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柑橘栽培品种(系)DNA指纹图谱库的构建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目的】构建柑橘栽培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为建立柑橘种苗纯度及真实性鉴定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奠定基础。【方法】利用SSR标记和ISSR标记对102个柑橘栽培品种(系)进行DNA指纹分析,筛选适合的特征引物,构建柑橘栽培品种(系)的指纹图谱数据库。【结果】从20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重复性好、多态性丰富的12对引物作为柑橘品种(系)鉴定的特征引物,12对SSR特征引物组合可鉴别42个品种(系);在此基础上,对未出现SSR特征指纹的60个品种(系)进行ISSR指纹分析,从40个ISSR引物中筛选到2个可用于品种鉴定的特征引物,结合SSR标记,可快速、准确地鉴别70个柑橘的品种(系)。并利用这12对SSR特征引物和2个ISSR特征引物构建了70个柑橘栽培品种(系)的DNA特征指纹图谱数据库。【结论】SSR和ISSR标记适于构建柑橘栽培品种DNA指纹图谱库;指纹图谱库的建立为柑橘种苗纯度及真实性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SSR标记鉴定玉米品种真实性及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杂交玉米及其亲本种子真实性和纯度的分子检测判读标准。[方法]以16个玉米杂交种及其双亲和202个骨干自交系为引物筛选材料,分别构建3个杂交种和3个自交系人工群体的验证试验材料,用CTAB法提取幼苗叶片DNA,选137对SSR引物进行SSR扩增及产物检测,用于玉米品种的真实性鉴定和纯度检测,并与同批移栽至大田的种植鉴定结果相比较。[结果]从137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高、扩增条带清晰和重复性好的20对一级和20对二级核心引物,用一级核心引物对杂交种人工群体进行真实性鉴定,根据一级核心引物的扩增结果,从中选取3对(phi080、umc1196、umc2084)表现较好的引物用于杂交种人工群体的纯度检测。ssR分子检测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利用SSR标记技术鉴定玉米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与荧光探针,建立马达加斯加龙树(Didierea madagascariensis)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方法。[方法]提取26份龙树科植物基因组,并用内源基因检测DNA质量;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马达加斯加龙树的PEPC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与荧光探针,通过检测26份供试样本,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将样品DNA进行10倍梯度稀释,以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结果]只有3份马达加斯加龙树样本出现典型的扩增曲线,其他23份龙树科植物无典型的扩增曲线;核酸原液与10-1~10-4倍稀释液样本均能够得到典型扩增曲线,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R2)为0.995,检测限量为5.2×10-3 ng/μL。[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有效地应用于马达加斯加龙树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根据藜草花叶病毒(SoMV)全基因组中多聚蛋白质基因序列保守区,分别设计2套TaqMAN探针和引物,建立半巢式实时荧光PCR检测SoMV的新方法。[方法]提取病毒核酸进行反转录操作合成cDNA,依据设计好的2套TaqMAN探针和引物,分别进行实时荧光PCR特异性与灵敏度检测,并进行2套引物探针的扩增效率对比试验。[结果]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达0.4 fg/μL植物总RNA,2套引物探针的扩增效率试验对比结果显示扩增效率几乎完全一样。[结论]该方法适用于藜草花叶病毒的检疫鉴定。  相似文献   

6.
SSR标记鉴定玉米品种亲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杂交玉米品种亲子关系的分子检测判读标准。[方法]以16个玉米杂交种及其双亲和202个骨干自交系为引物筛选材料,分别构建2个二联体亲子鉴定盲样和2个三联体亲子鉴定盲样,用CTAB法提取幼苗叶片DNA,选137对SSR引物进行玉米品种的亲子检测。[结果]从137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高、扩增条带清晰和重复性好的20对核心引物。SSR分子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结论]利用SSR标记技术鉴定玉米品种亲子关系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柑橘黄龙病危害及其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全面了解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简称HLB)在福建省的危害分布及其流行情况,有效指导HLB的防控。【方法】对全省48个县(市、区)及245个柑橘主产乡镇HLB虫媒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分布及HLB的危害进行调查,以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采集的斑驳黄化柑橘叶片、红鼻果进行确证性检测,分析HLB的危害流行规律,并应用滑动相关分析筛选影响HLB流行的气象要素。【结果】全省各县及柑橘主产乡镇均可查到柑橘木虱和HLB病株(最北N28°07′、海拔最高880 m),HLB危害程度为平均发病率16.59%,主栽品种间感病性差异显著,排序为宽皮桔>甜橙类>柚类;HLB发病率与果园纬度、海拔、坡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南亚热带气候区的长泰县(N24°07′),HLB田间发病率仅与临近2年春季气候有关,推测HLB潜伏期为6~18个月,同时春梢期日照、幼果期湿度与HLB发病率呈极显著正、负相关,“春旱”为HLB流行性气候;柑橘红鼻果、斑驳黄化叶片的HLB病原Nested-PCR检出率分别为93.8%、73.1%,前者可靠性优于后者,二类症状均可视为HLB的典型症状。【结论】福建境内的柑橘产区均有HLB病原与柑橘木虱的分布。若春季遇严重干旱HLB就有局部爆发的可能。柑橘红鼻果可作HLB田间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标准方法中CaMV 35S启动子基因筛查方法中引物探针位置关系,讨论以引物探针序列重组为阳性对照样品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国内标准方法中CaMV 35S启动子基因检测引物探针序列与CaMV参考序列比较,确定其引物探针位置特点。设计不同长度间隔序列的串联引物探针重组序列,检测其结果差别。[结果]CaMV 35S启动子基因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中引物与探针区间隔序列对扩增结果影响甚微。[结论]通过将引物探针序列顺序串联合成重组序列可以作为特定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9.
柑橘主要病毒病的RT-PCR法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主要柑橘病毒病准确、快速的分子检测体系,在表现柑橘衰退病(CTV)、柑橘裂皮病(CEV)和柑橘碎叶病(CTLV)典型症状的病树上采叶样提取总RNA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病毒鉴定用的特异引物为CTV3对、CEV2对和CTLV1对.通过不同退火温度的测试,发现所有参试引物均能在56℃退火时扩增出相应的病毒特异带,从而在保证鉴定准确性的前提下,极大地简化了鉴定程序.用建立的RT-PCR体系对云南、重庆、湖南等地有衰退病、裂皮病和碎叶病症状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体系均能对相应病毒进行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广谱性鉴定第一、二代转cp4-epsp基因大豆的检测方法,为准确鉴定第一、二代转cp4-epsps基因大豆及其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第一、二代转基因大豆的cp4-eps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对能同时鉴定两代转基因大豆外源基因cp4-epsps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广谱性鉴定第一、二代转cp4-epsps基因大豆的方法,并从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及重复性4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设计的引物/探针对鉴定第一、二代转cp4-epsps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具有广谱性;建立的检测方法能检测到反应体系中低至5×100拷贝的cp4-epsps基因,Ct为38.88,且能同时检测出两代转基因大豆.准确性和特异性评估结果显示仅两代转cp4-epsp基因的大豆能被检测到;40次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反应体系中5×100拷贝的cp4-epsps基因片段的检出率为100%.[结论]建立的第一、二代转cp4-epsps基因大豆鉴定方法具有特异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特点,可用于转cp4-epsp基因大豆及其产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O/W型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W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的效果。[方法]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和乳化温度以及水和乳化剂的质量比,根据表面活性剂不同的HLB值进行复配,采用O/W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纳米乳液。[结果]选择蔗糖脂肪酸酯(HLB11)与蔗糖脂肪酸酯(HLB16)和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HLB7.5)进行复配,体系的HLB值≥13.0,复配的3种表面活性剂可以完全溶解于水性材料中,在水:丙三醇为1:1、乳化温度为60℃和pH值为6.0的条件下,形成的乳液最稳定。用O/W微乳液法制备的植物甾醇酯颗粒分布在200~300am,且分布均匀,分布集中在263.9nm,放置后稳定,无漂浮和沉降。[结论]该研究为功能材料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固相萃取(SPE)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技术,建立养殖水体中的18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测定方法。[方法]水样中的磺胺类药物通过HLB萃取小柱富集后,以C18反相柱为分析柱,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采用HPLC-MS-M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PLC-MS-MS选择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测定,可同时对养殖水体中的18种磺胺类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磺胺类药物的检出限均低于1.0 ng/m 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0%~120%。[结论]该方法能够简便、快捷、有效地实现养殖水体中18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猪肉中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与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洗脱,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使用多反应监测(MRM)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以猪肉为基质,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加标浓度为2和5μg/kg时,回收率为75.7%~88.7%,相对标准偏差为1.2%~5.6%(n=3),方法检出限为0.4~1.5 ng/m L;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加标浓度为2和5μg/kg时,回收率为79.0%~90.5%,相对标准偏差为2.1%~6.3%(n=3),方法检出限为0.5~2.0 ng/m L。[结论]该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可成功地应用于猪肉中目标抗生素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的药剂。[方法]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不同杀菌机制的杀菌剂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的毒力。[结果]5种杀菌剂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的作用效果差异很大,其中咪鲜胺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仅为0.067μg/ml;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噻呋酰胺的抑制作用次之,EC50在0.102~0.372μg/ml;多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小,EC50为30.588μg/ml。[结论]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安徽分离株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剂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牛奶中7种抗生素残留的试验方法。[方法]将供试样品用Mcllvaine-EDTA溶液提取后,经HLB 3cc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0.2%甲酸水和0.2%甲酸乙腈为流动相,在0.20 ml/min下梯度洗脱。[结果]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牛奶中7种抗生素残留的方法在2.0~8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81.0%~100.0%,相对标准偏差为2.5%~9.6%,检出限为0.01~0.10μg/kg。[结论]液相色谱质谱法适用于牛奶中青霉素G、青霉素V、氨苄西林、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HPLC测定猪肉食品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池利民  全则灵  张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548-3549,3656
[目的]建立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肉类食品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新方法。[方法]首先,用Na2EDTA-McIl-vaine缓冲溶液提取样品,并用三氯乙酸除去其中的蛋白质;然后,用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含量,并用外标法定量。[结果]Na2EDTA-McIlvaine缓冲溶液的pH值为4.5时,四环素族抗生素回收率最高,最大吸收波长为355 nm,最低检测限为100μg/L。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均在68.5%-94.7%,相对标准偏差为2.5%-9.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高,适用于肉类食品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张一  郝小燕  肖海涛  杨俊  章嵘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59-5360,5589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蜜源生物液中土霉素(OTC)、四环素(TC)、金霉素(CTC)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0.1 mol/L Na2EDTA-Mcllvaine溶液提取样品,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01 mol/L草酸-乙腈-甲醇对待测成分进行梯度洗脱。[结果]OTC、TC在0.2~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 6~0.999 8;CTC在0.5~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各组分在0.05~0.20 mg/kg添加浓度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98.4%~104.9%,相对标准偏差为1.9%~5.0%。[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蜜源生物液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了匀浆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料液中的苯甲酸和山梨酸。[方法]用匀浆法提取料浸样品,然后采用WatersOasis(HLB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以Waters-XbridgeShieldRP18(3.9×150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0.2%磷酸和乙睛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苯甲酸和山梨酸在10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并采用紫外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结果]方法标准回收率为92%~104%,相对标准偏差为2.8%~3.2%,结果满意。[结论]该研究方法重现性好,回收率较高,检出限较低,可用于烟草料液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分析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几种常见食用蜡制备的W/O型乳化液对水分蒸发的抑制效果。[方法]在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25 min,搅拌速度1 000 r/min条件下,探讨了不同蜡种类、乳化水含量、乳化剂的用量以及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等工艺条件对乳液的稳定性、抑制水分蒸发率以及水分蒸发损失率的影响。[结果]几种常见的食用蜡制备W/O型乳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水分蒸发,以蜂蜡的效果最好。对蜂蜡为油相制成的乳液,当乳化水含量为40%、乳化剂HLB值为7、乳化剂用量为5%时,抑制水分蒸发效果最好,且乳液稳定,外观均匀。[结论]为获得稳定性好的W/O型蜂蜡乳液,严格控制乳化工艺条件是关键,搅拌速度和乳化方法也不容忽视,尤其是W/O的搅拌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影响乳状液的形成及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评价黄龙病对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采自海南琼中县同一果园的健康绿橙植株和具有柑橘黄龙病典型症状植株上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单果重、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果汁率、可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黄龙病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同一生产果园中健康绿橙和黄龙病绿橙果实在外观、内在品质等多个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感病绿橙果实品质严重下降。与健康植株果实相比,感染黄龙病的植株果实单果重明显变轻,果实变小,果实变硬,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可食率和出汁率显著减少,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估黄龙病对绿橙产业造成的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