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周永生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289-291,294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江西吉安也是这次低温雨雪冻雨影响的重灾区。为了探索此次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成因,利用2008年1月1日至2月10日各层(地面、850hPa、700hPa、500hPa、300hPa等)天气图资料、有关气象要素场和吉安市边界层内局地气象资料,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这次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的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与高空南支环流长波调整有关,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活跃对高空南支环流长波调整起到关键作用;中、低层水汽丰富,为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提供了重要水汽条件;贝加尔湖以西地区强冷空气不断扩散南下是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形成的主因。吉安边界层内局地气象条件:气温低、相对湿度大、风速小并且维持时间长.是吉安冻雨形成并维持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
应用地面天气图资料、探空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湖北省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并对数值预报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渗透扩散的冷空气、850hPa及以下冷垫、700hPa西南急流、500hPa西风带低槽是湖北省出现暴雪天气的必备条件;湖北省出现降雪,地面温度在冷空气降温作用下最好降至4℃以下,而850hPa温度最好降至-4℃或0℃以下;暴雪天气预报的难度在于700hPa和850hPa西南急流对于温度层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中卫市香山地区冻雨天气成因并提高该地区冻雨天气的预报能力,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气象观测资料、MICAPS资料和香山风电场工作日志资料,对2016年3月中卫香山风电场出现的一次冰冻雨雪灾害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并对冻雨发生的物理量场、大气垂直结构和地形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是此次天气过程产生的背景条件,低层的偏南暖湿气流输送和低值系统的共同作用是产生降水的根本条件;冻雨产生时段大气温度垂直结构上、中、下层呈冷、暖、冷分布,中层有温度>0℃的暖层,近地面层为0℃或以下,中层冷平流对暖层会有破坏作用,垂直温度结构改变,降水相态随之发生变化;在同一降水过程中,山地和川区大气垂直结构存在明显差别,需关注降水相态是否一致。  相似文献   

4.
2008、2011、2018年毕节市出现持续15d以上的强凝冻天气,本文通过对持续凝冻过程中的日天气现象进行统计,对降雨、冻雨、雨夹雪、雪日进行分类天气环流分析,将持续凝冻中发生冻雨分为500hPa西风型、500hPa西北风型、静止锋减弱型,雨夹雪分为四川短波槽型、700hPa切变型,降雪分为东亚大槽型、南支槽型、横槽转竖型;同时对各类天气现象出现时的物理量进行提取归纳,总结出各类天气现象出现时的物理量特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对2021年郑州首场暴雪伴高架雷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00hPa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700hPa急流和地面倒槽为此次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2)700hPa豫北地区有东西向暖切变线,切变线南部强盛的西南急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条件。(2)西南倒槽发展旺盛,有利于引导高压前部的冷空气持续南下并长时间维持;850hPa冷舌和地面南下的冷空气为暴雪和高架雷暴提供了深厚的冷垫,低空暖湿急流沿低层冷垫爬升,产生不稳定层结和强上升运动,从而在大气高层产生雷暴。  相似文献   

6.
陈立德  梁红  李洪海  张绍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32-15734
利用沈阳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及m icaps常规资料,对2007年8月8~9日发生在沈阳的雷雨大风冰雹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8月8~9日的沈阳地区雷雨大风冰雹天气主要影响系统是500 hPa冷槽、850 hPa低涡切变线、西南低空急流以及地面冷锋。地面冷锋的抬升作用是该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飑线出现在冷涡的西南方;与地面锋面活动有关,发生在地面冷锋前的暖区内。弓形回波发生时通常伴随着地面大风,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的大值区和VIL的突增现象可以指示短时暴雨、冰雹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的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对2018年3月16—18日出现在山西省北部的1次局部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雪发生在500hPa高空槽、低涡切变线、700hPa低空西南急流和地面倒槽共同作用的天气系统下; 700hPa西南急流为此次暴雪天气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并带来了必要的动力条件;地面气压场上日本高压后部的偏东干冷空气在山西形成了冷垫,有利于暖而湿的偏南气流沿冷垫爬升,大范围的增强了上升运动;通过分析发现,正涡度区和正涡度平流中心相配合对强降雪的落区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昕翼  谢娜  施娟  李愉  安峡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13-14916,14947
[目的]分析2010年3月成都一次寒潮天气过程。[方法]利用NECP 1°×1°的6 h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等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和诊断方法,从前期环流背景、冷空气路径和预报着眼点等方面,对2010年3月21-24日成都地区出现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500高空冷槽、700-850 hPa低层切变、地面冷锋是此次寒潮主要影响系统;500 hPa巴尔克什湖至贝加尔湖为一脊区,过程前期受高压脊影响,前期增温明显,日平均气温较高;地面冷高压范围大,中心强度达1 043.0 hPa;冷空气强而深厚,与地面强降温中心相对应;冷空气从新疆经河套到陕甘的西风路径再折向沿东北回流路径进入四川盆地。巴尔克什湖至贝加尔湖强偏北气流、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变化情况、南北海压差和温差、850 hPa温度变化、冷平流移动路径以及强度等可作为预报寒潮强度的参考因子。[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对寒潮天气的预报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6年8月23日凌晨出现在兰州中川机场的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暖高压带、700hPa暖脊和携带冷空气的切变线、地面位于倒槽中的锋面是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500hPa与700hPa的湿舌所造成的中低层充沛的水汽含量和较厚的湿层,是此次天气过程中有利于强降水出现的水汽条件;较大的CAPE值说明:此次天气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热力不稳定;700hPa的假相当位温明显大于500hPa的假相当位温,且两者的值都很大,既反映出此次天气过程中具有热力不稳定,也反映出有利于强降水出现的整个中低层的高温高湿;此次天气过程中,高、中、低层都有较强的上升运动,700hPa的切变线和地面的锋面提供了较强的动力抬升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应用天气分析方法,对大连北部地区2013年11月9—10日寒潮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为"一槽一脊"型,促使寒潮暴发的流场为横槽转竖型。高空500 hPa天气图上-44℃冷中心位于120°E;55°N~60°N;对应高空700 hPa天气图上冷中心为-32℃;而地面天气图上冷高压中心强度达到1 060 hPa,标志着冷空气的堆积达到了可产生寒潮的强度。由贝加尔湖暴发南下的冷空气偏北、偏东,大连地区只有最北部庄河站达到了寒潮标准,24 h内最低温度下降9.1℃。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出大连地区寒潮天气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1.
黄天福  刘鹏  袁辉  康安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73-9876
[目的]探讨2008年贵州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事件的成因。[方法]利用T213、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MICAPS提供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根据冻雨、冰冻、道路结冰、地表0℃线范围的变化情况,对2008年1月13日~2月15日贵州低温雨雪冰冻(简称凝冻)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此次贵州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事件的成因,并对其提出了防御对策。[结果]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是在大气环流异常的背景下,各种尺度天气系统在贵州上空交汇造成了持续性降水发生的。北半球东亚倒Ω流型使大气环流长时间稳定,使北支锋区偏南,极地冷空气持续补充南下影响江南、华南,南支西风波动活跃,静止锋锋区强度大,并长时间维持;低空850 hPa切变线在广西与贵州、湖南交界处维持摆动,西南暖湿气流持续向我国南方输送,冷暖空气在华南上空交汇,导致贵州出现长时间的降水;逆温层深厚,长时间的降水普遍以小雨为主,容易形成过冷水滴,雨淞范围从贵州、湖南南扩至广西北部,冻雨、冰冻天气造成长时间的道路封冻和电线结冰,灾情严重;地表温度0℃线长时间覆盖全省高寒山区,地面结冰难以融化,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长时间影响贵州。[结论]该研究为该类灾害天气的防灾减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鞍山市春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琦  吴艳青  朱宇  马秀红  崔莉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99-1600,1633
利用气温距平、线性倾向、滑动平均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鞍山市1951~2005年鞍山观测站的气温、降水量、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透雨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鞍山市近55a春季气候变化特点为气温、降水呈现上升,且春季降水存在19~20、5和3 a的主要变化周期、日照略减少的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升温幅度高于平均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变小;透雨偏晚及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1年12月3~7日山东中西部一次持续性大雾过程。[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从大尺度天气背景、地面要素场、T-lnp图、水汽及物理量场方面对2011年12月3~7日山东中西部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此次大范围持续性大雾过程的形成和持续原因。[结果]此次大雾过程发生在500 hPa中纬度较平直的偏西气流、中低层高压脊以及地面高压底部弱气压场控制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前期的强降雪过程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中低空的暖湿气流和近地面的偏东气流有利于大雾的维持和发展。大雾期间,风速一直1~3 m/s;过程前期温度露点差和能见度有明显的日变化,而中后期变化不大;在近地面有较明显的逆温层存在,同时在大雾强盛期间在700~800 hPa有明显的低空逆温层存在,这些均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和发展。大雾期间,大气层结稳定,低层存在弱的辐合上升运动,中高层存在弱的辐散下沉运动,这些也有利于大雾的维持和发展。[结论]该研究为大雾天气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5—2016年7—9月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我国东海鲐鱼捕捞数据,结合关键因子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计算各年鲐鱼渔场经纬度重心,量化鲐鱼渔场重心的时空变化。进一步分析捕捞努力量在经度、纬度以及SST上的分布规律,并基于聚类法筛选出代表年份,评估异常气候事件对鲐鱼渔场内SST及渔场重心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鲐鱼渔场重心具有明显的年际和月间变化,7—9月渔场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且主要分布渔场SST为25~28℃。聚类分析将各月份渔场重心分为4类,其中2007和2015年渔场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此外,鲐鱼渔场内SST与尼诺指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代表年份2007和2015年分别对应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当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渔场内SST上升,渔场重心逐渐北移;而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渔场内SST下降,渔场重心主要分布在南部海域。研究表明,中国东海鲐鱼渔场时空分布受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调控的海表面温度变化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蓝田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20年春节核桃萌芽—开花期历史观测资料,以及历年春季低温冻害调查资料,根据冻害气象指标,统计得出冻害主要发生时段集中在3月20日至4月30日,轻度冻害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而中、重度冻害在4月上旬发生频率最高。利用线性回归及相关分析法对1960-2020年蓝田核桃萌芽、开花期的气温做趋势分析,得知萌芽期和开花期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利用MK、MTT和累计距平方法对核桃冻害期平均气温做突变检验,得出核桃萌芽期和开花期平均气温分别在1999年、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冻害发生风险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何金梅  刘抗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20-10223,10318
从大气环流背景方面,对2007年7月24~26日甘肃河东出现的一次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物理量场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形成这次连续性降雹的影响系统是稳定少动的蒙古冷涡;深厚的不稳定层结和随高度增强的不稳定能量是此次强对流发生的热力条件;有利的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的散度场是此次强对流发生的动力因子;副高外围的偏南气流向低涡东南部源源不断地输送暖湿空气,为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合适的冻结层高度、厚度也为降雹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汪丽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08-14510,14513
2009年10月30日受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倒槽的影响,葫芦岛市普降小到中雨,西北部山区出现冻雨,降雨过后除绥中外各地出现结冰现象,11月1日西北部山区多数乡镇达到了寒潮标准,11月2日全市除个别乡镇外均达到寒潮蓝色预警级别标准。通过分析乡镇自动站逐时温度分析降温特点、出现冻雨地区,通过高低空实况及T639预报场分析冻雨及寒潮原因,得出预报类似过程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初夏青海北部地区一次罕见低温冻害天气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3年6月10日发生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缘及东部湟水谷地的一次强降温冻害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初步探讨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青海高原农业气象灾害的新特征。结果表明,(1)此次降温天气过程,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事件;(2)冷空气影响青海北部时间长达24h,且强度较强,控制时间长;加之晴空辐射降温显著,是造成"610强降温"低温冻害的主要原因。(3)由于前期的晴热少雨天气,使得作物提前进入旺长期,降低了作物承受低温的能力,加之夜间平流降温和晴空辐射降温叠加,增大了地面降温幅度,加剧了冻害程度;(4)在高空有利的形势场配置下,冷空气不断积聚,而后分裂南下,在地面形成强大的冷性高压控制青海省北部地区,并自西向东影响青海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冻土区埋地输油管道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平  马贵阳 《油气储运》2006,25(8):25-28
冻土区埋地管道遇到的最常见问题是冻害破坏.研究埋地输油管道发生冻害及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防止冻害,首先应预测埋地输油管道周围冻土冻融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以及温度场与水分场的变化关系.叙述了国内外学者在冻土温度场与水分场耦合作用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埋地输油管道周围温度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数值模拟埋地输油管道周围冻土温度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青藏高原冻土地温的变化规律,指出随着青藏高原气候变暖致使格拉管道沿线冻土退化加剧,多数管段的埋设位置已不再是含水量小、冻胀和融沉敏感性较小的"弱冻胀层"。针对格拉管道途经区域冻土承载能力下降,管道融化下沉加剧,季节融化层加厚,冻胀量和冻胀力增大等不稳定因素,提出应加强管道沿线的地质勘查和冻土区域管段的泄漏监测,建立并实施定期清管及巡线制等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