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麦用MS增抗剂拌种,有显著的增穗(60.0万/ha—82.5万/ha)、增粒(4.7粒/穗—4.2粒/穗)、增产(16.2%—20.8%)作用,每公顷净增产900—1090.5kg,产出投入比为96:1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青稞新品系 87- 9- 5是甘南州农科所 1987年用 83A - 19- 1为母本 ,肚里黄为父本组配组合杂交、南繁北育、系统选育而成。 1992年参加品种 (系 )比较试验 ,平均产量 550 0 5kg/hm2 ,较对照品种肚里黄和长芒青稞平均增产 4 8 4 % ;1993~ 1995年参加甘南州青稞联合区试 ,平均产量 372 7 5kg/hm2 ,较对照甘青一号增产 13 9% ,居第 2位 ,差异极显著 ;1996~ 1999年多点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 4 2 94kg/hm2 ,较对照品种增产 2 5 38%。该品系生育期 110~ 115d ,株高 84~116cm ,穗长 6 9~ 9 4cm ,穗粒数 4 4~ 52粒 ,千粒重 4 2 1~ 4 8 8g。籽粒粗蛋白含量 11 2 % ,赖氨酸 0 4 9% ,淀粉 6 2 6 %。表现早熟 ,抗倒伏 ,穗大、粒多 ,穗脖坚韧 ,落黄好 ,较抗大麦条纹病。  相似文献   

3.
黄淮麦区麦棉两熟种植小麦平衡施肥 ,增加了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从而提高了小麦产量水平 ,小麦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 2 4 .3%~ 56 .8% ;施肥能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 ,其效率与施入化肥养分总量之间呈典型的抛物线关系 ,施肥处理每毫米水在每公顷土地上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小麦 1.9886~ 4 .2 6 56 kg。麦棉两熟小麦最佳施肥量为 377.12~ 389.15kg/hm2 ,N∶P2 O5∶ K2 O=1∶0 .5∶ 0 .5  相似文献   

4.
94dm3系大理州农科所 1994年采用系选育种方法选育的六棱大麦新品种。 1998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 ,平均产量 6 85 5 0kg/hm2 ,较对照品种品八增产 34 7% ;1999~ 2 0 0 1年参加大理州大麦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 70 2 6 0kg/hm2 ,较对照高产六棱大麦良种V4 3减 11 3% ,全生育期较对照早熟达 9d。该品种生育期 15 1d ,株高 85cm左右 ,穗长 3 7cm ,穗粒数 4 5~ 5 0粒 ,千粒重 4 0 g左右。试验示范表现早熟 ,高产稳产 ,增产潜力大 ,抗倒伏 ,粒多 ,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适应性强 ,抗旱耐寒性较好 ,生长稳健 ,成熟落黄好 ,易脱粒 ,1999~ 2 0 0 1年生产示范 190 5hm2 ,一般产量6 0 0 0kg/hm2 ,最高产量达 975 0kg/hm2 。  相似文献   

5.
旱地冬小麦施用钾肥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研究了豫西褐土区旱地冬小麦施用钾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施钾量(K2O)在0~112.5 kg/hm2的范围内,随施钾量增加,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各生育期总茎数及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施用钾肥对旱地冬小麦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7.9%~15.7%,最高产量(4 336kg/hm2)的施肥量(K2O)为114.2 kg/hm2,经济最佳产量(4 275.7 kg/hm2)的施肥量为77.4kg/hm2。  相似文献   

6.
2 0 0 1~ 2 0 0 2年 ,大麦新品种扬农啤二号在江汉平原引进种植 ,表现出高产、耐肥、抗倒、高抗黄花叶病。该品种生育期 185d ,株高 75~ 80cm ,在 2 0 0 2年 4~ 5月低温、多雨、寡照情况下 ,实收单产 5 730kg/hm2 ,比本地当家品种增产 112 % ,穗实粒数 18 1粒 ,千粒重 4 0 9g ,生长清秀 ,熟相好。在江汉平原种植 ,最佳出苗期为 11月 7~ 17日 ,目标单产为 75 0 0kg/hm2 。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为肥料登记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喷施2个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淮麦33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喷施2种微生物菌剂均能增加小麦每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增加小麦产量,较常规对照(CK_0)分别增产28.89、22.23 kg/667 m~2,增产率分别为8.12%、6.25%,且分别达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小麦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1较清水对照(CK_1)增产22.22 kg/667 m~2,增6.13%,达显著水平(P0.05);小麦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2较清水对照(CK_2)增产20.0 kg/667 m~2,增5.59%,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激抗菌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用激抗菌肥拌种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用激抗菌肥拌种有明显的促蘖作用,增加Ⅰ级分蘖数量,提高分蘖质量,并可显著提高植株主要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绿叶面积和成穗数,对穗粗数和粒重影响不大,增产8.8%,净增收543.8元/hm^2。在化肥用量减少25%~50%情况下,激抗菌肥拌种的产量与对照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生产成本降低140.9~353.6元/hm^2。不用化肥,仅用激抗菌肥拌种,小麦减产17.2%。  相似文献   

9.
为完善稻棵套播小麦轻型栽培技术 ,1997~ 1999年在张湾乡和平明乡进行了 6种密度和 7种施氮量的试验。通过分析密度、施氮量与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关系 ,初步明确淮北地区稻棵套播麦单产 6 0 0 0 kg/ hm2 的基本苗范围为 2 2 9.5 0~46 4.85万 /公顷 ,施氮量为 2 47.80~ 2 6 9.2 5 kg/ hm2。为提高群体质量 ,基本苗以 2 2 5~ 30 0万 /公顷为宜 ,施氮量以 2 2 5 .0kg/ hm2增产增收效果较好 ,比空白区增产 3133.35 kg/ hm2 ,每公顷增收 2 5 48.35元。  相似文献   

10.
皖麦 33是 1995年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获奖面包用小麦新品种 ,1999年科技部、农业部后补助优质农作物新品种 ,农业部推荐结构调整用新品种和安徽省重点推广的优质小麦新品种 (彩色照片见封三 )。该品种春性 ,中早熟 ,株高 80cm左右 ,有白粒系和红粒系 ,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增产潜力大 :一般公顷产 6 0 0 0~ 6 75 0kg ,高产条件下可达 75 0 0kg以上。分蘖成穗率高 ,穗层整齐 ,大穗多粒 ,穗粒数一般可达 4 0粒。(2 )品质优 :籽粒硬度中偏硬 ,面团弹性强 ,抗延阻力大 (最大抗延阻力 6 0 0~ 80 0 ) ,面团软化度低 (一般低于 5 0 ) ,…  相似文献   

11.
氮肥追施方式对不同类型土壤玉米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2年在吉林省中部地区(公主岭)和西部地区(白城)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追施氮肥方式对不同类型土壤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次性基施氮肥处理相比,2次追施氮肥处理和3次追施氮肥处理均显著的提高玉米产量,公主岭试验点提高幅度为5.4%~12.0%,白城试验点提高幅度为5.2%~10.0%。在不同追肥方式中,垄沟追施氮肥处理玉米产量均高于垅侧追施氮肥处理,提高幅度为1.4%~2.0%。适宜的氮肥追施方式可以提高玉米养分吸收总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当季回收率、氮肥偏生产力等指标,与一次性基施氮肥处理相比,2次追施氮肥处理和3次追施氮肥处理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公主岭试验点以N(2∶1∶2A)两次垄沟追氮处理最高,白城试验点分别以N(2∶1∶1∶1A)3次垄沟追氮处理最高,2次追施氮肥处理与3次追施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下,研究不同浓度S-诱抗素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作用和生理生化影响,综合评价后筛选出缓解玉米干旱胁迫的最佳S-诱抗素拌种浓度。系统聚状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诱抗素拌种能提高玉米发芽率和发芽势,提高种子抗旱能力。S-诱抗素拌种能显著提高玉米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减缓叶绿素的降解,同时通过提高PEP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活性,进而提高玉米光合能力,提高玉米抗旱性。S-诱抗素拌种对玉米有低促高抑效应,其中,0.01 g a.i./100 kg种子的S-诱抗素拌种能有效提高玉米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植物氨基酸液肥对甜玉米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施氮量减少40%的条件下,通过用植物氨基酸液肥拌种、拌种加叶面喷施使甜玉米的生理指标和产量发生明显变化。植物氨基酸液肥有促进甜玉米生长发育、增强生理活性、改善穗部性状、提高商业品质和加工品质的作用。试验还表明,施用植物氨基酸在一定程度上有替代氮化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兴立  谌涛  李健  杨青华 《玉米科学》2010,18(3):105-107
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拌种对玉米后期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均能增强后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积累,增加绿叶面积和提高叶面积指数,延缓后期叶片衰老。其中,处理C[300mg/kg丁二酸+0.3%壳聚糖(丁二酸∶壳聚糖为1∶10)]显著改善玉米穗部性状,增加玉米产量,增产率为9.04%。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结果证明,夏玉米基施或苗期追施普利复合生物肥450~1500kg/hm2,均有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达极显著增产的作用。其中以基施或追施1500kg/hm2效果最好,分别增加穗粒数147粒、99粒;千粒重提高21g、18g;增产34.2%和33.8%。并比基施或追施975kg/hm2、450kg/hm2的处理,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不同茬口下施氮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最佳效应,以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不同茬口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不同茬口下强筋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的影响。在0~240kg/ha施氮量范围内烟农19号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且旱茬麦产量极显著高于稻茬麦,主要是提高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沉淀值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旱茬麦的品质显著优于稻茬麦。在两种茬口下,烟农19号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与施氮量均成二次曲线关系,稻茬麦在施氮量为251.26~280.24kg/ha、旱茬麦在施氮量为281.03~303.02kg/ha范围内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可达到同步提高。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氮肥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且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显著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旱茬麦在拔节期至孕穗期、稻茬麦在孕穗期追施氮肥可同步提高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分阶段化学调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根据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的规律,对小麦实行了分阶段化学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壮丰安拌种能显著增加单株分蘖数和次生根数,有效控制拨节前生长叶片的长度和宽度;拔节前喷施壮丰安能显著抑制基部节间的伸长,增加每穗粒数;抽穗开花期喷施增粒增重剂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与大穗型品种相比,多穗型品种更适宜于应用化控技术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生育特点、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的规律 ,就膜侧小麦应用壮丰安的调控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壮丰安拌种能有效控制苗期叶片生长 ,明显促进分蘖的形成和根系的发育 ,有利于增强植株抗旱、耐寒性能 ,提高越冬保苗率 ;返青期喷施能显著抑制基部节间的伸长。壮丰安处理一般会引起小麦粒重的下降 ,拌种处理还会导致成穗数减少 ,但穗粒数的显著增加可有效平衡二者下降对产量的影响。膜侧小麦用适宜剂量的壮丰安拌种和喷施 ,一般增产 10 %~ 15 %。与常规露地小麦相比 ,膜侧小麦更适宜于应用化控制剂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9.
为探寻最优的白肋烟氮钾肥基追比例和追肥方式,试验设计5个处理,研究不同氮钾肥基追比例和追肥方式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40%氮钾肥作基肥、60%作追肥,栽后30 d打孔水溶穴施,烟叶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感官评吸质量显著改善,原烟外观质量明显提升;氮磷钾肥总量及基追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追肥采取水溶穴施优于固态穴施.适当提升氮钾追肥比例、采用水溶穴施追肥能促进烟叶品质提升,增加烟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种子包衣处理对夏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植株形态、生物力学特性、茎秆解剖形态等方面研究包衣处理与根部抗倒性、茎秆抗倒能力的关系,分析种子包衣处理对夏玉米抗倒性能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种衣剂可促进植株生长,使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根系发育较早,根条数增加;促进茎秆内部维管束和机械组织发育;茎秆含钾量增加,有利于抗拉力、抗折力、茎秆穿刺强度增加;可以提高植株抗倒能力从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