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资本匮乏型农户在面临不同生计风险冲击时如何应对,以陕南秦巴山区414份农户调查数据为例,在判断农户生计资本类型并测算生计风险的基础上,采用有效性评价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户风险应对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户偏好的风险应对策略组合不同;并且,“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与“改进生产技术”的策略有效性评价较好,综合评价值分别为2.41、2.39;生计风险-生计资本类型的交互项对农户风险应对策略影响显著,且不同生计资本类型、不同抗风险能力的交互效应存在差异。因此,为实现农户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应结合农户自身生计资本类型及外部生计风险,制定差异化的扶贫措施以实现防风险与强生计相结合的稳定脱贫战略。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19,(9):270-272
不同城郊带农户呈现差异化的生计特点和土地利用特点,并存在某种相互影响关系。从农户层面和区域理念出发,建立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理论框架,以河北省19个村庄416户农户调研问卷为基础,分析不同城郊带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郊区农户偏好粮食作物种植活动和兼业型生计策略,农地利用强度较低,农地转出可能性高;近郊农户的农地利用强度因农地经营规模的不同而不同,选择经济作物和多样化农业生计策略可能性较大,转入农地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远郊农户多采取滞留农业或脱离农业生计策略,农地利用情况因生计策略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户生计响应视角,定性分析了城镇化减贫的机制、路径和影响因素,并揭示了城镇化减贫效应分异的发生机制。分析表明:外部环境和家庭内部因素不同引起农户城镇化生计响应分异,而不同的农户生计响应又引起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差异,进而导致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提出保障农户合法财产权益、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制度、加大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合理筛选控制变量和对农户生计策略类型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基于CFPS两期全国整合样本的面板数据,运用倍差法及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实证检验农地转出对农户生计策略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转出对农户采取农业型和农兼型生计策略产生了显著负向作用,对非农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而对兼农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效应有限,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农户可以通过调整自家的生计策略适应农地转出所引起的变化。另外,通过多种匹配方法对估计结果进行检验,证实估计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建议今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大对农地流转政策的支持力度。依据不同类型家庭的实际需求,为农户制定适宜自身发展的差异化鼓励政策,带动发展具有当地特色且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非农“产业”,实现农地转出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户生计方式不仅决定了农户的收入,还对区域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同乡村地域类型是影响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和问卷调查获取于桥水库流域512份农户生计的一手数据,构建了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收入结构划分农户生计策略,分析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的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特征,并利用多元回归方程解析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内农户生计非农化成为普遍现象,纯非农型和非主农辅型生计策略占比分别为 29.5%和 42.6%。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资本存在显著差异:纯非农和非主农辅农户的总生计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显著高于纯农业和农主非辅农户,纯农业和农主非辅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高于纯非农型农户。不同乡村地域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水平和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明显差异。经济作物区农户的总生计资本、自然资本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传统粮产区的金融资本最低。水库周边区生计策略主要为纯非农型,山地林木区和城镇周边区主要是非主农辅型,传统粮产区和经济作物区主要是纯非农型和非主农辅型,文化旅游区主要是非主农辅型和农主非辅型。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耕地破碎化程度、土壤肥力、劳动力占比、家庭人口平均年龄、交通工具和家庭人均收入等指标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差异主要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政策相关。最后,提出基于乡村地域特征的农户生计的针对性优化策略,为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秦巴山区684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为例,测度农户的生计资本现状及生计资本指标值,实证分析农户的生计资本对其生计策略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非农型农户生计资本存量最大,纯农型农户生计资本存量最小;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显著影响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建议提升农户生计资本存量,丰富农户生计方式选择,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移民搬迁是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而搬迁对农户生计会有一定影响,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也决定了移民搬迁的成功与否。本文基于对阜平县66个移民村农户的调查问卷,从农户生计现状及生产生活方式2方面分析了搬迁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发现:搬迁会提高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加剧农户住房矛盾、促进农户就业方式的转变、增加农户的生活开支等。面对搬迁带来的影响,政府应推进后续产业发展,村集体要了解农户意愿,农户要提高自身技能,三者积极配合,才能提高搬迁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中农户的居住生活变化及其生计转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户生计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新农村建设热点区域邛崃市的典型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①农村居民点是一个与农户生计息息相关的多功能复合单元.②新居建设改善了农户的居住区位和生活条件,但功能趋于单一化;按照城市的居住生活习惯设计新居的功能结构,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幅减少.③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和因迁建而得的新居房产,是农户新获取的重要物质资产;利用掌握的社会资产寻找非农就业机会、拓展就业渠道对农户改善生计至关重要.由于普遍缺乏高质量的人力资产,农户实现生计多样化仍要克服许多困难;随着庭院经济的没落,农户生活资料的市场依赖性日趋增大,传统的家庭农具面临贬值、淘汰;在物质资产减少、家庭负担加重、收入缺少增长的处境下,政府的金融性资产支持难以促进农户金融资产的增长.④居住生活方式和生计资产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农户生计转型,呈现"正面的非农化"和"负面的非农化"两种趋向.⑤新农村建设照搬城市的居住生活方式对农户缺乏现实意义,可能背离了此项决策的初衷.建议地方政府依据农户的家庭状况和发展需求,分类指导,设计不同的政策细节,为农户创造适宜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内蒙古灌区农户为例,利用内蒙古5个旗县区的353户农户样本数据,分析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对农户生计资本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式灌溉管理对农户的生计总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灌溉管理改革的深入,农户的生计资本水平不断提高,与传统的村集体管理方式相比,参与式灌溉管理不但在满足农户用水需求、化解用水矛盾以及节约用水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在提升农户生计资本水平方面也产生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遵义市湄潭县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生计资本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入户问卷访谈和熵值法对农户生计资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案例村的农户生计资本差异较大,农户生计资本受到入市方式、村干部能力、外部资本介入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宋代茶园户的经营业务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代茶园户身份不同,经营绩效相差很大。大茶园户经营情况较好。个体小农式的茶园户财力有限,在负担种茶成本、采制成本、交易成本、高利贷剥削、交易损失、赋税折色、付款折扣、贡茶剥夺后,往往所剩无几,经营状况极为不利。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采取多种手段弥补损失,结果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孙金凤  周学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86-13488
综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现状,指出金融机构曾推动了“三农”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资金紧张以及亏损等原因,营业网点较少,不能以更好地服务“三农”。介绍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村镇银行的必要性:一是村镇银行能以更灵活的体制和管理方式为“三农”服务;二是村镇银行能够更好地服务和支持“三农”中的弱势群体;三是村镇银行是黄河三角洲全面发展“三农”事业的有力补充;四是村镇银行在服务“三农”方面优势明显。从政策优势、环境优势、经济优势3个方面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村镇银行的可行性。探讨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是村镇银行短期收益难以见效;二是村镇银行资本金数据较大;三是竞争和经营压力较大。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一是明确区域内村镇银行服务对象;二是以点带面,辐射发展;利用IT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相似文献   

13.
刘珍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942-1944
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教育观念的提升,反映在农民教育支出比重增加、男女教育均等化、教育期望值提升等方面.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教育观念尚需进一步更新,这需要国家从财政投入和教育政策等多方面入手,促使农村和城市在教育硬件和教育观念上对接,以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夏龙  何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132-4136
虽然在理论和政策层面,农村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在实证研究上依然存在争论。该研究运用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重新检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度、规模、结构、效率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或是在不同层面上促进着农民收入增长,或是与农民收入存在着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金融深度每增加1%,实际人均农民收入增加4.612%,农村金融规模每增加1%,实际人均农民收入增长1.779%,均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15.
崔玉玺  张联社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97-1298,1304
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导致我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缺失的根本原因是征地补偿制度缺陷、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自身能力低下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即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利用可持续生计方法分析,帮助农民增加生计资产积累,充分发挥政策、机构的正能量,以提高失地农民自身利益角度为出发点,引入可持续生计理念、完善征地补偿方法、关注失地农民再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就农民产业发展意愿对全国16个省(区市)30个县的2 718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民产业发展的意愿与所处地域、市场条件、家庭收入、文化程度、职业技能、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存在相关性,职业技能和市场条件两个因素对农民意愿选择的影响较大。同时提出了从提高农民素质、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供有效信息、加大资金支持等入手,引导农民合理进行产业选择,以此来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镇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路镇14个村3个社区农户土地产权意愿的总体特点及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存在的差异进行探讨,提出了坚持集体所有的改革方向、明确集体所有者、赋予所有者完整的所有权权能、保障农户对土地的用益物权4个完善产权制度的建议。结果表明,土地所有权认识模糊,土地私有化倾向不明显,近2/3的农户认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土地处分权认识混乱,越权处置土地现象明显,土地的处分权大多数由国家、社集体乃至村委会行使,村委会或者村集体对属于社集体的土地越权处置现象比较明显;不同群体间对所有权认识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均呈现对土地所有权认识模糊,土地私有化倾向不明显;不同群体对土地处分权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均呈现对土地处分权认识混乱、越权处置土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农业、农村经济受到的冲击也不断加深。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东北亚地区中心的黑龙江省来说,分析金融危机对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因素和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黑龙江省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对稳定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玲玲  陆永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94-15997,16000
在对柳州市河东村随机抽取的40户失地农民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柳州市城中区河东村征地情况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了城市拆迁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失地农民的迫切需要:村民失地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拆迁安置标准偏低,难以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生活来源发生改变,但没有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失地农民的迫切需要是更多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针对目前状况,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分别是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机制;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和培训的机会,千方百计为失地农民广辟就业渠道,构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马平  王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54-8356
针对宁夏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易被忽略且最为薄弱的财务战略问题,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成本管理、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投资管理以及财务人员素质情况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