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广学  李普庆  周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18-7419,7473
[目的]分析气候变暖对朝阳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影响,为政府指导畜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近60年的气候资料和近30年的畜牧业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和Excel程序对朝阳地区的热量历年变化情况、生猪和羊的历年出栏数及畜牧总产值增长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朝阳地区的热量资源逐年增加,猪和羊的年出栏数迅速增加,畜牧业生产总值大幅提高。[结论]气候变暖对朝阳地区畜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家顾问》2008,(10):3-3
从9月16日信息来看,南方猪价又新落。广州地区猪价跌至15元/千克以下,漳州地区猪价跌至12.4元/千克;江西部分地区猪价跌至13.2~13.4元/千克(具体见表)。湖南生猪报价稳中小落;湖北生猪对广东的调运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饲料博览》2008,(7):I0037-I0037
近期,南方猪价略有震荡。受雨水天气的影响,广东出现部分生猪抛售的现象,广州市场生猪供应增加,价格略有下调;湖南地区生猪价格整体低迷的同时,部分地区略有起色;湖北生猪价格变化不大;江西生猪、宜春生猪价格略有上涨,但是幅度不大;福建猪价稳中见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2014年上半年中国生猪市场特点,指出稳定生猪生产、维护养猪户利益并且平衡消费者与养殖户的利益是当前生猪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现实情况是养猪亏损、消费者亦未感觉到猪肉价格的便宜,而市场并不具备支持猪价持续上涨的条件,因为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改观;猪价震荡下滑,养殖户在心理上需要理性谨慎;目前猪肉消费量已经落入年后的第2个低谷。预计下半年猪价将步入恢复性上涨通道。  相似文献   

5.
<正>猪价震荡上行,北方猪价相对较低,高价区多集中在南方,南方猪价达15元地区增多。近期饲料价格下跌,养殖户饲养成本下降,利好生猪养殖。随猪价上行,母猪淘汰明显减少,淘汰价上涨,局部地区外三元仔猪价上涨至600元/头以上。猪市震荡调整局面将维持到七八月份,南方降雨频繁需做好防备,猪价震荡上行,南方15元地区增多。  相似文献   

6.
2015年,过剩的产能被完全淘汰,生猪市场进入新一轮周期性上涨期。由于仔猪冬季成活率低、夏季存活率高,2015年3—8月生猪出栏量少、猪价上涨,9月后生猪出栏量大、猪价下跌。而生猪出栏量难以短时期内大幅增加,意味着需求旺季即将到来。未来生猪价格下跌幅度有限,供应减少导致的猪价上涨将持续一年甚至一年半以上。  相似文献   

7.
陶嵘  冯琳  李云高 《河北农业》2022,(12):39-40
<正>自3月下旬以来,全国猪价触底反弹,呈现全面上涨。国家统计局10月上旬发布数据显示生猪价格环比上涨9.5%,生猪(外三元)价格26.5元/公斤。唐山市10月份(41周)根据三个价格监测县(遵化市、玉田县、乐亭县)监测数据生猪平均价格达到26.5元/公斤,同比上涨132.56%,仔猪价格45.39元/公斤,14公斤以下仔猪达到1000元/头,同比上涨467.42%,环比上涨3.73%。根据目前生猪最新的调价动作来看,猪价再度狂飙,大部进入“14元时代”,作为全国猪价风向标的华北和东北地区猪价总体走势呈现坚挺利好。针对目前生猪生产形势,结合唐山市实际,开展了生猪生产调研,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迎来大暴雪,道路运输受阻,生猪收购速度放缓,省市之间生猪调运量也有所减少,且强降温天气拉动猪肉需求市场进一步回升,但整体回升幅度并不大,不足以对猪价持续走高形成有利支撑。生猪屠宰企业在收猪成本高、下游走货较差的情况下,压价意愿仍存,市场供需博弈持续,所以猪价以稳中小幅涨跌调整为主。根据慧通数据研究部数据显示,2016年出栏商品大猪总体价格微  相似文献   

9.
一、2013年1~5月(上半年)国内生猪市场总体特点2013年1月初,全国生猪市场表现格外抢眼。猪价在1月初起突然发力,半个月内,猪价上涨高达每公斤2元多,全国猪价在1月中旬时高达17.7元/公斤。猪价涨幅明显超出预期,部分养殖户惜售心理增强,养殖户普遍押栏,这也为1月下旬猪价的快速下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春季以来,由于去产能化加速,生猪存栏量持续减少,猪价触底反弹后一直震荡前行;6月至今,全国生猪市场供求形势更加紧张,导致猪价在消费淡季快速逆势上扬。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生猪收购价格达到每千克16元以上,不少地方已经冲至17元,甚至有望攻破18元的阶段性高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经过3年多的调整,目前全国生猪饲养量和  相似文献   

11.
<正> 最近,我们就猪价跌入谷底后怎样稳定发展养猪业的问题,先后深入到襄阳县张家集镇、宜城市刘猴镇、南漳县胡营镇等地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了一些对策意见。 1 当前生猪生产形势严峻 1998年,我市生猪价格长时间处于低位徘徊,特别是今春以来,猪价进一步大幅度下降,直落谷底,致使生猪生产形势严峻。 一是肥猪价格太低。刘猴镇生猪批发交易市场上,70~100kg的肥猪收购价为3.2~4.2元/kg,生猪运销户在农户收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对中国猪周期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8年8月以来中国爆发了非洲猪瘟疫情,对中国猪周期和生猪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猪价和生猪产能重大变化,成为中国猪周期提前结束的拐点。由于疫区省生猪禁止跨省调运,生猪主销区和主产区猪价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生猪最高价格差在118.9%,非洲猪瘟疫情预期减少6 500余万头生猪产能,使本轮中国猪周期提前结束,预期本轮猪周期2~2.5年,成为中国最短猪周期。文章对前阶段防控非洲猪瘟平滑猪周期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现在猪价大幅下跌,养猪业深度亏本,有的养猪户罢养,有的宰杀母猪。于是有学者大呼‘猪价暴涨近在眼前’。这种看法是不切实际的。大家知道,生猪生长是有时间周期性的。要预测今后的猪价,不但必须掌握生猪生产现状,还要了解过去情况,这样才可能对未来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猪价的逐步走高,有关行业拐点到来的话题也渐成热议。各大券商分析师多持乐观心态。中信证券研报直接指出,2014年猪价反转,底部拐点渐行渐近,猪价将于2014年二季度出现拐点,下半年进人盈利周期,预计至明年春节前猪价有望触及20元/公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007~2011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进入高景气周期,然而风水轮流转,2013年后生猪养殖业陷入长期低迷。如今,伴随着存栏量下降、国家积极收储等多重因素的刺激,生猪价格逐步走高。面对回暖的行情,很多行业分析师预测猪价有望反转,生猪养殖行业拐点将至。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的夏季都是猪肉消费淡季,但2015年的猪肉价格却一反常态。全国猪价如此迅猛的上涨似乎有些突然,但生猪养殖户对此已期待很久。在猪价迅速增长之前,养殖户经历了两年半时间的亏损煎熬,很多养殖户由于没有挺过猪价寒冬,现在只能看着猪价上涨而叹息。2015年上半年,生猪市场的起伏变化,让不少养殖户悲喜交加。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猪价大幅下跌,养猪业深度亏本,有的养猪户罢养,有的宰杀母猪。于是有学者大呼‘猪价暴涨近在眼前’。这种看法是不切实际的。大家知道,生猪生长是有时间周期性的。要预测今后的猪价,不但必须掌握生猪生产现状,还要了解过去情况,这样才可能对未来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7.
杜兰 《农家参谋》2014,(9):31-31
<正>2011年猪价暴涨,且2012~2013年生猪养殖并未出现长期亏损,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长达两年居高不下,去产能非常缓慢,这直接导致了2013年以来仔猪供应量增幅较大,成为2014年猪价暴跌的直接诱因。2014年生猪养殖步入深亏后,存栏下降有所加速,但是根据生猪养殖周期推算真正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眼下,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也到了传统的生猪消费旺季,但纵观整个市场,猪价仍然处于弱势下滑的态势。这让养殖户们陷入了出栏与压栏的两难境地,再加上2013年年底以来"猪周期"的不够规律运行,养殖户一时摸不着头脑。猪价在频繁波动中出现持续下跌2014年以来,尽管一些地方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生猪价格环比上涨情形,但总体上全国生猪出栏价格呈现出持续下跌的态势。一般来说,每年的生猪市场季节性波动呈现为节假日价位相对较高的特征,但是,2015年春节例外。这除了受到生猪生产能力相对  相似文献   

19.
<正>受供需仍较宽松影响,我国活猪价格和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均创2011年以来新低。今年3月底国家启动首批冻猪肉收储,猪价跌幅有望放缓。供需面仍偏松、猪肉消费不振导致猪价继续下跌。未来生猪出栏量将逐渐下降,生猪价格降幅将逐步收窄,猪肉价格短期内跌幅将大于生猪价格。二季度后期生猪和猪肉价格有望止跌回升,第三季度猪价有望出现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14,(22):45-45
<正>生猪价格一路下滑,随着猪价的不断走低,养殖方也是心态各异,有人认为猪价触底压栏惜售,也有人缺乏信心积极出栏。生猪市场后期有无上涨希望?让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0月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全国均价跌至7元/斤关口。国内生猪价格南高北低,东北部分地区外三元生猪收购价格低至6.2元/斤,南方生猪均价普遍在7元/斤左右,较大的差价致使大量生猪南下,冲击当地生猪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