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棉花枯萎病菌的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棉花枯萎病菌公安菌株为材料,用D.Ianneli法提取菌丝孢子蛋白抗原,按改进的J.E.Devay免疫方案制备抗血清。琼脂双扩散测得效价达1/64,用琼脂双扩散、(比较)对流免疫电泳、间接ELISA及SPA-ELISA测定抗血清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4种检测方法基本上均能鉴别到尖孢镰刀菌种的水平,但不能鉴别到种以下的分类单位,4种方法检测所达的灵敏度依次为4.8625×10-2,6.078×10-3,3.799×10-4,3.799×10-4mg×ml-1。除此之外,本研究对琼脂双扩散法在真菌血清学上的应用上作了摸索  相似文献   

2.
瓜类枯萎镰刀菌拮抗菌筛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金花  王林霞 《干旱区研究》1997,14(2):76-77,50
镰刀菌引起的瓜类枯萎病是我国瓜类生产的重要病害,为了探索其生物防治途径,我们自1994至1995年,从茄子、麦子、刀豆、玉米根际上样中,筛选对瓜类枯萎镰刀菌有桔抗作用的细菌菌株,现将这些菌株的室内平板筛选报告如下;1材料1.1供试枯萎镰刀菌菌株来源:TF89菌株:甜瓜枯萎镰刀菌;XF89菌株:西瓜枯萎镰刀菌;HF。。菌株:黄瓜枯萎镰刀菌;以上三个菌株由新疆农业大学提供。TF1菌株:我们1995年从甜瓜种子上分离。1.2待测菌株采样地点:三富村小林场和安宁渠乡6队。2方法和结果2.1抗性分离试验;将茄子、麦子、刀豆、玉米根际上…  相似文献   

3.
西瓜枯萎病菌镰刀菌酸对西瓜苗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镰刀菌酸是由镰刀菌属中那些能引起多种植物萎蔫的病原菌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毒素,从发现至今已有60多年了,但关于它在病程中作用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而且意见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2014~2016年,由于栽培管理及重茬等原因,大白菜枯萎病在我国大面积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明确引起大白菜枯萎病的病原菌,本课题组从山东、内蒙古、河北、甘肃等大白菜主产区采集了具有典型枯萎病症状的病样,并对样品中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分别具有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 (F. solani) 和木贼镰刀菌 (F. equiseti)的形态学特征。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3种病原菌均能使大白菜发病,且发病症状与田间症状一致。此外,基于病原菌的rDNA-ITS和mt SSU序列的测序比对,3种病原菌与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的同源性分别达99%~100%,这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一致。尖孢镰刀菌引起白菜枯萎病为国内首次报道,而茄病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引起白菜枯萎病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镰刀菌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6.
促进镰刀菌产孢的培养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镰刀菌是真菌中一个重要的属,其中多种是重要病原,如麦类赤霉病菌,棉枯萎病菌等,但也有一些是有益的,如寄生于昆虫和锈菌及产生植物激素的种。镰刀菌的研究和鉴定主要依据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产孢细胞、厚壁孢子及菌落性状等。镰刀菌在常用的PSA、PDA等基物上,往往气生菌丝茂盛,色泽明显,但不易产生典型的孢子以供鉴定,产孢细胞亦难观察,这是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因此作者开展了筛选培养基试验,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是对棉花枯萎镰刀菌生理Ⅱ、Ⅲ型菌系的四个菌株用切割菌丝尖端和单孢分离的方法研究它们的异核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它们能以异核体存在,并有三种核型组成,通过对Ⅲ型菌系的野生异核体菌株及原生质融合异核体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致病力发生了变异,证明异核现象是Ⅲ型菌系致病力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培养条件对西瓜枯萎病菌镰刀菌酸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 l.f.sp.niveum(E.F.Smith) Snyder et Hansen]菌株在4种培养基(理查德培养基,Armstrong镰刀菌培养基,MS无机盐+蔗糖培养基,PDB培养液)中均能产生镰刀菌酸(Fusaric acid),理查德培养基中镰刀菌酸最高时的浓度是其它3种培养基的6~22倍。理查德培养基以C/N为5:1,葡萄糖为C源,NO-3为N源的营养条件较有利于镰刀菌酸产生。培养基初始pH值为4,通气和连续光照的培养条件最有利于菌株产生镰刀菌酸,烟酸的加入可终止镰刀菌酸产生。各培养基中孢子浓度与镰刀菌酸浓度之间呈负相关的变化趋势,培养基的pH值呈趋中(pH6~8)变化,与镰刀菌酸产生无相关性。在理查德培养基中,菌丝生长与镰刀菌酸产生之间存在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作物根际土壤的处理,分离纯化出92株细菌,从平板对峙培养和菌液对致病镰刀菌的抗生作用实验结果中,进一步筛选出12株对三种致病镰刀菌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  相似文献   

10.
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毒菌及脱毒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由镰刀菌在侵染小麦等禾谷类作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是目前小麦及其制品中污染最为普遍的一种真菌毒素。DON能够对真核细胞产生多种毒性作用,严重危害人畜健康。DON又是一种毒力因子,促进镰刀菌扩展蔓延,加重赤霉病发病程度。利用脱毒菌、脱毒酶对DON毒素进行生物脱毒是最好的脱毒方式之一,其可将DON转化成低毒或无毒代谢产物,减少毒素对人畜健康的危害。脱毒基因还可作为新型抗源用于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加速抗性品种的选育,从源头防止DON毒素的污染。本文概述了DON毒素生物脱毒的类型、代谢产物的毒性、脱毒基因的鉴定以及脱毒材料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DON毒素的生物防控和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毒菌及脱毒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由镰刀菌在侵染小麦等禾谷类作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是目前小麦及其制品中污染最为普遍的一种真菌毒素。DON能够对真核细胞产生多种毒性作用,严重危害人畜健康。DON又是一种毒力因子,促进镰刀菌扩展蔓延,加重赤霉病发病程度。利用脱毒菌、脱毒酶对DON毒素进行生物脱毒是最好的脱毒方式之一,其可将DON转化成低毒或无毒代谢产物,减少毒素对人畜健康的危害。脱毒基因还可作为新型抗源用于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加速抗性品种的选育,从源头防止DON毒素的污染。本文概述了DON毒素生物脱毒的类型、代谢产物的毒性、脱毒基因的鉴定以及脱毒材料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DON毒素的生物防控和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大豆中镰刀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对美国输华大豆真菌病害的监测力度,降低外来生物入侵风险,本文通过对美国进境大豆病菌分离,共得到32个菌株,并对其中3株镰刀菌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了它们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本研究从32个分离菌株中得到的3株镰刀菌分属于不同种,不仅证实了美国大豆中镰刀菌的多样性,也可为港口的植物检疫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香蕉镰刀菌冠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蕉镰刀菌冠腐病由半裸镰孢(Fusarium semitectum)、串珠镰孢(F.moniliforme)、亚粘团串珠镰孢(F.moniliforme var.subglutinans)及双胞镰孢(F.dimerum)引起,其中半裸镰孢致病力最强。4种镰刀菌均由伤口侵染,香蕉在采收、包装、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机械伤是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香蕉冠腐病原镰刀菌不存在潜伏侵染。目前利用聚乙烯袋进行香蕉常温防腐保鲜,冠腐病严重发生不仅和机械伤、温度有关,而且与袋内湿度、CO_2浓度高低也有密切的关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多脂介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高脂膜水乳剂:水为1:5:1000)浸蕉梳1分钟,防效高达90—100%。  相似文献   

14.
 镰刀菌酸(FSA)是尖孢镰刀菌产生的主要毒素之一,对病害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但是其产生及运输机制尚不清楚,明确镰刀菌酸在寄主体内的产生过程及运输方式对防控作物枯萎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以黄瓜品种津春4号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菌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 为试材,进行温室营养液培养试验,对不同侵染时期植株体内的病原菌及镰刀菌酸进行定量分析,结合韧皮部烫伤及分根根盒装置,探究镰刀菌酸的运输及分配机制。结果表明,病原菌的侵染首先从根尖或者侧根原基侵入根系,随后侵入维管组织并局限在木质部导管中,快速大量繁殖并开始产生毒素镰刀菌酸,镰刀菌酸主要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叶片,发病期(11 dpi)叶片中镰刀菌酸含量是根系中镰刀菌酸含量的10倍。病原菌主要借助镰刀菌酸加速植物萎蔫死亡,并且镰刀菌酸含量与病原菌数量的相关性关系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病原菌侵染与镰刀菌酸产生的关系,病原菌在根系定殖成功后快速繁殖进入潜育期,随后产生毒素镰刀菌酸,并通过木质部运往地上部,促进叶片萎蔫,加速病原菌进入腐生阶段。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在病害发生前期,未产生大量镰刀菌酸之前加强田间管理,以抑制或减轻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禾谷镰刀菌接种小麦幼芽及致病力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镰刀菌引起的赤霉病是危害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谷类作物的一种重要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温暖潮湿地区。在我国赤霉病发病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是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
昆虫天敌—虫生镰刀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镰刀菌是一类常见的真菌,它们既可营寄生生活,也可营腐生生活,适应性强,分布极为广泛,常导致各种作物的严重病害而倍受植病学家的注视,同时,它们还是昆虫的天敌,一些镰刀菌可寄生于昆虫,七十年代以来,用虫生镰刀菌大田防治害虫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了开发利用这一真菌资源,本文对虫生镰刀菌作一简要介绍,供生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吸水纸检验法,对北京地区22份辣椒(Capsicum annuum)种子样品的分析结果是: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串珠镰刀菌(F. moniliforme)、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半裸镰刀菌(F. semitectum)和茄病镰刀菌(F. solani)是5种常见的辣椒种生镰刀菌,其平均带菌率分别为1.0%,2.6%,0.1%,0.8%和0.2%。经发芽试验观察,在自然带菌的情况下,木贼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能分别使种子发芽率降低98.6%,39.8%、62.1%、2.7%和52.1%。经土壤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测定,除半裸镰刀菌对植株无明显致病性反应外,其它4种镰刀菌均能不同程度地引起植株枯萎和其它病理症状。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荸荠上镰刀菌种类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从浙江省11个县市采集病、健株及球茎标样共669个,经分离、纯化、鉴定,获以下7个镰刀菌种;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茄病镰刀菌(F.solani)、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和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田间观察和接种试验证明:F.oxysporum是引起荸荠茎秆枯萎的主要病原,这是一种新的危险性病害。病株矮小、黄化、基腐、后期倒伏。1986~1990年少数县市发病率达40%~50%。人工接种证明:F.acuminatum也属强致病性的种类。而F.proliferatum和F.solani则是引起贮藏期球茎腐烂的主要病原。其余种类仅具微弱或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堆上普遍产生的大量粉白色霉状物,经两年接种麦穗,引起了31.7—86.7%的穗腐,病穗上诱发出了大量的子囊壳,镜检证明,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禾谷镰刀菌的有性时期玉米赤霉菌(Gibberella Zeae(schw.)Petch]。据此认为,玉米秸秆堆上的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有必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于进一步查明我国棉花枯萎镰刀菌对高温的耐受力,以及利用这一特性在区分种、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