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农产品范围和分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结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农产品贸易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且不同类型的农产品结构变化趋势差别非常明显.因此农产品贸易应以比较优势为指导,着眼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适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向艾 《农业展望》2012,8(2):51-54
根据比较优势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这一思路,运用散点图和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并运用洛伦兹曲线将中国农业贸易模式动态与世界农业贸易模式动态进行比较,以观察中国农业贸易模式的变化。研究显示,1996~201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模式较稳定,整体比较优势没有明显的流动性;中国大部分农产品失去了比较优势;中国农业贸易总体专业化程度比世界农产品贸易专业化程度高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出口专业化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上,出口贸易专业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中国和伊朗两国农业资源配置,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两国经贸发展,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对2003-2006年中、伊农产品的贸易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两国农产品的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伊朗两国间具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较多,但有强比较优势的不多,两国农产品总体上存在贸易互补性,建议贸易中还应...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贸易规模变大,由顺差变为逆差,农产品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利用贸易优势指标对我国农产品入世前后2年的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变化是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即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优势加强且出口增加,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优势减少且进口增加。  相似文献   

5.
中非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非农业合作的不断深入,双边农产品贸易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中非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采用贸易结合度指数(TII)、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互补性指数(TCI)测算并分析中非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中非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双边合作潜力巨大。通过进一步分析影响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相关举措,以便推动中非农产品贸易乃至整个中非贸易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测算了1980—2003年期间中国部分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其比较竞争力。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在可食用蔬菜、茶叶等农产品上仍然具有比较优势,但是24年来中国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990--2005年《FAO贸易统计年鉴》中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计算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农产品显示比较优势。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已不具有国际上的优势。而东盟国家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对显性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分别从比较优势、相对比较优势、结构竞争角度对闽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相对世界平均水平,福建农产品出口具有较强比较优势,而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福建相对台湾具有比较优势;闽台农产品存在结构性贸易互补,但互补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决定国际贸易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构建了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比较优势预测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广东和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广东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促进措施以及关于国际贸易的研究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双方农产品贸易流通强度不断增加,贸易依赖性也越来越强。通过比较中美双方优势出口农产品的贸易状况,使用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贸易竞争优势(trade competitive,TC)指数等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美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大豆、猪肉和玉米等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美国最典型农产品大豆的RCA指数长期保持在5.0以上,TC指数长期保持在0.9以上;中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水产品类和蔬菜水果类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7年中国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类产品的RCA指数分别为3.67和2.48,TC指数分别为0.94和0.75。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推广体系和扶持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广泛寻求贸易合作伙伴以降低进口依存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增长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与欧盟互为彼此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00-2013年数据,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修正的出口相似性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欧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增长前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各自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类别及其出口比较优势均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农产品出口与欧盟农产品进口存在较强互补性且还在进一步增强,欧盟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则较弱;中欧对世界市场出口农产品结构的相似程度不高且还在进一步下降;中欧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双方在相同出口市场上的出口农产品结构却存在较大差异;中欧在大多数类别农产品上均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最后,提出促进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持续平稳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持续增长和巴西农产品市场亟需拓展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并对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深入了解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状况,利用贸易强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就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和动态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中国与巴西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是基于各自的农业资源禀赋而开展的,两国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差异较大,这是导致二者双边贸易市场地位极不对等的重要原因;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具有较高的贸易强度,但更多体现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程度则明显偏低;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所以两国贸易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但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扩大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逆差。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与我国农产品对外开放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战略的高度,分析了加入WTO与我国农产品开放的大机遇,研究了我国农产品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和准则,特别是中美双边协议关于农业规定的精髓,比较、分析和研究了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比较竞争优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陈世聪  徐士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0):199-201,205
首先分析中国和欧盟各自的农产品贸易进出口额,发现中欧各自的农产品进出口额保持稳定增长且总量庞大;然后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中欧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农产品类别;再通过贸易强度指数分析中欧农产品贸易联系紧密程度与贸易增长潜力;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稳步推进,以及亚欧博览会的成功召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本文运用1995—2012年两国农产品贸易相关数据,描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变化趋势,并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两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正朝着体现两国农业资源禀赋特点和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但两国农产品贸易也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互补性指数较低且处于波动状态,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进口贸易互补性指数并没有随两国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 柬埔寨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贸易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在中国与柬埔寨的经济合作中,农产品贸易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深入分析中国与柬埔寨的农产品贸易水平十分有必要,为更好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柬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分析2006—2015年间中国与柬埔寨的双边贸易,并对中国和柬埔寨的主要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中国对柬埔寨贸易的结合度指数很高,但是柬埔寨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较为松散,中国与柬埔寨的贸易联系较为紧密,竞争性方面,中国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整体略高于柬埔寨的比较优势指数,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柬埔寨。互补性方面,中国与柬埔寨出口农产品相似度低,两国出口农产品具有较大的互补性。中国-柬埔寨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研究结果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柬埔寨贸易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倪洪兴 《世界农业》2007,(3):5-6,19
中国农业资源禀赋的有限性,决定了其在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小杂粮、水果、蔬菜以及部分畜产品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农业贸易政策的选择上,应该着重考虑相关要素及其制约。增加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扩大不具相对优势的农产品进口,以优化农业资源在部门内和地区间的配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南区域贸易合作发展迅速,这一态势对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南南区域合作产生的农产品贸易效应。结果显示,传统南南区域贸易合作对农产品贸易并未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之间农产品比较优势的互补性推进跨区域合作应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贸易在我国的双边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农产品贸易也将扮演重要角色。泰国作为东盟中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国家,需要进一步推动中泰双边贸易的发展。对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和竞争力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联系紧密,泰国农产品贸易对中国的联系紧密度要高于中国对泰国的联系紧密度。泰国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具有更高的显示性比较优势,而中国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市场占有率显著高于泰国农产品,总体而言,中国和泰国农产品世界贸易的相似度高,两国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有较大的竞争性。研究结论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中澳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但发展不平衡;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以两国自然禀赋为基础;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农产品增长迅速,但占比增长缓慢。利用贸易专业化、产业内贸易及显性比较优势等理论与指数工具,对2003年至2012年中澳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弱、互补性强;两国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程度不高;两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中弱澳强,不平衡局面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