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4,(6):133-136
乳蛋白是衡量乳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乳腺合成乳蛋白的机理,探索奶牛将摄入的营养物质转化成乳蛋白的代谢过程及对关键基因的调控作用,已为提高乳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日粮蛋白质、能量、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素的角度,结合相关的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综述了营养素对乳蛋白合成的调节作用,为利用日粮营养素对乳蛋白合成的调节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限制性氨基酸研究是泌乳奶牛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其影响乳蛋白合成途径而进行的一系列体内外研究表明:底物效应可能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氨基酸及其构成作为信号因子对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影响。本文从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因素入手,概括了氨基酸供给、激素分泌及二者相互作用对乳蛋白合成的调节,以期为阐明氨基酸供给影响乳蛋白合成的途径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乳蛋白含量的高低是衡量乳品质的重要指标,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是乳腺合成乳蛋白的基本功能单位。必需氨基酸(EAA)作为乳成分前体物质,其不仅是乳蛋白合成的底物,而且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控乳蛋白的合成。本文综述了近年关于EAA对BMECs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系统研究氨基酸对BMECs乳蛋白合成的调控及提高泌乳奶牛氨基酸转化为乳蛋白的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肽作为乳蛋白合成的前体物之一,已证明其具有促进乳蛋白合成的功能,但其调控乳蛋白合成的潜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主要从小肽对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小肽的吸收与降解以及小肽调控乳蛋白合成的机制3个层面,综述小肽调控奶牛乳腺乳蛋白合成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奶牛乳蛋白合成的机制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乳蛋白作为乳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所有必需氨基酸。然而,奶牛乳蛋白的合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日粮组成、遗传因素、饲养环境等,但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研究乳蛋白合成机理,结合营养调控措施提高其在乳中的含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作者就目前日粮营养水平对奶牛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最近的研究表明,必需氨基酸不仅可以作为合成乳蛋白的底物,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控乳蛋白的合成.不同的必需氨基酸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乳蛋白合成的作用也不相同,既包括正调控作用,也包括负调控作用.研究不同必需氨基酸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分子机制将为提高乳蛋白合成率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mTOR信号通路及必需氨基酸通过mTOR信号通路调控乳蛋白的合成的研究进展,为揭示必需氨基酸作为蛋白质合成底物及细胞信号分子在乳蛋白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类食品对乳蛋白的需求造成了乳蛋白类价格持续上涨,犊牛代乳料生产中依赖乳蛋白的状况面临着资源有限和成本过高的困境.因而,植物性蛋白的加工和应用研究日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时代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有助于了解乳蛋白的组成、表达水平及修饰状态等,在乳蛋白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差异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可反映蛋白质的动态本质。本文主要就差异蛋白质组学在乳蛋白含量及组分、疾病生物学标记的鉴定及乳蛋白热处理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是衡量其泌乳性能的主要指标,也是规模化奶牛场获取高效益的关键。乳蛋白率是决定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调查大庆肇源某奶牛场2010年-2013年奶牛个体4 864条DHI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了奶牛群体平均乳蛋白率及其个体分布,分析了个体和环境因素对乳蛋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群的平均乳蛋白率为3.27±0.48%,72.4%的奶牛个体乳蛋白率高于2.95%,自然月份、季节、泌乳阶段和胎次对乳蛋白率影响显著(P0.05)。乳蛋白率与体细胞评分呈正相关(r=0.196),与日产奶量呈负相关(r=-0.647)。  相似文献   

10.
泌乳性状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蛋白质决定着乳产品的品质和风味。研究表明乳蛋白类型及其基因多型性与泌乳性状如产乳量、乳脂率、乳蛋白量及乳蛋白率有很强的相关性。本文就乳蛋白作为泌乳性状遗传标记的研究做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1.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泌乳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采用粗蛋白质相同而蛋白质组分水平不同的四种日粮(日粮粗蛋白质中瘤胃未降解蛋白质(RUP)比例由35.9%逐步提高到40.9%,其他营养成分基本保持一致),选择32头处于中产水平的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和泌乳日龄按配对法随机分为四组,研究了不同蛋白质组分水平的日粮对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蛋白质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粗蛋白质相同而蛋白质组分水平不同的日粮对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蛋白产量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乳脂率有下降的趋势,乳蛋白产量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牛乳中的营养物质对人类健康有着相当大的益处,乳蛋白和乳脂肪作为牛乳营养品质的物质基础,还与奶牛生产性能息息相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牛乳中基本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功能出发,重点介绍了饲粮组成的改变及添加植物提取物、微量元素、微生态制剂等对乳蛋白及乳脂肪合成与调控机理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调整饲粮营养组成,提高牛乳中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乳蛋白是乳中功能成分的重要来源,羊乳作为一种替代母乳的新兴乳源,已经成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其研究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乳蛋白品质及其稳定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乳类营养品质的高低,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乳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技术,以及羊乳蛋白质组成及其稳定性对乳蛋白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知羊乳中未知的生物活性蛋白,揭示羊乳蛋白质组的差异及其对乳热稳定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阐述了羊乳及其制品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乳清蛋白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乳清蛋白在乳粉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探讨了乳清变性程度对乳粉生产加工和保质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原料奶经过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后,乳清蛋白变性率分别为6.15%、18.45%、58.4%和10.8%。在整个乳粉生产加工过程中,乳清蛋白的变性率为90%~93、8%,控制温度和时间可获得不同变性程度的乳粉。  相似文献   

15.
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牛奶的品质和风味。牛奶中乳蛋白主要可以分为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种类型,其合成代谢过程均受到mTOR信号分子通路、JAK-STAT信号分子通路、GCN2-eIF2a信号分子通路的影响。牛奶中乳脂肪主要为三酰基甘油酯、磷脂等,对于牛奶的营养和风味均有重要影响,其受到脂肪酸相关酶ACACA、FAS、SCD1的调控。饲料营养是影响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精粗饲料配比及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等方面。本文对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合成调控机理,及日粮组成对其的影响机制进行阐述,为改善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乳蛋白是人类膳食蛋白的重要来源,在现代食品工业中,乳及乳蛋白已成为多种食品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组 分。但作为常见的过敏原之一,乳蛋白引起的食物过敏问题也已成为目前食品安全的重要研究热点。随着乳品工业 的发展,在不同乳品加工中引入的各种乳源以外的食品组分可能会在加工和烹饪条件下与乳蛋白相互作用,改变蛋 白结构,影响抗原表位,进而影响其致敏性。因此,本文从食物基中含有的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功能活性成 分及其他物质四方面探究食品组分对乳蛋白致敏性的影响,旨在提高食品组分中乳蛋白致敏性的科学认识,指导食 品加工安全,以降低乳蛋白致敏性,并为食物过敏性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腺中乳成分前体物对乳成分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成分的含量及组成直接影响牛乳的品质.本文主要综述了乳腺中乳成分前体物对乳糖、乳蛋白质和乳脂等合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乳脂和乳蛋白质产量,改善牛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4头处于泌乳前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配对设计分成4组,研究奶牛日粮中分别添加200g棕榈油脂肪酸钙、大豆油脂肪酸钙和葵花籽油脂肪酸钙对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种脂肪酸钙均不影响奶牛采食量(P>0.05);添加棕榈油脂肪酸钙后产奶量提高10.45%、乳脂率提高7.42%、乳蛋白率降低4.67%、乳干物质提高1.41%(P>0.05);添加大豆油脂肪酸钙后产奶量提高4.25%、乳脂率提高8.54%、乳蛋白率降低4.64%、乳干物质提高2.67%(P>0.05);添加葵花籽油脂肪酸钙后产奶量提高4.76%、乳脂率提高3.52%、乳蛋白率降低3.35%、乳干物质提高1.42%(P>0.05)。  相似文献   

19.
The frequencies of milk protein variants alphas1-casein, alphas2-casein, beta-casein and beta-lactoglobulin were determined in 182 milk sheep from 7 flocks in Lower Saxony and Saxony. The genotype effects of these polymorphic milk protein variants on milk performance traits were estimated for 173 ewes using a test day model with fixed regression.The model included the fixed effects of colour variant of the breed, region, lambing season, lambing year, lactation number and number of lambs born. The herd and animal effect were treated as random and the days in milk as linear and non-linear covariates. The milk protein variants of alphas1-casein and beta-casein showe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to protein content and the variants of beta-casein to milk fat content. Milk fat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milk protein variants of alphas2-casein, whereas the other milk performance trai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相似文献   

20.
季节对牛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牧场生鲜牛奶为实验材料,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T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12个月每日牧场生鲜牛奶的脂肪、蛋白质、密度、非乳脂固体等指标,研究了季节变化对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乳成分有较显著的影响,其中秋季的牛乳乳脂肪、蛋白质及非乳脂固体的含量为四季之首.实验证明,季节对乳成分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