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揭示野皂荚种子萌发的特性,采用浓H2SO4酸蚀和高温水处理,在不同温度、光照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野皂荚种子直径约10 mm,千粒重(10.583±0.61)g; 其种子休眠是由硬实引起,属于强迫休眠; 破除其种子休眠的适宜方法可采用浓H2SO4酸蚀30 min,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达88%、75%、5.91以上; 最适发芽温度为25℃,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84%、50%、7.78; 光照对其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发芽试验,设置温度、光照、土壤含水量、激素浸泡和播种深度等处理,通过分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和胚根长等指标,研究环境因子和播种深度对南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荻种子在10℃下不萌发,在35℃时的发芽率最大,达92.00%;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综合比较后,认为南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35℃,属于喜高温型种子;南荻种子对光照敏感,光照24 h条件下南荻种子的萌发率最高,达95.33%,且幼苗生长良好;5%土壤含水量即能维持种子发芽所需的水分,表明南荻种子具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15%的土壤含水量更适合南荻种子萌发;50 mg/L 6–BA浸种可显著提高南荻的发芽率,当6–BA质量浓度提高到200 mg/L时,南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综合表现较好;南荻种子适合表层浅播,完全不覆土时的发芽率可达98%。合理调控环境因子可提高南荻种子的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3.
梁子宁  赖开平  朱意麟  方峰  叶一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34-13036,13044
[目的]明确不同条件下五月艾种子的发芽特性。[方法]通过发芽试验,考察了不同发芽床、温度、光照、pH、水势、播深、不同预处理条件、不同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等因素对发芽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发芽床中,五月艾种子在纸上(TP)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94.32%;在20~35℃条件下发芽率较高,其中在25℃下,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达到67.50%和93.25%;光照对发芽无明显影响;种子在pH值为4~10时,发芽率较高,为80.21%~92.98%;最适萌发水势为0~-0.2Mpa,发芽率为88.25%~93.02%;最适播深为0~1cm,出苗率大于92.53%;赤霉素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在冰箱中保存,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种子的活力。[结论]该试验对不同条件下五月艾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其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五月艾的引种、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明确温度、培养方式、盐分胁迫对何首乌种子发芽的影响,可以为何首乌种子发芽率检验及田间播种提供参考。采用培养皿法培养种子,统计发芽率。结果表明,何首乌种子在25℃时,发芽率最高;在盐胁迫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低盐条件下,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暗培养比光培养发芽率高,纸间比纸上发芽率高。何首乌种子发芽率检验时,应选择在25℃,无光照条件下,双层滤纸间培养,在发芽试验第9天,作为计算种子发芽势的天数。播种育苗田盐分浓度不能高于3 g/L,过高则影响何首乌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5.
采用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光照和采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对塔拉(Caesalpinia spinose Kuntze)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5~30℃为塔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萌发率在90%以上,平均发芽速率在7 d以内,但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平均发芽速率仅需2.77 d,5 d内即可萌发完全,发芽率达99%,发芽整齐。低温条件下,塔拉种子萌发较为困难,在5℃低温1个月内发芽率仅为32.50%,转移到25℃恒温箱后,5 d后发芽率达到90.83%。高温30℃以上也不适宜种子萌发,萌发率下降,胚根发黄,很难正常成苗;②光照对塔拉种子的发芽影响不十分明显,以每天光照12 h或遮光条件下发芽效果较好;③塔拉种子在PEG-6000浓度15%以下的水分胁迫下,萌发率和平均发芽速率无显著变化,萌发率可达87.5%以上。当水分胁迫加强,萌发率急剧下降,PEG-6000浓度达到20%时发芽率为70%,到25%时仅有16%的萌发率,到30%时种子基本不萌发。因此塔拉种子能忍受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PEG-6000浓度为25%时的水势可能是塔拉种子萌发的水分临界值。  相似文献   

6.
狼尾草种子萌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狼尾草在园林中更好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自崂山的狼尾草种子为材料,研究水分、温度、光照、基质及覆土深度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供试狼尾草种子的千粒重为2.34 g;18 h后吸水率达到最大,为45.6%;随着温度的升高,狼尾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上升趋势,光照对其萌发的影响不大;草炭+珍珠岩(1∶1)最利于种子萌发,出苗率达70.0%;随着覆土深度的增加,出苗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覆土深度为5 mm时,出苗率最高,达76.7%。[结论]狼尾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草炭+珍珠岩(1∶1)为最佳基质,播种以浅埋为好。  相似文献   

7.
海桑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影响海桑种了发芽的因子即光照,温度,海水盐度和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桑种子为需光种子,种子萌发需有光敏素参与,缺乏光照是造成种子发芽率低和不整齐的主要原因,播种前将种子在湿润状态下用700lx的光照射24~36h或用体积分数为10^-3的外源赤霉素(GA3)溶液浸泡36h,即可显著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实验室发芽适宜温度为30~40℃,最适为35℃,海水盐度在10‰以下有利于海桑育苗,最适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与光照对黄芩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2):208-210
为了探明黄芩种子发芽特性与温度以及光照的关系,采用6个温度梯度对黄芩种子在光照以及黑暗条件下进行处理,以期得到适宜黄芩种子发芽的条件,为中药黄芩的生产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温度对黄芩种子的发芽有着显著的影响,在黑暗条件下黄芩种子的最适温度为25℃,其发芽率高达94.5%;光照条件下,20℃是其最适发芽温度,发芽率高达96.5%。基于二因素有重复试验统计分析可知,黄芩种子为光不敏感型。  相似文献   

9.
以非洲山毛豆为材料,研究光照、变温、播种时期以及种子处理方式对山毛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变温和播种时期对山毛豆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种子处理方式(未冷藏和-20℃冷藏5 d)对山毛豆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影响;山毛豆种子发芽的最适生长周期是正常光照周期,最适变温为27~32℃,最适播种季节是夏天(5~6月)。  相似文献   

10.
鳢肠种子萌发及出苗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萌发试验研究了温度、光照、pH、水势、盐分对鳢肠种子萌发以及埋土深度对其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鳢肠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5~40℃,最适35℃;鳢肠为光敏感性种子,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在黑暗中萌发受到抑制,但不同光照周期对种子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鳢肠种子对pH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为4~10范围内均可萌发;鳢肠种子对水势非常敏感,随着溶液水势从0下降至-0.5 MPa,萌发率从97.78%降低为4.44%;对盐分不敏感,当NaCl浓度为0.15mol.L-1时,萌发率为42.22%。表土层的鳢肠种子出苗率最高,当埋土深度大于0.5 cm时不能出苗。该研究表明:耕作将种子带入土层,可有效治理鳢肠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a)不同播种材料萌发特性的差异,采用种子、果实及去翅果实在20℃光照条件下进行播种试验,探讨温度、光照、播种基质对其去翅果实萌发特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光照和播种基质条件下进行播种试验,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采用种子播种,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59.33%、46.67%、2.51,均显著高于果实和去翅果实,果实与去翅果实间无显著差异。温度对领春木去翅果实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极显著影响,15~25℃和20~30℃变温条件下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95、0.93,为最适萌发温度。光照对领春木去翅果实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影响。泥炭土、沙子、珍珠岩、蛭石4种播种基质中,泥炭土中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42.67%、26.67%、0.81,隶属函数值最高(0.76),为领春木最佳播种基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光照和覆土厚度对百里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恒温15℃、20℃、25℃、30℃不同处理下,温度对百里香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15℃/20℃、20℃/25℃变温条件下百里香种子的萌发情况。并采用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始发芽天数、发芽天数等指标对百里香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从15℃升高到25℃,百里香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上升。15℃~25℃是百里香的最适发芽温度区间,20℃/25℃是最适发芽温度条件。在不同光照情况下,25℃是最适发芽温度,16h光照/8h黑暗是百里香种子发芽的最佳光照条件,昼夜变温条件下更有利于百里香种子萌发。覆土厚度不应超高0.5 cm。储藏1 a的百里香种子发芽率可达86%,种子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3.
黄背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光照、NaCl胁迫对黄背草种子萌发影响的结果表明,黄背草最适发芽温度为25℃;光照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为光中性种子;黄背草在萌发期对盐敏感,盐胁迫能抑制种子的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随NaCl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核壳、盐和水分胁迫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核壳、盐胁迫和水分胁迫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种皮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其种子休眠是由于核壳的机械障碍和内源抑制物的综合作用。盐胁迫对种子发芽具有抑制作用,发芽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0.02~0.06 mol.L-1NaC l、0.01~0.02 mol.L-1NaHCO3胁迫对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但发芽时间延长,当盐浓度≥0.03 mol.L-1时NaHCO3胁迫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显著强于NaC l胁迫。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土壤干旱对种子萌发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处理,随着水势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及发芽活力呈下降趋势,在轻度水分胁迫下(-0.2 MPa)发芽率有所上升,表明长柄扁桃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耿氏假硬草(Pseudosclerochloa kengiana)的休眠特性以及温度、光照、pH、水势、盐分和埋土深度对其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皿法和盆钵法进行种子萌发和出苗试验,测定萌发率并计算种子萌发指数、种子平均萌发时间等指标。[结果]耿氏假硬草具有1个月以上的休眠期,5 cm土下层积和低温水储有利于种子休眠的解除;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0℃;耿氏假硬草萌发过程不需要光照刺激,且不同光照周期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影响;在pH值4~10内均可萌发,且不同pH值之间种子萌发没有显著性差异;对水势不敏感,当水势大于-0.6 MPa时其萌发率才有明显下降;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当Na Cl达到160 mmol·L-1高浓度时,其萌发率仍高达83%;种子在土表0.5 cm以上时出苗不受影响,当埋种深度大于2 cm时,已基本不能出苗。[结论]确定了耿氏假硬草具有1个月以上的休眠期且土下层积和低温水储可解除种子休眠;同时明确了温度、水势、盐分及埋土深度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光照和pH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光温因子对光皮桦种子贮藏和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光皮桦种子不同温度贮藏和种子发芽的光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5℃条件下,光皮桦种子贮藏10个月时仍保持45.0%的发芽率,种子寿命延长,满足了调节播种季节的需要。不同的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其发芽速度相近,且发芽速度快、整齐度高。光皮桦种子属光反应较强的种子,在苗圃地条件下,适宜的光照(半遮阳)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能力和幼苗质量,覆土和遮阳会使发芽能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气候箱内模拟林地环境条件,探讨了不同温度、光照和土壤含水量对子午岭建群种辽东栎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辽东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差异显著,其中最适温度为25℃;昼夜温差对种子发芽影响显著,15℃/25℃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而15℃/30℃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极低,说明温差过大不利于辽东栎种子萌发;在最适温度下,全光照时的发芽率达到97%,发芽势为80%,均高出其它光照处理;适宜辽东栎种子萌发的土壤含水量在15%~35%之间,最适土壤含水量为20%,此时发芽率为90%,发芽势为43.33%,发芽指数为3.0171.  相似文献   

18.
山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种子具有坚硬的种皮,自然状态下不易发芽,为解决此难题,本试验采用沙藏变温、热水浸泡、浓硫酸处理等不同方式处理种子,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吸涨率。结果表明:采用浓硫酸酸蚀种子35min,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98%、90%以上,沙藏变温处理种子发芽率高于50%,热水浸泡处理种子发芽率只有水温80℃、水浴30min时,发芽率为65%。由此可知破除皂荚种子休眠的适宜方法为浓硫酸酸蚀种子35min,其发芽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糙叶丰花草为海南本地常见的草本植物,适宜在热带果园作为草种生草栽培。为提高对糙叶丰花草种子的认识,为引种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了其种子的特性和发芽规律。结果表明:糙叶丰花草种子千粒重2.28 g,含水率22.93%,无硬实现象;种子存在初生休眠现象,休眠期长短不一;破除种子休眠的适宜方法是采用浓度150~300 mg/L 赤霉素浸种24 h,而采用热水浸种的效果不明显;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30~35℃,最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50%,播种深度在6 cm以上时出苗率较高。因此,建议在播种糙叶丰花草前,预先采用浓度150~300 mg/L赤霉素浸种24 h处理,播种时避开低温季节,深度以6 cm以上为宜,同时避免浇灌过量,有利于种子萌芽出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明光照和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沙埋深度、渗透势及盐碱环境等因子对杨柴种子萌发的影响特征,为提高其飞播种子萌发率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控制条件下,设置2个光照和5个变温复合处理、5个土壤含水量和6个沙埋深度复合处理以及各11个干旱胁迫、NaCl和NaHCO_3处理,研究杨柴种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沙埋深度以及干旱、盐碱胁迫的响应。【结果】黑暗环境对杨柴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20~30℃下,杨柴种子萌发快速且集中;光照条件下30/25℃为杨柴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黑暗条件下25/20℃为杨柴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5%和10%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杨柴种子沙埋深度为1 cm时萌发情况最好,土壤含水量与沙埋深度呈现显著负互作效应。渗透势为-0.30~0 MPa时种子发芽率均高于80%,渗透势为-0.50 MPa时发芽率低于20%;NaCl水平在0~0.6%时种子发芽率超过70%,当其水平为2.0%时发芽率显著下降,仅为20%;NaHCO_3水平在0~0.08%时种子发芽率超过70%,0.24%水平下发芽率低于20%。【结论】杨柴种子萌发阶段对温度较为敏感,黑暗环境对杨柴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20~30℃下种子萌发快速且集中。适宜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沙埋深度为1 cm时萌发情况较好;杨柴种子萌发对碱性盐胁迫的敏感程度高于干旱胁迫和中性盐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