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龙高飞  蒲玉琳  谢疆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711-11714,11717
植物篱既是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又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控制技术之一。在介绍植物篱技术的概念、分类与设计的基础上.综述了植物篱控制农业面源效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我国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红枫湖上游15°的坡耕地上设置30个植物篱径流小区,小区水平投影面积100 m2,顺坡长20 m,横坡宽5 m。在小区内横坡等距种植三带植物篱,植物篱带呈双行"品"字型种植模式,带长5 m,带宽0.15 m。通过监测该年度天然降雨下每个径流小区产生的地表径流、泥沙和养分情况,探讨了在相同种植模式下9种不同物种植物篱对坡耕地面源污染物的拦截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灰毛豆植物篱截流效应最佳,相对径流拦截率为91.75%;紫花苜蓿植物篱减沙效应最佳,相对泥沙拦截率为69.25%。灰毛豆植物篱能更有效地抑制湖泊水体氮、磷元素的富集进程,其中,对坡耕地氮相对拦截量为283.03 g·hm-2,相对拦截率为70.08%;对坡耕地磷相对拦截量为185.92 g·hm-2,相对拦截率为80.21%。胡枝子植物篱能更有效地抑制湖泊水体钾元素的富集进程,对坡耕地钾相对拦截量为135.11 g·hm-2,相对拦截率为86.08%;灰毛豆次之,对坡耕地钾相对拦截量为125.13 g·hm-2,相对拦截率为79.72%。  相似文献   

3.
坡耕地经济植物篱建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普遍。据统计,全省河流年输泥沙量达7000万t,相当于每年3.33万hm^2农田的耕作层土壤被暴雨冲走。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0%增加到90年代中期的43.6%,而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坡地耕作。贵州坡耕地面积大,而山地和丘陵又占全省  相似文献   

4.
5.
当前,我国农村的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问题也开始引起各界的重视,虽然我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的农村环境整改政策,但是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缺乏针对性,而且与农村的生活习惯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再加上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导致农村面源污染整改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使实际的环境治理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环境合同适合于我国...  相似文献   

6.
<正> (三)植物篱技术的实施 1、植物篱技术适用的范围 植物篱技术适用于坡度小于25°、土层厚度大于50厘米,或土壤母质易于风化的土山土坡地区。如易侵蚀的砂质、粘质或壤土质土山旱坡地,已垦耕或计划垦  相似文献   

7.
<正> 1、栅篱植物的播种和移栽 首先开好定植沟、定植坑,播种子沟深15厘米,移栽沟深30厘米左右。果树类木本植物则要挖定植坑,60厘米×80厘米。无论是直播或移栽均要求施足底肥,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每亩15公斤左右,腐熟圈肥每亩75~100公斤,茶树、花椒  相似文献   

8.
农业面源污染现象复杂,且在空间处理和可视化方面受限,而GIS在这2个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而被迅速应用到面源污染研究中,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数据库技术、数据处理、与模型集成、信息系统开发、可视化表达等几个方面总结了GIS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总结了研究的热点,并对WebGIS和ComGIS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生态技术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一种高效、低投入、十分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的人工湿地污废水处理系统,对其类型、特点、净化机理和国内外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面源污染的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植物篱水土保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篱水土保持技术在坡耕地上应用,能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土质,还能增加收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综述近10年来植物篱水土保持技术研究进展,发现该研究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提出植物篱品种选择及推广示意图,强调农民参与的重要性。植物篱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益,但在推广过程中要注意植物篱与农作物养分竞争、种植模式等,并进行正确的效益评价。植物篱水土保持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理论研究深入化、实践推广合理化、效益评估综合化。通过进一步研究,植物篱技术必将在我国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参与式植物篱坡地治理技术发展的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篱坡地治理技术在新区示范的难度在于如何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社会条件,农民能接受的植物类型为篱和相应配套的种植体系。传统的由专家决策的方法常常因选择植物篱的类型不当,由于技术的或非技术的因素,农民不接受而使示范失败。在参与式植物篱坡地治理项目中,运用国际合作项目中广泛采用的参与式理论和方法,向农民赋权,由农民决策,专家协助的方法,在贵州省4个县的6个试点40多hm2示范面积上,基本获得成功。参与式植物篱坡地治理方法为植物篱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实践了一种农民参与式技术发展的新模式。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以农民为主体和农民积极参与创新。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推广成功率,促进项目持续发展,在坡地植物篱技术和相关的农业发展项目上有推广应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带来了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了应对集约化种植业面源污染,目前中国已开展对集约化种植区的合理监管。面源污染监管不同于工业点源污染监管,而中国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监管照搬现成工业点源监管模式,存在较大问题,主要有监管权限不明,职能冲突,环境要素分割监管,环境管理机构缺位,监管运行机制不完善等。建议根据监管区实际情况进行源强分级,确定不同监管级别,实现分区监管,合理分配政府监管、协议监管、社会监管、自我监管,以提高监管效率,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国国情的集约化种植业面源污染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农业面源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应加强推广农业新技术,包括实施生态农业、推广新型施肥技术和新型农药和建立植被过滤带。  相似文献   

14.
深溪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深溪河流域污染面广、水土流失严重、乡村环境差、水体N、P含量高、水库富营养化的现状,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对农业面源污染实行水污染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经济发展兼顾的标本兼治修复技术,包括生态农业技术、人工水塘技术、植被缓冲带技术、湿地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等,达到控制污染和水土流失,保证流域水质,改善乡村环境的目的,实现流域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农田土壤磷素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敏感因素,本文综述了农田土壤磷素迁移、监测及磷素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提出了农田磷素非点源污染领域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后,从示踪氮源、氮循环过程和化肥氮去向3个方面探讨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应用,并结合该领域现状探讨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和治理污染的对策。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污染、集约化养殖污染、农田秸秆的无序利用污染及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等方面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包括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方面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力指数系统(APPI)在太湖典型区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等辅助手段对容易发生非点源污染的地区进行识别,进而将有限的人财物投入到该地区,是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手段。在现场调查和收集农业环境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已建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的评价系统,研究了宜兴市大浦镇19个行政村的非点源污染的负荷情况。结果表明,方钱村、浦北村以及大浦村非点源污染指数(APPI)位居所有行政村的前3位,初步判定其为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同时参考现场调查结果并经计算,方钱村、浦北村和大浦村的平均污染负荷量也为所有行政村的前3位,和预测结果相一致。大浦镇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分配情况分别为:农田氮磷排放总量约为198.3t·a-1,家禽氮磷排放总量约为35.6t·a-1,居民氮磷排放总量约为102.8t·a-1,总排放量约为336.7t·a-1。在3种污染类型中,污染发生潜力较大的方钱村及大浦村,家禽的氮磷排放均占有较大比例,说明家禽的散养是造成其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春季融雪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东北地区春季融雪期非点源污染的形成特点,提出了基于现场监测的径流浓度法估算春季融雪期非点源污染。该方法主要包括监测频次确定、监测点位布设、现场监测、融雪径流计算、非点源污染产生量估算、典型子流域入河系数估算和非点源污染入河量估算等7个过程。其中,监测点布设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坡度与该种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土壤类型重合的区域,监测频次通过分析融雪过程和融雪径流特征确定。将该方法应用于东北地区的阿什河流域,计算出春季融雪期阿什河流域非点源污染COD的产生量为1 637.03 t,入河量为151.11 t。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近年来,广东省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投入量大增,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采用历年统计数据以及GIS技术,对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呈逐年增加态势,化肥使用量由1990年的162.41万t增加到2010年的237.29万t,农药由1990年的7.95万t增加到2010年的10.44万t.畜禽粪尿排放量则由2000年的339.34亿t减少到2010年的222.08亿t;在空间分布上,全省化肥投入强度超过400 kg· hm-2的县(市)由1995年的35个增加到2010年的61个,粤西、粤东全部,珠三角大部以及粤北部分地区均属化肥严重污染区,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农作物产量增加的追求.农药投入强度超过30 kg· hm-2的县(市)由1995年的10个增加到2010年的27个,这主要是由于广东的气候条件及种植结构改变造成的.畜禽粪尿排放污染情况相对较好,但因粤西的雷州半岛地区以水稻生产为主,大牲畜牛的养殖规模较大,因此畜禽粪尿重度污染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GIS空间分析的运用,能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动态变化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