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青春39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97年以TORKA(加拿大红麦)为母本,以冬麦03702/W97148为父杂交选育而成,杂交组合为TORKA(加拿大红麦)//冬麦03702/W97148.该品种于2005年12月通过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品种合格证号青种合字第0200号.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7030.  相似文献   

2.
通麦2号是青海省大通县农业技术推中心1996年以高原913为母本,互麦12号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抗条锈、抗旱、优质、高产的春小麦新品种。2007年12月19日经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原代号96523品系,定名为通麦2号,审定编号:青审麦2007002。这是大通县审定通过的第2个小麦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宛麦20(区试、生试代号为宛黑064)是河南省南阳市农科院2000年以漯珍1号作母本、豫麦18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黑粒),为了增加黑色性状的遗传力,第2年又用漯珍1号作父本与F1进行杂交,经系谱选择于2006年选育而成的特殊粒色小麦新品种。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1012号。适宜河南省麦区(南部稻茬麦区除外)中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4.
皖饲麦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粮草双高饲料大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皖品鉴登字第1007002)。本文简要介绍了皖饲麦1号选育方法、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95年以青薯2号为母本,脱毒17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为3-1(99—3—1),属Solanum tuberosum ssp.tuberosum。2005年12月9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现定名为青薯8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0211号。  相似文献   

6.
北青八号是青海省门源县种子管理站、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海北州种子管理站于1976年用昆仑3号作母本,门农1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青稞新品种,原代号76-9-13,曾用名东繁802,属大麦HimalayenseRitt变种.2005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北青八号,品种合格证号青种合字第206号.  相似文献   

7.
正青麦10号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培育,于2007年配制组合(高原437×高原448),通过系统选育、多点鉴定,2011年出圃,2019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编号为2019-1-0120。1特征特性青麦10号属春性,中早熟。芽鞘白色,幼苗  相似文献   

8.
北青七号是青海省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7年用MDYT作母本、245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丰产青稞新品种.原代号88繁45-1,属大麦属Walpersii korn变种.2005年1月10日通过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北青七号,品种审定证号:青种合字0188号.  相似文献   

9.
1国审国优——赤麦5号 1.1品种来源 赤峰市农牧科学院育成。2002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马麟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5):726-726
<正>青麦2号(原代号04-53)是青海省大通县农业技术中心于2004年以冬小麦济宁13为母本、春小麦97256选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的抗病、优质、高产、抗倒伏的春小麦新品种。2013年12月经青海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青审麦2013001。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饲料大麦生产和市场需求,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饲料大麦品种连饲麦1号于2012—2014年推荐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97.56 kg/667 m~2,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6.1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59.6 kg/667 m~2,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13.15%,2年品比试验连饲麦1号鲜质量及干质量均好于对照,鲜、干质量2年平均分别较对照扬饲麦3号增产7.26%、7.92%。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连饲麦1号具有高抗黄花叶病的特征。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其品质好、产量高、抗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种植时应结合配套栽培技术,确保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豫农035由河南农业大学杂交选育而成.其组合母本为豫麦52号变异株,父本为豫麦18号变异株。2007年12月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农业部第943号公告公布。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7006号,证书编号:2007—3—6.该品种植物新品种公告号为:CNA003422E。  相似文献   

13.
杨兆生  闫素红 《麦类作物》2008,28(1):175-175
1品种来源 中育10号(03中1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96年用豫麦41号与宝丰94—24进行杂交,1997年再与豫麦49进行复交,经6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7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7005),已申请新品种权保护(品种申请号:20050411.8)。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以来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和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公司先后育成新麦9号、新麦11号、新麦12号、新麦13号、新麦16号、新麦18号、新麦208、新麦19号、新麦9817、新麦21号、新麦26号等省级以上审定小麦新品种11个.其中10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大豆科技》2012,(2):66
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十五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作物品种50个,现将审定通过的大豆品种华夏2号简介如下。审定编号:粤审豆2011001品种名称:华夏2号大豆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品种来源:桂早1号/巴西  相似文献   

16.
豫农416是河南农业大学以豫麦49为母本、(豫麦21/豫麦35)F1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超高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9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1.豫农416已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公告号:CNA005366E.  相似文献   

17.
<正>青麦5号(原代号09168)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农业中心于2002年配制杂交组合"(高原602×青春254)F_1×(民和588×95-256)F_1",通过多年系统选育、多点鉴定,于2007年出圃的一个旱地丰产中筋春小麦新品种。2015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青麦5号,审定编号为青审麦2015001。1特征特性青麦5号属春性,中熟。芽鞘白色,幼苗直  相似文献   

18.
中原单322号玉米杂交种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原子能利用研究所通过核辐射技术选育而成.父本为原辐黄、母本为齐318。是目前唯一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双重审定的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是黑龙江省栽培面积较大的青贮玉米品种,适合黑龙江省第2、3积温带作为青贮玉米品种使用。现将其标准化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红日啤麦3号”是日本三宝乐株式会社等外方育种单位和红日种子公司共同选育的二棱啤麦品种,原代号为“合2000—11”,2004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正式命名为“红日啤麦三号”。  相似文献   

20.
<正>青麦1号(原代号08778、高原778)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农业中心于1999年配制杂交组合"(高原602×青春533)F1×(民和853×95-256)F1",通过多年系统选育和多点鉴定,于2005年出圃的一个旱地抗病中筋春小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青麦1号,审定编号为青审麦2012001。1特征特性青麦1号属春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27~139d。幼苗直立,叶绿色、无茸毛;株高110~120,成株期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耳白色,旗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