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淮夏大豆甜菜夜蛾发生与防治苗保河山东省荷泽地区农科所甜菜夜蛾主要分布在黄淮流域,东北、西北和长江流域也有发生。其寄主很多,以甜菜、玉米、红薯、芝麻、白菜、苜蓿等作物受害最重。近年来,黄淮流域夏大豆区发生愈来愈重。1993年郑州市大豆田受害率为47....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小麦交链孢叶枯病的分布、为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品种抗病机制和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黄淮流域,交链孢叶枯病对小麦生产构成潜在威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外小麦交链孢叶结构枯病的分布、为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品种抗病机制和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黄淮流域,交链孢叶枯病对小麦生产构成潜在威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未来气候变化的研究,设计了气候情景,讨论了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油菜生产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未来气候变化总体上对我国油菜生产有利,黄淮流域油菜面积可进一步扩大,但要注意后期高温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龚平  苏少红 《中国棉花》2008,35(4):26-26
2007年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棉花枯萎病均严重发生,棉花枯萎病被称为棉花的癌症,种子带菌是目前主要传播途径.其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8年,往往是:第一年一个点,第二年一条线,第三年一大片.  相似文献   

6.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 Sojae(zehntner)为双翅目潜蝇科的一种小型蝇,是我国黄淮流域大豆产区主要害虫之一。据我省多年调查:夏大豆被害株率高达100%,单株有虫3—5头,多者达10余头,一般减产两成左右,严重的减产4—5成。1980—1982年针对该虫在我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表现进行了观察研究,现整理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抗大豆花叶病毒种传,种皮斑驳大豆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大豆花叶病毒种传、种皮斑驳大豆品种的筛选梅丽艳(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哈尔滨,150086)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是世界性病害,在美洲、欧洲、亚洲都有发生。我国北方发生较南方轻,黄淮流域发病在30%左右,新疆发病在40%~100%,黑龙江省为5%...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大豆生产与品种概况李卫东许景菊梁慧珍卢卫国(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郑州,450002)中原腹地、黄淮流域的河南省是我国大豆起源地之一,具有4500余年栽培大豆的历史。与诸省相比,河南省大豆面积多年居全国第二位。1985年以来平均面积为1055万亩...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黄淮麦区TaGS2等位基因的分布状况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对黄淮麦区2008年之前育成的种质材料、新育成的品种(系)及国外引进材料,用TaGS2-A1、TaGS2-B1和TaGS2-D1等功能标记鉴定对应的基因,并结合相关农艺性状发掘优势单倍型。结果表明,黄淮麦区2008年之前育成的种质材料和新育成品种(系)中TaGS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TaGS2-A1b、TaGS2-B1b和TaGS2-D1a是优势TaGS2等位基因,TaGS2-A1b在小麦抽穗期、株高和小穗数的改良上是优势单倍型,但在新育成的品种(系)中有下降的趋势,TaGS2-D1a能够显著增加小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在各类材料中的比例都较高;TaGS2-B1b是提高千粒重的优势单倍型。因此,在黄淮麦区小麦穗部性状改良中TaGS2-B1b和TaGS2-D1a的作用显著,尤其是TaGS2-D1a,同时黄淮麦区种植小麦遗传多样性在减少,一些优势单倍型未受到重视,应对地方品种和一些国外引进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棉田黄萎病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从1998年开始推广应用转基因抗虫棉,至2007年,转基因抗虫棉的面积已占棉花总面积的69%。其中,黄河、长江流域和新疆棉区转基因抗虫棉的面积分别占98%、70%以上和30%左右。不少研究和报道表明,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红叶茎枯病及早衰发生严重,尤其是黄萎病近年在上述3个棉区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如2003年我国长江、黄淮流域棉区大面积发生危害,损失惨重,一般减产20%~30%,部分棉区严重的减产达60%以上,甚至绝产,年经济损失约1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1.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SCN)是世界大豆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分布于中国、美国、巴西、日本等国家,对大豆生产危害极大.大豆孢囊线虫每年给全世界造成的粮食损失为900万吨,在我国已成为东北、黄淮大豆产区最重要的大豆病害,发病区域占种植区域的90%以上,受害地块减产10%-90%不等.  相似文献   

12.
豫东棉区地处黄淮流域棉区腹地,是河南省重点棉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麦棉、瓜棉、蒜棉等套作模式的大面积推广,为多种病虫害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存条件。同时化学农药不合理应用,造成病虫害抗药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我省是黄淮流域夏大豆主产区之一。生态条件适宜,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的大豆籽粒金黄、饱满,品种类型丰富。70年代以来,育种工作者在对地方品种、野生大豆等品种资源的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选种、杂交育种、引种和诱变育种等方法,先后选育推广了40余个大豆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漯湘玉1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新品种漯湘玉1号是河南省漯河农科所与湖南省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株型紧凑、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1996~2003年在河南省、湖南省各类玉米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全生育期夏播90d、春播105d左右,适宜在黄淮流域夏玉米区和长江流域春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一、安徽省大豆生产简况 安徽省是我国黄淮流域大豆的重要产区,栽培历史悠久,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大豆成文的记裁,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诗经》中写道:“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说明当时淮北人民已经把大豆当作主食之一。目前安徽省大约有大豆面积一千万亩左右,位居全国第四位,在农作物生产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2011年黄淮棉区棉花一播全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一播全苗是棉花生产中获取高产、稳产的基础,更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棉价上涨,棉农种棉积极性高涨,棉花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增加。2010年黄淮流域春播或套播棉区,棉花成熟期内较长时间阴雨寡照,棉种成熟度不好,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 4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 2 0 0 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新疆区试 ,均名列第一。品种经品种权人授权许可 ,育种家直供基础种子 ,由库尔勒中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专营。适合黄淮流域棉区、南疆棉区种植。★特征特性。在黄淮棉区 ,生育期 1 33天 ,比中棉所41早熟 1天 ;在新疆 ,生育期约 1 33天 ,与中棉所35相当 ,属于中早熟类型。因遗传背景及生理生态体征 ,叶茎茸毛较多 ,具有较强的抗棉铃虫性能。植株塔形 ,出苗快 ,长势旺健 ,结铃性强。在黄淮棉区 ,铃重 5 .5 g,在新疆 ,铃重 6.2…  相似文献   

18.
中棉所 4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 2 0 0 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新疆区试 ,均名列第一。品种经品种权人授权许可 ,育种家直供基础种子 ,由库尔勒中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专营。适合黄淮流域棉区、南疆棉区种植。★特征特性。在黄淮棉区 ,生育期 1 33天 ,比中棉所41早熟 1天 ;在新疆 ,生育期约 1 33天 ,与中棉所35相当 ,属于中早熟类型。因遗传背景及生理生态体征 ,叶茎茸毛较多 ,具有较强的抗棉铃虫性能。植株塔形 ,出苗快 ,长势旺健 ,结铃性强。在黄淮棉区 ,铃重 5 .5 g,在新疆 ,铃重 6.2…  相似文献   

19.
中棉所 4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培育的又一个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 2 0 0 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新疆区试 ,均名列第一。品种经品种权人授权许可 ,育种家直供基础种子 ,由库尔勒中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专营。适合黄淮流域棉区、南疆棉区种植。★特征特性。在黄淮棉区 ,生育期 1 33天 ,比中棉所41早熟 1天 ;在新疆 ,生育期约 1 33天 ,与中棉所35相当 ,属于中早熟类型。因遗传背景及生理生态体征 ,叶茎茸毛较多 ,具有较强的抗棉铃虫性能。植株塔形 ,出苗快 ,长势旺健 ,结铃性强。在黄淮棉区 ,铃重 5 .5 g,在新疆 ,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阐明多个矮秆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小麦农艺性状的关系,运用分子标记对来自我国黄淮麦区的246份小麦种质资源中6个矮秆基因位点(Rht1、Rht2、Rht4、Rht8、Rht9及Rht12)分别进行了检测,同时连续3年调查参试材料株高、穗长、穗下节长、小穗数、旗叶长、旗叶宽、穗粒数、粒长、粒宽和千粒重共10个农艺性状,分析了不同矮秆基因位点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矮秆基因在黄淮麦区小麦中均具有广泛分布,其中含有Rht1和Rht2基因的小麦品种分布最广。分析矮秆基因位点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发现,在Rht1位点,Rht1-B1a和Rht1-B1b两种基因型间的株高没有显著差异;在Rht2位点,拥有Rht2-D1b类型的小麦品种所有年份间的株高和穗下节长较低,但千粒重较高,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排除Rht1和Rht2基因效应后,Rht4、Rht8、Rht9和Rht12位点对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不同农艺性状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Rht4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株高和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且Rht4-B1b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Rht8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穗下节长、穗长和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且Rht8-D1b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Rht9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株高和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且Rht9-A1a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Rht12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千粒重和穗长具有重要影响,且Rht12-A1a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进一步分析发现,6个位点中对株高影响最大的是Rht2基因,其次是Rht4基因;有4个位点(Rht1、Rht2、Rht8、Rht12)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其中Rht2基因的影响最大。分析除Rht1外其他5个位点优良基因型在不同时期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发现,从早期历史品种、近期历史品种到现代品种,不同位点优良基因型分布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优良矮秆基因型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选育中的利用逐渐增加,尤其是82.9%的现代小麦品种已含有Rht2-D1b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