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EG6000渗透胁迫对藜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藜的耐旱机理,为藜的人工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藜幼苗长到六叶期时,浓度分别为0、5%、10%、20%的PEG6000进行渗透胁迫处理,分别处理01、、35、、7和9 d后从植株上部第3~5叶片功能叶片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在5%PEG胁迫下,藜幼苗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缓慢增加,相对含水量(RWC)下降较小,在10%、20%PEG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甜菜碱含量先升后降,RWC下降幅度较大。10%PEG胁迫的第5天藜幼苗叶片RWC降到62%,叶片开始萎焉;20%PEG胁迫的第3天RWC降到61.9%,叶片开始出现萎焉现象,第7天RWC降到48.6%,叶片干黄。5%、10%2、0%PEG胁迫到第7天时藜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7.64、10.92、9.4倍。[结论]藜对适度的渗透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高浓度、长时间的PEG渗透胁迫会对藜造成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2.
NaCl胁迫对胡杨幼苗叶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杨幼苗抗盐能力为研究目标,采用盆栽沙培,以2年生胡杨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NaCl浓度0.3%、0.6%、0.9%、1.2%和2.0%进行盐胁迫试验,在盐处理后的1、5、10 d和20 d采叶样测定胡杨幼苗叶片中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和Cl-的含量。通过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胡杨幼苗叶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探讨胡杨幼苗的耐盐生理机制,为胡杨造林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盐胁迫下,胡杨幼苗叶片中Pro含量逐渐增加,在2%盐浓度胁迫下迅速积累,同时,胡杨幼苗叶Pro含量受盐浓度与胁迫时间影响非常显著。2)胡杨幼苗在中、低NaCl盐浓度处理下,SOD活性基本趋于降低的趋势,但2%NaCl盐浓度处理,SOD活性增加显著,胁迫时间对胡杨幼苗叶SOD活性的影响大于盐浓度。3)胡杨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胁迫时间下总体随盐浓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4)盐胁迫下,胡杨幼苗叶片中K+含量降低,Na+和Cl-含量增加。从浓度与胁迫时间效应分析,胡杨叶片中K+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总体K+含量的降低幅度不大。 Na+含量在NaCl低浓度胁迫下,随时间效应不显著,在高浓度胁迫下,胁迫时间累积效应显著。盐胁迫下,胡杨叶片中的Cl-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0.3%、0.6%NaCl低盐浓度胁迫时Cl-含量增加幅度较小,2%NaCl盐浓度处理下增加幅度较大。表明胡杨幼苗叶片生理生化过程对盐分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通过增加Pro、可溶性蛋白、SOD活性含量,保持较高的K+的吸收水平,增强了胡杨幼苗抵御盐胁迫的能力;在盐胁迫下,胁迫时间的延长会加重盐胁迫程度,具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研究NaCl胁迫对灰绿藜根、茎、叶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探寻灰绿藜的耐盐机理。[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100、200、300、400和500 mmol/L)处理灰绿藜,5、10、20和30 d后测定根、茎、叶中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甜菜碱含量的变化,并测定株高。[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灰绿藜根、茎、叶中的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逐渐升高;根中的甜菜碱含量始终都高于茎和叶的;株高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结论]渗透调节可能是灰绿藜耐受盐胁迫的内在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探讨不同浓度Na2 CO3胁迫对藜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用0.15%、0.30%、0.45%Na2 CO3溶液对藜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相关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藜幼苗生理特性发生明显变化: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与丙二醛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显著提高;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比较可知,高浓度、长时间的碱性盐胁迫会对藜造成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风沙半干旱地区仁用杏叶片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以二年生仁用杏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设置了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45%)和重度水分胁迫(30%)4个处理,开展了水分胁迫对幼龄仁用杏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幼龄仁用杏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含量及SOD、POD活性,且增加幅度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增大;轻度水分胁迫增加幅度较小,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增加幅度较大,该结果可为仁用杏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NaCl胁迫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的叶片氧化损伤的影响,对番茄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0,100,300,500mg·L-1),研究了SA对NaCI(100mmol·L-1)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上升,SA处理显著提高了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SOD、CAT和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500mg·L-1SA处理效果最好,其最高值分别比单独NaCl处理植株增加了27.83%、29.52%、27.83%、 32.39%、51.39%和13.57%;SA处理显著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其中500mg·L-1SA处理效果最好,其最高值比单独NaCl处理植株降低了11.41%.外源SA可以通过提高植株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维持植株水分平衡,保护膜结构和功能,减轻NaCl对番茄幼苗的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7.
以1 a生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元宝枫(Acer truncatum)和侧柏
(Platycladus oriˉ
entalis)苗木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对3种苗木叶片丙二醛含量、
渗透调节物
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些生理指标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胁迫
强度增大,3
种苗木的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
(MDA)
含量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呈递增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
过氧化氢
酶(CAT)活性随干旱强度增大,开始增加,而在重度胁迫时,酶活性下降,但水分胁迫
时的酶活性
始终高于正常水分时。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胡颓子属植物的耐盐性,以三种胡颓子属植物一年生幼苗为材料,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0,50、100、200、300和350 mmol/L)处理30 d后,测定其叶片的膜脂过氧化产物、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NaCl胁迫下,三种胡颓子属植物叶片的膜透性、MDA和H2O2含量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表明NaCl胁迫致使胡颓子属植物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强,细胞膜稳定性受到破坏,其中东方沙枣的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受到的盐害较大.而三种胡颓子属植物经受30 d盐胁迫后,其叶片中活性氧清除酶的活性变化似乎存在着不同的特性,在盐胁迫下除东方沙枣叶片SOD活性比对照低以外,其余的活性氧清除酶的活性始终高于对照,但变化幅度不一致;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而不断增加,其中尖果沙枣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成倍增长,且可溶性蛋白含量缓慢增加,而大果沙枣与东方沙枣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减后增的趋势.总之,NaCl胁迫下三种胡颓子属植物幼苗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的综合比较,尖果沙枣相对大果沙枣和东方沙枣显示较强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一年生山白兰幼苗在浓度分别为0、2、4、6、8 g/L NaCl溶液胁迫下的细胞膜透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不断增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脯氨酸含量却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抗盐性指标的结果表明,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5.18%、33.51%,可用于山白兰抗盐性指标评价,而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只能作为辅助性评价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10.
NaCl和Na2CO3胁迫对甘草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有关抗盐机制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以NaCl胁迫下Na^+离子代谢、渗透调节、抗盐性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及盐胁迫信息传导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尤其是关于渗透调节的研究报道很多.盐胁迫可以导致两大类渗透调节物质,即无机离子与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如可溶性糖、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及甜菜碱等的大量积累.这些物质的积累对维持细胞膨压、植物光合作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实际上,就我国而言,除新疆和松花江部分地区土壤以硝酸盐为主外, 相似文献
11.
12.
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无机离子的渗透调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营养液栽培的津春2号黄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40 mmol/L 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无机离子的渗透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鲜质量和相对含水量降低。黄瓜幼苗各器官渗透势降低,Cl-、Na+含量上升,但同时K+含量下降,说明NaCl胁迫后黄瓜幼苗Cl-、Na+上升的同时起到了渗透调节、离子毒害和致K+缺乏的三重作用,从而影响了幼苗的生长发育。幼苗各器官中,茎中的Cl-、Na+积累较多,对维持叶片中较低的渗透势和较高的K+含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干旱胁迫下藜开花期基本光合特性的研究,初步探讨其耐旱机理。[方法]9月上旬选择典型晴天,对开花期的藜功能叶进行有关光合参数的测定。[结果]开花期藜的光合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左右,光合"午休"现象消失,与其营养生长期藜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不同。蒸腾速率呈双峰型,在上午8:00左右蒸腾速率达到最大,然后开始渐渐下降,到下午14:00左右达到谷底。在自然条件下藜的光饱和点(LSP)为1 300μmol CO2/(m2.s)左右,光补偿点(LCP)为37μmol CO2/(m2.s)左右,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348 9。[结论]开花期藜的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光强也不再是控制气孔开闭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空气湿度成为控制气孔开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渗透胁迫对藜幼苗叶片干旱诱导蛋白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方法]用浓度5%、10%、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对藜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相关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PEG胁迫可引起藜叶片产生110.3、103.9、22.7、19.2 kD 4种新的蛋白谱带,其中110.3、103.9 kD蛋白谱带的量随PE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浓度5%PEG胁迫下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表现为缓慢上升的趋势,浓度10%、20%PEG胁迫下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藜在渗透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增加,并有新的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盐生植物颉颃盐渍逆境的演化结构尤其是晶体的分布特点,为应用生物学技术治理盐渍环境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采用高清显示植物组织晶体方法和石蜡切片法,对埃及红海岸边高盐度地区和吉林长岭草原一般盐渍环境的藜(Chenopodium albumL.)进行颉颃盐渍逆境的演化结构比对试验。[结果]区域化分布的晶体和发达的同化组织是藜颉颃盐渍逆境的重要演化结构特征,二者茎皮层均具有程度相近的不连续的晶体环,而高盐度地区藜的茎皮层中以及叶肉中的同化组织发达程度显著高于一般盐渍环境。二者的其他比较结果还表明,发达的角质层和髓也是盐渍环境中植物颉颃逆境的重要演化结构。[结论]研究结果为利用结构植物学技术研究植物的耐盐机理提供了一条很有价值的研究思路,即晶体可能成为抗盐植物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6.
17.
不同盐渍环境藜颉颃逆境演化结构比较(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盐生植物颉颃盐渍逆境的演化结构尤其是晶体的分布特点,为应用生物学技术治理盐渍环境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采用高清显示植物组织晶体方法和石蜡切片法,对埃及红海岸边高盐度地区和吉林长岭草原一般盐渍环境的藜(Chenopodium albumL.)进行颉颃盐渍逆境的演化结构比对试验。[结果]区域化分布的晶体和发达的同化组织是藜颉颃盐渍逆境的重要演化结构特征,二者茎皮层均具有程度相近的不连续的晶体环,而高盐度地区藜的茎皮层中以及叶肉中的同化组织发达程度显著高于一般盐渍环境。二者的其他比较结果还表明,发达的角质层和髓也是盐渍环境中植物颉颃逆境的重要演化结构。[结论]研究结果为利用结构植物学技术研究植物的耐盐机理提供了一条很有价值的研究思路,即晶体可能成为抗盐植物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