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盐池县草地不同沙化阶段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盐池县5种不同沙化类型草地:潜在沙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和极度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分析植被物种组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以探讨沙化对草地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沙化程度的加重,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逐渐被沙生一年生草本植物及沙生灌木、半灌木取代;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自潜在沙化草地至极度沙化草地均逐渐下降,群落趋向于简单和不稳定,物种的替代率升高;群落相似性系数以重度沙化草地与极度沙化草地之间最高,而潜在沙化草地与极度沙化草地之间最低.  相似文献   

2.
基于TM影像的川西北理塘草地沙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TM影像,采用植被盖度作为草地沙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分析了川西北理塘草地沙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草地沙化比较严重,沙化草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中度沙化与重度沙化占监测草地面积的12.3%与95.1%,轻度沙化占16.6%。②从空间上看,中度沙化与轻度沙化分布区域普遍,重度沙化区集中分布在东南部与西北部。从时间上看,1989年至2005年以来,沙化草地面积年增加为42.87km0,年增加率为2.1%,草地沙化不断增加的趋势明显。③采用遥感技术,通过提取植被指数转为植被盖度来监测草地沙化,是一种的简单、快捷、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安徽省2009年和2014年沙化土地监测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沙化土地动态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结合安徽省沙化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指出安徽省防治土地沙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沙化土地治理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玛曲县天然草地沙化动态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通过对玛曲县2003年TM影像的解译判读,综合地形图、土地利用图以及前3期沙化监测资料,运用GIS技术,对2003年玛曲县草地沙化现状进行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并与前3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玛曲县的沙化范围逐步扩展,沙化所涉及的黄河沿岸长度已达186.12 km,占县境内黄河总长的43%;1990年到2003年间,沙化土地面积呈指数形式增加,沙漠化总面积已增加到7 136.77 hm2;极重度和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已占到区域沙化面积的41.4%,中度、轻度沙化草地面积分别为31.4%和27.2%,另外还有潜在沙化土地3 616.11 hm2,区域沙化程度整体已达重度水平.  相似文献   

5.
川西北若尔盖县土地沙化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沙化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更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为准确掌握若尔盖县沙化土地的现状、动态及其防治所需的信息,应用空间分析、转移矩阵和聚类的方法,对2004年和2009年若尔盖县沙化土地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若尔盖县沙化现状、发展趋势及其沙化土地分类.结果表明,2009年沙化面积为72 569.05 ...  相似文献   

6.
珲春敬信沙化地,其沙化程度分4个区:轻、中、重、极.植被调查结果:轻度沙化地125种,盖度90%以上,中度沙化地85种,盖度70%以上,重度沙化地39种,盖度20%~30%,极度沙化地9种.盖度小于1%,共164种,隶属49科129属.  相似文献   

7.
黄河首曲玛曲县高寒草地沙化景观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4年、2001年和2008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通过选取斑块密度、分离度、分布重心和扩展度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水平上研究了黄河首曲玛曲县沙化土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1994-2008年间,研究区沙化总面积呈持续增加的态势,黄河河岸沙化是研究区域内沙化扩展速度最快沙化类型;(2)1994年、2001年和2008年3个时段内,研究区各类沙化土地斑块密度和斑块分离度指数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区域沙化景观稳定性逐步加强;(3)由于研究区西北部黄河河岸沙化土的扩张,玛曲县沙化土地景观重心逐步向西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呼伦贝尔草原现状,综合分析影响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气候因素与人为因素,得出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成因主要有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和人类活动,指出气候影响主要表现在干旱、大风、暴雨等气象灾害,是草原沙化的自然背景;分析草原沙化对环境的危害,从而提出呼伦贝尔草原沙化防治对策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玛多县草地沙化现状,分析了其沙化原因,并从玛多县草地沙化防治现状出发,提出了其进一步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钟瑞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79-5581,5685
江西省境内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水资源存有地区,江河湖水系地区自然就成了江西省沙化土地集中发生的区域,针对区域土地沙化成因和变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于江河湖水系区域特定地区防治土地沙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到目前为止,大庆市仍有46万hm2的沙化土地需要治理。沙化、盐碱化和频繁的风沙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自然因素及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是造成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根据大庆市土地沙化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了土地沙化治理原则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玛曲高寒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黄河上游地区的主要水源涵养区,高寒草地沙质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已严重威胁到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安全。通过重要值理论和多样性理论对玛曲高寒草原不同程度沙化草地植被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为治理流沙和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①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向高寒沙质荒漠生态系统转化,群落以苔草+早熟禾群落→苔草+防风+嵩草群落→球穗莎草+防风+苔草群落→赖草+虫实+苔草+防风群落的方向演替。大多数高寒草地物种退出群落,而适应沙质荒漠的物种逐渐占据优势地位;②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急剧下降,均匀度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中度沙化草地达到最大,而群落优势度逐渐增加,在重度沙化草地增加明显;③潜在沙化草地Whittaker指数远小于沙化草地,而不同沙化草地之间Whittaker指数的差异不显著。潜在沙化草地相异性系数CD和共有度指数CP与沙化草地差异性显著,而且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差异越显著。所以应加强潜在沙化草地的保护措施,而对沙化草地应采取流沙治理措施进行生态修复,防止草地沙化的加剧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宁夏盐池土地沙化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宁夏盐池县土地沙化变化,基于NDVI和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选取1989、1999和2003年8月的TM遥感影像3景,通过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阈值划分沙化等级,得到沙化土地等级图.通过对3时段不同类型的土地沙化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盐池县土地沙化变化趋势明显,尤其是流动沙地和非沙化土地,2003年较1989年变化分别为-64.64﹪和303﹪.同时,这种变化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盐池土地沙化在此时段内出现了逆转;这主要归功于荒漠化治理措施(包括退耕还林、禁牧封育等)以及降水增加等多种因素.与此同时,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原有固定沙地和非沙化土地发生退化,因此,今后的治理工作应该加大对固定沙地和非沙化土地地区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1我国土地沙化现状在全球来看,我国是受到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国家,这就促使我国广泛的实施防止沙漠化的措施。在我国的土地面积中土地沙化占有很大的比例,我国北方很多的地方都已经被沙漠覆盖。土地沙化不仅出现在北方,在南方也存在土地沙化的现象,据监测,南方湿润沙化土地分布广泛,涉及12个省  相似文献   

15.
土地沙化防治路径及沙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北不同地区土地沙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相应提出了土地沙化的防治路径,并指出应如何发展沙产业来防治土地沙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洮南市沙化土地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整治沙化土地的对策。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有效控制载畜量,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整治沙化土地。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定期准确掌握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化土地的现状以及动态变化,开展了第六次沙化监测,为上级制定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本文采用ArcGIS软件和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系统开展了内业图斑区划和外业实地调查,形成了2019年本期成果数据;介绍了本期沙化土地类型、沙化程度、土地利用类型、沙化治理程度等现状,并通过前期数据与本期数据进行比对,进一步分析了监测区内各类土地的动态变化以及引起相应变化的原因,即与前期相比,本期全区流动沙地和极重度沙地面积都明显减少,沙化程度显著降低;最后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围场县御道口乡面积231 km2,人口4 609人,沙化土地较多,约有11万亩,针对这些沙化土地,必须采取防风固林营造模式,现将这种营造方式总结如下:1适宜的土地类型沙化半沙化土地,特别是御道口乡的沙化半沙化土地,这种土地的特点是沙粒较细、地下有一定的水源,而且当地降雨量并不是很小,接近400 mm。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沙化土地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1999年度甘肃省沙化土地监测是以1994~1996年沙漠化土地普查为本底,用两期卫星TM影像(1994,1998)对比分析,进行了沙化土地动态监测。采用处理和分析信息结合的遥感综合监测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技术体系,结合地面监测及典型解剖调查,得出甘肃省沙化土地数据和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全省重点县沙化土地类型动态变化总体呈扩展趋势,同时沙化土地逆转变化也比较明显。表现在固定沙地、戈壁、风蚀残丘、潜在沙化土地增加,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闯田、非生物工程治沙地减少。各县市沙化土地类型发展与逆转并存。  相似文献   

20.
宁夏沙化土地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49—2009年宁夏沙漠化土地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宁夏沙化土地变化趋势:整体好转,沙化面积逐年减少;沙区植被盖度逐渐增加,沙化程度逐步减轻;沙尘暴天气次数降低,整体环境进一步好转。并对宁夏土地沙化防治工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