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选用良种 品种选用原则:稳产、多抗、品种搭配、商品化程度高。我场是以半冬性搭配弱春性品种。弱春性以豫麦18为当家品种,半冬性以皖麦19为主。  相似文献   

2.
今年河南省小麦秋播的品种布局,总的原则是北部麦区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中南部麦区以弱春性品种为主,早茬搭配半冬性品种。注意适当压缩弱春性品种,适期播种,防止弱春性品种过分北移或播期不当引发冻害给生产造成损失;注意品种的成熟期,选用中早熟品种,可避免  相似文献   

3.
正一、备种、备肥(一)备种以选择高产稳产品种为主导,以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在确保用种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扩大高产、优质、抗病性好的弱春性、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品种布局要新老品种搭配、弱春性与半冬性品种搭配,注重推广抗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的品种,选用半冬性品种要注意品种的早熟性。南阳市宛城区以弱春性品种为主,搭配半冬性早熟抗病品种。南阳盆地麦区以先麦8号、郑麦7698、兰考  相似文献   

4.
刘磊 《河南农业》2017,(7):53-53
一、选用良种,优化品种布局小麦品种利用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科学选种,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弱春性品种为辅;优化品质,扩大优质强筋品种面积;积极引进示范有苗头的新品种。半冬性品种以西农979、百农207等为主,搭配周麦27、矮抗58、丰德存麦1号、洛麦26、西农3517等。  相似文献   

5.
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从我市多年生产示范看,适合我地种植的优质品种有:弱冬性品种可选用皖麦38;半冬性品种可选用新麦18,烟农19,周麦12等;弱春性品种可选用郑州9023,豫麦70等.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选择   半冬性品种以温麦6号、周麦16、新麦18、周麦18为主;弱春性及春性小麦品种以豫麦34和郑麦9023、豫麦1864、偃展4110为主;优质小麦半冬性品种以新麦18、济麦20为主;优质春性品种推广豫麦34、郑麦9023;旱地品种以济麦2号、洛旱2号为主.  相似文献   

7.
邓州市小麦高产优质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振荣 《河南农业》2014,(17):35-36
<正>一、选用优良品种要因地制宜选用审定过的高产、优质、抗性好、适合邓州市种植的小麦品种。原则上以弱春性品种为主,适当搭配半冬性品种。其中,弱春性品种以郑麦9023、偃展4110、LK198(兰考)、豫麦70-36、先麦10号、先麦8号、邓麦996等为主,半冬性品种选用洛旱6号。二、科学配方施肥施足底肥,用好追肥,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稳氮、控磷、补钾、增微。按照产量目标、土壤类型、作物茬口,根据测土化验结果,建议以下施肥配方:配方一,每667m2产500kg左右麦田,每667m2施纯氮(N)  相似文献   

8.
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半冬性选用准麦20、晚麦19;弱春性选用郑麦9023、偃展4110.淘汰易感病品种及其他老品种.播前进行晒、筛、选,做好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安徽省沿淮地区8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主栽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能的差异。[方法]4个半冬性品种分别为矮抗58、良星66、济麦22和烟农19,4个弱春性品种分别为安农0305、皖麦29、偃展4110、新麦20。[结果]从株高和节间长度来看,半冬性品种中矮抗58较好,弱春性品种中偃展4110较好;从壁厚和节间粗度来看,半冬性品种中济麦22和矮抗58较好,弱春性品种中偃展4110和安农0305较好;从重心高度、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来看,半冬性品种中矮抗58和济麦22相对较好,弱春性品种中偃展4110相对较好。[结论]沿淮地区抗倒伏能力较好的半冬性品种为矮抗58和济麦22,弱春性品种为偃展4110。  相似文献   

10.
一、选用良种,科学搭配 1.推广品种主推高产、优质、专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弱筋小麦扬麦13、皖协08等;中强筋小麦豫麦18、皖麦19、豫麦70、郑麦9023等. 2.种子质量国标小麦良种,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 3.因茬选种腾茬早的选用半冬性品种,如皖麦19、宿麦9908等,腾茬迟的选用春性品种,如豫麦18、皖麦33、扬麦13等.  相似文献   

11.
<正>一、选用优良品种 品种选用原则:早熟、稳产、多抗、品种搭配、品种的商品化程度高。我地适宜选用弱春性品种,以豫麦18为当家品种,合理搭配半冬性品种皖麦19。 二、播前准备 1 整地 大力推广机耕机耙,即深松耙播技术或深犁后耙,无论是深松或犁地,耕深都要求在25厘米以上。农机程序化作业,主要程序是机拉条田沟-打鼠道-播肥-深松-耕地-平地-播种-镇压。条田沟深  相似文献   

12.
<正> 1.选用良种,适期早播 适宜我地种植的冬性、半冬性品种,如优质强筋型小麦皖麦38、周麦12,中筋型新麦9号、皖麦46,普通小麦品种徐州24、皖麦36等。弱春性、春性品种宜选用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皖麦44、周麦11等。适期早播可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积温,为壮苗越冬打下基础。具体播种适宜时间为冬性品种10月1~10日,半冬性品种10月5~15日,春性品种10月15~25日。播种前,种子要进行精选、晾晒和发芽试验。小麦“三拌”下种,是我地小麦拌种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一、选用优良品种 品种选用原则:早熟、稳产、多抗、品种搭配、品种的商品化程度高.我地适宜选用弱春性品种,以豫麦18为当家品种,合理搭配半冬性品种皖麦19. 二、整地 栽培要求播前要有适宜的土壤墒情,墒情不足时应先造墒再起垄.如农时紧,也可播种以后再顺垄沟浇水.起垄前深松土壤20~30 cm,耙平,除去土坷垃及杂草后再起垄,以免播种时堵塞播种耧,影响播种质量.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部分复合肥.整地时,基肥的施用原则与一般的精播高产栽培方法相同,目前提倡的是肥料后移施肥技术,也就是基肥占全生育期的1/3,追肥占2/3.  相似文献   

14.
一、因地制宜,合理选用良种
  小麦秋播品种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高产稳产抗病品种为主导,以发展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在品种布局上,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寿县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半冬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泛麦5号产量最高,应扩大种植面积;春性弱筋小麦品种扬辐麦2号、弱春性中筋小麦品种偃展4110产量较高,可稳定种植面积;春性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产量最低,应缩减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6.
该鉴定试验以农业部《普通小麦冬春性鉴定技术规程》为依据,结合3因素(苗穗期、基穗率、穗粒数)聚类分析结果,对2014~2015年度冀中南冬小麦水地组区试的17个品种进行了春性鉴定.鉴定结果:春性品种有邯生730、衡11-6021;弱春性品种有龙华808、金禾12-089、轮选329、邢麦16;半冬性品种有石12-4117(近弱春性)、中信麦99、农艺麦2号、D11491、WF2号、乐土808、Jun-12、JF69、石11-4195、众信8678;冬性品种有曲麦26.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期、播种密度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大田条件下,选用典型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典型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时期和播种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和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在推迟播期情况下,适当增大播量,可明显提高叶面积指数,10月5日播种产量提高幅度达20.73%,...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对路品种 每年都要到正规售种单位选购高纯度的品种,最好采取以村为单位统一供种,集中连片种植.选择品种的一般原则是:早、中茬(玉米、大豆等)中上等肥力地块宜选用增产潜力大、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如豫麦47、郑麦98、新麦18、高优503等.晚茬(棉花、红薯等)中上等肥力地块宜选用高产、稳产性能较好、适宜晚播的弱春性品种,如豫麦34、郑农16、郑麦9023等.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提出,今年河南省小麦秋播品种布局上应参考如下意见:黄河以北地区,以矮秆抗倒、抗寒、耐病(主要是抗白粉病和纹枯病)的高产、优质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早熟弱春性品种;中南部麦区,以抗病(抗锈病、白粉病)、抗穗发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小麦处理在各生育时期群体动态的调查,分析播期播量对小麦群体、产量及其产量三要素的影响,以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弱春性小麦品种偃展4110为例,找出半冬性小麦和春性小麦在本地区适宜的播期播量,为黄淮南部(河南)小麦丰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