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规模化牧场的生产数据,对10 头出现屈腱挛缩的初生荷斯坦犊牛病因进行分析讨论,并浅谈了预防和治疗效果,以期为规模化牧场解决犊牛屈腱挛缩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犊牛屈腱挛缩病俗称"栽蹄""、滚蹄",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犊牛残疾而失去行走能力,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甚至丧失生产能力。1临床症状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较轻的,常以蹄尖负重、行走时容易猝跌,球节腹曲为特征,严重者则球节基本不能伸展,球节前面接触地面行走。后天性屈腱挛缩,初以蹄尖负重,随着病情发展,逐渐蹄踵增  相似文献   

3.
<正>屈腱断裂包括指(趾)浅、指(趾)深、悬韧带和跟腱的断裂。由于屈腱腱束的纵向排列结构特点以及腱对机体的强力支持作用,致使腱断裂之后很难将两断端缝合连接,患畜多以废役淘汰处理。近年来,们对开放性屈腱断裂采用腱两断端皮外接结缝合、有效的夹板绷带固定和合理的全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技术,取得满意疗效。2014年,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兽医门诊部共收治屈腱断裂3例,其中骡1例,驴2例。该组  相似文献   

4.
幼畜先天性腱挛缩主要发生在屈腱,是牛最为普遍的先天性缺陷,犊牛多为两前肢患病,后肢发病的极少。在北京黑白花牛群中,几乎每年每个牛场都有此病发生,我场牛群1986—1989年初生犊发病率为0.7%强(6/843)。治疗该病以往多采用石膏绷带或夹板绷带固定等保守疗法,对严重病例疗效不够理想,且医疗费用较高,病程亦长。几年来,我们对不同程度的屈腱挛缩分别采用绷带固定和切腱术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1年中我场和其它单位及个体户时有发现犊牛先天性浅屈腱挛缩,这些犊牛出生均以腕关节作为支点爬行,体质健壮,食欲良好,基本与正常犊牛相同。这些犊牛过去均未被利用而被淘汰。笔者手术治疗2例,效果良  相似文献   

6.
手术结合夹板固定治疗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李铁拴(河北农业大学牧医系,保定071001)徐丰勋(河北农大教学实验场)某奶牛场近几年先后发生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9例,经手术结合夹板固定进行治疗全部治愈,报告如下。一、临诊症状9例患牛中6例症状较轻,3例症状较...  相似文献   

7.
屈腱挛缩是初生犊牛比较常见的肢蹄疾病,如果诊治不当,会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主要分析了犊牛产生屈腱挛缩的原因,并初步探讨了防治方法,以期为规模化牧场犊牛的饲养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奶犊牛屈腱挛缩,临床上并不多见。但是因本病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常导致病牛淘汰,给养牛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采用夹板简易固定疗法,对数例病例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治疗几例新生犊牛屈腱挛缩病,列出了治疗该病效果较好的几种方法,并针对性的分析了该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供业内人士参考. 屈腱挛缩病俗称"栽蹄"、"滚蹄".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将会导致残疾而失去行走能力,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甚至丧失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幼畜先天性腱挛缩主要发生在屈腱。在牛,本病是最为普遍的先天性缺陷,许多品种的牛都可罹患。犊牛多为两前肢患病,后肢发病的极少。在北京黑白花牛群中,几乎每年每个牛场都有此病发生,就我场牛群而言,1986—1989年初生犊发病率为0.7%强(6/843)。关于该病的治疗,以往大多采用石膏绷带或夹板绷带固定等保守疗法,对严重病例疗效不够理想,且医疗费用较高,病程较长。几年来,我们对不同程度的屈腱挛缩分别采用绷带固定和切腱术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用制动固定法治疗家畜腱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由于多数家畜属役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犁、铁锹等刃性物致家畜四肢损伤,造成腱断裂。多见于趾屈肌腱、跟腱及指总伸肌腱和跗前屈肌腱。在腱断裂的缝合过程中,往往因固定不当造成难于缝合或缝合后出现再断裂现象,下面就在实践中采用的固定与缝合方法介绍如下,以共同探讨。1后肢指深屈腱断裂的缝合固定方法用此方法不必将病畜吊起固定,可让其自行起卧,不过愈后稍有滚蹄现象。2跟腱断裂的缝合方法跟腱断裂难固定,在缝合时腱易缩入腱鞘内,故在缝合过程中,首先纵向切开皮肤,将腱的两个断端拉到一起使横面对齐,然后缝合腱;再缝合皮肤,最…  相似文献   

12.
家畜四肢屈腱断裂,是兽医门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外科损伤性疾病。过去我院对本病治疗采用手术缝合,石膏,竹板固定方法,效果均不满意,甚至失败。自1979年开始我院试用特制高跟蹄铁,  相似文献   

13.
一些教科书在牛子宫脱出治疗时,为防止再脱,用排球胆、气球、酒瓶等物嵌塞或者对阴唇作扣状减张缝合,必要时还得进行尾荐间隙的硬膜外腔麻醉,虽取得较好疗效,但在农村,往往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及时治疗。另方面作减张缝合也会因为努责而造成阴唇撕裂,以致粪便污染伤口而化脓。  相似文献   

14.
脐疝是幼畜尤其是犊牛发病率较高的外疝之一。犊牛、幼驹的脐疝基本上都是可复性疝。在诊疗中,根据脐轮(疝轮)开张的大小与并发症,灵活采用保守或手术、并辅以对症治疗。对脐轮开张二指以下的可复性疝,采用人医用收腹带固定的方法保守治疗;对开张二指以上的可复性脐疝、嵌闭性脐疝病例,则采用手术切开(母畜用月牙形切口、公畜为马蹄形切口)、清理还纳内容物、减张与结节缝合闭锁脐轮。在临床上共经诊脐疝幼畜87例(幼驹6例、犊牛81例),治愈84例,死亡3例(均为犊牛并发脐炎病例),治愈率96.6%。  相似文献   

15.
犊牛屈腱挛缩症俗称“栽蹄”、“滚蹄”。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将会导致残疾而失去行走能力,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甚至丧失生产能力。1症状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较轻的,常以蹄尖负重,行走时容易猝跌,球节腹曲为特征。严重症则球节基本不能伸展,球节前面接触地面行走。后天性屈腱挛缩,初以蹄尖负重,随着病情发展,逐渐蹄踵增长,呈木脚姿势,球节向前方突出。如果不加矫治,常引起创伤,损伤关节,并发化脓性关节炎。2治疗2.1将患肢的球节拉开,使蹄面完全着地,用夹板、绷带加以固定。2.2如果症状较重时,除上述方法矫正外,还应静注10%葡萄糖酸钙40毫…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笔者所在牛场近两年发生的16例新生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病例进行了病因分析,并介绍了相关治疗情况,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奶牛屈肌腱完全断裂,多因暴力所致,治疗困难很大。我们曾对两例开放性屈肌腱完全断裂,采用断腱“8”字缝合后,以特制的高跟连尾带翼蹄铁临时固定,促进断腱愈合获得成功,报告如下。一、病例简介1986年4月刘××9岁奶牛,右后肢跖部趾深屈肌腱被利刃所伤完全横断,三天后来院诊治。  相似文献   

18.
正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症表现程度不同,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残疾而失去行走能力,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甚至丧失生产能力。先天性屈腱挛缩较轻的,常以蹄尖负重,行走容易猝跌,球节腹曲为特征。严重症则球节基本不能伸展,球节前面接触地面行走。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治,常引起创伤,损伤关节,继发化脓性关节炎直至淘汰。1判定标准犊牛自出生后,精神、食欲均正常,两后肢正常站立负重,而两前肢或一前肢微弯曲,但勉强能  相似文献   

19.
二十多年来,我院门诊曾收治大小家畜开放性腱全断裂40余例,都因感染化脓而失败。1984年以来,我们在患畜局部创伤处直接撒布高锰酸钾粉,对控制感染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腱全断裂后,由于肌肉的牵拉,腱的断端向近心端收缩,形成较大的断端间隙。据此我们采用了将腱两端尽量靠近的屈曲固定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近3年共收治犊牛开放性腱全断裂4例,全部治愈。其中1例为跟腱全断、2例为后肢趾浅趾深屈腱全断,1例为前肢指浅、深屈腱全断。主要症状:患肢机能障碍、站立时患肢不负重、悬蹄着地,蹄尖翘起,行走时高度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4月 5日 ,江苏双宝乳业公司奶牛场 1头母牛产 1母犊 ,出生后两前肢球节屈曲 ,球节背侧接触地面 ,行走时易跌倒 ,精神及食欲均正常 ,两后肢正常。治疗 :包扎石膏绷带 ,在打绷带同时 ,将患肢的球节拉开 ,使蹄负面完全着地 ,再用石膏绷带固定。每天驱赶运动 3~ 4次 ,以防发生褥疮。 1 0天后拆除绷带 ,犊牛基本恢复正常。体会 :犊牛先天性两前肢屈腱挛缩较少见 ,发现后应及时治疗。否则 ,球节背侧长时间接触地面 ,可引起损伤 ,甚至继发化脓性关节炎 ,最终被淘汰。犊牛先天性两前肢屈腱挛缩的治疗@王世国$江苏省连云港市双宝乳业有限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