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耐密玉米品种辽单565进行密度、施肥量及栽培方式等的研究,总结出辽宁西部地区在不同种植方式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及经济施肥量,清种(60cm垄),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合理施N肥(尿素)量为450kg/hm^2,大垄双行(大垄宽120cm,双行间距40cm)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最经济施N肥(尿素)量为375kg/hm^2,充分发挥耐密玉米品种的增产潜力,达到最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4因子5水平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玉米新品种永科6号产量指标与密度及施肥量的关系,探讨高产栽培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中等的基础上,获得9000.0kg/hm^2以上目标产量的优化方案是,密度44863.5~46114.5株/hm^2,施纯N266.22~317.7kg/hm^2,施P20s103.12~118.35kg/hm^2,施K20208.1~256.1kg/hm^2;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N肥〉密度〉P肥〉K肥。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绵单581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玉米新品种绵单581籽粒产量与种植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施钾量(X4),施锌量(X5)的数学模型。经用计算机进行因子水平寻优,得出产量在8550kg/hm^2以上的栽培模式为:密度45850—47538株/hm^2,施纯氮260.7~272、3kg/hm^2,施用P205为112.45—122、1kg/hm^2,施用K20为98.3~106.6kg/hm^2,施用ZnO为7.7~9.5kg/hm^2。  相似文献   

4.
唐剑君  刘善臣 《作物研究》2007,21(1):44-44,47
2006年在东安选用临奥1号玉米品种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产量增加767.0kg/hm^2,节本增效1114.4元/hm^2,最佳化肥经济施肥量为纯N180kg/hm^2,P20;72kg/hm^2,K2O 105kg/hm^2。  相似文献   

5.
1997-1999年黑龙江省宝清县草甸黑土区对大豆大垅窄行密植栽培种肥磷酸二铵与钾肥(2:1)混施的最佳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30cm大垅6行种植密度44万株/hm^2条件下,667m^2施磷酸二铵与硫酸钾(2:1)的最大用量为19.5kg,产量为246.1kg,比其他处理增产8.9-22.8%,比不施肥的空白区增产59.6%,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7.2kg/667m^2(磷酸二铵与硫酸钾混合价2.1元/kg、大豆价2.1元/kg),获得最佳利润的施肥量为13.5-18kg/667m^2之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洛单248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对密度具有广适性,适宜密度范围6.0万~7.5万株/hm^2。采用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洛单248的产量-施肥量数学模型;分析了洛单248高产高效N、P、K最佳结构参数为N:P2O5:K2O:1:0.46:0.38。具体施用量为纯N272.8kg/hm^2、P205126.2kg/hm^2、K20104.4kg/hm^2。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肥密因素对纯系高粱品种沈1347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产量与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三因素间的关系方程:Y=6963.186+217.227X1+75.195X2+82.38X3-29.07X1X2+18.555X1X3+129.555X2X3-266.475X1^2-181.05X2^2-140.25X3^2,并提出最高产量时的肥密组合力:密度126075株/hm^2,纯氮111.9kg/hm^2和纯磷67.05kg/hm^2。最佳经济效益的肥密组合为:密度125955株/hm^2,纯氮96.15kg/hm^2,纯磷42.75kg/hm^2。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肥效应、氮素平衡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25kg/hm^2(处理N3)时,产量最高达8378.02kg/hm^2,比对照(处理N00)增产29.78%,达极显著水平;土壤剖面硝态氮浓度曲线呈波浪状变化趋势,40em土层附近出现一个累积峰;适量施氮有利于土壤无机氮平衡,过量减产施氮(N;)使氮素损失高达230.53kg/hm^2,氮素利用率降至10.47%;兼顾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高施氮量为249.06kg/hm^2。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作物群体结构下两个不同株型玉米的群体光合性能及产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方式可以改善玉米的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玉米植株的叶面积、LAI和LAD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玉米群体光照条件,提高了群体光合性能和光能利用率,提高了寒地春玉米的产量。试验表明:种植方式与密度之间存在明显互作效应,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下紧凑型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平展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分别比小垄栽培对照增产19.09%和14.25%。  相似文献   

10.
以三江平原小三江腹地二道河农场为试验基地,从对大豆播种时期,匀度,光分布,种植密度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分析,确定该地区的大豆获得较高产量的最佳种植方式,即:5月1日-25日播种,宽台种植(台宽1.435cm),适宜60万株/hm^2密度种植的品种,或者50cm垄作亚有限结荚大豆品种,种植密度30-3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林玉棋 《杂交水稻》2008,23(3):42-45
采用施N量(135,180,225kg/hm^2)、种植密度(10.5万,18.0万,25.5万穴/hm^2)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裂区田间试验方法,探讨超级杂交稻Ⅱ优航2号作双季晚稻栽培的合理施N量和种植密度。结果表明:施N量对产量作用不显著,种植密度对产量作用显著,施N量与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Ⅱ优航2号在土壤肥力中上条件下作双季晚稻栽培,以每公顷施纯N135kg、种植密度25.5万穴或每公顷施纯N225kg、种植密度10.5万穴为宜。  相似文献   

12.
皖豆20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明确了皖豆20的适宜播期为麦收后至6月15日,最迟不能晚于7月10日。皖豆20分枝潜力大,自我调节能力强,适宜密度为15-30万株/hm^2,最佳为22.5-30万株/hm^2,产量 26.3万株/hm62。适宜播量为75-105kg/hm^2,最佳播量75kg/hm^2。百克士中含P2O52mg以上时,可不施P肥,富K的黄泛淤土无需施用K肥,上茬小麦每公倾产量在6000kg以上的田块,N以不增产。水分是影响该品种产量的重要因素,要特别注意防旱排涝。  相似文献   

13.
玉米单交种豫玉27号高产栽培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豫玉27号(原名洛单94-1)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对密度具有广适性,适宜种植密切为45000-75000株/hm^2。采用N、P、K三因素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豫玉27号的产量-施肥量数学模型;分析了N(x1)、P(x2)、K(x3)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它们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N、P、K。筛选出玉米产量大于等于108000kg/hm^2的最优方案为:N393.15-399.15kg/hm^2、P2O5171.90-175.05kg/hm^2、K2O167.25-174.60kg/hm^2,其比例为:2.3:1:1。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和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马铃薯单垄双行、高墒栽培的施肥量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施用氮磷钾肥料均能提高马铃薯产量,过量的施用肥料,会造成马铃薯减产。通过数学模型的优化和解析,得出马铃薯单垄双行、高墒,667 m2产量大于2 t的综合栽培技术的施肥量每667 m2为:尿素(16.9~32.9 kg)、普钙(77.4~79.4 kg)、硫酸钾(28.7~39.5 kg)、密度为每667 m2种植3 237~3 782株。  相似文献   

15.
菜用型蚕豆稀植优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蚕豆品种“云豆324”为材料,探讨在云南昆明地区稀植情况下的蚕豆种植密度、单位面积尿素用量、硫酸钾肥用量与产量、植株生长状况的优化组合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菜用型蚕豆最高产量的最佳密度为7.40万株/hm^2、最佳尿素施用量为61.20kg/hm^2、最佳钾肥施用量为121.10kg/hm^2,干籽粒产量最高可以达3640.0kg/hm^2。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产量减少、有效分枝数减少,呈规律性变化;单株的结荚数呈同样变化规律;单株籽粒数也同样减少;从百粒重分析,密度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其他处理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嫩单14为试验材料,在6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嫩单14玉米品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嫩单14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产量在密度60000株/hm^2时达到最高,为9140.97kg/hm^2;株高、穗位高、秃尖长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嫩单14最佳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与适宜施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来南安市甘薯、花生、马铃薯作物主产区田间肥料试验结果,认为施用氮、磷、钾肥能有效地增加马铃薯、花生植株高度和分枝数,提高了马铃薯茎叶重量和花生的总果数、饱果数和饱果率,降低了秕果数,提高单株重量。施肥对作物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是:甘薯,施肥〉不施肥,钾肥〉氮肥〉磷肥;花生,施肥〉不施肥,钾肥〉氮肥、磷肥;马铃薯,施肥〉不施肥,氮肥〉钾肥〉磷肥。同时,通过建立甘薯、花生、马铃薯在各种土壤类型上的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三要素施用量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获得作物适宜施肥量。甘薯,空白产量大于21000kg/hm^2,施肥预期最高产量32000kg/hm^2~42000kg/hm^2的中高产土壤的适宜施肥量为154.3~173.6kg/hm^2N,44.4~75.3kg/hm^2P2O5,193.1~245.3kg/hm^2K2O,N:P2O5:K2O=1:0.26~0.43:1.24~1.41;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40.0~162.0kg/hm^2N,40.8~67.0kg/hm^2P2O5,199.9~227.3kg/hm^2K2O,N:P2O5:K2O=1:0.25~0.41:1.23~1.64;花生,适宜施肥量组合为112.7-123.8kg/hm^2N,41.2~64.0kg/hm^2P2O5,186.3-197.6kg/hm^2K2O,N:P2O5:K2O=1:0.37~0.52:1.56~1.69;最佳经济施肥量为74.5~87.7kg/hm^2N,32.0~68.5kg/hm^2P2O5,138.9-163.8kg/hm^2K2O,N:P2O5:K2O=1:0.43~0.85:1.80~2.04;马铃薯,适宜施肥量组合范围为168.2-247.5kg/hm^2N,55.0~88.0kg/hm^2P2O5,255.0~316.7kg/hm^2K2O,N:P2O5:K2O=1:0.22~O.48:1.28~1.53;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68.2~233.2kg/hm^2N,61.4~81.4kg/hm^2P2O5 257.2-286.4kg/hm^2K2O,N:P2O5:K2O=1:0.26~0.48:1.23~1.61。  相似文献   

18.
密度和施氮量对垄膜沟播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12、2014年,以玉米杂交种沈禾201为试验材料,探讨垄膜沟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抽雄期和灌浆期,玉米个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玉米群体产量的综合影响呈开口向下的凸面体,2012年施氮量对群体产量的影响大于密度处理,2014年施氮量对群体产量的影响小于密度处理。通过对产量方程模型寻优,得到超过平均产量的管理方案,2012、2014年种植密度分别为69 727~84 818株/hm~2、39 880~51 778株/hm~2;施氮量分别为342~478 kg/hm~2、223~413 kg/hm~2。在试验区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和中高施氮量可显著增加垄膜沟播春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泛玉5号密度与追肥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泛玉5号最佳种植密度为67500株/11m^2,最适追肥量为450kg/hm^2,产量为9166.5kg/hm^2。但密度和肥料各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泛玉5号耐密性、耐肥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0.
黔苦3号苦荞新品种春播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黔苦3号苦荞春播籽粒产量与其播种量及N、P、K肥施用量间的关系,探索高产栽培优化方案。通过试验,建立了黔苦3号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经对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分析,提出了黔苦3号籽粒产量高于2550kg/hm^2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播种量63.63~70.38kg/hm^2,施N量30.62~38.38kg/hm^2,施P2O5量173.06~216.94kg/hm^2,施K2O量60.11~69.12kg/hm^2;各因子对籽粒产量影响的程度大小为播种量、施K2O量、施P2O5量、施N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