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而不倒”问题源于系统重要性大型金融机构突然倒闭会引爆系统性风险,这迫使政府对其救助,滋生了道德风险,加剧金融系统中的风险累积。因此,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应在统一监管框架之下,设定事前的审慎监管机制,并约束其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同时,对于发生问题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应采取风险定价合理的事后救助措施,对确实不能救助的则应当保证对其进行有序清算,避免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村镇银行为主导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贷款难”的矛盾,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认知度低、机构规模小、资金不足、风险问题突出、监管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结合目前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对政府和机构提出了几点促进其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是微型金融行业在深入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分析了微型金融机构的董事会、经理人和外部监管特征对其绩效的影响,认为多样化的规模适中的董事会最适合微型金融机构,经理人薪酬激励机制对机构绩效的影响有限,初创型微型金融机构的经理人-董事长二元性有助于提高机构绩效,监管力度过强会降低其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监管倡导激励相容,强调金融机构自身目标与监管者目标协调一致。在分析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新规激励相容特征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三性”目标与监管机构目标的激励相容程度进行测算,运用GMM方法对资本监管目标与商业银行目标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资本监管目标与商业银行盈利性目标并不冲突,而且银行自身持有资本的意愿能够降低风险行为,但是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于流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见,当前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整体上具有激励相容特性,但在流动性和风险性方面激励程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社会排斥和决策框架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实验1采取回忆排斥经历范式激发社会排斥感,考察不同决策框架下风险偏好;实验2采取虚假人格反馈范式激发社会排斥感,并增加不幸控制组,考察消极事件和人际压力对框架条件下决策偏好的影响.结果显示:(1)社会排斥情境下存在框架效应;(2)社会排斥强化框架效应,积极框架下风险规避增加,消极框架下风险寻求增加.  相似文献   

6.
基于《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依据中国金融机构信贷和宏观经济数据,采用“信贷余额/GDP”指标,计算需要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时期和数量,检验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对中国银行业的有效性。针对模型与中国国情不符问题,宜将信贷/GOP指标与相关经济指标配合使用,将系统风险变动作为衡量标准,同时注意与宏观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21年7月在江汉平原的调研数据,以稻虾共作技术为例,构建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和风险偏好对农户稻虾共作技术的采纳行为和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使用互联网以及使用频率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采纳行为和持续采纳意愿;且风险偏好型农户更愿意采纳和持续采纳稻虾共作技术;同时,互联网使用在风险偏好对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即互联网使用削弱了风险偏好对农户采纳决策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和风险偏好对农业收入占比较高的农户的采纳决策影响更大;互联网使用对青壮年农户和老年农户的影响差异较小,风险偏好对青壮年农户的采纳行为和持续采纳意愿影响显著,对老年农户的持续采纳意愿显著。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好互联网使用在农户获取信息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农户承担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其制度使之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在基于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访问法分析,提出一套合理科学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评估指标。通过对A银行和B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所建立的风险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最后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提出几点建议。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可以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实现量化评价,为今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管理政策的提出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个县市1 726户棉花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基于棉农风险偏好视角,将棉农风险偏好划分为风险喜好型、风险中立型、风险厌恶型三大类,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棉农保险购买意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风险偏好的棉农,保险购买的意愿差异较显著。其中,风险喜好型棉农购买意愿最为强烈,愿意购买比例达到75.63%,风险厌恶型棉农购买意愿次之,所占比例为68.29%,风险中立型购买意愿最弱,为68.24%。(2)不同风险偏好的棉农,购买意愿受到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如教育水平变量,对风险中立型农户的影响正向显著,而对于风险喜好型和风险厌恶型农户的影响不显著。(3)棉农整体参保意愿为70.51%,未来提高棉农保险参与率的潜力较大。因此,一方面建议保险公司应在健全保险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棉花种植农户提供多样化险种以及采取差异化的宣传方案;另一方面建议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协调市场、企业、棉农等多方利益主体,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倡导农业保险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凸显主权信用评级的重要价值。然而,主权评级屡次发生风险并演化为系统性风险和危机,造成重大损失。此风险一方面是由主权评级自身在金融稳定时期潜在的风险要素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是美欧当下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所导致的。因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尽早防范主权评级风险,我国应采取设定“本土+全球”的双评级规范、强化控制和监管国际评级机构以及减弱对主权评级的依赖等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1.
要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根据农业现阶段其主要特色,农村的金融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在不完善情况下,国内外金融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巨大风险。本文通过对农村现阶段金融机构客观分析,阐述了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机构其存在的风险以及潜在原因。如何防范风险成了农村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的工作重点,为了保证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完善,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相关措施扶持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一直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村。但由于资产结构单一,创收渠道单一,盈利过分依赖利息收入,使其金融风险相对集中。加之其负债成本高,资产风险大,管理费用高,经营效益差,人员素质低等因素,不仅构成了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自身生存威胁,而且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预警系统,并通过一系列具有可测、可控和可操作性的业务指标对其进行不问断的跟踪分析和超前判断,并随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才能化解其经营风险,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13.
崔丽  庞舒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221-223,233
基于对农产品种植过程中质量风险因素进行的详细分析,建立多属性群决策评估模型,对农产品种植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各风险因素对整个种植环节的影响大小,从而辨识影响力最强的关键风险因素。该方法解决了评估专家由于知识、偏好和经验不同而难以统一意见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前景理论及其扩展研究不同货币政策下人们的行为选择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货币政策下,收入水平和边际利得的不同会促使人们相应地调整参考点和权重,使总价值函数处于不同的位置(税收和通胀也都对参考点和总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使人们呈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引发道德风险问题,导致商业银行主动承受更大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基于风险设计存款保险费率结构。论文通过Monte Carlo实验,比较不同存款保险费率结构在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水平方面的效能,发现存款保险费率结构在控制风险方面的效能优劣次序,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敏感,在确定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之前,不能断定基于风险的存款保险费率结构一定优于固定费率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属于服务性中介机构。所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当下金融机构中势在必行的工作趋势,尤其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由于其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导致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从分析农村金融工作人员的现状着手,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本文也会对农村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解决策略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选择中石油控股的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指标及数据,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并通过熵值法对其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能有效实现产融结合的协同价值、促进产融企业及产融银行共同发展。为进一步提升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效性,产融集团应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建立金融管控平台;监管机构应完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农业具有高度自然依赖性、小农经济明显、金融体系不完善等特点,农村金融机构为降低风险,存在贷款门槛高、贷款满足率低现象,金融机构对城乡业务经营和发展战略的差异,导致农村资金存在回流城市的现象。目前响应国家政策各个主要农村金融机构都在发展农村地区业务,农村金融体系有了明显发展但仍存在不足。农村主要金融风险有许多不同类型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在外部环境、内部控制和产品创新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并进行风险防范控制。  相似文献   

19.
对农村信用社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596-597
在加强农村信用社监管方面,应当贯彻“严格管理、谨慎处罚”的方针。具体来说,应当坚持依法监管,通过法人监管、风险监管以及内控监管,提高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控制水平;在处罚时,则应当以事实为基础,讲究处罚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通过事前预防和事后追究全面提高农村信用社监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中资银行纷纷收缩农村网点的情况下,外资机构缘何反其道而行之、热衷“下乡”?外资银行进入,对农村金融市场和中资金融机构会带来什么影响?我国的农村金融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