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林业生产发展,松林面积逐渐增多,松毛虫蔓延范围不断扩大,危害也日趋严重。至一九七○年,我场一万五千亩松林中已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面积,蔓延了松毛虫。尽管连年进行化学防治,目前仍有百分之五十的松林长势衰退,其中有百余亩松林因虫害致死。 为了有效地控制松毛虫危害,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八年我们引用赤松毛虫病毒进行防治,共三千余亩效果良好。同时作了一些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九省(区)松毛虫主要有赤松毛虫、油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三种。赤松毛虫常见于山东、辽宁两省及河北东部林区,油松毛虫多发生在河北、山西、陕西三省,落叶松毛虫分布在东北三省到新疆一带。仅据山东、辽宁、吉林、河北四省1972年的统计。松毛虫发生面积800余万亩,约占松林总面积的30%左右。有些林区,由于松毛虫的连年危害,造成大片松林枯死,为林业生产上的一大害虫。 解放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广大干部、群众、科技人员,认真落实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伟大指示,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九省(区)松毛虫主要有赤松毛虫、油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三种。赤松毛虫常见于山东、辽宁两省及河北东部林区,油松毛虫多发生在河北、山西、陕西三省,落叶松毛虫分布在东北三省到新疆一带。仅据山东、辽宁、吉林、河北四省一九七二年统计,松毛虫发生面积800余万亩,约占松林总面积的30%左右。有些林区,由于松毛  相似文献   

4.
赤松毛虫(D endro lim us spectab ilis Bu tler)是阜新地区松林中的主要害虫,常年危害大面积松林。自1998年以来,我们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对该虫实施工程治理。从改善松林生态条件入手,采用综合技术措施,集成、组装、配套推广应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实现持续控灾、减灾。  相似文献   

5.
烟台市共有松林284.5万亩(其中赤松232.9万亩,黑松林51.6万亩),每年赤松毛虫发生面积在100万亩以上。根据辽宁省利用拟除虫菊酯毒笔防治松毛虫的经验,我们从1984年春,进行了防治试验,1985年即在全市进行了大面积推广。现将防治试验和推广应用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连云港市云台山区拥有松林面积25万余亩,90%以上是赤、黑松。赤松毛虫是为害松林的主要害虫,在云台山区,赤松毛虫一般为一年一代,在气候异常的年份会出现二代分化的现象,即一年二代。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及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连云港市每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化学防治。本文通过1984—1991年八年的化防结果调查,拟对化学防治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并探讨松毛虫的综合治理措施。 1 化学防治措施的经济分析 1.1 危害及防治情况。云台山区的松毛虫,每年春、秋各为害一次,7—10年周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松毛虫发生世代和世代分化的复杂性,包括落叶松毛虫、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和油松毛虫等。发生世代因地区不同而异。在同一地区,由于松毛虫幼虫的滞育,常出现世代分化。世代分化比例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松林和不同树木之间都有差异。在同一地方,不同年份也有差异。滞育与幼虫孵化期、气候、生态条件和食料有关。本文还讨论了“油松毛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林业科学,1987,23(3)〕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松毛虫是松林的大害虫。现已查明我国共有26种松毛虫,其中台湾省有12种——阿里山松毛虫Dendrolimus arizaha(Wileman)和花缘松毛虫D.inouei Lajonquiere(大陆尚未发现)大陆24种。但发生面积大,为害最严重的仅8种,它们是落叶松毛虫D.superans(Butler)、赤松毛虫D.spectabilis(Butler)、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马尾松毛虫  相似文献   

9.
<正> 赤松毛虫是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县历年发生松毛虫二十万亩左右,占全县松林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对松毛虫的防治,历来用广谱性杀虫剂,虽然杀虫效果均在80—90%以上。但由于长期使用,不仅松毛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而且严重的污染环境,杀伤了大量的天敌,破坏了森林生态平衡。为了解决这个矛盾,1985年春,我们与北京林学院在岩子口、东新寨、西郁沟三个村6800亩松山上搞了灭幼脲防治松毛虫的试验,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县东临海,西靠山,全县宜林地面积98万亩,有林面积67万亩,其中马尾松林占80%以上.由于松林面积大,林相单纯,气候温暖湿润,很适宜松毛虫生存,而致松毛虫危害猖獗。历年来受害松林面积都在万亩  相似文献   

11.
阜新赤松毛虫在松毛虫种群数量中占松毛虫总数的99%以上,是以赤松毛虫为预测对象的地区。我们在2002~2006年,应用性信息素对赤松毛虫做了有效诱距测定、诱芯时效测定、诱捕器最佳悬挂高度、诱捕量与下一代幼虫发生量及林分因子对映关系;并应用GPS定位方法开展赤松毛虫性信息素预测预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化学农药控制油松毛虫试验研究张元河(江北县林业局)油松毛虫分布在全县马尾松林内,从北到南逐渐严重,年年有灾,3年一大灾。大灾之年成灾面积达3~4万亩,试验林与对照区比较,每年损失木材按0.1m3/亩计算,全县25万亩马尾松中、幼龄林损失木材2.5万m...  相似文献   

13.
鹰潭市位于赣东北中部,总土地面积为3547平方公里,有马尾松林137万亩,其中松毛虫常灾区松林92万亩。1986年我市开始进行综合防治松毛虫工作,五年来,通过对松毛虫进行综合防治,全市虫情控制在30万亩的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按防治指标计算,挽回松林生长直接损失2513.4万元。根  相似文献   

14.
文登县共有林业用地42.8万亩。其中松林25.6万亩,占林地面积的53.8%。自五十年代以来,松毛虫不断蔓延成灾,1972—1976年,有15万亩松林受松毛虫危害枯死。为迅速消灭松毛虫灾,1973年在本县北海林场开始进行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小型试验。1974年在该场进行了较大面积的防治。 从1975年起在全县推广,当年防治面积达到75,400亩。可是,由于对该菌的适应性能认识不足,致使防治效果不好,杀虫率最高者只有70%左右,便暂时中止了全  相似文献   

15.
阜新位于辽宁西北部。不仅原生植被早已被破坏殆尽,次生植被也几乎荡然无存。这一地区10万hm2松林是建国后20纪60、70年代发动群众栽植的人工油松纯林。由于林分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生物相简单,天敌种类不多,使得松毛虫,主要是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猖獗发生危害。成为辽宁乃至全国松毛虫为害的重灾区之一。多年来,阜新一直利用木板巢箱和油毡纸巢箱在松林内引鸟治虫,收到一定成效。但由于木板巢箱容易变形翘裂,油毡纸巢箱沥青味浓,加之壁薄,盛夏时巢内温度太高,使招引率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生产中应用PVC注塑管人工鸟巢箱,提高了巢箱的耐用性和招引率,降低了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16.
<正> 松毛虫是青龙县松林的第一大害虫。多年来国家和集体虽然在防止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仍未能控制其大量发生,且为害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有逐年加重之势。在50年代全县仅零星发生,很少成灾;在60年代个别社队松林造成严重为害;到70年代全县大部发生。在隔河头、官场、草碾、牛心坨等公社都曾使万亩以上松林遭到毁灭。以后全县每年发生面积都在40万亩以上,成灾面积达20余万亩。从1971年至1980年全县防治松毛虫投资达二百多万元,因此防治松毛虫成了全县人民的一项严重负担。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我场油松林发生油松毛虫为害,面积达8000余亩,严重影响和威胁松林的茁壮生长。但在防治松毛虫的问题上,却存在着两种思想斗争,有人说:松毛虫既会发生,它也会自灭,根本用不着防治;有的说;防治松毛虫技术性强,咱场人少缺材,发生面积又大,单靠自己搞不了,多数工人们认为,松毛虫是毁坏松林的大敌,消灭松毛虫就同扑灭火烧松林一样,是当务之急,切不可等闲视之,防与不防松毛虫是关系到执行不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问题,我们工人阶级要为毛主席争气,绝不能受孔老二宣扬的“天命观”、“上智下愚”的骗,束缚了自己,而应该  相似文献   

18.
敖汉旗是赤峰市南部发生松毛虫比较严重的地区,到1986年松毛虫已经蔓延30万亩,严重地块平均虫口300~500条/株。给松林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对松毛虫进行大面积防治,我们在1986年9月选用吉林通化生产的25%灭幼脲Ⅲ号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表明,亩用量30克杀虫效果较好。在试验的基础上,1987年5月我们对4~6龄松毛虫进行大面积防治,共计防治面积11.15万亩。  相似文献   

19.
阜新县为害油松的有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对油松危害面积最高时达到92.4%。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树种单一、预测预报水平不高、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控不彻底以及管理措施不完善。自2000年以来,森防部门一改被动防御的思路,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由过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改变为以无公害防治为主,重点采用毒绳防治、物理灯光诱杀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并通过加大预测预报力度,消灭虫源基地等措施,显著降低了松毛虫的成灾面积,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毛虫是为害马尾松树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河南省信阳市有马尾松林300万亩,占全市有林面积的60%。占全省马尾松林的80%以上。他们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使马尾松毛虫发生周期从3年延长到4年-5年。八十年代末,他们在武汉大学病毒系两位教授的帮助下,开始采取白僵菌 CPV(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15年来,共防治马尾松毛虫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