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研究铅对多年生黑麦草中金属元素及其他元素的影响。[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的方法,研究对照和处理多年生黑麦草根、叶鞘及叶同一组织中Pb含量分别与K、Na、P、Cl含量的关系。[结果]植物中K、Na、P、Cl的含量与铅呈负相关。[结论]通过施肥改善或提高植物富集Pb的能力,从而促进植物对铅的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2.
崔爽  孙秀菊  刘艺芸  张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30-10631
[目的]为寻找铅污染土壤净化和景观化的材料.[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苋科花卉在铅污染条件下对铅的富集特征.[结果]3种观赏花卉中火炬鸡冠地上部吸收富集铅的量最大,积累铅能力最强,其次为红穗苋,红苋菜吸收积累铅能力最弱.[结论]火炬鸡冠耐性较强,可用作铅污染土壤的稳定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蚯蚓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网室盆栽试验,将蚯蚓放入不同浓度(0、100、300、500、1000mg/kg)铅污染的土壤中,研究蚯蚓对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影响。[结果]当土壤铅浓度为0~300mg/kg时,加入蚯蚓提高了土壤的pH值。当铅浓度为500mg/kg时,加入蚯蚓降低土壤pH值,有利于植物吸收富集铅。当铅浓度为0、100、300、500mg/kg时,加入蚯蚓能提高土壤CEC,其增幅在无污染土壤中最大。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加入蚯蚓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当铅浓度为1000mg/kg时,加入蚯蚓对铅污染土壤的化学性质没有影响。[结论]在铅浓度为0~100mg/kg的土壤中,加入蚯蚓可减少作物对铅的吸收,增加作物的产量;在铅浓度为500mg/kg的土壤中,加入蚯蚓可提高植物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香根草、印度芥菜、水蜈蚣、蜈蚣草4种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潜能。[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香根草、印度芥菜、水蜈蚣、蜈蚣草4种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生长特性。[结果]印度芥菜、水蜈蚣、蜈蚣草对土壤中汞、铅、镍有一定的积累能力。[结论]该研究可为"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铅胁迫对黑麦草Pb富集特性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铅胁迫对黑麦草富集特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依据。【方法】以黑麦草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中不同含量(0,500,1 000,2 000,3 000mg/kg)铅胁迫下黑麦草对铅的吸收、富集规律及铅对黑麦草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当土壤中铅含量为500~1 000mg/kg时,黑麦草地上部干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当土壤铅含量为2 000~3 000mg/kg时,黑麦草地上部干质量明显降低。随着土壤铅含量的增加,黑麦草根、茎、叶中的铅含量均明显增加,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黑麦草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及SOD、POD、CAT活性呈现明显的先升后降趋势。【结论】不同铅胁迫条件下,黑麦草对铅的富集特性和生理特征有明显变化,黑麦草适用于铅含量低于1 000mg/kg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3种土壤螯合剂作用下黑麦草对Pb2+的富集作用和转运效果。[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乙二胺四乙酸(EDTA)、氯化铁(FeCl3)和柠檬酸(CA)3种螯合剂对黑麦草修复不同浓度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黑麦草对Pb2+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富集作用,低浓度(≤500 mg/kg)Pb2+促进黑麦草生长,高浓度(≥1 000 mg/kg)Pb2+抑制黑麦草生长。EDTA作用下,黑麦草对不同浓度Pb2+污染土壤均有良好的富集作用;FeCl3作用下,黑麦草对高浓度Pb2+污染土壤的耐受性和富集作用最好;CA作用下,黑麦草对低浓度Pb2+污染土壤的富集作用最好。[结论]施用EDTA和FeCl3后,能显著促进Pb2+从黑麦草根部向茎叶部位转移,从而提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铅污染土壤净化和景观化的花卉植物,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花卉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3种花卉中送春花(Godetia amoena)地上部吸收富集铅的量最大,积累铅能力最强,其次为勿忘我(Limonium sinuatum),马络葵(Malope trifida)吸收积累铅能力最弱。在Pb浓度为1 000 mg/kg时,3种花卉耐性均较强,可用作铅污染土壤的稳定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8.
宁大鹏  郝丽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32-12533
[目的]为多年生黑麦草的选育、栽培、推广及应用提供生理方面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土壤田间持水量为依据,探讨了不同水分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绿素含量、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水分处理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地下生物量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在干旱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可溶性糖积累将会增加,其地下生物量也减少;在饱水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绿素含量较高,可溶性糖积累较少,地下生物量也有一定增加.干旱胁迫时间与多年生黑麦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关系式为:y=-0.206 6x+2.418 1(R2 =0.968 7).[结论]干旱胁迫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叶绿素含量和地下生物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土壤铅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介绍土壤环境中铅的形态、铅污染的来源及其对生物的危害,阐述了土壤重金属铅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机理:土壤中的铅可以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吸附、转化等作用降低土壤中有效铅的含量,从而降低其对植物的毒性,达到修复土壤铅污染的目的。叙述了微生物修复土壤的弊端、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及生物工程改良菌的应用等,并对土壤铅污染微生物修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黑麦草对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根际修复及其酶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对多环芳烃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苯并[a]芘的可提取态浓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黑麦草加快了土壤中可提取态苯并[a]芘浓度的减少,提高了苯并[a]芘在土壤中的降解率,在1、10、50mg·k^-1苯并[a]芘处理浓度下,黑麦草生长土壤中苯并[a]芘的降解率分别达90.3%、87.5%、78.6%;而没有黑麦草生长土壤中苯并[a]芘的降解率则为79.3%、66。4%、55.6%。黑麦草根系增强了土壤中多酚氧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以及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碳的含量,从而提高植物对苯并[a]芘的降解率。植物的地上部也可积累少量苯并[a]芘,但植物对苯并[a磁的吸收不是黑麦草对其修复的主要机制。土壤自身具有修复苯并[a]芘的潜能.种植黑麦草具有强化土壤修复苯并[a]芭污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铅(Pb)、锌(Zn)、镉(Cd)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检验多年生黑麦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抗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沙培法,研究CK(不加任何重金属盐)、Pb、Zn、Cd单一及复合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株高、叶宽、根长、生物量及光合色素含量、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利用隶属函数对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Pb-Zn-Cd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株高、叶宽、根长、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冠比、POD活性和SOD活性影响最大,其中株高、叶宽、根长、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较CK分别下降61.9%、35.9%、66.5%、72.1%、92.8%、94.2%和20.1%,POD和SOD活性较CK分别增加64.6%和3.8倍。Zn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总量和光合色素总量的影响最大,较CK分别显著下降28.6%、31.9%、20.6%和22.9%(P<0.05,下同),而对叶绿素b含量抑制最大的是Cd处理,其次是Pb-Zn-Cd处理,较CK分别下降20.3%和20.0%;所有重金属处理均使多年生黑麦草Pro含量显著增加;SS和MDA含量受Zn-Cd处理抑制最明显,较CK分别显著增加56.4%和7.0倍;复合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各指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知多年生黑麦草对各处理的耐受性为:Zn > CK > Cd > Zn-Cd > Pb-Zn > Pb > Pb-Cd > Pb-Zn-Cd。【结论】多年生黑麦草对Zn胁迫存在一定的耐受性,而对Pb-Zn-Cd复合胁迫的耐受性最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水培和土培碗莲的生长特性。[方法]以碗莲品种'红霞'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水培和土培2个处理,测定其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观察叶片组织结构和气孔特性。[结果]水培碗莲与土培碗莲的叶片生理指标没有差异;水培碗莲叶片气孔大且数目多,同时,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小,叶片组织结构疏松;水培碗莲的根系活力提早达到峰值,然后下降,而土培碗莲根系活力持续增长,生长旺盛。[结论]水培碗莲可以快速地很好地适应水培环境,但是,进入衰老期较快,生长周期较短。  相似文献   

13.
多年生黑麦草成熟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多年生黑麦草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为多年生黑麦草的转基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多年生黑麦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施以浓度不同的外源激素,探讨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以及植株分化的影响。[结果]在附加了8,ooomg/L的2,4-D.0.025mg/L的6-BA的MS培养基中诱导率最高,达56.42%。愈伤组织经过2~3次继代后分化,分化培养附加了2.0mg/L的6-BA的培养基中分化率最高为34.14%,且愈伤组织继代后的状态明显影响分化率。在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中附加0.5mg/LNAA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达98%。[结论]建立了高频的遗传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建立苹果树蒸腾量的预测模型,为更方便更好地预测苹果树蒸腾量提供指导。[方法]根据2009年5~9月气象站观测数据,对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大气压、土壤温度、叶温和水面蒸发量进行分析,并应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各气象因子与苹果树蒸腾量的预测模型。[结果]气象数据分析表明,大气水势随着气温增高呈减小的趋势,但随着气温降低和湿度增加而增加。气温、净辐射与作物叶水势均呈抛物线关系。随着净辐射的增大,作物消耗的水量增大,叶水势降低。由叶水势与土壤含水率关系可知,当土壤含水率减少时,苹果根系难以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不能满足叶片蒸腾耗水的需求,导致叶片含水量偏低,叶水势也随着下降。苹果叶水势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降低。[结论]运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气象因子对苹果树蒸腾量的预测模型,且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陈桂芬  黃玉溢  刘斌  熊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93-15294
[目的]研究广西柑橘主产区耕层土壤、叶片和侧根中的钙含量现状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钙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集不同树龄的土壤、叶片和侧根样品,分析钙元素含量状况,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柑橘园土壤交换性钙含量范围为162~7 550 mg/kg,平均1 343 mg/kg,叶片钙含量范围为1.35%~5.29%,平均3.15%,侧根钙含量范围为0.45%~2.67%,平均1.28%;柑橘侧根钙含量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二者呈0.01水平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果园耕作层土壤交换性钙、柑橘叶片钙含量与树龄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土壤pH的相关性在0.01水平显著;柑橘园耕作层土壤交换性钙、柑橘叶片及侧根钙的含量之间存在0.01水平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柑橘园土壤、叶片和侧根中的钙含量差异较大,大部分的土壤和叶片样品钙含量低于临界值。在柑橘生产中,应因地制宜合理施用钙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多年生黑麦草 (Lolium perenne L.) 品种对土壤镉(Cd)和砷(As)的富集能力,筛选积累能力高的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以期为Cd和As污染土壤的恢复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1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在Cd和As污染土壤中的生长指标、对重金属Cd和As的积累特性及品种间差异;采用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Cd和As富集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1个多年生黑麦草在Cd和As污染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但品种间存在差异,利达 (Lida)、雅晴 (Yatsyn) 和海湾 (Bay) 生长状况较好,闪电 (Flash Green)、金牌(Turfgold) 和绿拓 (Turfsun) 生长状况较差;31个品种的根部Cd和As含量均高于地上部;除少数品种外,多年生黑麦草对Cd的富集和转运系数均高于As;综合评价中排名前3的为海湾 (Bay)、大瀑布 (Nicaragua) 和墨绿 (Holly Green)。结论多年生黑麦草对土壤中Cd和As主要富集于根部,对Cd的富集能力更强。海湾、大瀑布和墨绿具有较强的Cd和As富集能力,可优先考虑作为Cd和As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多年生黑麦草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为多年生黑麦草的转基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多年生黑麦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施以浓度不同的外源激素,探讨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以及植株分化的影响。愈伤组织诱导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300 mg/L水解酪蛋白,300 mg/L脯氨酸,300 mg/L谷氨酰胺,并附加不同浓度2,4-D(2、4、5、8、10 mg/L)和6-BA(0.025、0.100、0.200、0.300、0.400、0.500 mg/L),pH值调节至5.8。继代培养基为MS+2,4-D减半的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300 mg/L水解酪蛋白,300 mg/L脯氨酸,300 mg/mL谷氨酰胺,并附加不同浓度6-BA(0.50、1.0、2.0、3.0 mg/L),pH值调节至5.8。[结果]黑麦草在附加了8 mg/L2,4-D和0.025 mg/L6-BA的MS培养基中诱导率最高,达56.42%。愈伤组织经过2~3次继代后分化,分化培养附加2.0 mg/L6-BA,分化率最高,达34.14%,且愈伤组织继代后的状态明显影响分化率,带有毛状根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明显低于表面光洁的愈伤组织。在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中附加0.5 mg/L NAA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达98%。[结论]建立了高频的遗传再生体系,移栽成活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18.
唐山地区引种宿根花卉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淑英  孙馨  马金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02-9404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的抗寒能力。[方法]以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为材料,研究不同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形态及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细胞膜透性的变化。[结果]7种(品种)宿根花卉的电解质透出率在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的变化。并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和胁迫时间的持续延长,膜透性逐渐升高,但增高的幅度各种(品种)均有所差异。以SOD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为依据,从抗寒的生理生化机理上解释植物抗寒性的不同,结果得出SOD酶活性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生长恢复观测所得结果相一致。[结论]综合形态和生理生化测定结果判定,7种宿根花卉抗寒性从高到低依次为: 常夏石竹、费菜、‘罗米莱紫’穗花婆婆纳、‘红花’景天、‘柯罗粉’美国薄荷、‘革质’亮金光菊、‘金娃娃’萱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地果植株的叶部性状与主要土壤生态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在对野生地果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壤生态因子(水分、N、P、K、有机C)对地果叶部性状的影响。[结果]土壤含水量对地果单叶面积、叶片数量有显著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上升,地果叶片变长、变宽,单叶面积增加而叶片数减少,茎节长度增加。土壤N和有机C含量对地果叶部性状的影响不显著,其中土壤N含量与叶片数量呈不显著负相关,与茎节长度呈不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地果具有耐贫瘠的特点。地果对土壤P的耐性较高,随土壤P量增加,单叶面积减小而叶片数量增加。地果对土壤K含量不敏感。[结论]该研究为人工栽培地果时土壤条件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