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爲評估台灣茶樹種原之遺傳歧異性,本硏究由100條ISSR引子中篩選出12條可産生多型性條帶明顯的引子,這些引子共可産生67個的多型性條帶罁恳环N原之分子標誌數據進行UPGMA法分群分析結果,可將台灣133個茶樹種原區分成六大群,包括油茶群、赤芽山茶群、野生茶樹群、大葉變種與小葉變種混合群、大葉、小葉及大葉、小葉雜交種混合群及小葉變種群。而主成分向量分析的結果與利用群聚分析得到的親緣關係樹形圖結果相符合。台灣茶樹種原高比例的遺傳歧異度是由台灣的野生茶樹所貢獻,部分重要栽培種間的相似性仍極高。爲了探討制茶過程對分子級品種鑒定之影響及DNA分子標誌應用于成茶品種鑒定之可行性,本硏究分析不同發酵程度的茶類,在制茶過程中對DNA質量之影響,試驗結果顯示高溫殺菁過程嚴重造成成茶DNA的降解。利用各種類別成茶與新鮮茶葉(對照)所抽取之DNA樣品進行PCR擴增反應,結果發現分子量小於1,000bp的ISSRDNA條帶表現較穩定。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柳州融水县汪洞乡古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选取10个ISSR引物对87株柳州汪洞乡古茶树单株及4个对照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10条引物共扩增出6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64条,多态性比率达95.5%,每条引物扩增条带为5~9条,平均多态性条带6.4条。每条引物扩增条带的多态性为80%~100%,扩增条带大小在100~2 000 bp。供试样品的Jaccard相似系数在0.35~0.85之间,平均值为0.60。在相似系数0.6处可将全部91份样品划分为10大类群。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该古茶树群体资源单株间的亲缘关系,可为该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DNA分子标记在茶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是山茶属植物中最重要的作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茶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茶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有效的评价,以便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是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RFLP、RAPD、AFLP、ISSR、SSR等,它们各具其优点,并在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NA分子标记技术以后在茶树其他方面的研究中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古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  赵德刚  赵懿琛 《种子》2021,(5):7-14
为了解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古茶树的遗传多样性,本实验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45份古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100条ISSR通用引物中共筛选得到15条多态性好、可重复、扩增清晰的引物,利用筛选到的引物对供试的古茶树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5条引物共扩增出11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10条,平均多...  相似文献   

5.
利用RAPD和ISSR标记分析苎麻野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8个地方栽培品种为参照,应用RAPD和ISSR标记从DNA水平分析了来自于不同生态区域的30份苎麻野生种质的遗传背景.在31条RAPD引物中,共扩增出358个条带,平均产率为11.5条带/条引物;而在18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266个条带,平均产率为14.8条带/条引物.用NTSYs 2.0软件进行UPGMA法聚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0.73的相似系数水平上,均可将38份材料分成8大类群,对两种标记的比较和混合分析得出:RAPD和ISSR标记适用于苎麻野生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但ISSR比RAPD标记更适合苎麻野生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这为我们以后的苎麻杂交育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茶树无性系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我国36个主要茶树无性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20个ISSR引物在供试品种中共扩增出36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的99.7%,引物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平均达0.90。供试品种的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3和0.38。茶区内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低于总体水平,江南和华南茶区主栽无性系品种的多样性高于西南茶区。AMOVA分析表明区域因素引起的变异(占5.6%)远小于品种因素(占94.4%)。供试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58~0.84,平均为0.69,显示出我国茶树主栽品种的遗传基础已相对比较狭窄。ISSR聚类分析表明,中国台湾品种金萱与大陆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形成单独的个类。35个大陆品种聚成一个大类群,其中除宜红早形成独立的个类外,其他品种又聚为3个亚类群。亲缘关系树状图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我国主要茶树无性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今后茶树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11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TRAP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比较ISSR和TRAP在茶树中的标记效率;【方法】用12个ISSR引物和18个TRAP引物组合分别对11个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ISSR引物共产生61条带,多态性带占83.6%,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231~0.707。TRAP引物共产生69条带,多态性带占79.7%,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200~0.755。基于两种标记的聚类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TRAP聚类结果能较好地体现供试品种的亲缘关系、地域特性和树型特点,与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建立的分类结果比较一致。在11个茶树品种间以及在亲缘关系比较近的黄旦、铁观音、毛蟹、白样观音4个品种间,ISSR的标记指数MI值都高于TRAP的MI值;【结论】ISSR具有更大的标记效率。也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检测能力;TRAP比ISSR更适合于茶树特异种质资源和重要农艺性状的筛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所收集的55份福建茶树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扩增,并通过NTSYS-pc2.10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7份福建茶树品种为材料,对50条通用引物进行筛选,得到多态性好、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15条。15条引物共扩增出213条条带,20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所占比率为97.65%。55份茶树资源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4~0.91之间,表明这55份茶树遗传背景差异较大。并根据ISSR扩增图谱构建了遗传聚类图,明确了各茶树品系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茶树培育新品种奠定科学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茶树种内变异有各种分类,一致的是分为高杆或半高杆的阿萨姆大叶种和矮杆的中国小叶种两大类。阿萨姆种和中国种的变种间最大差异是耐寒性、树形大小及制茶品质。利用远离原产地的生态各不相同的两变种间杂交可培育出耐寒、制茶品质良好的新品种。日本自30年代半期开始这种杂交育种、中途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停顿几年,到现在为  相似文献   

10.
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ISSR和RAPD标记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分离出的链格孢菌株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比较2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链格孢遗传分析中的优劣,为研究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烟草抗病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28份烟草赤星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10个ISSR引物和10个RAPD引物;ISSR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1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6.82%,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3~0.97;RAPD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1.39%,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7~0.94。用SPSS 17.0 软件对2种标记遗传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种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正相关,表明2种分子标记方法都适合于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ISSR是一种多态性优于RAPD的标记技术。根据2种标记的结果,利用NTSYS软件按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差异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目的】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探索和研究它对茶业经济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法】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与分析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关系。【结果】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的礼仪、茶的科技成果等,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论】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产业,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向人们普及茶的知识、促进茶消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春季茶树碧香早的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将其固定及分别加工成六大茶类,比较研究了相同加工茶鲜叶及其干茶质量下的六大茶类体外抗氧化性能,以期为茶叶新产品开发及健康消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固定样及六大茶类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亚硝基、.OH及O2-.的能力均随茶汤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固定样、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白茶以及红茶对DPPH.的IC50依次为0.017、0.019、0.019、0.020、0.021、0.022和0.038mg干茶浸出物/ml,绿茶、固定样、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和红茶对.OH的IC50依次为1.438、1.695、2.988、4.163、4.606、4.881和6.847mg干茶浸出物/ml,固定样、乌龙茶、黄茶、绿茶、白茶、黑茶和红茶对亚硝基的IC50依次为1.285、1.401、1.514、1.525、1.847、2.146和5.163mg干茶浸出物/ml。说明由相同原料加工而成的六大茶类在浸泡相同质量干茶的条件下,因其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在体外抗氧化性能上存在差异,固定样及六大茶类的抗氧化能力大小在总体上呈现不发酵茶(绿茶)>半发酵茶(乌龙茶)>全发酵茶(红茶)的趋势,其中以清除DPPH.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茶在民间主要的生活礼仪与风俗之中所起的作用和蕴涵的意义的阐述。表明中国茶文化不仅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在民间广泛流传,而且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14.
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茶叶采用不同加工方式可以生产出6种主要的不同类型的茶叶。介绍了茶叶的发现和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茶叶的分类与营养以及下午茶的由来。  相似文献   

15.
勐海晒青茶品质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深入了解云南勐海县晒青茶品质及内在的优异化学成分,以县内10个乡镇晒青茶(古茶园和生态茶园)为试验材料,采用感官审评与品质成分检测分析结合研究。结果表明,勐海晒青茶条索紧结、显毫色润,滋味较浓,醇厚回甘;古树茶在滋味协调性、浓醇回甘上优于生态茶。总体上化学成分比较丰富,均值含量分别为水浸出物52.34%,氨基酸2.62%,咖啡碱3.94%,茶多酚40%,儿茶素总量18.28%,多酚类单体含量多少依次为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儿茶素(C)>表儿茶素(EC)>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较一般普洱生茶含量高,尤其是茶多酚、儿茶素总量、GA较为明显;含量变异系数在15%以上的成分为EGC、C、EC、氨基酸。古树茶中EC、氨基酸含量略低于生态茶,氨基酸、EGC、ECG含量变异系数高于生态茶,说明古树茶中的大部分化学成分含量不仅丰富,而且含量变异小。  相似文献   

16.
云南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茶传统文化,在文献资料查阅、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基础上,分析了哈尼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基诺族、白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和佤族等11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在茶树驯化、种植、制茶、饮茶以及古茶树保护等方面的传统知识,发现云南特有少数民族茶文化既有本民族鲜明的独特性又相互交融。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丰富多样、宝贵的茶文化资源,提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茶文化保护与利用建议,通过开展茶文化旅游、建立云南民族茶文化理论体系以及古茶树保护区等措施,既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对外界的影响力,又对当地生态环境及民族茶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实现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凝冻期间茶园管理水平,提高茶叶质量,对茶园及茶树苗圃管理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春采后的龙井长叶、黔湄601(无性)、名山131、黄金桂、名山213、福鼎(无性)、乌牛早、龙井43、黔湄601(有性)、福鼎(有性)10个茶树品种茶园采取留枝、疏枝打顶、撒施复合肥、喷施促控剂等基本耕作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所采取耕作措施对福鼎(有性)、龙井43两个品种座果率提高,对福鼎(有性)、福鼎(无性)、乌牛早的结籽增产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信阳地区茶叶生产质量,结合信阳茶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及信阳毛尖、信阳红茶的适制性,从园地规划整理、品种选择、茶苗定植技术要求、幼龄茶园管理技术等几方面总结了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20.
茶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是茶生产与消费大国,每年产生大量茶废弃物,既污染环境又造成生物资源的巨大浪费。笔者从利用途径的角度出发,简述了茶废弃物作为原料在提取活性成分以及制备茶渣吸附剂、活性炭、生物有机肥、动物饲料、食用菌培养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茶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同时采用多种技术对茶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可提升茶废弃物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最后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综合利用方案,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