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庆丰优7998是江西国穗种业有限公司配组的杂交晚稻新组合,亲本为庆丰AXR7998,2011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1009)。该品种2009~2010年在金溪县试种产量表现突出,2011年该品种被江西省种子管理局推荐参加江西省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本县种植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江西省2009~2013年审定的140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09 ~2013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不包含审定的不育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按年份进行纵向分析,另将品种分为早稻、一季稻、晚稻,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杂交品种又分为两系和三系杂交品种进行分析.[结果]审定品种以三系品种为主,两系品种产量比三系品种略显优势,但优质率却低于三系品种.审定品种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3.0%,米质达国标3级优质米以上的品种占52.1%,对稻瘟病基本上均为高感.[结论]该研究可为江西省水稻品种的选育、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稻品种垦稻19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997年以垦96—614/垦96—730为母本,以垦96—249/垦96—754为父本复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05年所内产量鉴定、异地鉴定,2006~2007年参加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高产、优质、多抗的长粒形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泸香658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33品种名称:泸香658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四川禾嘉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泸香618A×泸恢8258省级审定情况: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昌优10号系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以五丰A与自选的新恢复系昌恢121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晚稻新组合。2004 ̄2005年参加江西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较好。2006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早恢R458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桂朝13号为父本,IR58为母本杂交,经过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早稻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千粒重大、品质优、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9年5月通过省技术鉴定;2009年7月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利用该恢复系所配组合通过省审或国审,江Ⅱ优赣17号(江农早IIA/R458)1999年通过江西品种审定,金优458(金23A/R458)2003年3月通过江西品种审定、2008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9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优1458(优IA/R458)2005年11月通过江西品种审定.R458系列组合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2009年-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4和第5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12个水稻新品种。现介绍12个水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8.
钱优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核作所采用钱江1号A×浙恢7954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和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9014).2009年引进上杭县作双晚种植,经两年试种表明,该组合生育期与汕优46相同,产量高于汕优46;株型适中,群...  相似文献   

9.
2005~2009年福建省水稻审定品种抗稻瘟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省2005—2009年审定通过的107个水稻品种进行苗期人工接菌和田间病圃自然诱发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表现感的品种占59.8%,表现中感至抗的品种占40.1%;感病品种所占比例仍比较大,但抗瘟性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丰两优香1号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7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广占63S×丰香恢1号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江西省、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杂交水稻选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1991年至2010年福建省审定的184个杂交稻品种的信息,回顾和综述了福建省近20 a杂交水稻育种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对配制这些杂交稻品种所用的亲本进行统计和分析认为:(1)福建省杂交稻品种主要是由本省科技人员培育而成的,占审定数的85.87%.(2)“八五”、“九五”期间福建省杂交水稻育种应用的不育系比较单一,“十五”、“十一五”期间涉及的不育系数量比较多,Ⅱ-32A、龙特浦A、珍汕97A、冈46A、D62A、SE21S是配组频率较多的不育系.(3)蜀恢527、明恢86、明恢63、福恢673、闽恢3301是配组频率较多的恢复系.(4)福建省杂交水稻育种不足之处是育成品种中优质品种和丰、抗、优等综合性状好的品种相对较少;能抗多种病虫害和适合轻简栽培的杂交稻品种缺乏.根据上述分析,提出福建省杂交稻未来育种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早稻育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9~2008年江西省早稻区域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从产量、米质和抗性等3个方面对江西省早稻育种现状进行了分析。还分析了江西省早稻区域试验各参试组年最高产量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江西省早稻超高产理想株型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江西省2003~2011年审定的432个水稻品种的概况、抗病性、米质和产量进行了总结,对不育系及恢复系在这些品种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以三系杂交稻为主。368个杂交稻品种的选育共使用了112个不育系和297个恢复系。抗病品种有157个,优质品种有147个,高产品种有80个,抗病优质高产品种只有7个。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水稻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6-2005年江西省水稻区域试验资料,论述了我国南方稻区水稻育种的现状,分析了参试品种(组合)在产量、稻米品质及对稻瘟病抗性等方面的表现。最后提出了当前南方稻区水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杂交水稻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双季机械直播早籼稻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双季机械直播早稻品种的丰产和稳产特征,筛选出一批适宜在江西双季稻区机械直播的早籼稻品种,为南方双季机械直播稻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1个早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江西省3个不同生态区(赣北、赣中、赣南)进行人工模拟机械直播种植,通过聚类分析、联合方差分析和GGE双标图等方法,对双季机械直播早籼稻品种的丰产稳产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各品种的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受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效应的影响显著。各生态区供试品种的产量聚类分析显示,赣北、赣中与赣南高产类型品种分别占总数的38.10%、19.05%与23.81%,其中,潭两优83产量最高且稳定性最好,五丰优286及株两优171品种次之,永3优华占产量最低,而两优287丰产性好但稳产性差。与中、低产类型品种相比,高产类型品种有效穗、每穗粒数与总颖花量显著增加,且千粒重与日产量具有显著优势;呈现较好的早生快发能力,分蘖增长率、高峰苗数与成穗率显著提高,且分蘖下降率显著降低;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均最高且高产类型品种在干物质输出率、表观转换率和表观转化率具有显著的增加优势。【结论】机直播条件下,丰产稳产早籼稻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分蘖成穗率高、总颖花量大、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大、干物质输出与转运效率高、日产量高等特点。综合来看,潭两优83、五丰优286、株两优171、永优9380丰产性和稳定性好,熟期也适中,适合在江西双季稻区作早稻直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适合赣南中低产田区种植的耐早衰高产早、晚稻品种。[方法]在双季稻产量常年低于12 000 kg/hm2的中低产田区,于2011、2012年选择市场主推早、晚稻品种各8~10个,早稻以欣荣优2045、晚稻以天优998为对照,重复3次,研究各品种产量表现、生育后期光合速率、叶片SPAD值下降率和根系干重下降率及子粒灌浆充实度情况,筛选出高产稳产、后期耐早衰品种。[结果]早稻品种五优157、荣优1506与晚稻品种五优308、欣荣优2660的2年产量表现较高且稳定,较对照分别增产3.0%、2.8%和6.3%、3.2%,其生育后期光合速率下降率、上三叶SPAD值下降率、根系干重下降率都明显低于对照,子粒灌浆充实度明显高于对照。[结论]早稻品种五优157、荣优1506与晚稻品种五优308、欣荣优2660可在赣南中低产田区推广种植,从中任选1个早稻品种和1个晚稻品种进行双季稻品种搭配种植,可实现15 000 kg/hm2的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17.
汤雷  石英尧 《农学学报》2015,5(2):137-140
为了研究安徽省中籼稻产量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安徽省2007—2011年区试的439个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水平及各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影响安徽省中籼稻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的育种水平在不断的进步,育成的品种(组合)的产量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应当在保证结实率的基础上,提高穗粒数和有效穗,这样才能达到高产和稳产的目的。研究的结果为安徽省中籼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赣晚糯7号是从余江糯稻的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籼糯新品种,具有长势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6895.8 kg/hm2,其米质达国优级,糯性好。200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江西省种植的抗稻曲病晚粳品种和稻曲病防治药剂及其使用技术,采用自然诱发法鉴定了江西省引进的27个晚粳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药剂对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10种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以及不同施药时间与次数对3种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田间鉴定结果表明,在27个粳稻品种中,按病穗率作抗性评价指标,高抗品种3个(长江32、常优5号和迟熟粳5),抗性品种14个(长江19号等),中抗品种7个(甬优12号等),中感品种3个(甬优15等);按病情指数作抗性评价指标,高抗品种25个(长江19号等),抗性品种2个(甬优15和甬优17)。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抑制稻曲病菌丝生长的相对毒力指数大小顺序为腈苯唑(168.49)>噻呋酰胺(111.08)>嘧菌酯(107.84)>氟环唑(91.68)>苯醚甲环唑.丙环唑(83.47)>戊唑醇(42.34)>咪鲜胺(21.51)>己唑醇(12.92)>三唑酮(1.32)>井冈霉素(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按田间推荐剂量施药,在水稻破口期按田间推荐剂量施药,以24%噻呋酰胺SC、24%腈苯唑SC、12.5%氟环唑SC和25%嘧菌酯SC防效最高,在水稻黄熟后期穗防效达69.89%~74.33%,病情指数防效达69.16%~76.12%;其次为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和43%戊唑醇SC,穗防效为55.29%~59.31%,病情指数防效为59.84%~64.53%;30%己唑醇SC、15%三唑酮SC、5%井冈霉素ASP和25%咪鲜胺EC防效相对较差,穗防效均在50%以下,病情指数防效均在59%以下。3种药剂分别在水稻破口前7 d、破口期和破口后7 d施药,对稻曲病防效随着施药时间的推迟而下降,其中在水稻破口前7 d施药效果最好,在水稻破口后7 d施药效果最差。3种药剂施药1次(在水稻破口前7 d)、2次(在水稻破口前7 d和破口期)和3次(在水稻破口前7 d、破口期和破口后7 d),对稻曲病防效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而提高,其中施药2次和3次处理间的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无显著差异,24%腈苯唑SC和24%噻呋酰胺SC施药2次和3次处理的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显著优于施药1次处理,而12.5%氟环唑SC施药2次和3次处理的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与施药1次处理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江西省晚粳抗稻曲病品种的选育应用和稻曲病药剂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