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人从2008~2010年利用成林桑进行多种形式(常规春压、春压环割、夏压新梢基部、夏压环割、夏压老条节部、夏压新梢节部)的压条繁育桑苗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生根方面来看,环割处理比非环割处理生根数量多,说明环割处理有促进压条苗生根的作用;从压条部位上看,以新梢基部区生根最好;从苗木生长情况来看,以夏压新梢基部区苗木生长最好;从产叶量方面来看,夏压区的春叶产量比春压区增加6%~8%。  相似文献   

2.
3.
凌川保  董春茂 《蚕业科学》1992,18(4):211-219
稀植新桑园绿枝水平压条快速丰产栽培技术。要点是:枝条平伏,埋条,摘芯,促进绿枝萌芽发根,增株、增条、增苗,形成配套技术。其建园投苗量减少约50%,当年产出提高80%,第三年形成公顷产茧1750公斤的桑园群体结构,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方法简便,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唐初阳  傅强 《江苏蚕业》2007,29(3):59-60
<正>根据桑树枝条或新梢节部的根原体压入土中可形成新根的原理,把母株上的枝条压入土中,露出新梢,即可使枝条节部生根,新梢成长。经过一定的生长阶段,然后割断压条枝与母株的联系,便成为独立的苗木。生产上利用压条补植缺株效果很好,已被广泛应用。为探索以繁育桑苗为目的成林桑压条繁苗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睢宁县蚕桑站于2005 -2006年,派驻4名蚕桑技术人员,在姚集镇程刘村负责示范、指导,组织部分蚕农帮助实施,进行多种形式的压条繁苗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唐初阳  傅强 《蚕桑通报》2007,38(3):13-14
根据桑树枝条或新梢节部的根原体压入土中可形成新根的原理.把母株上的枝条压入土中.露出新梢,即可使枝条节部生根,新梢成长。经过一定的生长阶段.然后割断压条枝与母株的联系.便成为独立的苗木。生产上利用压条补植缺株效果很好,已被广泛应用。为探索以繁育桑苗为目的成林桑压条繁苗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睢宁县蚕桑站于2005~2006年,派驻4名蚕桑技术人员。在姚集镇程刘村负责示范、指导,组织部分蚕农帮助实施.进行多种形式的压条繁苗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桑树枝条或新梢节部的根原体压人土中可形成新根的原理,把母株上的枝条压人土中,露出新梢,即可使枝条节部生根,新梢成长。经过一定的生长阶段,然后割断压条枝与母株的联系,成为独立的苗木。生产上利用压条补植缺株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高产密植桑园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产密植零园是以合理密植为前提,规范栽植为基础,肥培管理为中心,桑叶丰产为目标的低干型快速丰产桑园。高产密植桑园是蚕桑生产上的主要栽培形式,其对蚕农快速地产生养蚕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产密植桑园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是:选栽优良桑品种,科学规范地合理密植,适时养成低干树形,加强桑园的常规管理,做好桑树病虫害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8.
关于速成、高产桑园栽培技术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从明 《蚕学通讯》2004,24(3):44-45
栽桑的目的主要是在单位面积内获得高产、优质的桑叶.我区传统的栽桑模式多是"三丫九拳"式,该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树型高大、见效较慢(从栽桑到成园需3~4年)、产叶量低、叶质较差.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从2001年开始推广速成、高产桑园栽培技术,当年栽桑当年秋季开始养蚕,翌年秋季即为标准桑园.与传统模式相比:提前1~2年成园;667m2桑产叶量提高33%以上;667m2桑年养蚕由过去2.5盒增至4.0盒;667m2桑产茧由过去87.5kg增至155.4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本人在实践中的几点技术体会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密植桑园间作大蒜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金全 《北方蚕业》2008,29(4):59-59
近年来,随着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的稳步实施,密植桑园发展十分迅速。过去,在提高桑园单位面积效益方面,各地都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创造出了“桑-菜”、“桑-药”、“桑-菌”等成功模式和经验。我们立足当地资源和发展“三蒜”(蒜苗、蒜苔、蒜头)产业的优势,进行了密植桑园间作大蒜的探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密植桑园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全  温明路 《四川蚕业》2007,35(4):37-37,36
密植桑园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植桑形式,它是通过适当增加栽植密度,达到速效、高产的目的。桑树栽植技术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成活率的高低,而且影响到桑茁的生长及新建桑园的产量,因此,必须正确掌握栽植技术,努力提高成活率,促进桑树生长。1选择适宜的植桑地块土壤是桑树生长的基础。用于植桑的土地,在栽植前要进行深翻改土,加速土壤熟化。加深松土层,加速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为桑树生长提供良好条件。植桑地块应尽量远离一些厂矿及砖瓦厂。因为这些厂矿排出的废气容易污染桑叶,蚕儿食下被污染的桑叶后,易引起中毒。2桑苗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宽窄行桑园的建立和套种比较,证明宽窄行桑园比普通密植桑园的立体种植的综合经济效益好,宽窄行桑园是现代立体桑园建设的合理选择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春伐桑树不同伐条部位对产叶量影响的初步试验表明,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采取距离一年生枝条基部4~6 cm处(留芽2~3芽)伐条的剪伐方式,可显著提高芽条生长量和春叶产量,极显著提高秋叶产量,同时影响桑树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在勉县刘家山村蚕桑试验基地进行了5个桑树品种的比较试验。强桑1号、陕桑305、鲁插2号品种表现较好,产叶量高,抗病性强;湖桑32号产叶量低,抗病性差;鲁插3号表现中等。  相似文献   

14.
利用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对田间生长桑树进行生长过程观察及桑叶产量测定,结果显示:桑树收获条桑后的2个月内,当叶面积指数(LAI)<1.0时桑树的生长非常缓慢,当LAI>1.0之后,桑树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直至LAI达到最大值6.0,LAI值越大桑园透光率(D IFN)越小,但两者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桑树的生长,叶片的倾斜角度基本保持36°~45,°绝大多数集中在42°左右。于桑园LAI不同的3个时期测算的桑叶产量与实际产量相比,误差分别为-8.6%、-8.5%和+1.5%,认为采用该分析仪测算桑叶产量具有方便、快速且无损桑树生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桑苗繁育技术的革新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乡市进行了桑苗繁育技术的革新与推广应用,室内嫁接体移栽育苗,提高单位面积培苗密度以及利用苗叶养蚕等革新技术,对于优良桑树新品种的应用推广,提高单位面积培苗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及蚕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桑品种产质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增加单位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提高蚕桑产业的竞争能力,桐乡市于1998年引进近年新育成桑品种22个,经3年种植初选,将8个品种的成林桑,于2001—2002年连续2年作产质量、抗性和农艺性状的比较签定试验,筛选出了新一代4个桑树优良品种:丰田2号、农桑14号、农桑12号和育71—1,与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22.3%—34.9%,万头蚕收茧量增加5.3%—10.1%,万头蚕产茧层量增加10.5%—14.0%,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适宜于杭加湖和相应蚕桑地区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云南地理与气候环境特殊,高温干旱地区以红蜘蛛和桑蓟马危害严重,世代重叠,为害时间长,连续干旱少雨便有爆发成灾的可能;同一地区,一年中随着气候变化,降雨分布也将影响到该地区虫害的发生格局。由于云南有"雨便成冬"的特点,在桑树生长期如雨量充沛,普发性害虫红蜘蛛、桑蓟马为害受抑制,反之虫害上升。因此,气候变化改变虫害消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桑园种草养鸡模式对土壤化学质量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种草养鸡3年桑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探索桑园种草养鸡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鸡群生理代谢的作用和影响,桑园种草养鸡后,增加了土壤中N、P、K和Mg元素的含量,桑园土壤存在着酸化的趋势,种草养鸡模式加速了桑园土壤的钙素退化。  相似文献   

19.
桑园立体种植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桑园立体种植的理论基础、意义及现状,提出了实行桑园立体种植时的间作物选择要得当,主副作物生长要协调,配比要合理,投入要加强,生产要无公害。  相似文献   

20.
初始体重为 2 0 0kg的黑白花奶牛育成牛分别采食东北羊草 +青贮 +混合精料(A组 ) ,未处理稻草颗粒 +青贮 +混合精料 (B组 ) ,处理稻草颗粒 +青贮 +混合料 (C组 ) ,处理稻草颗粒 +混合料和处理稻草颗粒 +甲醛处理混合精料 (E组 ) 5组日粮 ,每组1 0头牛 ,试验期 6 1d ,混合精料和甲醛处理混合精料定量供给 ,每天每头 1 .74kgDM ,玉米青贮也定量供给 ,每天每头 0 .98kgDM ,其余粗饲料自由采食 ,东北羊草 ,未处理稻草颗粒 ,以及C组 ,D组和E组的处理稻草颗粒的采食量分别为 2 .81 ,3 .84,4.1 4,5.1 5和4.98kgDM/(头·d) ,A ,B ,C ,D和E组育成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797,82 9,90 5,898和91 5g/(头·d) ,其中C ,D和E组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但显著高于A和B组 ;饲料 (kgDM) /增重 (kg)比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用复合化学处理稻草颗粒可完全代替育成牛日粮中的东北羊草和青贮 ,且完全可以保证育成牛的生长发育。但精饲料中的豆饼和玉米经甲醛处理对生长牛的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