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州区依托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等项目,大力开展梯田建设,目前全区梯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农田面积累计达到3.18万hm2,人均0.09hm2。秦州区梯田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建立机修梯田长效机制,实现梯田建设机械化;注重建设规模,创建精品工程;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完善管理运行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强化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提高工程质量。提出了该区梯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甘肃陇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发展旱作农业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从依靠人背肩挑到人机结合,再到近几年以机修梯田为主,走出了一条贷款机修、改土改田、治水治贫的新路子。到2004年底,全县梯田面积累计达到5.71万hm^2,其中机修梯田面积1.17万hm^2。  相似文献   

3.
定西市安定区坚持不懈开展梯田建设40多年。截至2003年,全区累计梯田面积达到9 99万hm2,基本农田面积达到11 76万hm2,人均0 3hm2,基本实现了梯田化目标。介绍了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甘肃省委、省政府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一核心要求,在2009年做出了启动实施500万亩(33.33万hm2)梯田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通过3年多的实施,全省梯田面积达222万hm2。工程建设中,建立了水保搭台、项目支撑、行政推动、整合资金、产业开发、目标考核等有效机制,探索出了"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建设、人机结合、机修为主"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路子,推进了梯田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升了旱作农业区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 三川河流域开展重点治理以来,机械修筑梯田在我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止1992年底,全县共新建机修梯田1266.8hm~2。在组织开展机修梯田中,我们对机修梯田投资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不断改革完善,由以修筑面积投资到按土方量投资,1991年又改为按“用功量”计算投资,既考虑修平土方量,又考虑土方运移距离(用功量=梯田修平土方×平均运距),并根据梯田适宜宽度要求,规定单位“用功量”计费标准,较好地解决了机修梯田中的合理计费和田面过宽或过窄的问题。其主要实施办法是: (一)加强技术指导,严格质量标准。明确规定,新建机修梯田必须做到“四结合、三达到、两不小”,即新建机修梯田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与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修地与埂坎利用相结合,与深耕结合;机修梯田集中连片面积必须达到6.67hm~2以上,一般地形田面宽度必须达到10m以上,当年机耕深度必须达到  相似文献   

6.
三川河流域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1982年~1997年重点治理期间,广泛推广了机修梯田、新修梯田培肥增产配套措施等科技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益。据调查,4县推广机修梯田3.533万hm^2,径流林业整地造林1.56万hm^2,梯田埂坎植物利用8466。67hm^2,坝地防洪保收2266。67hm^2。其特点是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在加强水土保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应认真研究解决好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7.
宁夏固原隔坡梯田模式建设内容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以来,固原县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展了隔坡梯田模式研究。截至2001年底,固原县共完成隔坡梯田1 000 hm2,隔坡种草2 000 hm2。据调查,隔坡梯田较同类地区连台梯田粮食产量增加750 kg/hm2,较同类地区坡耕地粮食产量增加1 500 kg/hm2;实施隔坡梯田模式与常规建设梯田、造林、种草相比,单位面积投资减少30%,节省劳力50%,介绍了该模式的适用范围及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8.
青龙河项目区位于夏县中条山前山沿地区,由南北晋河、大沟河和龙王沟3条小流域组成。总面积119.6 km2,水土流失面积112.7 km2,占94.2%。以中度以上侵蚀为主,年土壤侵蚀模数5 260 t/km2。已治理面积3 484 hm2,治理度30.91%。规划新增治理面积5 340 hm2,其中:机修梯田110 hm2,保土耕作600 hm2;营造乔木林520 hm2,经济林450 hm2,封禁治理3 660 hm2;建设小型提引水工程3处,淤地坝3座,田间道路22 km。通过短期强化治理,使累计治理度达到75%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25%以上,水土流失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9.
截至2010年底,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基本农田保存面积52 359 hm2,其中机修水平梯田37 426 hm2、水浇地10 400 hm2、旱川地4 533 hm2。这些基本农田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原州区坡耕地治理的重点是5°~15°的坡耕地,对15°~25°的坡耕地将采用逐年退耕的办法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0.
清水县机修梯田建设成效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清水县机修梯田的建设经验和建设成效,针对机修梯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发展对策,认为在整合项目资金、建立协作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将机修梯田建设与发展产业相结合,能够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