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研究间伐改形对陇东成龄乔化密闭富士苹果园树体枝类组成、花芽形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16年生密闭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隔株间伐改形和不间伐改形树体枝类组成、花芽形成、质量和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间伐改形后长枝和中枝占比率比不间伐改形分别减少5.97、5.88百分点;短枝占比率和优质短枝占比率比不间伐改形分别增加11.85、24.97百分点;顶花芽量比不间伐改形提高35.4%;花芽坐果率比不间伐改形提高23.4百分点;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分别比不间伐改形分别提高16.7%、17.3%;着色面积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比不间伐改形提高12.3,1.03百分点。间伐改形后花芽在冠层中的立体空间分布均衡,有效改善了不间伐改形树体花芽外移和上移现象。可见,间伐改形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密闭果园枝量繁多、树形紊乱等问题,还可有效改善枝条组成比例,提高花芽质量及坐果率,明显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间伐改形对成龄密植红富士苹果园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间伐改形对红富士成龄乔化密植栽培果园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大面积红富士苹果乔化密植园改造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典型15年生红富士乔化密植栽培果园为试验材料,研究间伐改形对红富士乔化成龄密植果园树冠结构、枝类组成、叶片质量、果实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传统整形修剪相比,间伐改形修剪后,苹果园总枝数降低到约1.07×106条/hm2,树冠下光合有效直接辐射提高了152.3%以上,枝类组成明显优化,短枝数提高了49.2%,长枝数下降了63.8%,冠径增长了65.9%,单株总枝数增加了47.0%,树冠结构趋于合理;叶片光合功能改善,单叶面积、百叶质量、百叶厚、干鲜比、叶绿素含量平均分别增加14.6%,32.6%,36.5%,18.4%和34.3%,抗病能力增强,腐烂病发生率降低了86.8%,单果质量、果面着色指数、光洁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34.1%,49.0%,45.6%和18.3%;第3年的平均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了199.9%和407.5%。【结论】在陕西渭北富士成龄密植果园管理中,采用隔行或隔株间伐,降低果园群体密度,促进个体扩冠生长,是提高果品质量与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3种管理措施对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密闭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苹果品质,寻求良好的管理措施。以10年生短枝红富士苹果为试验树,研究了间伐、提干和落头3种管理措施对老龄红富士苹果树的花芽分化、树体结构、光合能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能显著促进花芽分化,增加长枝和中枝的数量;提干表现出减少单株花芽分化量的效果,且随着干高的增加,单株花芽分化量呈减少的趋势,提干至干高为1.2~1.3 m会显著降低1年生枝的总量;树高高于1.7 m时对单株花芽分化量和1年生枝总量的影响均较小;3种管理措施均能提高红富士苹果树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提示较优的管理措施是密度840株/hm2左右,干高0.9~1.0 m,树高2.2~2.4 m。  相似文献   

4.
富士苹果3种树形的树冠生态因子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冠生态因子的研究对果树树形评价和优质丰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冠层分格测定的方法对短枝红富士苹果低干开心形、小冠疏层形和自由纺锤形树型的冠层主要生态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干开心形树生长季枝量最小,为153万条/hm2,冠层无效光区最小,为20.21﹪,相对湿度和风速较大,果实品质好;小冠疏层对形生长季枝量为158万条/hm2,冠层无效光区为24.32﹪,相对湿度小,风速大,果实品质较好;自由纺锤树形生长季枝量最大,为185万条/hm2,冠层无效光区最大,为32.50﹪,相对湿度最大,风速最小,果实品质较差.低干开心树形和小冠疏层树形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好,利于生产优质果.自由纺锤树形须进行改形修剪,减少枝量.  相似文献   

5.
为给‘Y-1’矮砧‘富士’高纺锤形树体最佳留枝量提供理论依据,以‘Y-1’矮化中间砧嫁接‘长富2号’为试材,通过中心干3 种留枝数量(30、35、40)处理,探讨其对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枝量增加,‘Y-1’矮砧‘富士’树体树高、干径相应增大,但不同处理对树高、干径、冠径、新梢长度和粗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留枝量35 和40 的树体光合有效辐射显著高于留枝量30 的处理,3 种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差异极显著,留枝量35 的冠下、株间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78、3.43,属于苹果栽培的最佳叶面积指数区间。果实产量随留枝量增加而提高,但这种影响在盛果期差异不明显,留枝量35 的树体优质果率明显高于其他2 个处理,同时,其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均极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最低,果实风味浓郁、品质最佳。综合考虑树体生长势、光能利用率、果实产量和品质、实际操作等因素,生产上‘Y-1’矮砧‘富士’高纺锤形树体的适宜留枝数量为35。  相似文献   

6.
在4年树龄的密植沙糖桔园进行的间伐改形试验结果表明:间伐改形后第2年,沙糖桔园的产量显著提高,成本降低,效益明显增加;对密植沙糖桔园进行合理的间伐改形,可提高果园产量、增加果园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间伐改形对陇东乔化密闭富士苹果园树体叶片光合、荧光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15年生密闭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树体叶片光合、荧光参数和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间伐改形不但可以显著提高苹果叶片光合能力,也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品质。间伐改形后,树体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比不采取间伐提高了12.4%、8.3%、17.4%;间伐树体叶片的PSⅡ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最大荧光产量比不采取间伐提高了3.0%、1.5%;叶片的吸收光能、还原QA能量和电子传递能量分别比不采取间伐提高10.4%、5.5%、6.3%;果实单果重、着色面积、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均显著高于不采取间伐处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均匀设计对黔南惠水烟区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对烤烟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调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惠水山地烤烟覆膜条件下,以施纯氮量105.0 kg/hm2,种植密度1.65万株/hm2,留叶数18~22片为宜;露地栽培条件下,以施纯氮量127.5 kg/hm2,密度1.65万株/hm2(行距为110 cm,株距为55~60 cm),留叶数20~22片为宜。  相似文献   

9.
以'岳艳'苹果的平邑甜茶高接树为试材,研究间伐对叶片光合参数、树体结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间伐处理的枝类组成得到优化,短枝比例增加,中、长枝比例减小;株间交接率明显下降,果园的通透条件得到改善,但对光合指标影响不明显.间伐处理的果实色泽、着色面积明显好于对照;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果园间伐对果树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搜集近20年(2000-2020年)来发表的文献,建立了包含130组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等相关内容的数据库,采用整合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产区、间伐类型、树龄以及种植密度等条件下间伐对果树叶片光合特性和苹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苹果园间伐可以改善果树冠下透光率,显著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促进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着色指数的显著提升.在不同产区、密度、树龄和间伐类型条件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幅范围分别为25.9%~55.1%、42.0%~80.7%、19.3%~45.0%,叶片胞间CO2(Ci)浓度在树龄≤15年时降低1.9%,树龄>15年时显著增加11.9%;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及着色指数增幅范围分别为10.6% ~ 24.6%、9.2%~l6.4%、5.6%~l6.4%和7.5%~32.6%,其中单果重效应值在不同产区和树龄的影响下均有显著差异;与不间伐(CK)相比,果园间伐后第1年苹果产量显著降低18.6%,3年或者3年以上时,产量显著增加,达18.9%.郁闭苹果园间伐能够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性,提高果树光合特性,进而促进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因产区、间伐类型、树龄和密度等影响幅度不同.因此,果园间伐时应综合考虑不同区域和果园条件,进而合理采取间伐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10年生的红富士/M26苹果为材料,研究了改形修剪量对枝类构成及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随改形修剪量的加大,中长枝比例增加,产量减少,品质改善,成花增加,大小年减轻;但改形过重会引起树势明显反旺,品质下降,成花减少。适宜的改形修剪量应为总枝量的50%~60%。实行强拉枝和加强夏季管理是改形后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改形对富士苹果密植树生长结果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9 a生M.26矮化中间砧苹果密植园多主枝分层树形进行稀枝控冠改为细长纺锤形后3 a内的效应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改形后,总枝量降低到1 052 280条/hm2,枝类组成明显优化,短枝率提高了25.4,长枝降低至12.1.树冠下光合生理有效辐射提高126以上,结果部位明显向短枝和树冠内膛转移,形成新的立体结果能力.果实品质明显提高,产量产值增幅显著,第三年树体生长结果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3.
平欧杂交榛84-1品系不同部位不同枝长的花果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枝条营养对花芽分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平欧杂交榛品系84-1树体不同部位不同枝长的1年生枝条的枝长、基部直径、顶端直径进行测量,统计其雌花芽和雄花序数量,对各类枝条着生果实进行外观品质和内含物测定。结果表明:84-1品系的产量75%来自长枝,上部枝条的产量是下部枝条产量的2倍;树体上部着生果实的单粒质量、果仁质量、果壳厚度、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树体下部的;上部中枝着生单位果序所需枝条长度为8.79 cm,基部(直径)/顶端(直径)的比值最小(2.48),萌发的雌花芽比例最高(47.47%),从枝条末端到枝条顶梢均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其枝条营养和果实品质最佳;下部长枝着生单位果序所需枝条长度为10.25 cm,萌发雌花芽比例最低(32.01%),其枝条营养和果实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14.
欧李是我区的一种野生果树,人工栽培尚属首例。本文以人工栽培的3年生欧李为试材,调查了株丛内不同类型枝条的生长量、粗度、成花数、座果率和单枝产量。结果表明:欧李不同类型枝条生长结果差异很大,以基生枝生长结果最佳,是欧李株丛的主要结果枝。提出了欧李的丰产形态指标为。欧李以带状栽植的方式为好,每带3行,带内密度1.0×1.5m,带间距离2.0m;每株丛结果枝数15个,其中基生枝11~12个,2年生枝3~4个;基生枝粗度0.40cm 以上,1级枝粗度0.25cm 以上;每年选留和培养新的基生枝12~15个作为更新枝。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苹果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佳灌水施肥组合,选取长势一致的11年生岩富10/M26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施肥量:F1(0 kg/hm2)、F2(施肥量1 050 kg/hm2:20-20-20平衡型水溶肥);设置4个灌水量:零灌水W1(0 m3/hm2)、低水W2(74.4 m3/hm2)、中水W3(148.8 m3/hm2)、高水W4(223.2 m3/hm2),共8个处理,灌水施肥方式为条施,在苹果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3次灌水施肥。结果表明,F2W4的产量最高,为14 237.71 kg/hm2,较F1W1(对照)的产量增加了26.68%,F2W4处理收益最高,纯收益为8.02万元/hm2,较F1W1(对照)处理纯收益净增1.04万元/hm2。灌水施肥对果实品质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果实红绿指数a...  相似文献   

16.
以晚熟白肉枇杷品种‘贵妃’为材料,研究不同结果母枝的性状对自然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疏果的情况下,梢长和叶片数是影响春梢果实穗重的主要生物学指标,其中梢长是影响夏梢果实品质的主要生物学指标;叶片数是影响夏梢坐果的主要生物学指标.贵妃枇杷生产上采用不疏果的栽培措施,若以春梢作为结果母枝,宜选择粗度大于0.9 cm、长度大于20 cm、叶片数为15~19的枝条;以夏梢作为结果母枝,则宜选择粗度大于0.7cm、长度大于30 cm、叶片数大于20的枝条.探讨不疏果条件下白肉枇杷贵妃的果实品质,认为运用贵妃的优良性状,辅以选用优良结果母枝,贵妃枇杷不采用疏果技术而生产优质果的栽培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直播稀植高产杂交棉农艺及冠层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挖掘杂交棉增产潜力,采用大田创建高产试验示范田的方法,以杂交棉稀植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棉密植棉为对照,分析棉花产量形成过程中农艺性状、冠层结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棉密植相比,杂交棉稀植条件下皮棉产量、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分别增加了7.9%~24.1%、34.8%~40.2%和14.3%~19.2%,果枝台数和倒四叶宽分别增加了18.9%、9.6%;且叶面积指数(LAI)和叶倾角(MTA)增幅分别为53.3%、23.9%~26.4%,冠层开度(DIFN)则降低了45.5%~81.1%。杂交棉稀植条件下,与皮棉产量2 500 kg·hm~(-2)棉田相比,3 000 kg·hm~(-2)棉田的单位面积株数、株高、果枝始节高度以及LAI、MTA分别增加了5.1%~15.1%、1~2 cm、2.2%、11.6%、4.8%,DIFN降低了56.7%。籽棉产量与LAI和果枝台数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总铃数呈显著正相关、MTA与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呈显著正相关,DIFN与单位面积株数显著正相关。综上,适度稀植条件下杂交棉充分发挥了杂种优势,棉株个体生长旺盛从而弥补群体的不足,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的同步提高是其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杂交棉稀植实现皮棉产量3 000kg·hm~(-2)的总铃数大于120×10~4 hm~(-2)、单铃质量大于5.31 g;果枝台数维持在10台,倒四叶宽大于18 cm;在盛铃后期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为4.3~4.9、MTA为52.7~53.1°、DIFN为0.011~0.015。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蒙古黄芪种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膜际栽培技术下设置DM为158 731株/hm2、ZM为185 278株/hm2、GM为266 800株/hm2,固定行距30 cm。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相关性分析了蒙古黄芪根系指标、光合指标、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根长、根鲜重及根干重显著正相关(P<0.05),与侧根数没有相关性;种植密度与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黄芪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种植密度与根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ZM密度下,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不同种植密度的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结果为ZM>GM>DM。综上所述,在膜际栽培条件下,ZM种植密度能够显著提高黄芪光合指标及产量质量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苹果冠层结构的三维虚拟植物模型,为精确、量化评价果树冠层空间结构及光截获提供方法指导,为果树树形选择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4年生矮化中间砧高纺锤形富士(西府海棠/M26/礼泉短富)为试材,以田间树体数字化测定为基础,获取枝叶特定形态参数,利用计算机模拟重建三维虚拟植物。借助虚拟植物模型进行虚拟试验,定量研究冠层结构、光截获和果实的空间分布。【结果】确定了树体枝叶间异速生长关系:枝(梢)长度分别与枝(梢)叶片数量和枝(梢)的总叶面积、叶片长度分别与叶柄长度和叶片宽度、叶片长度的平方与叶面积间均呈显著线性关系。结合三维数字化技术与枝叶间异速生长关系,构建了苹果冠层三维虚拟植物模型,结果表明:叶片数量及叶片面积模拟值与实测值间决定系数分别为0.92和0.9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8和31.5 cm2,相对误差分别为7.15%和5.86%。模型精度可满足冠层结构与光截获评价要求;模型可量化模拟各类枝梢及整体冠层叶面积、体积、光照射叶片面积、冠层或枝(梢)叶片被光线照射到的照射叶面积与总叶面积比值(STAR)、郁闭度、叶面积密度相对方差(ξ)及STAR值的日动态变化。矮化中间砧高纺锤树形枝(梢)主要分布于冠层高度0.5-2.5 m和距树干水平距离20-80 cm空间范围内,占总枝梢叶面积比例74.88%。整体冠层体积、郁闭度分比为4.47 m3、44.62%;营养短枝(梢)、营养长枝(梢)及果台副梢分别占树体体积的69.73%、43.50%和41.26%,三者郁闭度分别为60.77%、54.12%和83.15%,平均STAR值分别为0.10、0.23和0.13;各类枝(梢)STAR值空间分布规律明显,随冠层高度及距树干水平距离增大而逐渐增加。果实主要分布于冠层高度0.5-2.0 m和距树干水平距离20-60 cm空间区域;单位面积产量4.1×104 kg/667 m2;冠层适宜的营养短枝(梢)、营养长枝(梢)、果台副梢叶面积比例为69.70%-73.13%﹕11.25%-15.18%﹕11.16%-14.27%,适宜STAR值分别为0.08、0.14和0.11。整体冠层、营养短枝(梢)和果台副梢的STAR值日变化曲线近似于双峰曲线,营养长枝(梢)STAR值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各类枝(梢)STAR值皆与果台副梢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及横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三维虚拟植物模型可用于果树冠层结构及光截获的精准量化评价,STAR值可量化评价冠层光截获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