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黑龙江省农田黑土酸化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农田土壤pH下降问题,结合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对农田黑土酸化的原因进行了综合论述,得出种植制度不合理和大量偏施氮肥是引起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大力推广平衡施肥、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耐酸植物等是解决农田土壤酸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行动在哈尔滨启动。此行动将针对东北黑土区土壤肥力退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旱涝灾害、土壤沙化、土壤酸化等问题,研发黑土地保护技术与支撑保障体系,遏制黑土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砂姜黑土改良与质量提升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姜黑土耕地的土壤质量退化,耕层变浅,土壤酸化,肥料利用率降低,作物生理病害面积和肥料的报酬逐年下降等因素的存在,制约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因素逐步凸显,砂姜黑土改良与质量提升势在必行。介绍了蒙城县耕地土壤质量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良及提升地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灵璧县位于安徽省的东北部,45%的土壤是砂姜黑土。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保肥、供肥、保水能力降低,一般呈中性或弱碱性的砂姜黑土已呈现弱酸性,土壤酸化较快。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为此,实施了不同商品有机肥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以验证和评价有机肥应用效果,以及适宜施用方法,为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地土壤为砂姜黑土属青白土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黑龙江省耕地黑土发生酸化的现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发现在白浆化黑土、草甸黑土中施用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生石灰后大豆株高、荚数均有增加;白浆化黑土中施用有机肥料增产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相比增产428.4kg.hm-2,增产百分率为19.87%;其次是施用草木灰,增产14.81%。施用生石灰增产效果不明显,在草甸黑土中施用草木灰时大豆增产效果要好于生石灰,与对照处理相比,施用草木灰处理增产7.77%。施用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生石灰都能使土壤的pH提高,对治理土壤酸化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黑土是世界公认的肥沃土壤,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近年来,由于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黑土地,在作物产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黑土流失、耕地地力和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以及土壤贫瘠化、酸化、盐碱化和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辽宁省及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影响粮食安全。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保护黑土地的有效措施。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发的秸秆还田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南阳盆地农耕区表层土壤酸碱度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盆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显示,南阳盆地表层土壤pH呈酸性-强酸性,酸性-强酸性土壤面积占调查面积的90%以上.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调查区表层土壤存在一定的酸化趋势,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农耕区.不同土壤类型中,灰潮土pH偏低,黄褐土、砂姜黑土、黄褐土性土次之,通过土壤垂向剖面数据分析,土壤呈酸化趋势主要受外部环境影响,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等可能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皖北地区设施栽培土壤酸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群英  李孝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79-2280
测定了皖北地区典型设施土壤的pH值和交换性酸,研究了旱地改为菜园土后,土壤pH值和交换性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普通农田改为菜园土后,土壤的酸化速度加快,在潮土上形成的菜园土10年左右变为酸性土壤,在砂姜黑土上形成的菜园土5年左右便开始酸化,种植蔬菜时间越长,土壤pH值下降越多。菜园土的酸化主要发生在耕作层,并产生一定数量的交换性酸。  相似文献   

9.
黑土模拟酸化后,研究土壤不同pH值对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淀粉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pH值的减小而降低;土壤脲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在pH值为4.5-7之间均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而减少,当土壤pH值<5.5时,脲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明显的降低.随着土壤酸化程度的增加,当土壤酸化到一定程度后(pH=4.5时),促进酸性磷酸酶活性地增加.  相似文献   

10.
蚌埠地区设施土壤酸化与盐渍化状况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土壤剖面各层次中的pH值和电导率对蚌埠市怀远和固镇两地不同年限设施土壤的酸化和盐渍化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棚内土壤表层的电导率是露地土壤相同层次的2.5-5.7倍,盐分主要聚积在0-15 cm土层中,尤其是0-5 cm层次中;随着大棚使用年限的延长,电导率增加而pH值降低,pH值与电导率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固镇砂姜黑土地区盐分累积较严重,土壤酸化速度较快,一般使用5 a就显著酸化和盐渍化,而怀远潮土区10 a以上的大棚才有明显的盐渍化。  相似文献   

11.
长期施肥下黑土肥力特征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黑土区耕地质量稳定提升、作物持续稳产高产的有效施肥模式,利用始于1979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黑土物理性质(1项)、化学性质(8项)和生物肥力指标(4项)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有机无机肥配施降低土壤容重。长期单施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有机无机肥配施减缓土壤酸化。运用主成分分析对13个土壤肥力指标降维,提取到3个主成分,涵盖了原始数据信息总量的89.6%。系统聚类得到不同施肥措施的培肥效果为N2P2M2NPKM、NPMM2、MNPK、N2P2NP、CK,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为黑土最佳的培肥模式。综合评价培肥土壤、作物产量和环境效应,推荐常量化肥和有机肥配施(MNPK)为黑土最佳培肥模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衡吸附法,对乙草胺在酸化黑土中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了解乙草胺在酸化黑土中的环境行为。酸化黑土对乙草胺的吸附经历了快速、减速和平衡3个阶段,并在12 h达到吸附平衡。结果表明:在乙草胺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内(0~80 mg? L-1),酸化黑土对乙草胺的吸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最大吸附质量分数为586.74 mg? kg-1,但并未出现饱和吸附点;随着温度由25℃升高到45℃,乙草胺的吸附质量分数减小;表观热力学参数(ΔG、ΔH、ΔS)表明酸化黑土对乙草胺的吸附是非自发、放热和熵减少的过程。 EDTA的添加对酸化黑土吸附乙草胺的影响呈现负相关性,随EDTA的添加,乙草胺的吸附质量分数减小;NaCl的添加对酸化黑土吸附乙草胺的影响呈现正相关性,随NaCl的添加,乙草胺的吸附质量分数略有增加。总之,EDTA和NaCl的添加对乙草胺在酸化黑土中的环境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性耕地质量退化问题及改良培肥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东北黑土水土流失和有机质下降、西北地区及沿黄灌区盐渍(碱)化、华北及黄淮海地区耕层变浅、南方水稻种植区及其他部分地区土壤酸化、设施农田土壤连作障碍及土壤养分严重失衡等问题的讨论,分析我国耕地质量区域性退化问题及其成因,并基于现实状况提出相应培肥改良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土壤酸化问题日渐突出。综述了土壤酸化的现状、土壤酸化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土壤酸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酸化土壤的主要改良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土壤酸化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相关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土壤酸化不仅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土壤酸化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对土壤酸化的来源、危害以及目前防治和解决农业土壤酸化问题的主要途径进行了介绍,对土壤酸化防治的进一步研究作出了展望,旨在为今后农业土壤酸化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壤酸化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酸化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土壤退化问题。简要介绍了土壤酸化的定义和成因,着重总结了土壤酸化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对稻田酸化影响水稻氮利用效率的土壤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浏阳市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和问题的剖析,分析了土壤酸化的原因,阐述了土壤酸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出了土壤酸化改良措施,遏制耕地酸化势头,因地制宜地治理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18.
土壤酸化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土壤退化问题。简要介绍了土壤酸化的定义和成因,着重总结了土壤酸化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对稻田酸化影响水稻氮利用效率的土壤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东北黑土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东北黑土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土壤资源,中国东北黑土作为世界四大黑土带之一,具有肥力高、结构良好、质地疏松、适宜农耕、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特点。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最大的商品粮供给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加强黑土保护和治理,依据多年研究成果,着重阐明了黑土的现状、退化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有机质下降、黑土耕层变薄、土壤养分库容偏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制定黑土资源保护中长期规划,建立黑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长效机制,制定法律法规,启动国家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农业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针对黑土开发、利用与保育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开展长期系统研究,设立黑土保护利用试验示范区,同时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以东北为主体的黑土资源保护与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演化特点及培育技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松辽平原玉米带粮食生产中存在的5方面问题.根据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从土壤剖面构型、有效态养分平衡、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土壤酸化趋势加剧等方面揭示了玉米带黑土肥力演化的特点,分析了驱动土壤肥力演化的原因.简要介绍了前期工作中提出的"三三(全)耕作制"对土壤肥力的培育效果,目的是为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肥力退化的防治和定向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