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1a生柠檬薄荷盆栽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人工模拟水分条件,设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75%~85%(CK)、60%~65%(轻度胁迫)、40%~50%(中度胁迫)、25%~35%(重度胁迫)4个水分梯度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胁迫处理时间为21d,研究干旱胁迫对柠檬薄荷幼苗不同部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揭示柠檬薄荷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柠檬薄荷的单叶面积、株高增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根冠比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增大;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质量分数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均呈相似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在胁迫第14天时均达到最大值。且地下部分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较地上部分敏感。  相似文献   

2.
失水胁迫对五叶地锦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L.) Pan-ch.)盆栽幼苗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失水胁迫对其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五叶地锦幼苗的几个生理指标影响显著;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叶片水分饱和亏缺逐渐增大;质膜相对透性增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脯氨酸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都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土壤干旱胁迫对二月兰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二月兰盆栽幼苗的试验,分析测定了土壤干旱胁迫对二月兰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胁迫过程中,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增加,二月兰叶片含水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均逐渐下降;MDA质量摩尔浓度、游离脯氨酸和蛋白质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形态与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质量分数5%,10%,15%,20%,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的发芽特征及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探讨干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延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胚根长/胚芽长和苗鲜质量等指标均较对照明显降低,且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以上指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干旱胁迫对桔梗幼苗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其对胚芽的影响更为明显。(2)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大,桔梗幼苗叶色逐渐变为暗绿色,叶片卷曲,气孔关闭。(3)质量分数10%PEG-6000处理桔梗幼苗的脯氨酸含量略高于对照,其余各处理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低于对照;低质量分数(≤5%)PEG-6000处理桔梗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略低于对照,但高质量分数(≥10%)PEG-6000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4)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处理后桔梗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均显著升高,而POD活性均显著下降;质量分数5%PEG-6000处理桔梗幼苗叶片的CAT活性较对照略有升高,但差异并不显著,而高质量分数(≥10%)PEG-6000处理叶片的CAT活性较对照显著降低;PEG-6000处理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干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根、幼芽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轻度干旱胁迫即能显著抑制幼根生长可能是造成桔梗种子田间出苗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人工栽培的黄檀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黄檀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浇水处理(CK)下,黄檀幼苗的各项指标大多无显著性差异变化,且生长良好;其他处理组则随干旱胁迫程度和时间的增加,黄檀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株高和地径相对生长量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以及SOD、POD活性在胁迫初期时呈上升趋势,但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在胁迫7 d时达到最大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则在胁迫14 d时达到最大值;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黄檀幼苗通过提高SOD、POD活性、积累渗透调节物质来提高细胞的保水性,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重度和极度干旱胁迫下,黄檀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SOD和POD活性显著下降,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抑制黄檀幼苗的生长,且叶片出现萎蔫下垂现象,极度干旱胁迫28 d时黄檀叶片全部枯落。综合可知,黄檀幼苗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能力,能通过自身调节适应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水淹和干旱胁迫对棱角山矾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2年生棱角山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对重度水淹(W1)、轻度水淹(W2)、对照(W3)、轻度干旱(W4)、重度干旱(W5)处理下棱角山矾生长指标、生物量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棱角山矾在W2处理下基本能够正常生长;水分处理(除轻度水淹)对棱角山矾株高和生物量积累有抑制作用;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大和时间延长,棱角山矾幼苗叶片细胞质膜系统受损程度加剧,植株存活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中幼苗叶片细胞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至胁迫末期,棱角山矾的叶绿素质量分数较对照显著降低.可见,棱角山矾幼苗喜湿润土壤,对干旱胁迫比较敏感,可通过提高细胞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和抗氧化酶活性来应对水分胁迫,在75%土壤含水量至轻度水淹(水面与土面相平)胁迫下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7.
成熟期干旱胁迫对烤烟叶绿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明烤烟对成熟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反应性。[方法]在盆栽条件下研究成熟期干旱胁迫对烤烟叶绿素含量、NR活性、CAT活性及POD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成熟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和NR活性都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及干旱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干旱程度越高,下降越快,干旱时间越长,下降幅度越大;CAT活性和POD活性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及干旱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干旱程度越高,趋势越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烤烟抗旱、节水灌溉及提高烟叶的产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6,(5):37-41
以3年生人参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计,研究干旱胁迫时间对人参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与质膜损伤状况,以及叶绿素、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抗氧化保护酶(SOD、P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同期对照(适宜水分处理)相比,干旱胁迫下人参叶片含水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同时,叶绿素与可溶性蛋白含量也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丙二醛含量与电解质渗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高于对照组,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下降;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低于对照组,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会对人参幼苗造成一定伤害,但在前期能调动自身抗氧化保护酶类与抗氧化物质提高其抗旱能力,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波叶金桂’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波叶金桂’Osmanthus fragrans ‘Boyejingui’幼苗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及复水的处理方法,对‘波叶金桂’在抗旱防御反应系统中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的生理响应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均下降,干旱胁迫20 d时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8.0%和76.9%(P < 0.05);可溶性糖、甜菜碱和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随干旱天数的增加而升高,干旱胁迫16 d可溶性糖和甜菜碱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8.7%和53.5%(P < 0.05),干旱胁迫20 d时,游离脯氨酸比对照增加了3.44倍(P < 0.05);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呈降低的趋势,干旱胁迫20 d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9.0%,16.2%和18.4%(P < 0.05),叶绿素a/b趋势为先降低后增加;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逐渐增加,相应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被损伤,叶片的伤害率增加,干旱胁迫20 d时,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干旱胁迫延长表现为先升后降,干旱胁迫16 d时SOD和CAT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1.7%和89.6%(P < 0.05),POD活性比对照增加了1.36倍(P < 0.05)。复水6 d后,各指标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由此可见,在干旱胁迫前期,‘波叶金桂’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等保护自身不受干旱胁迫伤害;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和胁迫度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可溶性糖和甜菜碱质量分数稍有减少,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持续上升,说明渗透调节物质在抗旱胁迫中发挥主要作用,增加植物的抗干旱能力;复水后,‘波叶金桂’的各生理指标得到恢复,表现出较强的耐旱特性。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红花檵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红花檵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4个水分处理,测定在各水分处理下红花檵木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分析其差异。【结果】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旱害表现越严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抑,RWC下降,相对电导率值和MDA含量增加,Pro、SS、SP不断积累,SOD、POD、CAT活性总体上升。【结论】红花檵木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轻度胁迫即可引起各项生理指标显著变化,但植株表观形态变化不明显;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各项指标变幅加剧,形态变化明显。红花檵木具有一定的抗旱性,能在中度干旱胁迫下继续存活,并能忍受连续60d不供水的重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1.
以1年生圆齿野鸦椿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圆齿野鸦椿苗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圆齿野鸦椿苗期叶片生理的影响显著。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叶片相对含水量持续快速下降;质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的含量在轻度和中度干旱时,能保持基本平稳状态。但在重度干旱时,它们只能持续较短时间的增加,随之急剧下降。可见,圆齿野鸦椿幼苗具有中度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2.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沉香幼苗耐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不同地区的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etunicatu,CE1、CE2)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mosseae,FM1、FM2)于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幼苗,采用模拟土壤干旱胁迫,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对土沉香的耐旱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未接菌组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接菌组叶绿素含量高于未接菌组;在干旱胁迫下,接菌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中度干旱胁迫以上,接菌FM1和FM2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K组。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大,接菌组幼苗SOD酶和POD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接菌组SOD酶和POD酶活性高于CK组。土壤干旱使植物体内MDA含量上升;在中度干旱时接菌组MDA含量高于CK组;当土壤水分达到重度干旱胁迫时,接种FM2、CE1和CE2处理组MDA含量显著高于CK组。研究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土沉香菌根化苗能提高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植物耐旱性。模糊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轻度干旱还是重度干旱,接种菌根真菌幼苗的耐旱能力强于未接菌组,接种摩西斗管囊霉菌种强于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菌种,其耐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菌株FM1FM2CE2CE1。  相似文献   

13.
外源CTS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壳聚糖(CTS)对黄瓜幼苗抗旱性的影响,以黄瓜"秋宝1号"幼苗为试材,叶面喷施150 mg/L CTS后,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水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干旱胁迫相比,CTS处理后的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加了6.7%,叶片相对水含量增加了27.9%,CAT活性提高了49.0%,MDA含量降低了53.7%,游离脯氨酸增加了144.2%,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分别增加了26.1%和17.3%。总之CTS可以通过提高黄瓜幼苗光合利用率,提高保护酶活性和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少干旱胁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寡糖对干旱胁迫下桔梗抗旱作用的机制,以桔梗为材料,采用桔梗种子萌发水培试验和桔梗幼苗盆栽试验,用0、30、60、120 g/L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施加不同质量浓度寡糖(0、5、10、50 mg/L)诱导桔梗,研究寡糖对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萌发以及桔梗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质量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桔梗种子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及芽长)随寡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寡糖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桔梗种子萌发指标达到最佳。而同一质量浓度寡糖诱导桔梗,PEG-6000溶液浓度越大,桔梗种子萌发所受胁迫越严重。桔梗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及芽长之间呈现不同程度正相关。不同质量浓度的寡糖(0、5、10、50 mg/L)分别与30 g/L PEG-6000配施,处理后4~8 d,桔梗幼苗POD和CAT活性、MDA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而SOD活性逐渐升高,寡糖质量浓度为10 mg/L时诱导桔梗幼苗抗旱的效果最佳。POD活性与CAT活性呈现出高度显著正相关(P0.001),CAT活性与SOD活性呈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MDA含量分别与POD、CAT、SOD活性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常绿欧洲荚蒾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的2年生常绿欧洲英蒾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常绿欧洲荚蒾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常绿欧洲英蒾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适应性,是一种耐旱性较强的园林植物.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大豆幼苗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盆栽条件下对大豆幼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在逆境条件下,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MDA含量逐渐增高,SOD活性表现为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探究白枪杆幼苗对石漠化岩溶地区高钙干旱环境的适应调节机制,为白枪杆在石漠化地区推广造林、植被恢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以1年生白枪杆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因素1为干旱程度,设4个干旱梯度(正常水分、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因素2为外源CaCl2,浓度设0、25、50、75 mmol·L-1 4个水平。栽植6个月后,测定白枪杆幼苗生物量和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结果表明,1)干旱下添加外源钙能显著增加白枪杆幼苗茎、地下生物量、根茎分配比,减少叶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比,根冠比降低。2)干旱时期,施加外源钙后白枪杆幼苗叶片MDA含量下降;添加25~50 mmol·L-1钙能有效提高白枪杆叶片3种渗透调节离子(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显著。3)干旱下添加钙能显著提高白枪杆幼苗SOD、CAT酶活性,对POD酶活性影响不显著。在干旱时期添加外源钙,能缓解干旱胁迫对白枪杆幼苗的损害并有效提高其抗...  相似文献   

18.
以通关藤为材料,设计4个实验处理组,分析通关藤在干旱胁迫及复水后抗旱生理指标的变化,为通关藤的仿野生栽培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个指标均在第8天时达到最大值,各胁迫处理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胁迫第8~12天时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SOD和POD在整个胁迫期内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复水后其活性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对照。上述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8~12 d达到通关藤抗旱高峰,随后抗旱能力下降,胁迫解除后自身修复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盆栽3年生紫叶矮樱为试材,采用称重控水法,设对照(CK)、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紫叶矮樱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升高;抗氧化酶SOD和POD酶活性升高,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SOD活性始终高于对照,重度干旱后期SOD酶活性低于对照,而POD酶活性在胁迫期间一直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再升高。复水7 d后,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增强了紫叶矮樱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0.
对兰科野生引种花卉羊耳蒜(Liparis japonica)多年生苗和实生苗采用控水方式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了土壤自然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土壤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SOD先升高后降低。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羊耳蒜实生苗的抗旱性要强于多年生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