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科学水平也在不断进步,根据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部署,在工作中要加强对土地开发的整理工作。为了使土地测绘技术更好地运用在土地开发整理中,我们要将测量工作发挥最大的价值。所以,我们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时,要确定测量的一些数据信息,解决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整理解决,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讨三峡库区石漠化与土地整理的关系,提出三峡库区石漠化地区土地整理的特殊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石漠化是威胁重庆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土地整理是防治土地石漠化的有效途径。研究结论:适度控制新增耕地率,大力提高土地生态效益;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了三峡库区石漠化地区土地整理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开展土地整理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能为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保障农民权益提供依据,推进地区土地整理工作协调、健康开展。以甘肃省靖远县为例,从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稳定、社会可接受度4个方面构建土地整理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靖远县土地整理项目社会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为一般,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评价为一般,社会稳定的评价为好,社会可接受度的评价为很好,据此对该地区土地整理工作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时文卿  熊涛  王平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16-19,45
为了实现土地整理中资源的的优化配置,研究模糊线性规划方法在土地整理优化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新安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通过建模分析,得出一套较为完整的优化模型,并通过计算得到该地区的土地整理优化评价标准,为今后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省遵义市乐山镇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对该地区实施土地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结构、粮食产量、农民收入、项目区生态环境及农民的生存环境等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土地整理给农民带来的效益。结果表明,实施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得到增加,农民收入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说明土地整理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因此,今后要加快土地整理步伐,引导农民进行土地的有序流转,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宁夏南部山区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是我国水利侵蚀一级地区。在这一地区进行平田整地、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生态防护林工程等土地整理工程,若实施不当,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文章提出了土地整理工程要合理安排工期,合理取、填土并做好防护措施,优化各工程实施方案,采取相应生物措施,制定行之有效水土保持方案等措施,使土地整理项目为宁夏南部山区产生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农民参与土地整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国家繁荣和农民获得应得利益。土地整理工作中自始至终需要农民的参与,但是由于该项工作的复杂性,在土地整理工作中难免产生各种问题与矛盾。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对农民在参与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作者阐述了甘肃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论述了现阶段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工作的重大意义,提出了甘肃省土地整理的主要对策,强调了当前土地整理工作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重庆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特征,以实现岩溶山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自然条件的可能性、经济的可行性以及体制的可容性为依据,提出基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不同尺度土地开发整理模式思路,为当前开展岩溶地区土地整理工作,实现岩溶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载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问题日益显现,给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尤其是对耕地的破坏以及对耕地保护的力度不足,导致土地的利用率十分低下。本文以古田县土地利用的特点为基础,对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水平,从而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治已日渐成为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重要举措, 但目前大多数土地整治项目可能跨越农村地区,甚至镇和县,这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多个村集体和农民等。因此,各部门之间必须有统一的领导和运行机制,但现行土地管制制度条件下不能完全保证达到较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湛江地区土地整治的机制,分析了湛江地区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项目实操过程的操作模式及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已开展的土地整理活动属于狭义的土地整理: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根本目的农用地整理.土地整理中的地价评估应分为立项评估和整理后评估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国外土地整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以德国、荷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外土地整理的发展以及土地法律制度的建设情况,总结德国、荷兰土地整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土地整理提出以下建议:土地整理要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土地整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及农村产业融合,夯实现代农业,推动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4.
笔者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整治现状,认为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经营者参与不够,现代农业市场需求与土地整治目标不一致,土地整治工程内容和设计标准不高,并且未实质性触及土地权属调整。鉴于此,笔者建议以土地整治为抓手,使土地整治工程走出困境,主张建立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建设主体的土地整治管理体系,加大土地整治工程的单位面积投资力度,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目标,强化土地权属调整。研究旨在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措施建立现代农业园区,为周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现状,指出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中的主要矛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其应对措施,并指出土地整理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有效方法,强调只有做到在保证经济建设必须用地的同时,实现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整理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春湘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27-1428
土地整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土地整理就是通过开展以田、水、路、林、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在论述土地整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土地整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我国土地整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李敏  於忠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11-13114
基于长丰县土地整治规划实践,充分考虑土地整理的现实性和其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性,分析制图规程,结合土地整治的实际效用,利用统筹的方法,将相同要素进行整合评价,对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图件的编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土地整治潜力规划图有待改进,其图例可以再整合,整合后的图例在潜力规划图中应用起来更方便,很好地解决了土地整治规划图件的读图复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343-17344,17346
从土地整理立法课程的属性出发,以土地整理立法评析项目模式为课程的诊所式构建路径,进而从学时、成绩评定、教学进程等方面确立土地整理立法课程的诊所式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喀斯特山地土地整理后有效的土壤培肥模式,揭示不同粒级组分中养分含量的分布,以贵州省普定县陈家村进行土地整理后的坡地为例,进行小区施肥种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整理后岩溶土壤养分培肥的影响。结果发现,各培肥模式中,施用农家肥、深松、使用本地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的改善效果较好,施用农家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对增加土壤磷、钾养分的效果较好。同时发现0.002~0.02mm粒级组分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普遍高于其他粒级。  相似文献   

20.
对中外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阐述其对我国当下土地整治发展的重要性;以现有相关文献和试点项目为前提,探讨我国不同地形地貌分类下的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并分别介绍实例及其特点;提出今后我国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