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推动城乡空间结构急剧变迁.通过对城乡空间演进理论的梳理,了解城乡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城乡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结构不断转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二元结构,其必然要向城乡一元的现代化结构转变,这就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其表现为城乡关系的改善与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同时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国土空间均衡布局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要求。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力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扶持力度,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前国家宏观政策的重要导向,本研究重点分析我国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并就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给出了一系列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抓好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加强社会文明化建设;推动生态和谐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邱兴 《现代农业》2012,(8):53-54
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城乡矛盾,推动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一项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城乡交流,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空间的逐步融合、扩大内需,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对于当前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随着房山区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明显加快,芦村和泰华集团设想通过新型城市化引领来实现芦村城乡发展一体化:以都市农业为支撑,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旧村改造为路径,全力加快芦村城市化进程;以推动农民市民化为手段,加快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此,应解放思想,抢抓新型城市化的历史机遇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提;引进大企业,实现村企合作,达到互利共赢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三化托一化”是房山区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郊区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联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城郊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简称两化)联动发展的内涵和内容,即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联动,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联动,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联动;同时提出了两化联动的必要性,并对我国两化联动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郊农业现代化的定位及我国城郊两化联动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其主旨在于通过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一、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姚丽娟 《甘肃农业》2006,(11):62-64
农民增收困难成为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作者认为在农村发展的新阶段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站在城乡一体化的立场上,将农村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来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湖南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富民强省、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举措.从湖南省实际省情分析,要实现城乡统筹从而协调发展,提出以“3+5”城市群为主线、“四化两型”建设为切入点、政府为主推力、市场为跟进驱动力、城乡一体化管理为发展机制,同时创新制度,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从而达到城乡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GIS技术和偏离度法对2000、2009年贵阳市十个县(区)产业结构空间演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贵阳市产业结构空间演化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针对当前贵阳市产业结构空间演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网络化产业空间关联体系、强化产业空间协调布局、增加研发力度鼓励自主创新、引导劳动力产业间合理配置四条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一星  徐勇  杨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58-10963
苏州市边缘区空间演化是边缘区各个具体空间行为合力作用的结果,尽管政府行为依然主导了边缘区的空间演化,但多元利益主体开始竞相抢夺边缘区空间资源,导致边缘区建设的高速蔓延、杂乱无序以及无机破碎,并最终影响边缘区空间结构。以边缘区镇级行政区划调整、土地"以租代征"和小产权房为例,从相关背景、合理性、风险性以及现实利益角度加以分析,揭示多元利益主体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实现利益最大化,为苏州市边缘区空间规划的合理构建寻求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13.
由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及水域共同构成的绿色空间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清福建省绿色空间的景观结构组成以及空间配置演变情况对构建生态屏障、打造全国生态示范省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绿色空间为对象,分析其景观格局在2000-2020年的演变,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构建回归模型,分析福建省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整体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较明显。福建省整体绿色空间破碎化程度上升,总体连通性降低和多样性降低。空间分布上,整体绿色格局破碎化、连通性和多样性变化随着空间位置不同而变化。2)GWR模型在空间位置层面对不同时期的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因素的解释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模型。GWR模型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破碎化、连通性、多样性的影响以负相关为主,且具有较显著的空间差异。自然因素中,地形、温度、降水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影响也具空间差异。分析揭示了福建省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在空间层面上量化影响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影响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福建省绿色空间格局并构建福建省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4.
通过空间计量实证方法发现,工业比重和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负向显著关系,表明了产业结构对教育财政投入会形成挤出影响,当中国大多数县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需要把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工业发展上,进而对教育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居民储蓄行为也会对教育财政产生挤出影响,人均储蓄额越高,那么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越低。这是因为存在预防性储蓄,导致了对教育投入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邢谷锐  徐逸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87-2089,2159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给城市空间带来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指出城市化对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城市用地扩张、城乡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观念转变等方面,同时根据自身发展趋向与城乡空间演变特征的差异性,将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归纳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消极型,并对其发展演变特征分别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空间为切入点,结合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与组织过程的具体研究内容,系统总结区域城镇化在空间格局与组织过程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今后研究的趋势与重点,从区域层面开展城镇化空间格局与组织过程研究,逐步整合、建立区域层面上的研究体系,以期为深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开展三生空间研究对推进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性土地分类体系,揭示了1980—2018三生空间格局分布及演变特征,应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三生空间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以生态空间为主体,生产空间主要聚集于东南部,生活空间集中于快速发展的重要城市,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西部及中部地区。(2)生产和生态空间在黄土高原的中西部地区的变化均较为剧烈,生活空间的扩张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3)社会经济因素对三生空间的演变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人口是影响生产空间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对于生活空间面积的限制作用较强;财政收支对生态空间的解释力较强。这些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三生空间的影响都大于单个因素。结果能够为未来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并为推进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文超  袁中金  陈瑜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80-18082
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空间布局规划研究的必要性,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分析了秸秆资源的空间分布现状、存在的问题,从秸秆收集体系的空间选址和产业化空间布局2个方面概述了秸秆综合利用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王普昶  赵丽丽  宋高翔  张锦华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03-12804,12808
采用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对贵州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山区不同样地白刺花种群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值较低(1.049~1.512),信息维数样地间差异较大(0.933~1.741),关联维数中等(1.375~1.664)。表明整体上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个体空间占据能力不强,较大植株个体分布趋于均匀性或随机性,较小植株个体呈聚集性分布且植株间竞争激烈,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是其对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王晋芳 《农学学报》2016,6(10):67-72
郭庄是杭州西湖边上江南山水园林的代表之作,为典型的“前宅后院”布局模式。通过对郭庄各组成区域的空间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空间本身及空间组合过程中采用的手法。学习郭庄利用轴线、借景、丰富空间层次的手法把景点空间有序组织起来,主次分明,远借西湖之景,突破基地的限制,增加了空间的空间感。园子体量虽小,但加入了明暗、空间的对比,利用不同的造景元素,使得空间节奏感强烈,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无限的诗情画意,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和景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