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解伊氏锥虫在动物体内抗原变异情况,用伊氏锥虫安徽株克隆虫体 ShTat1分别感染兔和豚鼠。在兔体30d 中,每3d 分离兔血中锥虫并克隆,获得10个克隆锥虫,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生物素抗生物素酶标试验鉴定,为9个抗原性互不相同的抗原变异体 ShTat1.1~1.9.同中方法在4只兔体内30d 获得同样9个变异体,并且出现顺序一致,该克隆在豚鼠体内15d 所获得的5个变体,经鉴定均在兔体现出过,  相似文献   

2.
锥虫的抗原变异非常频繁,阻碍了免疫学防治技术的建立,国内外虽然对此有较多研究报告,但对中国不同地理、宿主株伊氏锥虫表面变异糖蛋白(VSG)分离和特性比较尚无报道,而我国北方新疆骆驼株伊氏锥虫和南方牛、马伊氏锥虫存在来源、地理、宿主和生化特性的差异,因此我们对这两个虫株的 VSG 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特性比较研究,所用虫株来源于新疆骆驼体内、安徽水牛体内.分离后克隆为单一虫株,经小白鼠、大白鼠体内繁殖,鼠血经过 DEAE-52纤维素层析获得纯净锥虫,再经超声裂解,经过两次超速  相似文献   

3.
伊氏锥虫在我国地理分布广泛,寄生于马、驴、骡、黄牛、水牛、骆驼和犬等家畜体内,感染后发病急,死亡快,危害很大,多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研制防治伊氏锥虫病的疫苗,由于伊氏锥虫的抗原变异频繁,所以未能成功.我们曾对伊氏锥虫安徽株在动物体内抗原变异程序作了观察,发现有一定规律.因此我们对伊氏锥虫新疆株在兔中的抗原变异程序进行观察,用昆明系小白鼠95只,新西兰兔4只进行试验,先用来源于新疆骆驼株体内经过单虫克隆的虫株,接种兔2只,接种量为10~6条/只,每3d 采兔血一次分离  相似文献   

4.
体外培养伊氏锥虫变异抗原型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云南株伊氏锥虫克隆体外培养,培养后于第18-60d之间,每间隔一周通过免疫抑制鼠(CY鼠)克隆,建立了7个克隆群体,并将其分别与7种克隆特异性抗血清进行免疫溶解和中和试验。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地分离了B_8、I_2两株分泌抗伊氏锥虫单克隆抗体(McAb)的细胞系。首先用可溶性伊氏锥虫抗原接种BALB/C小鼠,经过一定的免疫程序后,取其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两次有限稀释法克隆,用ELISA方法选育出B_8、I_2两株产生抗伊氏锥虫McAb的细胞株。用琼脂扩散法与标准羊抗鼠亚类血清反应证明两种McAbs皆隶属于IgG_1亚类。细胞株在连续传代及冻存复苏后其分泌抗体能力稳定;经多种血清学反应证实,这两株McAb与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不起凝集反应,只有ELISA反应阳性。pH稳定试验表明,B_8株McAb比I_2株稳定。  相似文献   

6.
体外培养后分离出的3个伊氏锥虫变异群体,经环磷酰胺处理在鼠(CY大鼠)扩增收虫。虫体纯化后超声波裂解,超速离心制成了可溶性抗原,经Sephdex G-50脱盐和DE-52离子交换层析提纯可变表面糖蛋白(VSG)。  相似文献   

7.
将实验室培育的分别源于伊氏锥虫克隆 JGeL 和 JXlcl 的抗苏拉灭伊氏锥虫亚克隆 JGSR 和 JXSR 以小鼠连续传代,每3个月用体内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1次苏拉灭的 ID_(100)和 CD_(100);另于传代初和传代12个月后测定它们和它们各自对苏拉灭敏感的亲本克隆对硫胂聚氰胺、喹嘧胺硫酸盐和贝尼尔的敏感性.传代初,JGSR 和 JXSR 的苏拉灭 ID_(100)均为100mg·kg~(-1),CD_(100)分别为400mg·kg~(-1)和>400mg·kg~(-1).连续传代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盱眙县发生母猪锥虫病两例,一例未经治疗死亡,另一例以钠格诺尔治愈。由此分离到锥虫一株,为单型锥虫,波动膜及游离鞭毛均很明显,动基体靠近虫体后端。虫体长度为19.4~26.3微米,平均为22.9微米,宽度为1.3~2.2微米,平均为1.6微米。先后试验感染小白鼠53只,均于4—7天内死亡;兔5只于30—34天內死亡;犬3只于6~17天内死亡;仔猪2头,一头于第41天死亡,另一头耐过。所有动物均发生虫血症。以牛的伊氏锥虫致敏绵羊红细胞与本锥虫感染猪的血清可产生凝集反应;反之以猪的锥虫与已知牛的伊氏锥虫的阳性血清亦可产生团集反应。作者根据上述特点,和国外已报道于猪的8种锥虫进行了比较,认为属于伊氏雉虫。为此,无论猪作为伊氏锥虫保虫宿主,还是伊氏锥虫对猪的致病作用均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9.
以水牛泰氏锥虫细胞培养的虫体裂解抗原,致敏双醛化绵羊红细胞,用以检查乳牛和水牛的泰氏锥虫感染,不仅特异性强,敏感性也很高,且与伊氏锥虫无交叉反应,是一种简易快速而又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本法较外周血液虫体培养检出率高32—36%。用本法随机检查乳牛1168头,阳性581头,阳性率49.74%;水牛395头,阳性168头,阳性率42.5%。在伊氏锥虫疫区的水牛,用二种间接血凝方法检测,部分牛表现伊氏锥虫和泰氏锥虫均为阳性,表明水牛可同时感染这二种锥虫。本文还讨论了泰氏锥虫感染同乳牛白血病、盱眙水牛病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以及泰氏锥虫有可能致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牛羊四种寄生虫病联合诊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建立的酶标SPADot-ELISA联检牛羊血矛线虫、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病技术,已在浙江、四川、湖北、安徽等省62个县市试用56万余头,据50个县市对其中19490头份与酶标SPADot-ELISA检测牛羊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病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胛联与三联法,其血吸虫病、伊氏锥虫病和肝片吸虫病阳性符合率依次达99.13%,99.05%和99.21%。同时,对四联法血清学阳笥的4660  相似文献   

11.
二重PCR快速检测牛伊氏锥虫和牛巴贝斯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伊氏锥虫ITS序列(FJ416612)和GenBank报道的牛巴贝斯虫棒状结合蛋白1序列(FJ588013),设计合成2对特异性诊断引物,建立了牛伊氏锥虫和牛巴贝斯虫的二重PCR诊断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二重PCR诊断方法可扩增出牛伊氏锥虫和牛巴贝斯虫的特异性条带,大小分别为213bp和360bp,最低检出量分别为4.00pg和0.38pg。但对牛双芽巴贝斯虫、分歧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附红细胞体、巴氏杆菌不敏感。用该二重PCR方法对95份水牛样品和134份奶牛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水牛伊氏锥虫的感染率为13.7%(13/95)、牛巴贝斯虫的感染率为7.4%(7/95),无混合感染;奶牛伊氏锥虫的感染率为3.7%(5/134)、牛巴贝斯虫的感染率为0(0/134)。说明该二重PCR方法具有敏感、快速、特异的特点,适用于牛伊氏锥虫和牛巴贝斯虫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接受γ-射线和紫外线辐照的影响,定向选育突变虫株。首次对伊氏锥虫的细胞工程苗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受γ-射线或紫外线辐照的虫体接种小白鼠后,潜伏期和病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辐照虫体体外培养后接种小白鼠,潜隐期和病程均与对照组相似。经紫外线处理后辐照的伊氏锥虫转入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作支持细胞的培养基内培养,培养7~10d使突变表型表达。然后加入嘌呤类似物继续培养2周,筛选出基因突变株,建立细胞系。小白鼠试验测得该细胞系LD_(50)为10~(-3.5)·mL~(-1),比强毒株毒力减少60倍,其免疫保护率达90%。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3H—TdR掺入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和BA—ELISA方法检测家兔免疫后及攻虫后T细胞及特异性抗体IgG和IgM的动态变化。发现免疫后家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于24d达到高峰,第31天开始迅速降低。攻虫后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强度未见升高,而特异性抗体Igh、IgM均于第21天达到高峰,攻虫后IgG、IgM分别在第6天和第9天又达到高峰。结果表明,在这种抗锥虫免疫中T细胞没有起主导作用,而特异性抗体IgG和IgM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温氏附红细胞体诊断方法,根据温氏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946266),设计1对种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温氏附红细胞体的PCR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扩增温氏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特异性片段,检测温氏附红细胞体最低DNA量为0.178 fg。利用该方法对湖北省、江苏省和黑龙江省温氏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0.3%、5.3%、45.8%,说明温氏附红细胞体在湖北省、江苏省和黑龙江省均存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湖北省感染率较高、流行较广。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道地瓜蒌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水平对福建道地瓜蒌组织培养的影响,探讨福建道地瓜蒌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瓜蒌带腋芽的茎段接种于MS+1.0 mg·L-1 6-BA蔗糖培养基上,15d后外植体出现许多绿色的小芽点,芽点健壮;30d后,诱导出的丛生芽数平均达6.5个,长势快,平均出...  相似文献   

16.
A monoclonal antibody was used to show directly positive thymic selection of the T cell repertoire in mouse strains expressing the 17a beta-chain variable domain (V beta 17a) of the T cell receptor. In the absence of the potent tolerizing class II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molecule, I-E, peripheral expression of V beta 17a+ T cell receptors varied with the MHC haplotype of the mouse strain. In the most extreme case, H-2q mice expressed high peripheral levels of CD4+ V beta 17a+ T cells (14 to 19 percent), whereas H-2b mice expressed low levels (3 to 4 percent). Analysis of (b x q)F1 mice and chimeric mice showed that these differences were determined by positive thymic selection and implicated the thymic epithelium as the controlling cell type.  相似文献   

17.
In a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carcinogenesis, C3H mouse fibroblasts of the 10T 1/2 clone 8 line (10T 1/2 cells) were exposed to human neutrophils stimulated to synthesize 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 or to a cell-free enzymatic system generating superoxide (xanthine oxidase plus hypoxanthine). After exposure, the 10T 1/2 cells were either placed in tissue culture or immediately injected into athymic nude mice. Both malignant and benign tumors developed in the mice injected with treated cells, but not in those injected with control cells; in one instance cells grown from one of the benign tumors subsequently developed a malignant phenotyp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was also observed in treated cells in the experiments in vitro.  相似文献   

18.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79kd蛋白质是该属3个血清型所共有的抗原.用能表达该蛋白质片段的重组噬菌体Lambdagt11克降GB-2在宿主菌大肠杆萌Y1090菌株中表达该蛋白,免疫转印试验中的确产生了能为对79kd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T81所识别的表达产物。表达过程中,不论加入或不加蛋白分解酶抑制剂,在SDS-PAGE蛋白电泳及Westernblot中均未显示分子量大于β-半乳糠甘酶的融合蛋白的存在,而是产生了能为单克隆抗体T81识别的分子量分别约为50kd,30kd,26kd的3条多肽,用从凝胶中回收的这3条多肽混合物免疫的小鼠血清,在1:4稀释时,与MDV感染的DEF细胞在免疫荧光反应中呈阳性反应。此外,用抗β-半乳糖甘酶免疫亲和层析柱杜所得到的提纯蛋白质也不被单克隆抗体T81所识别.用和不用IPTG诱导的对照试验表明,在该GB-2克隆中的MDVp79基因的表达与Lambdagt11表达外源基因的通常方式不同,不需要PTG诱导,而是呈现结构性表达的特征,暗示该蛋白质基因的表达并不使用β-半乳糖苷酶基因启动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