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两优香66系湖北省优质水稻研究开发中心用不育系“广占63-4S”作母本、“香恢66”作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高产、优质、抗倒、适应性广等优良特点。介绍了广两优香66在建瓯市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广西藤县是农业经济县.属于双季稻种植地区.随着国家大力增加良种补贴和提高粮食综合直补的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以及一直以来积极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种子.优质杂交水稻在全县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2008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4.4万hm2.其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3.98万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90.22%。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2016和2019年湖南省3种典型稻作区33个产粮县市的杂交水稻种植数据,分析了调查区域内杂交水稻生产面积、稻作类型、优质杂交水稻占比、栽培方式、主导品种及用种量等方面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与2016年对比,2019年调查区域内的水稻种植面积和杂交水稻面积均呈下降趋势,但杂交水稻的主导地位并未发生改变;采用机插...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麻江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6666.7hm2以上.其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6333.3hm2以上,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培育壮苗是杂交水稻生产的关键.秧苗素质的好坏决定着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目前,该县主要推广旱育水寄、旱育直播两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川优673在尤溪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引进的优质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强恢复系福恢673杂交配组育成的三系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高,米质好,适应性广,综合抗性较强等优点.介绍了川优673在尤溪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盐城市是“863”生物工程专家认证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最适区域.有着适宜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独特气候条件.常年两系制种面积6700hm^2左右.占全国两系制种面积的50%以上.成为我国重要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既为我国南方稻区提供了优质的两系杂交水稻种子.推进了两系杂交水稻在南方稻区的迅速推广.促进了粮食增产,又为制种农户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个别年份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导致部分田块不育系出现育性转育自交结实.  相似文献   

7.
南两优362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两系不育系南11S与恢复系R362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优质等优点,适合在广东省除粤北部分地区以外的稻作区作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8.
广两优676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广占63—4S"与"福恢676"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具有高产、优质、抗倒、适应性广等优良特点。介绍其在建瓯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水稻百年育种史上,水稻育种工作者根据不同时代的需求,培育出了一系列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基本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1919—1949年期间,培育出了我国第1个大面积推广品种中大帽子头,世界上第1个具有野生稻血缘品种并开创国内水稻杂交育种先河的中山1号,以及推广面积最大的改良品种南特号。1950—1979年期间,培育出了以“绿色革命”为标志的矮脚南特、珍珠矮11、广陆矮4号、桂朝2号等为代表的矮秆耐肥的高产水稻品种。1973年以袁隆平领导的全国水稻杂优利用协作组成功实现了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开始杂交水稻的产业化应用;此期间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1978年推广面积达到297.9万hm2。1980年以后,育成了常规稻品种浙辐802、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超级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两优培九等。进入21世纪,育成以超级稻品种甬优系列品种、Y两优1号等为代表的高产品种,以中嘉早17为代表的优质高产多功能水稻成为我国稻区的主导品种。展望未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育具有健康、环保等特性的优质高产多功能品种将成为水稻育种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江优明62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三系不育系99A与恢复系明恢62配制的晚籼三系杂交优质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0009)。2009-2011年在庐丰乡中坊村烟后优质晚稻新品种展示与示范种植,3年表现良好,可作晚稻或烟后晚稻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两系杂交稻组合扬两优6号主要农艺性状与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荣枝 《中国稻米》2008,14(6):48-49
扬两优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广占63—4S与扬稻6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两系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组合。该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4)。2006年引进福建省尤溪县进行试种、示范,2007年分别在单季晚稻、连作晚稻、烟后稻共推广种植面积240hm^2,表现出优质高产,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的丰产性,取得较好的推广成效。  相似文献   

12.
天优3301在龙海早季种植的综合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优3301系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新育成的组合,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闽审稻2008023),并列入2008年福建省主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2008年早季在漳州龙海市水稻优质高产示范基地种植,早季生育期150 d,比特优63迟熟1d;稻米品质优,农艺性状好,抗逆性强,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天优3301实际产量为722.1 kg/667m2,比特优63增产34.9 kg/667m2.增产5.1%.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稻区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2001-2008年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审定及推广情况统计资料,对长江中下游稻区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的比较分析表明,两系组合总体上产量高于三系、米质略优于三系、抗病虫性与三系相当,但不同熟期类型表现不尽相同;审定组合数、推广种植面积以三系为主,但两系审定组合数、推广种植面积及所占比率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两系杂交水稻K两优126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K12S作母本、南恢769作恢复系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强等特点。介绍了K两优1269在南平市建阳区种植表现,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水稻》2016,(2):1-8
在中国杂交水稻从1976—2015年推广40 a之际,对中国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杂交粳稻的推广历程与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6—2013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推广5.316 2亿hm2,并于1995年达到2 089.78万hm2的历史最大面积,占当年水稻面积的67.97%,但杂交水稻面积及其占水稻面积的比例在1999年以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至2013年维持在1 617.87万hm2,占水稻面积的53.37%;1996—2013年年推广面积在0.67万hm2以上的杂交水稻主要品种数量由133个增加到532个,而单个主要品种的平均年推广面积则由11.01万hm2下降到2.36万hm2,品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突破性品种匮乏;1996—2013年两系杂交水稻占杂交水稻面积的比例由0.92%上升到33.59%,两系杂交水稻已经成为杂交水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杂交粳稻的年推广面积维持在20万~26万hm2,占杂交水稻面积的比例维持在1.1%~1.5%的极低水平,杂交粳稻在杂交水稻中的地位还极其微弱。  相似文献   

16.
和两优713是用和620S与R713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20年引进和两优713在尤溪县新阳镇夏阳村作双季晚稻示范片种植,结果表明和两优713在产量、熟期、米质、抗性方面表现良好,适宜在新阳镇低海拔稻区作双季晚稻种植.介绍了和两优713在新阳镇作双季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  相似文献   

17.
丰源优299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丰源A与自选恢复系湘恢29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籼稻组合,200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湖南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该组合,至2007年累计种植面积933 hm2,一般产量6.60~9.15 t/hm^2,表现出高产、优质、抗倒、广适等特性,适于攸县作双季晚稻栽培。总结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两优1516是以优质两系不育系N15S为母本、强恢复系南恢516为父本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7—2019年在光泽县止马镇、崇仁乡、司前乡、寨里镇等乡镇作晚稻试种,表现优质、抗性好、植株清秀、米饭具有香味、种植效益高等特点.总结两优1516在光泽县作晚稻种植表现及...  相似文献   

19.
万象优337是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和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优质香型不育系万象A与恢复系R337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晚籼新组合,201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和华南稻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Y两优676是福建兴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培育的中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5年引进龙岩永定山区种植,表现出群体整齐,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等特点。总结了其在永定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