%以上的林地感病,严重地段已整株枯萎死亡。据有关专家调查认为,这是一种与雨量、土壤排水等有关的生理性病害。立地低凹、积水、黄胶泥土壤,林分密度大,秋季多雨造成钾淋浴,冬季发生冻害,一到春天即出现大片枯萎。这一病害在陕西省发生较普遍。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黄陂县东方红林场在1967年春栽植水杉33亩,1974年发现少数植株死亡,1976年病情严重大量死亡。当时,华中农学院、湖北省植物所、省林科所等单位,初步调查了死亡原因,拟定了防治措施。1977年春采取了综合防治方法,当年冬和1978年春调查,病情好转,防治有效。一、发病情况自1974年8—9月发现水杉死亡,通过几年的观察,其症状是:先从茎干皮层局部枯  相似文献   

20.
苹果幼树在冬春交替季节,由于水分的失调而致枝条抽干,这种现象叫“抽条”。北方地区,六、七年生以下的幼龄苹果树常常出现抽条现象,轻者抽干当年生枝的秋梢或部分春梢,重者部分或全部主枝抽干,甚至地上都全部死亡。特别是富士苹果幼树期不同程度的抽条现象较其它品种更为普通而且严重.为了探讨防御苹果幼树发生抽条的有效方法,我们从1994年秋开始,连续三年进行了防抽干的各项试验,现将试验和实践中摸索出的几项防抽干、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措施报道如下.以供参考.一、加强幼树的秋季管理,增加起冬前村体的立并贮备,把不耐寒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