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诱捕还是猎捕来的野生中蜂群,都要对其进行快速而又有效的处理,否则还会发生飞逃。本人养中蜂数年,几十箱中蜂都是由野外收捕来的。根据本人几年来积累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养中蜂的同行参考。首先,由于中蜂群经常发生失王的现象,因此刚收捕回来的野生中蜂群,一下子很难判断是否有蜂王。这时,可先从别的中蜂群中抽调1张幼虫脾给野时就会出现数个急造王台,选留其中一个位置适中,端正,个体较粗大的王台就算大功告成了。其次,中蜂爱子如命,不管是如何收捕到的野生中蜂群,只要给幼虫脾,它都不会计较,工蜂就会上脾护子,甚至赶都赶不走。打…  相似文献   

2.
我地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旺盛,蜜粉源植物更是丰富。在一些山区、丘陵地带,一年中蜂可采的大蜜源可达6~8宗,辅助粉源不胜枚举,同时也蕴藏着数量可观的野生中蜂群。笔者曾于2005年12月中旬前往邻县——饶平县一自然村,在短短的2个月里,为当地村民收捕了50~80群野生中蜂,还不包括当地诱捕及外乡村民收捕的蜂群,其中本人收捕了6群。那么,如此丰富的野生中蜂该如何去寻找呢?现结合当地村民及本人的亲身实践,谈一谈野生中蜂的寻觅,仅供参考。1地点的选择当地人大多数是靠“碰运气”来寻找野生蜂,方法不对但…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诱捕还是猎捕来的野生中蜂群,都要对其进行快速而又有效的处理,否则还会发生飞逃.本人养中蜂数年,几十箱中蜂都是由野外收捕来的.根据本人几年来积累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养中蜂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如何寻找野生中蜂●杨朝环在山区、半山区、坝子(云南方言,指山间的平原地带:编者注)边缘地区的树洞、岩洞或土洞中,都有野生中蜂资源。如果能够有计划地收捕来饲养,收捕一群就改良一群,这将是建立养蜂场的好办法。1什么时间收改野生中蜂最适宜?我国土地辽阔,南...  相似文献   

5.
正自2007年我养中蜂以来,我和蜂友们在南通市城区和通州区骑岸镇沧南村两处先后共发现野生中蜂13群。为了解江苏省南通地区城乡野生中蜂生存状况,现将野生中蜂的筑巢状况汇总如下表:从上表统计可以看出,中蜂在原生态自然树洞生活的有4群,占总数13群的31%;在建筑物筑巢的有6群,占46%;在人工器物中有3群,占23%。在建筑物和人工器物筑巢的蜂群占总数的69%,这些都是人造的次生环境,  相似文献   

6.
谭大龙 《中国蜂业》2004,55(2):18-18
诱捕的野生中蜂群进行快速而又正确的处理,否则,还会发生飞逃.根据本人几年来积累的经验,现介绍收捕后的中蜂处理方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蜂改为活框饲养后群势越来越小 的现象很普遍,本刊 2004 年第 11 期发表了 《中蜂活框饲养后为什么群势越来越小》的文章,其中列举了 6 条原因,本人认为都未说中要害。 读了本刊同期龚凫羌、宁守容 2 位老师写的 《中蜂应激性疾病诊断与防治》一文,结合饲养中蜂的经验教训,本人认为中蜂与意蜂相比,中蜂是一种应激易感型的蜂种,尤其是野生的或仍饲养在老式蜂桶中等未驯化的蜂群应激易感者较多。 应激易感型中蜂改为活框饲养后,多数会发生应激性疾病。读了 2 位老师的文章,我认为更好理解中蜂改为 活框饲 养群势 越来 越小 的原 因。 文中…  相似文献   

8.
张河勇 《蜜蜂杂志》2020,40(7):42-43
近些年来,野生中蜂种群不断萎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生态环境变化、西蜂引进后的盗杀、农药使用量增加等。除此之外,野生中蜂种群与家养中蜂之间的交尾,也是造成野生中蜂种群不断萎缩的主要因素。因为蜜蜂处女王和雄蜂的交尾不同于牲畜,可人为选择控制。处女王和雄蜂是在高空飞行中进行交尾的,那么野生中蜂群的处女王,就极有可能与家养中蜂群的雄蜂进行交尾,所产生的后代,就融入了家养中蜂群的遗传基因,也就使野生中蜂群的野外生存能力大大减弱,久而久之,就逐渐导致野生中蜂种群的萎缩。  相似文献   

9.
戴元高 《蜜蜂杂志》2005,25(4):23-23
最近我从《蜜蜂杂志》上读到一些文章,不少作者都在关注中蜂改良饲养以后能否成为强群的问题,各抒己见,这是好现象。本人饲养中蜂多年,现就本人的水平提一点粗浅的看法。广东饲养中蜂由来已久,许多养蜂行家都一致认为:中蜂生命力强,适宜于山区、林区饲养;关于群势,8框蜂以上者为强群,5~7框蜂为中等群,4框蜂以下为弱群;强群繁殖力强,采蜜积极,度夏、越冬安全,容易管理;一个蜂场如能保持众多的强群,势必产蜜量高,经济效益大。目前,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在许多未经开发的山区、林区野生蜜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一些土法饲养的中蜂群势强大、产蜜量…  相似文献   

10.
山东招远市饲养中蜂的历史悠久,全市饲养中蜂的数量达4500多群,占养蜂总数近1/2,而且山区、林区尚蕴藏不少的野生中蜂。过去大多数中蜂,采用旧法饲养,毁脾取蜜,所生产的蜂产品产量低,品质差。近几年对家养的旧法饲养的中蜂和收捕的野生中蜂进行过箱,改  相似文献   

11.
《蜜蜂杂志》2004年第11期发表了《中蜂活框饲养后为什么群势越来越小》的文章,并提出6点看法,引起了本人对这一问题的兴趣和共识。但对其内在原因,我不苟同于这篇文章的观点,认为内在的深层次原因,是中蜂在驯化度方面较差,还是处于比较应激敏感的野生状态。这一观点发表在《蜜蜂杂志》2005年第2期依寸中蜂活框饲养后群势越来越小的不同看法》一文。  相似文献   

12.
张建国 《中国蜂业》2006,57(9):23-23
20世纪70年代,曾在我国广东首先暴发继而在南方大流行后导致百万群以上中蜂毁灭性蜜蜂病害——中蜂囊状幼虫病.本世纪初由这种中囊病病毒的新变种又在我国北方流行起来。目前尚无特效药能够治疗.所以中蜂囊状幼虫病直接危害着我国广大饲养中蜂的地区,对中蜂养殖业的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对于中蜂为什么易感染囊状幼虫病.本人有以下几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蜂种类多,差异大,南方山区有较多的野生中蜂,给良种选育提供了条件。我曾从收捕的几十群野生中蜂群中选择优良种群。从实践中,我总结出优良种群应具备的条件,罗列如下,供养蜂爱好者参考。 1.能维持强群。在正确管理的基础上,一个2—3框蜂的小蜂群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发展成为10—15框蜂的强群。  相似文献   

14.
1996 - 1999年 ,我饲养的蜂群患了中蜂囊状幼虫病 (以下简称中囊病 )。在此 4年中 ,我曾用过强氯杀菌剂、抗病毒灵、青霉素、链霉素、碘酊等药物进行防治 ,都没有收到明显好转的效果。虽然失败了 ,但我并没有失去信心。后来 ,在山上收捕了十多群野生中蜂 ,饲养几个月后 ,部分蜂  相似文献   

15.
全国各地都有野生蜂群。猎捕或诱捕野生中蜂群,加以人工改良饲养,是解决蜂种缺乏的有效措施。对发展山区养蜂事业,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猎捕与诱捕野生中蜂群的经验,方法很多。本文介绍的是一种猎捕和诱捕相结合的新方法。即猎捕一个采巢蜂,然后让这个采巢蜂自动把蜂群引来。在谈到具体方法以前,简要地重温中蜂蜂群的几种生物学特性是必要的,可以加深对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中蜂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中蜂品系 ,但由于沿用内容不全面的中西蜂产蜜量对比方法 ,对中蜂形成了传统的低效益观念。本文在调查测试大量数据的基础上 ,按修改和补充的计算方法统计了4年的产蜜量 ,野生中蜂年均群产蜜11kg,群产值99元 ;桶养中蜂年均群产成熟蜜49kg,群产值441元 ,比西蜂高26.7 %。箱养中蜂年均群产半成熟蜜60kg,群产值420元 ,比西蜂高20.7 %。  相似文献   

17.
野生中蜂的收捕●杨朝环●中蜂新法饲养基础讲座之31怎样收捕自然分蜂群和迁逃群各地中蜂自然分蜂和偶然飞逃的时间差异很大,如云贵高原地区一般是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出现。无论是新法饲养、还是旧法饲养的中蜂群,大部分会发生自然分蜂和迁逃,这是收蜂养的大好时机。下...  相似文献   

18.
黄世俊  黄革 《蜜蜂杂志》2011,31(9):29-29
我父子饲养中蜂40余年,收捕的野生中蜂无数。现归纳出几种方法,供初学养蜂的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蜂长期处于野生半野生的生活状态,保持着强烈的分蜂性,这是中蜂种群繁衍的需要,也是种群适应自然的一种本能。这种分蜂性对于野生种群的扩大是十分有利的,但对于人工饲养蜂群却是不利的。气候环境、蜜粉源条件、蜂群群势、蜂巢容积、蜂王状态、遗传等众多因素都能导致蜂群产生“分蜂热”,采取因时、因地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延缓和消除蜂群的“分蜂热”。  相似文献   

20.
中蜂易逃 ,这是中蜂的一大弱点。对此问题 ,本人走访了不少饲养中蜂的友人 ,有的认为这是中蜂几千年遗留下来的遗传秉性 ,有的认为是由于饲养管理上的失策所致 ,众说纷纭 ,但他们都承认中蜂难养这个事实。现列举“中蜂十八逃”以供参考 ,我相信对提高中蜂新法改良饲养会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同时 ,本人更殷切希望有关单位能从中蜂选种、育种、饲养管理等方面迅速攻下这个难题。中蜂十八逃 :1 .巢内无新脾者 ,必逃 ;2 .群势过弱者 ,易逃 ;3 .巢内无粉者 ,必逃 ;4.蜂王长期停产者 ,易逃 ;5 .空脾、旧脾、烂脾者 ,必逃 ;6.蚂蚁、蟑螂、四足蛇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